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古代阵法
3067400000004

第4章 几大古代重要阵法

战阵是士兵士气的源泉,尤其是对于单兵作战能力弱于对手的一方来说,更需要重视保持阵形。只有保持阵形,才可发挥出集团作战的威力。在这一点上,我国古代要比西方认识的明确得多。古代战争和现代战争一样,最大的伤亡和战果不是在有组织的对抗中,而是在破坏了敌军有组织的战斗之后,而阵则是组织作战的外部表现形式。也就是说,破坏了阵形之后才是屠杀的开始。所以说,在实力相差不大、双方互相对峙的情形下,战斗双方往往想方设法破坏敌方阵形的稳定性。比如派遣少量骑兵,不断反复地冲击,防止敌人布阵,例如春秋时期,楚国与晋国进行的一次交锋中,楚军就逼营布阵,防止晋军成阵。而晋军填平灶坑水井,撤掉营帐,最后撤掉栅栏成阵。而布阵过程中,往往派遣弓箭手占领控制一定地幅,使用远程攻击武器控制大片地域,用句旧小说或者评书中的话来说就是“射住阵脚”,防止敌人冲阵。在破阵时,或派遣强悍勇士为先导,破入阵中而大军随后进行强行突破,而成语中所说“陷阵之士”,就是指此。或引诱敌军进入复杂地形,或迂回攻击薄弱部位。在如此残酷的古代战争中,将士们不得不精研阵法,使得阵法在历次战争中经受磨炼,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以下便是对几大古代重要阵法的介绍。

(一)鹤翼

鹤翼是古代战争常用阵形,是专供包围用的阵形。此种阵形,主将位于中央(多半是弓步兵),两侧是副将,两侧最好使用强的部队(骑兵为多),当敌人后方有我方部队出现时,两翼立刻可以拉长,跟我方部队会合,立刻形成包围。这被认为是唯一可以积极攻击的阵形。其实严格说来,也就是要形成包围圈。这种阵形的弓箭攻击力较不集中,所以效果不是很强,一般会跟雁形进行比较。

(二)鱼鳞

鱼鳞是把兵团分成五到六段,一层压一层的阵形。主将的位置是位于中后方,鱼鳞跟锥形的不同点,就在于三角形的宽度,而且鱼鳞在前方的部队,通常跟保护主将的是一样密集的。这样的排列造成鱼鳞跟锥形迥异的结果。由于锥形的部队比较散,所以互相推挤效果小,移动速度非常快。但是速度稍慢的鱼鳞却可以突击(因为最前方的部队很密集,全军才不会被冲散,锥形却会)。鱼鳞跟鹤翼都是“文官阵形”,也就是主将不用在前面亲自带头攻击,而是躲在后面。但是鱼鳞防守力很弱,被人背后一冲,立刻全军溃散,因为背后露出太多了。

(三)锋矢

顾名思义,“锋矢”就是在全军形成箭状的样子。主将的位置在最前面,所以适合战斗力高的勇将。由于最前面的部队非常密集,所以也是突击阵形。请注意,所谓的突击阵形,并不是只有这种阵形可以突击,事实上所有阵形都可以下突击令,但是不见得能够做到突击效果(全军穿入敌阵不会被冲散),也就是说,真正战场上有突击的效果,而非只有此部队可以下突击令。此外,此种阵形的后方是一平行队形,所以在山地的移动效果相当好,当然此阵防守也是很弱的(背后露出太多)。

(四)冲轭

“冲轭”是车前方的横木,作为阵形就是英文字母X形阵。把队形排成X形最大的效果就是从前、左、右三方来的敌人都如同前方一样(请注意两排的部队前方朝东北跟西北方)。这是个相当好的山地防守阵形(因为也是线形,所以山地移舆够快)。

(五)长蛇

全阵分阵头、阵尾、阵胆(中央戊己土)三部分。阵形变幻之时,真假虚实并用。长蛇阵是根据蛇的习性推演而来的,共有三种变化:一、击蛇首,尾动,卷;二、击蛇尾,首动,咬;三、蛇身横撞,首尾至,绞。

由此三种变化,长蛇阵运转犹如巨蟒出击,攻击凌厉。两翼骑兵(古代机动能力强的兵种)的机动能力最为重要,所以要破除长蛇阵,最好的方法就是限制两翼机动能力,以使其首尾不能相顾。所以,最佳的方法就是,揪其首,夹其尾,斩其腰。详细方法就是在我方步兵阵群中设置陷阱,以两个步兵方阵协作阻止对手两翼骑兵运动,使其无法发挥其机动灵活的能力,再以强悍重骑兵为主对其蛇腹步兵发动强悍冲击,使其阵形散乱无序。一举击溃步兵方阵,将长蛇阵切割成为三块,如此一来,长蛇阵各自为战,无法再以三方配合作战,阵势不攻自破。

(六)车悬

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车悬”不是指形态,指的是含义。车悬是一种骑兵阵。军队排成不互相推挤的多列,也就是说,这是一种车轮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