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新帝国掌门
307500000008

第8章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阿里巴巴马云 (2)

为了拿下一家杭州企业的生意,马云一连跑了五趟,但企业老板总是怀疑电子商务是骗人的东西。为了说服这位老总,马云为他收集了大量有关电子商务的资料,一遍又一遍向他讲解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商业模式,在网上做广告比在其他媒体上做有更广泛的效应。任凭马云费尽口舌,老总还是将信将疑。面对这块难啃的骨头,马云没有放弃。走时他向老总要了一份企业的宣传材料,几天以后马云带着一台笔记本电脑杀了回来,那企业老板看到电脑上显示的自己企业的网页时,终于同意付款。

草创时期的每一单都是如此艰难。

有了收入以后。他们开始在全国27个城市一个一个地开拓业务,在所有没有互联网的城市,他们都被视为骗子。但马云仍然像疯子一样不屈不挠,他始终坚信:互联网是影响人类未来生活30年的3 000米长跑,你必须跑得像兔子一样快,又要像乌龟一样耐跑。

在成功地发布了无锡小天鹅、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等中国第一批互联网主页后,中国黄页开始在圈子里小有名气。1997年年底,网站的营业额竟不可思议地达到了700万元!追溯起来,阿里巴巴网站的雏形应该就是中国企业黄页网站。

时值1996年,互联网开始成为各大媒体的热点,成为新经济最有力的代表。就在马云刚刚开始将他的中国黄页做得有些声色时,在它四周一夜之间冒出来了许多“敌人”。那时与马云竞争最激烈的当属杭州电信。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杭州电信注册资本3亿多,马云注册资本仅2万;杭州电信有着非常好的社会资源和政府资源,马云却一样都没有。不仅企业,就是老百姓,也觉得马云是游击队,是一群乌合之众,没有人愿意相信他们。

为了使中国黄页继续活下去,马云决定傍一个靠山,来增强自己抗击风险的能力,结果最后还是选定了同实力雄厚的杭州电信合作。1996年3月,中国黄页将资产折合成60万人民币,占30%的股份;杭州电信投入资金140万人民币,占70%的股份。

从一开始,马云与杭州电信的合作就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不久双方合作就出了问题。虽然杭州电信也看好马云的中国黄页,但却急于做大赚钱;马云则认为,做互联网公司犹如养孩子,不可能让3岁小孩去挣钱!双方相互之间争来争去,分歧日深,资本和权势高的一方自然有更多的话语权,大家开始情绪激动地处事,先是何一兵要辞职,然后中国黄页的全体员工要辞职,最后马云也要辞职了,整个事件甚至惊动了《人民日报》。为了中国黄页的前途,马云不得不和杭州电信分道扬镳,放弃了自己的中国黄页。

马云离开中国黄页时,把当时所拥有的中国黄页21%的股份,全数送给了一起创业的员工,只为让他们能为自己好好耕耘,好好收获。

1997年,这是马云创业生涯中的第一次失败。关于马云的离去,外界有很多传闻,但究竟为什么,马云直到今天也很难说得清楚。也许唯一的解释,就是马云年轻时所满怀的个人英雄主义理想吧!

成功需要积累,这是一条最原始也是最简单的真理。只要有勇气有毅力,人生在零度也能够沸腾!

马云遭遇了人生中第一次创业的重大挫折,但他从不因失败而掉泪。创业以来,他承受的各种白眼和闭门羹难以计数。

因为马云太想做事业了。他说很多年轻人是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中国人的创业,关键不在于你出色的想法,而是你要准备随时为你的这个想法付出一切代价。正是有着如此坚定的信念,马云才可能走到如今辉煌的地步。

第二节 三级跳:从阿里巴巴到淘宝

产业运营:独具慧眼,成就阿里巴巴

曾子有一句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此话表现出有志者浓厚的积极入世精神。

马云就是这样的英雄。那种“隐姓埋名”的生活不是马云心追求的。他玩的是种心跳。没有人会相信向来“张牙舞爪”的马云会安静得像一只温顺的兔子,他张扬,高调。他是一团火。

为了实现马云提出的三个目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团队成员似乎从所有的公共场合中销声匿迹了。当时由于资金有限,他们没有去租写字楼,而是在马云家办公,最多的一次房间里坐了35个人。

他们每天16到18个小时,野兽一般在马云家里疯狂工作。日夜不停地设计网页,讨论创意和构思,困了就席地而卧。邻居们常觉得奇怪,这群人早晨六七点离开马云家,下午三四点又来了。付出就有收获。1999年3月,杭州春意盎然,春光无限,马云的阿里巴巴网站正式推出。

虽然只有50万元的创业资本,马云还是认为未来的公司应该具有俯瞰世界的眼光和气魄,所以名字也应该是响亮的、国际化的。据说,为了这个名字,马云苦苦思索了很久,直至一次在美国吃饭的时候,他突发奇想,问餐厅服务员,是否知道阿里巴巴这个名字。服务员说他知道,并且还跟马云说阿里巴巴打开宝藏的咒语是“芝麻开门”。马云又在各地反复地询问他人,经过这个测试,马云发现这个故事被全世界的人所熟知,并且不论语种,发音也近乎一致。就这样,一锤定音,马云将阿里巴巴确定为公司的名字。

阿里巴巴刚建立不久就帮助一个青岛商人解决了在本地购买设备的问题。青岛商人其实并没费多大力气,只是在上面发了一条求购信息。另一个例子是,一家东北企业聪明地利用了网络,他们每年从网上搜集义乌、温州企业的最新产品图样,接着从当地购回样品照着生产,然后再到阿里巴巴上发布信息寻找买家。一年下来,他们46个买家中有44个来自阿里巴巴网站!

一传十,十传百,阿里巴巴网站在商业圈中声名鹊起。但马云知道,阿里巴巴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战略选择——国内电子商务尚不成熟,只有利用发达国家已深入人心的电子商务观念,为外贸服务,才是真正利润丰厚的大鱼。于是,阿里巴巴开设了一个专区“中国供应商”,把中国大量的中小型出口加工企业的供货信息,以会员形式免费向全球发布。

到2001年12月27日,阿里巴巴“中国供应商”会员达到100万人,成为全球第一个达到此数目的B2B网站,并在当月实现盈利。也就是说,阿里巴巴真正开始赚钱了!这是一个极其伟大的时刻,因为它向全世界宣告了马云创建的电子商务B2B模式是正确的,是可行的。

阿里巴巴开始被业界公认为全球最优秀的B2B网站。国内外模仿阿里巴巴的网站大量出现,有的直接抄袭,甚至连最后一句“如有问题,请与阿里巴巴联系”也未改掉。一时间在阿里巴巴公司内传为笑谈。而为这一天,马云奋斗了足足6年。2004年2月17日,全球最大的B2B电子商务网站阿里巴巴在北京宣布,阿里巴巴再获8200万美元的巨额战略投资。

这笔数额为8200万美元的投资,也是中国互联网业界迄今为止金额最大的一笔私募资金。此次投资人包括软银、富达创业投资部、GGV和TDF风险投资有限公司。

过去几年当中,软银、富达和TDF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始终是阿里巴巴的投资人。总部位于硅谷的GGV是新近加入的投资人。此次私募由软银牵头,私募后软银继续保持阿里巴巴第二大股东的地位,最大的股东则是公司的管理层和员工。

之所以接受上述投资,马云认为,是因为他们投资目的符合公司长久持续地迅猛发展的战略要求。马云还预言,中国电子商务的产业格局将有巨变!一个新的互联网应用人群——“网商”将成为焦点,中国互联网将由“网民”和“网友”时代转入“网商”时代。作为“网商”的代言人,阿里巴巴有一个使命,要把互联网带入“网商”时代。

2000年底,阿里巴巴会员以每日增长一两千的速度发展,每天可收到3 500条商品供求信息,700余种商品信息按类别和国别分类。一个想买1000支羽毛球拍的美国人可以在阿里巴巴上找到十几家中国供应商,了解他们不同的价格和合同条款;位于中国西藏和非洲加纳的用户,可以在阿里巴巴网站上走到一起,成交一笔只有在互联网时代才可想象的生意。

此后马云的日子真正好过起来,他又开始向全球出击,到各个国家去展示他那绝世口才。如今,商人们打开电脑,看到的界面是Windows,将来,他们看到的会是阿里巴巴!不用怀疑,他们需要的一切服务,阿里巴巴都将提供。阿里巴巴将是贸易的同义词!

诚信通:互联网里也有黑马

熟悉马云的人私底下都会叫他“这个家伙”,充满了亲切感。没错,“这个家伙”看久了的确招人喜欢。这个满怀理想的“外星人”在2001年7月实现了阿里巴巴当月的收支平衡,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又推出了“诚信通”,阿里巴巴显然已经有了更大的力量来推动它的梦想变成现实。或许连马云自己都会感叹这种成长的快速性。

阿里巴巴对“诚信通”的推销采用了与以往不同的方式,这种方式让人觉得它更像是一个互联网产品——事实上也差不多如此。我们可以通过中国供应商与诚信通做个比较,来更为只管的看待这个问题:中国供应商的会员大约是六七千个,而阿里巴巴投入的销售人力是一千人;而诚信通的会员人数是十五万,但阿里巴巴投入的销售人力却只有几百人。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从面对面甚至一对一的传统销售方式到不见面的电话销售方式,阿里巴巴投入资源的减少几乎是数量级式的。

作为一个基于互联网的产品,在“诚信通”的销售方式上,阿里巴巴无疑体现了互联网精神。在这方面,网络游戏更能突出这方面的效应,对于大部分年纪稍长一点的成年人来说,大概永远不会明白,一夜之间,自己的孩子怎么就玩起了游戏,他们是从哪里接触到这些游戏的。在他们的印象里。没有广告、没有各类五花八门推广活动的产品怎么可能一下子就拥有这么多的忠实用户。而实际上,孩子们大部分是通过同班同学们的窃窃私语得到消息,然后从互联网上把游戏下载下来。对此,作为父母却是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