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电子政务应用趋势与实践创新
3073000000003

第3章 电子政务基础理论(3)

决策支持系统就是从数据库中找出必要的数据,并利用数学模型的功能,为用户生存所需信息的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等信息技术为手段,针对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机系统。该系统能够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所需的数据、信息和背景材料,帮助明确决策目标和进行问题的识别,建立或修改决策模型,提供各种备选方案,并且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价和优选,通过人机交互功能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为用户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5】政府门户网站

政府门户网站是指在各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基础之上,建立起跨部门的、综合的业务应用系统,居民、企业与政府工作人员都能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快速、便捷地接入所有相关政府部门的业务应用、组织内容与信息,并获得个性化的服务。这里要强调的是,所有的政府门户网站都是政府网站,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政府网站都是门户网站。

从上面给出的政府门户网站的概念分析可知,它一般具有如下功能:

(1)发布政府的各种政务信息。政府门户能够支持各种格式的文本和多媒体内容,提供包括存储、分类、浏览、增、删、改等常见的内容管理功能,支持包括全文检索在内的多种咨询方法,具有良好的开放性。主要处理政府部门分布式数据或信息资源的发现、过滤、索引,建立信息仓库并进行发布。

(2)提供公众部门与政府部门交流的平台。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政府门户收集公众的意见和建议。政府门户提供留言版、公告栏、在线帮助、访问统计等,建立电子社区的管理工具,为公众提供与政府部门交流的平台。

(3)提供公众访问网上政务应用系统的应用接口。通过政府门户,用户可以统一、随时随地的方式访问政府内部各个部门分散存储的信息库和文件,并能够执行从简单的桌面工具(电子邮件、日程安排、合同管理等)到复杂的政府业务管理的多种应用程序,满足公众在线办事的需要。

电子政务和政府网站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政府网站是政府机关面向社会公众、面向企业提供服务的窗口,是电子政务的主要表现平台,其发展和应用水平直接反映了电子政务的建设绩效。在互联网络应用和服务不断深入,以及电子政务领先国家不断强化政府网站服务理念的背景下,建设服务型政府网站已经成为推进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一种有效、全新的方式和手段。联合国、欧盟等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和国际领先政府网站建设的实践表明,以用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民生和企业服务为重点,整合提供社会公众和企业量大、面广的公共服务,并按照用户对象和服务主题,一体化、场景化地组织服务内容,是国际领先政府网站建设的普遍规律。我国政府网站也应借鉴国际领先政府网站的建设理念和方法,围绕用户需求,构建服务型政府网站。

从政府门户网站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电子政务的深入应用,政府门户网站将在功能和结构上有很大的演进,门户的分类逐渐模糊,各个门户网站之间逐渐融合,最终实现“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目标,用户能够非常方便地(多种途径、多种渠道和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和服务。政府门户网站的发展最终依赖于内部业务流程的重组,理想的电子政务所创建的是一个跨政府部门的无缝的信息流,能够集成政府部门现有的业务应用、组织内容和信息资源,为居民、企业和其他部门行政人员提供全面且个性化的服务。

正确处理政府门户网站、统一网络平台、业务系统以及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库四者的关系,加快建设中央政务统一门户网站,是解决“纵强横弱”的又一个关键措施。后台整合是政府门户网站区别于其他网站的关键所在。因此,应当通过建立政府门户网站,实现一站式服务,促进电子政务体系的整体协调发展。这一过程完成后,各级政府的信息资源得到整合,从而使政府门户网站逐步成为政府信息服务的枢纽、接受社会监督的窗口以及推进政务流程优化的重要动力。

【6】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

前面谈了电子政务的体系结构及其主要的平台和系统,如何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是目前电子政务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现在电子政务的问题体现在诸如业务的深化应用、资源的整合利用、网站的公民互动以及信息安全、跨部门和跨组织的交流与沟通等多个方面。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进行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思想是最近几年随着我国政务信息化实践的深入而逐渐产生的一种认识。它与“整体规划、业务流程再造和梳理”等理念和想法一样,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

1.顶层设计的含义

近年来,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以及各地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我国信息化建设正在进入广泛应用阶段。但是,当前信息化重复建设、各自为政的问题日益突出,信息化成本和效益极不对称。信息化建设最大的风险是规划风险,没有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的系统规划,信息化难免要走弯路。要规避这方面的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信息化规划的顶层设计。顶层设计原指为完成某一大型科技项目,必须实现理论上一致、功能上协调、结构上统一、资源上共享、部件上的标准化。信息化规划中,顶层设计的思想内涵主要是用系统论的方法,对信息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种参与力量、各种正面的促进因素和负面的限制因素进行统筹考虑,理解和分析影响信息化建设的各种关系,从全局的视角出发,对信息化建设的基本问题进行总体的、全面的设计,确定信息化建设目标,选择和制定实现目标的战略和路径,并提出体制、法律和业务的改进建议,从而尽量规避规划的缺陷和不足,从根本上减少风险。搞好电子政务,必须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出发,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调整结构、整合资源。顶层设计的含义有三个方面:

一是把握整体和全局。顶层设计的视角需要跳出局部环境的束缚和影响,站在全国互联和全网通用的整体高度上,去分析、决定电子政务中的具体决策。以信息资源目录建设为例,在网络时代,信息资源目录不但要供自己本单位使用,还要供网络上的同级单位、上级单位、下级单位使用;不但要供工作人员使用,还要供互联的计算机系统使用,系统之间的接口必须兼容。如果信息资源目录这个信息共享的关键部件,在内容、格式、接口、协议上各不相同,那就失去了建设信息资源目录的意义,必将导致新的“信息孤岛”的出现。

二是注重业务分析。顶层设计的重点是业务、是政务。顶层设计要分析应用系统的业务可行性、分析利益关系。根据经验,顶层设计的成功与否与业务领域的事情有关,尤其是与业务领域相关的那些工作。应用系统开发失败的教训一再揭示正确全面描述用户需求,尽力满足用户需求的重要性,这里的用户需求,多半重点不在用户的操作需求,而是用户的业务需求。顶层设计就是用信息工程的方法,从宏观上对业务需求进行收集、梳理和描述,是把业务需求按层次呈现出来,并以数据的形式,保存在数据库中,以利于今后的整理、积累、传播。顶层设计中的业务,不是进行业务决策,而是通过顶层设计的输出结果,形成丰富清晰完整的业务资料,帮助和推动业务决策,优化业务利益关系的设计,促进业务职能转变和改革。

三是突出政府绩效。政府绩效是围绕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完成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而展开的。政府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它是电子政务的核心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优化工作流程,促进职能转变,提高政务效率,推动体制创新。实现政府绩效目标,应该是顶层设计的深层含义和最终所要实现的目的。

2.顶层设计的内容

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基本内容,就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问题进行总体的、全面的设计,包括政务层面的内容:即行政管理体制、政府职能及具体业务类型的设计以及定义它们之间的关系。还要包括技术层面的内容:网络建设、安全管理、信息资源建设等方面的整体规划。

首先要根据政府职能设计电子政务业务参考模型,依据政府限定方案和现有职能,作为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基础,将政府职能转变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初衷和目的。具体而言,要从政府部门的业务梳理入手,理清政府职能,根据业务需要构造电子政务系统的功能模块体系,一是依据职能业务和相应的应用范围,合理设计电子政务系统的功能模块,注意其模块粒度划分大致均匀。二是以服务为核心,对相近功能进行重组,合理重构已有的业务应用系统,实现资源整合的目标。

其次要整合政府信息资源服务平台,构建数据与信息参考模型,以业务流程的辨识、梳理、整合和优化为基础,确定业务流程中的信息流向,以信息流的流向、输入输出、加工处理、存储转移为主线,作为构建系统功能划分的基础。通过对政府职能层次划分,建立相应的数据分类、数据交换机制及数据结构。通过建立数据字典、元数据库、信息资源目录和交换体系为主要途径,以数据资源为基础,构建数据与信息参考模型。

最后要整合业务系统。我们在规划各个电子政务应用子系统时,必须以满足用户需求为中心,结合具体政务流程实现的要求,构建业务子系统,并充分考虑原有遗留系统和新构建系统间、本部门系统与其他部门系统间、后台政务系统和对公平台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和相互适应,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和配合。总之,各部门、地区在规划自身电子政务建设时,必须认真考虑当前或未来与其他各个系统的对接问题,促使信息资源共享、信息应用更加流畅方便。

综上所述,为保证未来国家整体电子政务健康、协调发展,需要强化国家、省、地、市级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做好顶层设计要结合国家、省、地、市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从顶层设计出发,构建区域和城市信息化综合体系。注重电子政务系统的顶层设计,可使各级政府部门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不断完善体系建设,避免盲目建设。建设统一的安全的电子政务平台、数据仓库、门户网站、决策支持系统、应急指挥系统、协同工作系统、政府资源计划(GRP)系统以及知识管理系统等是顶层设计的重点,它们之间的有机协调发展,可发挥电子政务系统的最大效能。

4节电子政务的功能和应用模式

电子政务的功能就是通过信息技术在公共行政管理中的应用,提高政府社会管理能力及对公服务能力,同时电子政务的功能也体现在电子政务的四种应用模式中。

【1】电子政务的功能

从电子政务与政府行政管理关系的角度来分析,电子政务主要有以下几大功能:

1.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从政府和公众关系方面来看,实行电子政务后,政府行政组织结构的中间管理层将缩减甚至取消,从而大大简化行政运作的环节和程序。在传统方式下,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一般需要层层批转、签章后才能转到具体职能部门,最后将办理结果反馈,在这一过程中包含许多环节和程序。通过网络,公众可以用交互式的方式,直接将要求、意见和建议反映到有关职能部门,并与职能部门一起共同落实解决。实行电子政务,把各种证明或文件电子化,建立统一的信息资源库,各部门信息共享,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提高办事效率。在新加坡,政府在2000年借助因特网完成了第四次人口普查,共动用了600名统计工作人员,花费2400万新元,统计公报在普查结束6个月后对外发布。而如果按照传统的人工普查办法,至少需要动用6000名统计工作人员,花费7000万新元,统计公报在普查结束后1年才能对外发布。显然,普查效率与以前比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提高行政透明度,促进廉政建设

实行电子政务将使更多的政府信息向社会公众公开,政府在制定政策、做出重大决策过程中,可以通过网络听取公众意见和建议。公众也可以通过信息网络,了解政府工作进程和工作业绩,监督政府行政,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廉政建设。通过电子政务建立“透明”政府,实现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四个“透明”,即流程透明、过程透明、状态透明和对象透明,公众与政府将从传统的“迂回沟通”转为“直接沟通”,形成真正的“鱼水关系”。

3.转变管理模式,推进民主进程

目前我国政府管理的模式仍然是内部集权管理型,按区域、级别、行业划分,各部门自成一体,相互之间信息共享困难,信息传递不畅通,这显然不能适应加入WT0后对政府管理转变的要求。一方面,电子政务将打破原有的政府行政管理方式,传统的金字塔式组织结构将改变成扁平化的网络结构。每个部门通过网络收集需要办理的公务,并借助网络会同有关部门协同处理,然后通过网络发布出来。另一方面,传统方式下行政信息传递要经过繁琐的流程。而电子政务则突破了这种界限,借助网络,上级的政令能够畅通抵达基层,基层信息也能迅速地向上反馈。这样,传统金字塔式组织结构中的中间层级信息传递功能被网络所替代,消除了信息源与决策层之间的人为阻隔,使信息传递迅速、及时,避免多环节传递引起的信息失真,决策者可以直接看到各个层次的人士传来的信息,实现统一高效的指挥和管理。以上两方面结合即转变成电子政务方式下的集散管理。这种集散管理是在广泛协同基础上的分散管理与建立在广泛民主形式下的集中管理的有机结合,因为网络使每个人享有同等的知情权和提请权,因此,电子政务将有助于推动社会的民主进程。

4.整合政务信息,发挥资源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