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新帝国掌门
307500000018

第18章 烈火中涅槃——巨人网络史玉柱 (1)

引子:征途路上再起程

2006年12月1日,一条在中央电视台一套和五套黄金时段同时播出的广告映入了亿万观众的眼帘:一位长发飘飘的红衣少女,突然对着一台白色笔记本电脑无端地爆笑,紧接着是一声模仿京剧念白的怪叫,然后看到一个手掌式的图标拉出“征途网络”四个字,而屏幕的下方一直都显现这样一个网址:www.ztgame.com。这段7秒的广告仅在新闻联播与天气预报之间的黄金时段里,整整连播了一个月,而且每次播出都会重复三遍,让人印象深刻。

这是至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要求禁播电脑网络游戏广告以来,国内网游运营商第一次以这种“擦边球”方式在中央电视台做企业形象广告,顿时在业内和舆论引起哗然。大家都知道,征途网络的董事长正是被人们称之为“营销狂人”的史玉柱,他现在究竟要做什么?

原来,继“巨人”汉卡、“脑白金”、“黄金搭档”保健品之后,《征途》游戏成了这位话题不断的企业家新的摇钱树。2004年11月,上海征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征途网络”)正式成立。史玉柱就是史玉柱,征途接下来的表现让整个业界瞠目结舌:2006年4月,史玉柱在上海高调向外界宣布《征途》内测期间就已经开始挣钱;2006年11月,史玉柱再次向外公布,《征途》每月盈利额已达850万美元,同比国内游戏公司,仅次于网易;截至2007年5月20日,根据征途网络公司官方网站的数据显示,《征途》的同时在线人数已经超过了100万。就这样,《征途》成为继网易的《梦幻西游》和第九城市的《魔兽世界》之后全球第三款同时在线人数超过100万的中文网络游戏。同时,《征途》在游戏设计理念、运营模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刮起了全行业的创新浪潮,并使之成为权威机构评选出的“2006年度最受玩家欢迎的网络游戏”。

根据iResearch艾瑞市场咨询的调查显示,2007年第一季度征途网络已经赶超第九城市,以4.8亿元人民币的营收和15.6%的市场份额首次进入国内网游市场前三位,仅次于盛大和网易。

早在2006年年中,相对国内网游市场“第一梯队”中的盛大、网易和第九城市,《征途》网游一直处在的“第二梯队”的位置。在经历了近半年的市场考验之后,观察者发现,以《征途》为代表的一批新厂商和新产品的崛起,打破了原来网游行业“三驾马车”绝对垄断的行业格局。征途网络这支原来在产业处于“第二梯队”位置的成为发展最迅猛的生力军。2007年年初,以在线人数、营业收入等主要运营指标来进行衡量,《征途》不仅相对增长最快,而且在绝对总量方面,已经超越“三驾马车”成为行业第一名。

一向以“大方”、“舍得花钱”著称的史玉柱,在人们还把他定格为“脑白金”“黄金搭档”保健品营销奇人的时候,突然来了一个360度华丽转身,成了一个每天睡着都能在网络上赚白花花银子的网游“巨人”。

人们还依稀记得那个负债累累、被人嘲讽一辈子也可能还不起钱的光头小子。而如今,他又以特有的倔强与坚韧成就了自己烈火中的新征途。

第一节 时光倒转:回看巨人背影

汉卡时代,做中国的IBM

深圳,一个时刻缔造出奇迹与财富的地方,一个能让人在理想与现实间找到合适“出口”的城市。这座都市通过上个世纪80年代的华丽蜕变,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迅速地成为了现代大都市。那时的深圳成了全国瞩目的中心,从那里传来的消息每天激荡着全国青年的心。

一夜之间深圳成了无数掘金者的朝圣之地,虔诚之心仿佛就像一个宗教徒。而这一切对研究生刚刚毕业的史玉柱来说,也恰好给他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深圳上研究生的短短三年里,他不仅在学业上进步飞快,最重要的是,他开阔了眼界,拓展了一种叫“深圳”的思维。这个思维对他以后的商业生涯产生了非同一般的影响。

可以给当年的深圳下这样一个定论:这是一个遍地黄金之地。对于史玉柱来说,离开深圳,回到安徽,一切按部就班,归于原初状态,那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再做考虑的事。他已经确认了自己所要走的道路,这个道路或许艰辛坎坷,但对一心想要成就自己事业的他而言,一切都可以承担。或许他天生就喜欢冒险。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有了征兆。人称“史大胆”,这个外号来自他小时候亲手制造的“爆炸事件”。他按照书上“一硝、二磺、三木炭“的配方自己制造了土炸药,一声爆炸炸响了他天不怕、地不怕的名声。以此来看,我们就能很好理解他所做的那些事,所发的那些豪言。

史玉柱从小性格中的求新求变、坚强、勇敢与不服输在他面对自己重大选择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史玉柱从浙江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安徽省统计局工作,由于表现突出,被保送到了深圳大学读研究生。读完研究生回到安徽,史玉柱提交了辞职报告,放弃唾手可得的仕途,去开创自己的事业。他以为,既然市场经济是未来的主流,毕业之后就应该去下海,不应该再回到计划经济体制里面去。

虽然他还不太清楚,前方究竟会有什么在等待着他,但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义无反顾地坚定地走下去!正是由于这种誓不罢休、敢闯敢拼的精神,史玉柱在破釜沉舟之后,挖来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在改革开放之初,绝大多数创业者都是白手起家,史玉柱也不例外。当时他身上的全部家当就是东挪西借的4000元人民币。但这没有让他止步,因为技术就是资本,让他充满信心的是,史玉柱开发的一套软件——M-6041桌面汉字处理系统。这套软件后来被储存在集成电路板里,插在电脑的扩展槽中使用,被人们称为“汉卡”。这个产品的成功开发得益于他曾经在安徽统计局时积累的经验,实际上,还在统计局的时候,他就开发出了用来统计农村数据的应用软件。

产品出来了,但如果没有人来买你的东西,也只能是一堆“废物”。他用他仅剩的一点钱做起了广告。1989年8月2日,这是一个令史玉柱铭记终生的日子:《计算机世界》刊登了半个版面的广告,广告词直接明了:“M-6401,历史性的突破”。

接下来漫长的半个月,对史玉柱和他的同事们来说,等待成了每天唯一能做的事情。这种等待的心情仿佛是在走钢丝,让人备受煎熬。不过等待终归是有成果的,在广告登出的第13天他们迎来第一张订单。接下来好运接踵而至,他们一共收到了三张订单,总计2万元的汇款!就在他们无米下锅的危急时刻,这笔近2万元的汇款单。这2万元的汇款,昭示着 “巨人”的正式起步。

他将所有收入全部投入广告,到了10月份,在史玉柱和团队的用心经营下,M-6401的销售额跃然上升,突破100万元人民币。

在创业两年之后,誓做中国的IBM的史玉柱带着宏大的志向和无比坚定的决心建立了他的梦想帝国——巨人集团。史玉柱常常对他的部下讲述中国古代神话“夸父逐日”的故事。他认为“巨人”就是今天为中国电脑业奋不顾身的夸父。巨人现象的核心是一种精神,是一群年轻人执著地追求自己选择的事业并为这种追求不顾一切的拼搏精神,是追逐太阳的精神。

巨人很快发展了起来,资产规模也接近了2亿到3亿。手里有钱,精力也多,史玉柱开始不满于只做巨人汉卡,他开始做巨人电脑,多媒体教育软件,直到改变他人生轨迹的“巨人大厦”。

大厦倾倒:被欲望吞噬的后果

1992年,中国房地产业步入发展的爆发期。房地产一时成为大家公认的暴利行业,商人们有点闲钱都拼命往房地产里挤。那个时候,人们对于房地产的理解只停留在浅层次上,没人去悉心研究房地产的产品、服务、品质、售后保障等。那时期的房地产界弥漫着一种强烈的投机心理。

这时候,史玉柱的巨人集团也越做越大。1993年,巨人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已经由最初的8个发展到38个,成几何倍增长,产品线涉及电脑、生物工程、房地产和金融等领域。那一年,年仅31岁的史玉柱作为唯一以高科技起家的民营企业代表,被列为《福布斯》大陆富豪第8位,成为了中国的新生代贵族。而这期间,从白手起家到中国内地富豪排行第八,史玉柱只用了短短5年的时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1993年,正是中国经济过热发展的时期,深圳写字楼价格也涨到了一万五、两万。同样是1993年,珠海西区别墅在香港竟卖出十多亿“楼花”。

房地产业的一片大好晴天让这个安徽男人显得有些浮躁。1994年,史玉柱决定要在房地产业中大展宏图一番,于是定下了建设巨人科技大厦的计划。

在巨人科技大厦的最初构想中,13~14层已经足够满足整个巨人集团各方面的使用。但是在讨论中,有人提议建到18层,原因简单的离谱,原来18层在广东人看来比较吉利,而反对者的反对意见同样叫人瞠目结舌,这些人认为18这个数字可能会有18层地狱的嫌疑,最后的结果是定为19层。不过这个方案并没有让内心按捺已久的史玉柱感到满足,没多久史玉柱就突然改变主意了。他决定建一座38层的商业楼宇。他要在这个造楼计划里体现“巨人”的魄力。不过这个魄力很快被自己超越了,巨人大厦在史玉柱理想的蓝图中竟然凭空般地又加高了近一倍。图纸里的72层巨人大厦果真成了真正的“巨人”。

为什么会考虑盖72层的大厦,每当有人问起这个问题,史玉柱都能给出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

第一个考虑是出于当时大环境的影响。当时的房地产很热,特别好卖,实际上是一个供方市场,就是谁只要有房子就可以卖得出来,甚至楼花都可以卖得掉,第二点是当时珠海对自己城市的定位,另外也是最重要的是政府给的地价非常便宜,按照楼面价每平米是125元。

史玉柱认为是这个巨大利益诱惑了他,因为成本比别人低,风险也小,所以就决定做了。

然而,史玉柱最初的想法似乎过于一相情愿。他的愿望并没有变成给巨人大厦带来稳定的基石。盖72层的巨人大厦需要12亿元,然而史玉柱手中的只有1亿元现金。史玉柱当时的想法是以为投入一亿多就可以出地面,然后出地面银行就可以提供贷款,所以在出地面之前,也没去找过银行,银行找了可能也不会贷,因为那时候对民营企业贷款采取的是限制政策。无奈之下史玉柱想出了买楼花这个想法,结果一出手就卖了一亿多的楼花。

这个建筑如果到此止步,那在不久的将来发生的一切都将失去自身的意义。实际上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远远不止于此。巨人大厦的设计构想是中国尚未有过的高智能大厦,采用21世纪商业活动的最新模式。将有光学纤维网络、人造卫星天线、24小时空气调节系统、可跟世界各地联通的电脑网络以及中央电脑管理系统等一整个系列。不仅如此,周边环境对这座大厦来说也是独一无二的。大厦所在的银桦路是珠海最黄金的地段,集政府、金融、文化、体育、通讯等于一区。

巨人大厦于1994年2月破土动工,起初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巨大集团的业务发展也一帆风顺。没有人预料到危机就暗藏在前方。

1995年下半年,卫生部对全国市场范围的保健品进行了抽样质量检查,结果发现产品合格率只有30%。此结果一经媒体曝光,引起了全民恐慌,很快中国保健市场进入全面萧条时期。1996年,史玉柱原定大力推广的“巨不肥”宣告失败。更致命的问题是巨人大厦由于投资浩大,资金告急,史玉柱只得将用于保健品推广的流动资金抽出投入大厦的建设,结果补了东墙,漏了西墙,巨人集团财务陷入危机。

1997年初,深圳《投资导报》发表《“巨人”史玉柱身陷重围》的报道,直指巨人公司已经走向了穷途末路。集团生产销售秩序顿时陷入僵局,大批骨干人员陆续离去,大象般的“巨人军团”分崩离析,“巨人”轰然倒下。由于资金链条的断裂,“惊天地泣鬼神”的巨人大厦也停工了,唯独对他念念不忘的是蜂拥而至的讨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