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一口气读懂心理学
307000000053

第53章 阳光心态,点亮人生 (1)

第十篇 第三章 阳光心态,点亮人生 (1)

心灵阳光才能感受阳光

终南山麓,水清草美。据说这一带出产一种快乐藤,凡是得到这种藤的人,一定笑逐颜开,不知道烦恼为何物。

曾经有一个人,为了得到无尽的快乐,不惜跋山涉水,去找这种藤。他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了终南山麓。在险峻的山崖上,他找到了这棵快乐藤。可是他虽然得到了快乐藤,却没有得到预期中的快乐,反而感到一种空虚和失落。

这天晚上,他在山上一位老人的屋中借宿,面对皎洁的月光,他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老人问他:“年轻人,什么事让你这样叹息呀?”

于是,他提出了心中的疑问:“为什么已经得到快乐藤的自己,却没有得到快乐呢?”

老人一听就乐了,说:“其实,快乐藤并非终南山才有,人人心中都有。只要你有快乐的根,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能够得到快乐。”

“什么是快乐的根呢?”

老人说:“心就是快乐的根。”

快乐是会心一笑,是发自内心的喜悦,它不是教科书里的专有名词,也不是什么严肃的理论,而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心理学家马修·杰波博士说:“快乐纯粹是内发的,它的产生不是由于事物,而是由于不受环境拘束的个人举动所产生的观念、思想与态度。”

如果我们做到用阳光的心来对待一切,时时检视自己,做到严于律己,并调整自己的期望值,许多情况就不会发生。生活在大千世界中的人在性格、爱好、职业、习惯等诸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事物、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也不尽相同。调整自身的心态,才能让阳光照耀到你的心灵。

当你停止疲于奔命的工作,用心灵观察世界时,你会发现,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当生活在欲求永无止境的状态时,我们永远无法体会更高一层的生活境界。不论是在什么环境中,所有快乐生活的秘诀是发展内心的快乐。

曾经有位心理学家做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实验:实验人员让两组参加者向同一位女士打电话。告诉第一组说,对方是一个冷酷、呆板、枯燥、乏味的人。告诉第二组说,对方是一个热情、活泼、开朗、有趣的人。结果,发现第二组的参加者与那位女士谈得很投机,通话时间也明显比第一组的参加者时间长。而第一组的参加者与女士的交谈很难顺利地进行下去。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你事先的预期或看法决定了你的交往方式,包括你的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都会受到预先期待的影响。因此,只有心灵阳光的人才能看见生命中的阳光,才能感受到别人的阳光魅力。

或许有人会说:“我的生活中总是出现问题和麻烦,这让我如何快乐?”

确实,生活就是由一连串的问题组成的。一个问题解决了,另外一个问题还会接踵而至。如果要快乐,现在就可以快乐起来,而不是“有条件”地快乐。

有一对清贫的老夫妇,想把家中唯一值点钱的马拉到市场上去换点更有用的东西。于是老头子牵着马去赶集了,他先换得一头母牛,又用母牛去换了一只羊,再用羊换来一只肥鹅,又把鹅换了母鸡,最后用母鸡换了别人的一大袋烂苹果。在每次交换中,他都想给老伴一个惊喜。

当他提着大袋子来到一家小酒店歇息时,遇上两个英国人。闲聊中他谈了自己赶集的经过,两个英国人听后哈哈大笑,说他回去准得挨老婆子一顿骂。老头子说绝对不会,英国人就用一袋金币打赌,三人于是一起回到老头子家。

老太婆见老头子回来了,非常高兴,她兴奋地听着老头子讲赶集的经过。每听老头子讲到用一种东西换了另一种东西时,她都充满了对老头子的钦佩。

她嘴里不时地说着:

“哦,我们有牛奶了!”

“羊奶也同样好喝。”

“哦,鹅毛多漂亮!”

“哦,我们有鸡蛋吃了!”

最后听到老头子背回一袋已经开始腐烂的苹果时,她同样不愠不恼,大声说:“我们今晚就可以吃到苹果馅饼了!”

结果,英国人输掉了一袋金币。

不要为失去的一匹马而惋惜,即便只换了一袋烂苹果,那就做一些苹果馅饼好了,这样生活才能妙趣横生,和美幸福。

保持一颗阳光的心,只有心灵充满阳光,让阳光照耀心灵,才能看见生命中的阳光,才能看见别人阳光的一面。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有压力。在情绪低落的时候,你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决定了你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当我们感到难过时,不要抗拒它,试着放松。不要对抗自己的负面情绪,而应放松心情,从容面对。只有一条路可以通往快乐,那就是停止担心超乎我们意志力之外的事。自己所忧虑的事情,大部分都不曾发生过。人活着,如果整天担心这个,忧虑那个,岂不是活得太痛苦?这样,身体怎么会健康呢?大好时光,不要让忧愁占据了。当晨曦来临,就应当脱下睡衣,迅速起床,然后告诉自己:“这是快乐的一天,我要好好地干。”接着精神抖擞地出门。出去后,无论遇到长辈还是晚辈,熟悉的还是陌生的,高兴地与他们打招呼,说声:“早上好!”

在生活中,只要能找到心的天堂,你就能真正快乐。

阳光心态的真谛在于简单

浮世中许多人为追求舒适的物质享受、较高的社会地位、显赫的名声等,使自己庸碌而烦乱;今日的新新人类追求时髦、新潮、时尚、流行,让自己被欲望所束缚。用心于此,人就会像被鞭子抽打的陀螺,忙碌起来——或拼命打工,或投机钻营,应酬、奔波、操心……你会发现自己很难再有轻松在家读书的时间,也很难再有与三五朋友坐在一起侃大山的闲暇,你会忙得忽略了自己孩子的生日,你会忙得没有时间陪父母叙叙家常……

这些让我们失去了简单的快乐,在复杂的社会中失去了自我。

一位得知自己不久于人世的老先生,在日记簿上记下了这段文字:

“如果我可以从头活一次,我要尝试更多的错误,我不会再事事追求完美。我情愿多休息,随遇而安,处世糊涂一点,不对将要发生的事处心积虑地计算。可以的话,我会去多旅行,跋山涉水,更危险的地方也不妨去一去。过去的日子,我实在活得太小心,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容有失,太过清醒明白,太过清醒合理。如果一切可以重新开始,我会什么也不准备就上街,甚至连纸巾也不带一张。如果可以重来,我会赤足走在户外,甚至整夜不眠。还有,我会去游乐园多玩几圈木马,多看几次日出,和公园里的小朋友玩耍……只要人生可以从头开始,但我知道,不可能了。”

他是个地地道道、彻头彻尾的商人,活在尔虞我诈的商场,他曾经倾尽全力、亲力亲为,弄得自己心力交瘁。为此,他总是能找到借口自我安慰:“商场如战场,我身不由己,我身不由己呀!”

直到临终老先生才彻底觉悟,生活不需要很多钱,简单生活,让自己快乐才是最珍贵的。

简单生活并非物质的匮乏,但一定是精神的自在;简单生活也不是无所事事,却是心灵的单纯。回归内在的真实,才是真正的富足。

简单的生活是快乐的源头,为我们省去了许多烦恼,也为我们开阔了身心解放的空间。

简单生活并不是要你放弃追求,放弃劳作,而是说要抓住生活、工作中的本质及重心,去掉世俗浮华的琐务。简单生活不是自甘贫贱,你可以开一部昂贵的车子,但仍然可以使生活简化。一个基本的概念在于你想要改进你的生活品质。关键是诚实地面对自己,想想生命中对自己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泰勒是纽约郊区的一位神父。

那天,教区医院里一位病人生命垂危,他被请过去主持临终前的忏悔。

他到医院后听到了这样一段话:“我喜欢唱歌,音乐是我的生命,我的愿望是唱遍美国。作为一名黑人,我实现了这个愿望,我没有什么要忏悔的。现在我只想说,感谢您,您让我愉快地度过了一生,并让我用歌声养活了我的6个孩子。现在我的生命就要结束了,但死而无憾。仁慈的神父,现在我只想请您转告我的孩子,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吧,他们的父亲会为他们骄傲。”

一个流浪歌手,临终时能说出这样的话,让泰勒神父感到非常吃惊,因为这名黑人歌手的所有家当,就是一把吉他。他的工作是每到一处,把头上的帽子放在地上,开始唱歌。40年来,用他的歌声,感染众多听众。他虽然不是一个腰缠万贯的富豪,可他从不缺少快乐。他过着简单的生活,有着一颗容易满足的心。

泰勒神父在之后的一次演讲中讲到了这件事,他总结道:“原来最有意义的活法很简单,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从中发掘到一颗容易满足的心灵。”

其实简单是一种生活艺术与哲学。简单生活是简单主义者的生活选择,无论是田园隐居,还是返璞归真,抑或自愿选择清贫如洗,值得提醒的是:“自愿”简单只是途径而不是目的。首先是外部生活环境的简单化。当你不需要为外在的生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的时候,也就为内在的生活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与平静。之后是内在生活的调整和简单化,这时的你可以更加深层地认识自我。现代医学已经证明,人的身体和精神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身体被调整到最佳状态时,精神才有可能进入轻松状态;而当人的身体和精神进入佳境时,人的灵魂,也就是人的生命力才更加旺盛。

许多国家现在倡导过一种简单的生活。他们试着离开汽车、电子产品、时尚圈子,看能不能活得快乐。这被称作“草根运动”。他们强调简化自己的生活,并非完全抛弃物欲,而是要把人分散于身外浮华物上的注意力移出适当比例,放在心灵情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