书城历史焚书坑儒
3066400000003

第3章 焚书坑儒的不良后果(1)

(一)百花凋零,百家齐喑

秦始皇焚书坑儒破坏了战国以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盛况,结束了战国时期学术自由、文化昌盛的大好局面。

“诸子百家”的“子”是对学者和老师的尊称,如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墨家的墨子,道家的老子、庄子,名家的公孙龙子,法家的韩非子等。

“百家”指不同学派,来自不同的学术渊源。

所谓百家,并非真有一百家,只是极言其多之意。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认为百家主要有阴阳、儒、墨、名、法、道德等六家;刘歆、班固则认为有儒、道、名、墨、法、阴阳、纵横、杂、农、小说等十家。

诸子百家之学“出于王官”,即出于周王之官,也就是出于官府。据《汉书·艺文志》所载,儒家出于司徒之官,即掌户籍和授田的官;道家出于史官,即掌记录史事和保管档案的官;名家出于礼官,即掌礼仪的官;墨家出于清庙之官,即掌宗庙的官;法家出于理官,即掌刑狱的官;阴阳家出于羲和之官,即掌观象授时的官;纵横家出于行人,即掌持节出使的官;杂家出于议官,即掌谏议的官;农家出于农官,即掌农事的官;小说家出于稗官,即反映街谈巷议的小官。

在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即各种知识都掌握在官府手中,教育只在贵族中进行,各项专门知识只在官府内部传授。

孔子时代,天下大乱,礼坏乐崩,周王之官纷纷逃散。如《论语》就曾记载周王室的乐官集体大逃亡的事:太师挚逃到了齐国,亚饭干逃到楚国,三饭缭逃到蔡国,四饭缺逃到秦国,打鼓的方叔逃到黄河之滨,摇小鼓的武逃到汉水之涯,少师阳和击磬的襄则一直逃亡到海边。

身为没落贵族,受过良好礼乐教育的孔子对西周盛世一往情深,总想恢复西周的礼乐。于是,他为实现其政治理想而四处奔走,积极参政,但严酷的现实使孔子的政治抱负得不到施展。

为了理想中的礼乐社会的再现,孔子大胆地打破陈规,毅然开创私学,培养愿意学习的人,从而开启民智,使更多的人致力于实现他理想中的社会。

孔子办私学,开创了传播知识、普及教育、学术自由的新时代。

孔子办学后,王官之学的传人也纷纷办学授徒。于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等诸子百家便出现了。

儒生的前身本是官府中的官,孔子办私学后,才有了儒家。孔子传授学生各种知识,尤其重视品德教育。孔子整理古籍,用作教材,如《诗》、《书》、《礼》、《乐》、《易》、《春秋》等。

孔子的私学教育使传统的知识得以摆脱官府垄断,走向整个社会,成为公众的文化。

孔子提倡克己复礼,即克制自己,仁爱他人,恢复周公制定的周礼。周礼是西周君主等级制社会的传统秩序和体制,是君主和臣民共同遵守的原则。孔子认为只有恢复西周礼治才是“礼坏乐崩”社会的出路,才能结束天下大乱的局面。

仁是孔子用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原则,孔子提倡“仁者爱人”:一方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另一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只要君主臣民以仁治国,以仁待人,就能恢复西周礼治盛世。这是儒家的基本思想。

儒家思想在孔子以后有了很大的发展,孟子是战国中期的儒学大师。孟子主张性善,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种品德,每个人都要通过内省去保持和发扬它,不然就会丧失。孟子的思想代表了儒家向内反省、探究心性的努力。义是孟子在利欲横流、纷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概念。孟子讲大义凛然,提倡浩然正气,对于中国知识分子置生死于度外,坚守节操的牺牲精神有很大的影响。孟子提倡仁政,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记录孟子言行的《孟子》极为有名,北宋以后成为儒家的“十三经”之一,孟子也成为仅次于孔子的儒家“亚圣”。

荀子是先秦又一位儒家大师,主张性恶。他认为天没有意志,并不能影响人的吉凶祸福。荀子还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荀子认为学习《诗》、《书》的目的在于“隆礼”,治国的根本在于礼义教化。但他也主张王霸并用,即礼和法并重。荀子的思想对主张以“严刑峻法”治国的法家影响很大。

道家思想同样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开创者是老子。

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曾作过周朝守藏室的官员,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被道教尊为教祖。老子主张“无为”,即放弃妄为,不违道而行。《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功能。《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认为一切事物均有正反两面。他说,“反者道之动”,指的是对立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也是指对立转化。老子认为世间万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即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悲天悯人,同情百姓。他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提倡以柔克刚,功成不居,不争胜等生活策略,充满了政治智慧。在政治上,老子反对法治、礼治和战争,反对大国兼并天下,主张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恬淡安定生活。

老子是一位智者,他的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庄子的学说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后世将老子与庄子并称“老庄”,称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庄子与梁惠王、齐宣王为同一时代的人,比孟子年龄略小,曾做过蒙邑的漆园小吏,生活贫困,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一生淡泊名利,修身养性,是一位廉洁、正直的人。

在战国天下大乱时期,庄子愤世嫉俗,内心深处充满了对世态的悲愤与绝望。

庄子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人要融入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他劝导人们顺从自然的法则,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他说,德性充足后,生命自然会充满一种精神力量。

庄子能在乱世中保持独立的人格,讴歌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

庄子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贡献巨大,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庄子被朝廷封为“南华真人”。他的巨著《庄子》被称为《南华真经》,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极大的影响,被视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

墨家主要由教师、工匠和士兵等从业人员组成,掌握并重视实用技术。

墨家创始人墨子名翟,出身贫寒,生活俭朴。墨翟的学生和信奉者都是一些苦行者,他们吃藜藿之羹,穿裋褐之衣,形成了一个有严密组织的集团,奉其最高领袖为钜子,听从钜子的一切指挥,并有严厉的内部法令。墨家提倡“非攻”,常常帮助弱小国抵御侵略,赴汤蹈火,死不旋踵。

墨家政治上主张尚贤,即选拔贤人管理政治;主张尚同,即统一“法仪”;还主张兼爱,即兼相爱,交相利。在文化上,墨家讲节用、节葬、非乐,建立人人出力的平等社会。在思想上,墨家有浓厚的宗教倾向,主张顺从“天志”,信奉鬼神,但反对“天命”。后期墨家重视对物质世界的认知,形成了朴素的自然观和理性的认识论。

法家主张法治,讲究耕战,致力于提高军事实力和行政效率,强化统治,以求对敌国战争的胜利。这种强权思想对各国争雄很实用,因此法家成为战国诸子中重要的一家。

商鞅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因与卫公同族,也称公孙鞅。他“少好刑名之学”,提出了“治”、“富”、“强”、“王”的治国目标,受到秦孝公的重用,主持变法。变法使秦国迅速强大起来,其主要内容有重刑定罪,奖励军功,重农抑商,开阡陌封疆,普及县制,迁都咸阳,按户征收军赋,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等。

法家到了韩非子时,有了更大的发展。韩非子对法家的法、术、势三派取长补短,综合运用。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剪除私门势力,厉行赏罚,奖励耕战,谋求国家富强;文化上则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禁止私学。

法家的理论和实践使秦国终于吞并六国,并成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主张严刑峻法的法家对中国影响极大,汉朝“儒外法内”即儒家和法家学说并用而倚重法家。

除了儒、道、墨、法几家之外,名家重视名实之辩,代表人物有提出“白马非马”论题的公孙龙子,有常与庄子论辩的惠施等。

纵横家出于行人之官,实际是战国时期战争外交的产物,苏秦、张仪等合纵连衡,在列国纷争的局势下,推行自己的外交策略,备受重用。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不断,涌现了许多经验丰富的军事家,有的军事家有兵书传世。春秋末期齐国孙武的《孙子兵法》是现存最早的军事理论著作,举世闻名,堪称经典。孙武将“令民与上同意”的“道”作为战争胜败的决定因素,提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致人而不致于人”、“我专而敌分”、“因敌而制胜”等军事思想。其后人孙膑所著《孙膑兵法》在《孙子兵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战争经验,提出了新的作战指导思想和统兵原则。此外,《尉缭子》、《六韬》等也是重要的兵书著作。

阴阳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自然社会和人类社会而得名。这一学派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也称阴阳五行学派或阴阳五行家。

农家是先秦时期在经济生活中注重农业生产的学派。

农家代表人物许行,楚国人,与孟子同时代。他有随行学生几十人,颇有影响,如儒家门徒陈相、陈辛兄弟二人就弃儒学农,投到许行门下了。他们生活极为简朴,穿着普通的粗布衣服,靠打草鞋、编席子为生,主张人人平等劳动。

农家学派主张推行耕战政策,奖励发展农业生产,研究农业生产问题。农家对农业生产经验和技术的总结与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见于《管子·地员》、《吕氏春秋》和《荀子》。

由稷下学者集体编撰的《管子》一书包括各家的思想学说,学者认为其中《地员》篇就是农家的著作,而《牧民》、《权修》、《五辅》、《八观》等篇则重点记述了农家的思想主张。

由于当时的平民绝大多数都从事农耕,所以“重农”就是“重民”,重农倾向必然会发展为民本思想。《管子》中有关农家的内容着重体现了农家的民本主义思想,是农家思想中最重要的一环。

农家主张“顺民心,忠爱民”。农家认为民心是不可违背的,“顺民心”是一切统治的基础,贤明的统治者能够顺应民心,以民心向背作为自己行为的指针。《管子·牧民篇》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农家通过“民心”这个概念感觉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比儒家的民本主义思想还要进一步。

“忠爱民”是统治天下的基本方式,农家看到从事耕种的农民十分辛苦,因而要求统治者体恤百姓之苦,不可巧取豪夺。《管子·权修篇》主张“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要求统治者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能对百姓剥削太重,要减轻赋税,轻徭薄役;要注意节约,不能穷奢极欲。农家在这里已经改变了许行提出的人人平等劳动的主张,这样的改变更容易为统治者所接受。

农家还主张“修饥馑,救灾荒”。农家将水灾、旱灾、风雾雪霜、疾病、虫灾合称为“五害”,说“五害”是危害百姓生活和生产的重大灾害。因此,一个贤明的统治者要想巩固自己的统治,当务之急在于扫除“五害”。只有解决了这些灾害问题,解除了百姓的痛苦,百姓才会服从统治。水灾是最危险的自然灾害,尤应引起统治者的重视。灾害意识是农家民本主义的重要构成部分。

杂家本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一家,其内容很多与方术有关。杂家“兼儒墨、合名法”,博采各家之长,“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杂家的出现是统一的封建国家建立过程中思想文化融合的结果,以秦代《吕氏春秋》为代表,对诸子百家兼收并蓄。因杂家著作含有道家思想,所以有的学者认为杂家实际上是新道家学派。

小说家是先秦记录民间故事的学派,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小说家出于记录民间街谈巷语并呈报上级的稗官。小说家反映了古代平民思想的侧面,是其他学派无法代替的。孔子曾说:“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小说家著作有《伊尹说》二十七篇,《鬻子说》十九篇,《周考》七十六篇,《青史子》五十七篇等。

近些年来,陆续出土了不少以竹简或丝帛为载体的日书、式法、五星占、养生方、病方、脉经、胎产书、导引图、美食方等,这些均属百家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