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世界上最神奇的十大教育法
307600000026

第26章 夏洛特·梅森家庭教育 (3)

梅森提出了改革学校教育的原则和具体方案,她指出,在家庭内外,教育的前景模糊不清,为了使教育更符合孩子的天性,所有的儿童都有权接受基于文学和艺术之上的人文教育。科学应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学科,现代语言、数学等学科必须改革,自然和手工须用于训练学生的手眼能力,儿童还必须了解历史。另一方面,教育手段必须更加技术化和实用化。

爱玩耍,更要懂得会玩耍

误区:强占孩子的时间而不自知

现代教育的不幸莫过与此,年长者喋喋不休地说个没完,让可怜的孩子没有一点时间,也没有一寸空间,孩子们的幻想不能自由驰骋,不能在快乐中获得成长。

保持快乐的气氛

夏洛特·梅森说:我们对孩子的态度,决定着我们和孩子的关系。让孩子高兴就是养育孩子的原则。如果孩子快乐,他在很大程度上就会成为好孩子。他指出,孩子们的大部分时间还可以更进一步地更有效地运用起来。他们应该始终保持快乐的心情,否则他们就会失去快乐的气氛、在他们身体中保持的一些力量和新鲜感。

教他怎么玩

应该不去管孩子们,让他们独处很长时间,让他们从泥土和天空之美中吸收他们获得的东西。童年是人生最快乐最美好的时期,但同时也是最脆弱最天真的时期。我们要小心谨慎不去削弱儿童的生活感受,而是按照他们的接受能力让他们适量地接触生活。

“玩”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天份,透过玩,可以启发孩子的观察力、想像力与创造力,而大人还可以藉此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其他幼童的互动模式是否正确、游戏的安全等,更进一步导引和启发孩子更多的思考点。与生俱来,每个孩子都爱玩,也几乎曾经都因为玩耍而闯下大祸、小祸,遭到大人的喝斥与责罚。“我家孩子太爱玩了!真头痛!”当您因为孩子天生俱来的“本事”而大伤脑筋或感到麻烦,甚至担忧他因此耽误学习、跟不上别人时,其实,您极有可能弄错方向了。

上天既然赋予每个孩子玩耍的本能,自然有其用意。看看那些生来缺陷的特殊儿童,如脑性麻痹、自闭儿、智障儿及其他疾病的儿童等,即使老天剥夺了他们部分的能力,仍然仁慈智慧地保留了他们“玩耍”的权利。“玩耍”是每个孩子的天赋特权,我们不仅不应该抱怨或剥夺,还要感恩而且善加利用。

爱玩耍,更要懂得会玩耍。“什么?还要鼓励孩子努力玩?真是疯了......。”也许您也会这样质疑。但是,请您回想一下,过去当孩子生病躺在床上四肢无力、气息奄奄,无法起来调皮捣蛋的时候 ,您是不是也曾经这样在心里默默祈求着;“老天,让我的孩子赶快好起来吧!像过去一样,生龙活虎的自在玩耍游戏吧!”失去玩耍能力的孩子,令所有大人心疼与忧虑。

因为,玩耍是孩子探索世界、学习成长的最佳管道。孩子借由玩耍,碰触对他而言是陌生且充满各种可能的人、事、物;也借由玩耍,反覆尝试和练习,对他来说,熟悉的世界运作模式,即使那个游戏的小世界,在大人看起来真的很小,但是对孩子来说,小世界里却可以在每次的游戏中,拥有许多不同的大发现和大挑战。

“妈妈,我今天用新武器打败甲虫王者喔!”如果这时大人表现得漠不在乎或嗤之以鼻,伤害的不仅是亲子感情,甚至可能是孩子的自信心与创造力。不如抽点时间,蹲下来,用跟孩子一样认真的眼神,问他:“真的吗?那可不可以告诉我,你发明的新武器是什么呢?用的是什么方法啊”当孩子兴致勃勃的继续述说时,大人可以借此了解孩子的想法,以及和其他孩子的互动模式是否正确、游戏的安全等,更进一步导引和启发孩子更多思考点。让孩子除了“爱”玩,还要“会想”、“会玩”。然后,大人便会发现,游戏不再只是游戏,而是探索、思考和学习的一种途径。

陪孩子玩耍是父母责无旁贷的功课。大人陪孩子一起玩耍的基本守则,应该要建立在与儿童的“对等平视关系”上,而并非传统的上对下的观点,孩子才是游戏互动关系中的主角。

当然,户外活动对孩子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家人之外,多让孩子和其他幼童及大人接触互动,等于创造了更多玩耍学习的机会与空间。

现代社会由于繁忙以及双薪家庭居多,虽然并非每位父母都能成熟稔于和幼儿的互动对答技巧和游戏方式,但是其实“每个大人都曾经是孩子”,也都隐藏有一颗童心,只是你我常常会忘了如何启动那颗童心的“魔法咒语”罢了。

音乐、语言,是启动大人童心“神奇魔法”的两大法宝,也是陪孩子玩耍的重要媒介。这两者是连初生婴儿都懂的沟通管道,我们听婴儿常常咿咿呀呀的说个不停,就可知其实孩子是一来到世上就开始学说话,学沟通了。许多父母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急着教孩子学说外语,或送孩子去双语、甚至全美语的幼稚园,而忽略了母语才是孩子原生的语言。许多孩子长大后,会说流利的外语,却连完全听懂自己原生家庭母语的能力都付之阙如。其实,我们仔细观察,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会说外语不稀奇,能善加运用的例如闽南、客家、原住民等各种原生母语能力的人,反而占尽人际沟通与工作职场等大环境的优势。

最后,还要鼓励每位父母,趁孩子学龄前的“黄金时光”,多陪陪孩子,不仅要陪他尽情玩耍,还要玩得有方法、有技巧。多陪他听音乐、学说话、学沟通,而且要学原生母语。当我们找到开启童心的魔法钥匙,每个大人都可以再变回孩子,重新陪你的孩子再享受一次美好幸福的童年。

怎样的洗礼,铸造怎样的灵魂

孩子缺乏基本的自理能力

当今社会是复杂多变、充满竞争和快节奏的。为了能在这种情况下生存,就必须要求社会成员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孩子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培养他们“自己动手,独立生活”的能力。但事实恰好相反,现在很多的孩子缺乏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然而,这些并不都是孩子的错。其实,孩子从小就有独立的愿望,两三岁的孩子常常会对母亲说:“我也能干。”上了学的孩子更常常希望有更多的独立做事的权利。但家长们却视而不见。这才造成了以上的结果。

怎么样的洗礼,铸造什么样的灵魂

一个小男孩在给妈妈的信中强烈地表达了这样的愿望:“妈妈,请把书包给我,我自己能背。尽管我的肩膀柔嫩,但应该担负起属于我的那份责任。妈妈,请撒开你的手,没有你护送,我同样能踏进学校的大门。我早已熟悉通往学校的那条小路,也会避让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不信,你悄悄随在我的身后,再送上一程,试一试,就会放心了。”

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是生存的需要。动物要学会自己觅食才能在地球上生存下去,孩子要经历自己独自处事才能长大成人。

作家毕淑敏曾经做过许多年医生,为了让孩子学会看病,有一次,在儿子感冒发烧的时候,她狠了狠心,让儿子自己去医院看病。她在《教你生病》一文中,记述了当时的经过:

“你都这么大了,你得学会生病。”我说。“生病还得学吗?我这不是已经病了吗?”他大吃一惊。“我的意思是你必须学会生病以后怎么办。”我说。

“我早就知道生病以后怎么办,找你。”他成竹在胸。“假如我不在呢?”“那我就打电话找你。”“假如……你最终找不到我呢?”

“那我就……就找我爸。”也许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是一种残忍。但我知道总有一天他必须独立面对疾病。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生病。

“假如你最终也找不到爸呢?”“那我就忍着。你们早晚反正会回家。”儿子说。“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一分钟是一分钟。得了病以后,最应该做的事是上医院。”“妈妈,你的意思是让我今天独自到医院去看病?”虽然在病中,孩子依然聪明。“正是。”我咬咬牙,生怕自己会改变注意。“那好吧……”他扶着脑门说,不知是虚弱还是在思考。“你到外面去‘打的’,然后到医院。先挂号,记住,买一个本……”我说。“什么本?”他不解。“就是病历本。然后到内科,先到分号台,护士让你到几号诊室你就到几号,坐在门口等。查体温的时候不要把人家的体温表打碎。叫你化验你就到化验室去,先划价,后交费。等化验结果的时候要竖起耳朵,不要叫到你的名字没听清……”我喋喋不休地指教着。“妈妈,你不要说了。”儿子沙哑着嗓子说。

儿子摇摇晃晃地走了。我内心里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我后悔、责怪自己,忍耐着时间慢悠悠地向前滑动。

终于,走廊上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声,只是较平日有些拖沓。我立刻开了门,倚在门上。“我已经学会了看病。打了退烧针,现在我已经好多了。真是件麻烦的事。不过,也没有什么。”儿子骄傲地宣布,又补充说:“你让我记的那张纸,有的地方顺序不对。”看着他,勇气又渐渐回到心里。我知道自己将要不断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