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兰姆(1775~1834),英国19世纪著名的散文作家,也写诗与剧本等。自幼好读书,与诗人科勒律治为同学,又是终身好友。著有《伊利亚散文集》等。
心法探源
与众不同,兰姆非常重视和讲究读书的季节、时间和地点的选择。认为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书才比较适宜,实际上也就是读书环境的问题。例如,他认为在开饭前的短暂时间或五六分钟光景,是不适合去拿一部《仙后》的书或严肃的布道文来读的。这时只应消遣,可读一些轻松愉快的短文,把时间打发掉就是。
兰姆在《读书漫谈》中写道:“严冬之夜,与世隔绝,温文尔雅的莎士比亚不拘形迹地走进来了。在这种季节,自然要读《暴风雨》或者他自己讲的《冬天的故事》。”他认为,严寒的冬天,读一些与冬天或风雨相关的文学作品,不仅与环境相合,而且别有情趣,更能领会到文学作品中所渲染的气氛和魅力。
弥尔顿是17世纪英国大革命时期的代表诗人,曾写有长诗《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其中《失乐园》运用《圣经》题材,塑造了叛逆者撒旦的形象;《复乐园》借基督受难的故事,反映了英国大革命失败后诗人对革命的态度。由于这些诗都与宗教有关,表达的内容也比较严肃,因而兰姆别出心裁地认为,“开卷读弥尔顿的诗歌之前,最好能有人为你演奏一曲庄严的宗教乐章”。他觉得这样才更容易领会弥尔顿诗中的意味和精神。不过,他又补充说明,如果听众摒除杂念,肯洗耳恭听对弥尔顿诗歌的朗诵,那么“弥尔顿自会带来他自己的音乐”。也就是说,弥尔顿诗中自身就有音乐和旋律,但那要读者自己静心去聆听和体会。
兰姆多喜欢在室内读书。虽然他也曾羡慕一位牧师能在斯诺山上一边走路,一边攻读巨著,“对他那种远避尘俗、孑然独行的风度常常赞叹”,但他不得不承认,“这种超然物外、凝神贯注的脾气与我无缘”。其主要原因,就是他在户外读书精神无法集中,会为户外一些掠过眼边的人或物所干扰,使他好不容易记住的书本知识一下忘到九霄云外,所以他坦率地说二“我不能算是一个户外读书的热心支持者。”兰姆的读书方法虽不显得重要,却很独特,未必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但却能得到一部分人的由衷的赞赏和拥护。
除了注重读书的时间和季节,兰姆的读书热情恐怕要超过一般的知识分子。他曾经说:“我把相当一大部分时间用来读书了。……除了走路,我便读书,我不会坐在那里空想——自有书本替我去想。”他不仅喜欢读书,而且所读之书的范围也相当广泛。他坦诚地说:“在读书方面,我百无禁忌。高雅如夏夫茨利亚,低俗如《魏尔德传》,我都一视同仁。凡是我可以称之为‘书’的,我都读。”除了《礼拜规则》、《宫廷事例年表》以及休谟和个别人的哲学著作和历史著作以外,他“差不多什么书都可以读。我庆幸自己命交好运,得以具有如此广泛而无所不包的兴趣”。在他眼里,莎士比亚、弥尔顿等一些经典作家的诗歌是宜于朗读的,但“为了一时一事而赶写出来,只能使人维持短暂兴趣的书,很快地浏览一下即可,不宜朗读”。而对于“时新小说,即使是佳作”,他也认为不宜朗读,每当听到有人读这些时新作品,他便感到非常讨厌。他对读报似乎也抱有同样的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