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古代阵法
3067400000007

第7章 古代历史传记以及传说中的阵法

(一)十大阵法

十大阵法是中国古代小说家戏化演绎的中国古代进攻防守的排兵布阵法。在唐代有关薛仁贵的演义中可见有记载,详细为: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天地三才阵,四门兜底阵,五虎群羊阵,六丁六甲阵,七星北斗阵,八门金锁阵,九字连环阵,十面埋伏阵。

(二)八阵图

《孙膑兵法》中将阵完整系统地分为十种阵形,即:“方、圆、锥行、雁行、钩行、玄襄、疏阵、数阵及火阵、水阵。”后两种是特殊战法情况下才使用,一般以方、圆、锥为主。锥行阵主攻,将最精锐的车兵放置前沿作冲击用。圆阵主守,车兵置于阵中央。方阵攻守兼备,车兵置于后,保证阵形有足够的厚度和反冲击的力度。疏阵、数阵是以步兵打车兵的战法,类似于以后的散兵阵,以小股混合步兵依什伍行列独自作战,尤以吴、楚用得多(战车少,倒不是装备不起,是用处不大,水网密集,不适合车兵驰骋)。雁行阵是弩兵的特殊战术,长处在于加大弩兵的正面远程火力密度,玄襄、钩行则较复杂,除非训练有素,才能运用自如,威力也大,相当于大兵团的兵种配合。以玄襄为例,弩兵在前阵,射完后后撤,车兵在两侧,长戟在中阵,长矛在后阵,讲究的是一浪接一浪的攻击,当时的中原可能只有魏、秦两国能列此阵迎敌。钩行阵则是标准的车兵终极阵法,预先将车兵排在钩的两头,中间放置弩、戟、矛诸兵种,由中间先出动攻击,两侧纵列的车兵出击,戟兵等集群兵种再跟上。

三国时期诸葛亮入蜀主政平定南蛮之后,蜀军的主要作战对象是曹魏的步骑兵联合部队,作战地域绝大多数为山地,而蜀国缺乏马匹,于是诸葛亮排练“八阵图”。八阵实际上是三国时代以前早已存在的阵法。孙子有八阵,孙膑在《孙膑兵法》中也有《八阵》篇,到了东汉作战训练中普遍使用八阵。诸葛亮从蜀国步兵为主力等实际出发,在原有的古八阵基础上创新阵法,绘制阵图,最终形成“八阵图”,用以训练蜀军。所谓阵图,就是将阵法绘制成图形,画在锦上、纸上、地上或者用沙石堆砌,形成直观的实物,这就是阵图。诸葛亮纪录阵法的文字没有流传下来,八阵图在唐代就已经失传。但是据说诸葛亮曾经垒石作八阵图,鱼腹江边的八八六十四堆垒石遗迹,就是诸葛亮所遗留的八阵图。结合有关诸葛亮八阵图的只言片语,进行合理模拟。现代兵家认为八阵是一种集团方阵,每个八阵都具有八个小阵分布在中央的中阵四周的八个方向上,八阵的中央是大将,金鼓旗帜,以及直属的兵马,这就是中阵。每个小阵都有天、地、风、云、龙、虎、鸟、蛇等代号。这就是《李唐问对》中的“阵数有九”的说法,所以宋代还将八阵叫做九军阵。而每个方向的阵编组为六小阵,中阵编组为十六小阵,整个大方阵共有六十四小阵,正好符合鱼腹江垒石遗迹的八八六十四堆垒石的数量。大方阵之后可能还有游骑构成的二十四小阵,一共是八十八小阵。这些小方阵可以是骑兵、步兵、车队,由几十到几百不等组成,前排为弓弩手、中间为长兵器手、后排为短兵器手(有时排列顺序也不同)。八阵为了迟滞敌人进攻,发挥蜀军弩兵的威力,在防御时还设置冲车、鹿角、铁蒺藜等障碍。

诸葛八阵属于防御性阵形,好处是没有部署上的弱点,任何方向遭受攻击,整体大阵不需要做出根本性的改变,一处遭到攻击,两翼相邻的阵可以自动变为两翼,保护支援遭受攻击之阵。但是缺点也是很明显的,这样复杂的诸葛八阵需要大量时间进行训练,而且机动性较差,为了保持阵形的完整,前进时不允许奔跑,后退时不能猛跑。这就是《李唐问对》中的“以前为后,以后为前,前无速度,退无遽走”。所以说八阵是一种具有防御性质的十分保守阵形。无大败,取得大胜同样也很困难。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同样多次攻打魏国,无大败也无大胜,不能说与蜀军采用八阵进行作战毫无关系。

(三)撒星阵

撒星阵是南宋名将岳飞破金兵“拐子马”的阵法。撒星阵的队形布列如星,连成一排的“拐子马”冲来时士兵散而不聚,使敌人扑空。等敌人后撤时散开的士兵再聚拢过来,猛力扑击敌人,并用刀专砍马腿,以破“拐子马”。

(四)鸳鸯阵

鸳鸯阵是明代将领戚继光为抗击倭寇而创设的一种阵法。他把士兵分为三队,当敌人进到百步时第一队士兵发射火器;敌人进到六十步时第二队士兵发射弩箭;敌人进到十步时第三队士兵用刀矛向敌人冲杀。这些变化反映了中国作战阵法从传统的方阵向多兵种的集团阵法演变的过程。

鸳鸯阵阵形以11人为一队,最前为队长,次二人一执长牌、一执藤牌,长牌手执长盾牌遮挡倭寇的重箭、长枪,藤牌手执轻便的藤盾并带有标枪、腰刀,长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护后队前进,藤牌手除了掩护还可与敌近战。再二人为狼筅手,执狼筅。狼筅是利用南方生长的毛竹,选其老而坚实者,将竹端斜削成尖状,又留四周尖锐的枝丫,每支狼筅长三米左右,狼筅手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杀敌人以掩护盾牌手的推进和后面长枪手的进击。接着是四名手执长枪的长枪手,左右各二人,分别照应前面左右两边的盾牌手和狼筅手。再跟进的是使用短刀的短兵手,如敌人迂回攻击,短兵手即持短刀冲上前去劈杀敌人。“鸳鸯阵”不但使矛与盾、长与短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各种兵器的效能,而且阵形变化灵活。可以根据情况和作战需要变纵队为横队,变一阵为左右两小阵或左中右三小阵。当变成两小阵时称“两才阵”,左右盾牌手分别随左右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护卫其进攻;当变成三小阵时称“三才阵”,此时,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居中,盾牌手在左右两侧护卫。这种变化了的阵法又称“变鸳鸯阵”。此阵运用灵活机动,正好抑制住了倭寇优势的发挥。戚继光率领“戚家军”,经过“鸳鸯阵”法的演练后,在与倭寇的作战中,连战告捷。

鸳鸯阵主要是为了对付倭寇而设置,行动方便。此阵长短兼具,攻守兼备。在抵御不明深浅的外敌时非常好用。但毕竟比较全面的阵法的问题就在于它太全面,反而什么都不够优秀。

此阵通过变阵可达到“正”对“奇”的功效,对于戚继光死后便发生的七年战争(壬生之战)的后期作战有很大的贡献。

但十分可惜的是,这七年的援朝战争,却使大明走入了一个误区。丰臣秀吉手下渡海而来的兵团几乎没什么机动兵力,大明为了对付他们选择了偏重重装炮火和重装兵种。这是因为轻骑最初突进首尔时遭到当地气候等原因,马蹄烂掉,造成最初的战事不利。其后,火器犀利的丰臣秀吉,更是倚仗其火枪的优势和身为侵略者的优势(就地抢夺兵粮),利用城战将大明拖入持久战的泥沼。大明的火器同样精良,虽然火枪不行,但有可射两百步的弗朗基大炮,战争虽然胜利了,但也渐渐地轻视轻装机动兵种,造成之后原本被朝鲜欺负了进两百年不得喘息的建州女真异军突起,最终成就满清王朝。

当然,这里也有很多的政治因素,但以军事的角度,却不得不说明,朝两国完全是被倭寇所累,最后被女真钻了空子。不然想要凭借一十三副盔甲成就霸业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总之,鸳鸯阵的目的就是将登陆的倭寇赶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