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十三陵
3078500000006

第6章 明十三陵览胜(1)

(一)神道

1.简介

十三陵神道,是长陵陵寝建筑的前导部分,起于石牌坊,穿过大红门,一直通向长陵,总长约7.3千米。原为长陵而筑,但后来便成了全陵区的主陵道了。明朝时由南而北,依次建有石牌坊、三空桥、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棂星门、南五空桥、七空桥、北五空桥等系列神道墓仪设施及桥涵建筑,错落有致,蔚为壮观。神道始建于明正统初年,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完成。现除桥涵建筑已残坏外,其他墓仪设施保存较好,其中神功圣德碑亭、大红门和龙凤门于新中国成立后曾进行修缮。明朝时各陵陵宫内外及神道两旁栽植大量的松柏树,现陵宫内松柏树长势茂盛。神道两侧松柏多于清代被砍伐。各陵陵宫之外,明朝时均设有神宫监、祠祭署、朝房等附属建筑,这些建筑中,神宫监在清朝时已变成自然村落,但围墙、门楼尚有存者,祠祭署、朝房等毁于清代,已无遗物保存。

2.主要景点

(1)石牌坊

神道上的第一座建筑,建于嘉靖十九年(1540年),是明世宗朱厚熜为旌表其祖先的丰功伟绩而建造的功德牌楼,也是我国现存最早和建筑等级最高的大型仿木结构石牌楼。

坊体由白石和青石雕琢组装而成,面阔五间(通阔28.86米),形制为五门六柱十一楼。五门之中,中部明间最宽,左右两侧次间、梢间宽度依次递减。顶部有主楼五座、夹楼四座、边楼两座。明间主楼最高,其正脊顶部至地面高约12米,各楼均作庑殿顶。支撑楼体的六根石柱下端均有夹杆石。夹杆石四面浮雕精美,分别雕刻着“双狮滚绣球”“云龙”和“草龙”图案。夹杆石顶部前后各雕麒麟或卧狮等浮雕,左右两侧均雕宝山。此坊体量宏伟,比例谐调,制作精美,通透空灵,是我国现存石牌坊中少有的上乘之作。整个牌坊结构恢弘,雕刻精美,反映了明代石质建筑工艺的卓越水平。

过了石牌坊,即可看到在神道左、右有两座小山。东为龙山(也叫蟒山),形如一条奔越腾挪的苍龙;西为虎山(俗称虎峪),状似一只伏地警觉的猛虎。中国古代道教有“左青龙,右白虎”为祥瑞之兆的传说,“龙”“虎”分列左右,威严地守卫着十三陵的大门。

(2)大红门

坐落于陵区的正南面,处于龙山和虎山之间,是陵区的总门户。大红门门分三洞,又名大宫门,墙体为红色,单檐庑殿顶,上覆黄色琉璃瓦,下承石刻冰盘檐,辟三券门。这规范了进出陵区人员的礼制观念。中门是已故皇帝、皇后棺椁和神主、神牌、祭品、仪仗通行之门。左门(东门)是皇帝谒陵通行之门。右门(西门)是谒陵官员谒陵进入陵区所经之门。这是古代“居中而尊”和“尚左”礼制观念的具体体现。

文献记载,大门两侧原设有两个角门,并连接着长达40千米的红色围墙。封闭陵区南端的墙体,从大红门左右两侧延伸至龙山、虎山两山之巅,然后再向东西两侧蜿蜒而去。大红门处于高岗之上,中门正对天寿山主峰,左右又衬以龙山和虎山,气势非凡。凡是前来祭陵的人,都必须从此步入陵园,以显示皇陵的无上尊严。

(3)下马碑

立于大红门前左右两侧,形制相同,高5.32米。碑的正反面均刻有“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八个字。朝廷命官前来谒陵,到此碑前必须下马步行入陵,以示崇敬。明人张循占曾对陵区的神圣威严进行过描绘:“华表双标白玉栏,红门下马驻银鞍。朝霞照耀青袍色,翠滴松楸碧殿寒。”

(4)神功圣德碑亭

位于神道中央,是一座歇山重檐、四出翘角的高大方形亭楼,碑亭平面为方形,台基边宽23.1米,亭高25.14米,四面各辟券门。碑亭四壁及台基为明朝原物,亭内石条券顶是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修缮时改建的,现仍完好如初。长陵神功圣德碑恢弘壮观的碑亭、形态优美的华表、雄伟高大的碑石,与鸿篇巨制的“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文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碑亭之内树立着“龟趺螭首”式石碑,通高7.9米。碑首有六条高浮雕形式的蛟龙,蛟龙首尾交盘、头部下垂。碑趺是一个昂首远眺的大龟。龟下有一层长方形的石台,上刻水波漩流。此种碑式自唐代以后遗存较多。《大明会典》中称此种碑式为龟趺螭首,而在一些古代建筑营建的书籍之中又称其为赑屃鳌座碑或屃头龟蝠碑。赑屃或立于碑首,或仆于碑下,都是忠于职守。无论称呼怎样,都显示出此种碑式的高贵等级与神秘色彩。

神功圣德碑碑首正面题“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九个大字。碑身阳面即是明仁宗朱高炽亲自撰写的长达3500多字的“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文,碑文书丹者,为正统初著名书法家、太常卿兼翰林侍书程南云。所书碑文,结构严谨,笔力遒劲,是一件难得的书法佳作。该碑碑文作于洪熙元年(1425年),碑石却是宣德十年(1435年)才刻成的。在碑阴面还刻有清代乾隆皇帝写的《哀明陵十三韵》。碑文详细记录了长、永、定、思诸陵的残破情况。碑东侧是清廷修明陵的花费记录,西侧是嘉庆帝论述明代灭亡的原因。

碑亭四角立有华表,白石雕刻而成,高10.81米,对称而设。四座华表形制和纹饰相同,基座均为平面呈八边形的须弥座,其上下坊束腰处均雕有精美细致的云龙图案。华表柱为八角形,但棱角处比较浑圆。顶部均蹲有一只异兽,名为望天吼。华表和碑亭相互映衬,显得十分庄重神圣。

(5)石像生

从长陵神功圣德碑亭往北的800余米的区域内,矗立着12对石兽和6对石人,古称石像生(石人又称“翁仲”),雕工精细,造型生动,是珍贵的古代艺术。据史料记载,陵墓石刻在西周时就已出现,但汉之前遗留下的实物不多。汉以后大量出现,盛于唐,清代衰落。这些石兽、石人在古代称作石仪卫,明朝以后称“石像生”。封建帝王崇奉“事死如事生”的礼念,认为人死以后,在阴间仍需要阳间的一切,诸如衣、食、住、行等等。因而在陵园的建置上,必须再现生前的生活场景。所以在陵园的神道两侧树起石人和石兽,展示出帝王驾前的威仪,表示皇帝死后也要和生前一样主宰一切。

十三陵石像生设置基本沿用明孝陵制度,不同之处是将石望柱由石像生的中间移到石像生的最前端,并增加了四功臣像。十三陵石像生数量之多,形体之大,雕琢之精,保存之好,是古代陵园中罕见的。其排列顺序是石望柱、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武将、文臣和功臣。石兽和石人均相对排列于神道两侧。将它们陈列于此,赋有一定含义。例如,雄狮威武,而且善战;獬豸为传说中的神兽,善辨忠奸,惯用头上的独角去顶触邪恶之人。狮子和獬豸均是象征守陵的卫士。麒麟,为传说中的“仁兽”,表示吉祥之意。骆驼和大象,忠实善良,并能负重远行。骏马善于奔跑,可为坐骑。石人分将军、文臣和功臣,各四尊,为皇帝生前的近身侍臣,将军头戴凤翅盔,身着铠甲,威风凛凛,一派虎威;文臣和功臣身着朝服,头戴七梁冠,手持朝笏,神态肃穆。

(6)棂星门

位于石像生的尽头,又叫龙凤门。它设门三道,每道门有两块门枕石,可安两扇门扉,以取“设六扉而开阖”之意。四根石柱构成三个门洞,门柱类似华表,柱上有云板、异兽。在三个门额枋上的中央部分各饰有宝珠火焰装饰,人们又称之为“火焰牌坊”。

(二)长陵

1.简介

明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年号永乐)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陵园始建于建北京皇宫(故宫)的第三年(1409年),建成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规模宏大,用料严格考究,施工精细,工程浩繁,营建时日旷久,仅地下宫殿就历时四年。长陵是十三陵中的祖陵,建筑最早、面积最大、规模最宏伟、工艺用料最考究、原建筑保护最完整。历经六百年沧桑,仍完好无损,金碧辉煌。它早已被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其宏大的古建筑和辉煌的艺术成就,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着每年数以百万计的中外游人和各界专家学者。

2.陵主生平

(1)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时事征伐,并受封为燕王,后发动靖难之役,起事攻打侄儿建文帝,夺位登基。死后原庙号为“太宗”,百余年后由明世宗朱厚熜改为“成祖”。

朱棣是个颇有作为的皇帝。文献记载,他“貌奇伟,美髭髯,智勇有大略”。早在当燕王时,就曾屡率诸将出征。明成祖以永乐作为年号,具有雄才大略,励精图治,发展经济,提倡文教,使得天下大治,并且宣扬国威,派遣“三保太监”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远航西洋各国,大力开拓海外交流,后世史学家赞为“永乐盛世”。

(2)仁孝文皇后徐氏

仁孝文皇后徐氏,明洪武九年(1376年)册封为燕王妃,朱棣称帝册封为皇后。明永乐五年(1407年)七月四日去世,享年46岁。谥“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永乐十一年(1413年)二月,长陵玄宫落成,葬入陵园。

3.陵宫建筑一览

长陵的陵宫建筑,占地约12万平方米。其平面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其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后相连的三进院落组成。

第一进院落,前设陵门一座。其制为单檐歇山顶的宫门式建筑,面阔显五间,檐下额枋、飞子、檐椽及单昂三踩式斗拱均系琉璃构件,其下辟有三个红券门。陵门之前建有月台,左右建有随墙式角门(已拆除并封塞)。院内,明朝时建有神厨(居左)、神库(居右)各五间,神厨之前建有碑亭一座。神厨、神库均毁于清代中期,碑亭则保存至今。

第二进院落,前面设殿门一座,名为祾恩门。据《太常续考》等文献记载,天寿山诸陵陵殿名为“祾恩殿”,殿门名为“祾恩门”,始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是世宗朱厚熜亲易佳名。其中,“祾”字取“祭而受福”之意,“恩”字取“罔极之恩”意。长陵祾恩门,为单檐歇山顶形制,面阔五间(通阔31.44米),进深二间(通深14.37米),正脊顶部距地面14.57米。檐下斗拱为单翘重昂七踩式,其平身科斗拱耍头的后尾作斜起的杆状,与宋清做法俱不相同。室内明间、次间各设板门一道,梢间封以墙体。其中明间板门之上安有华带式榜额,书“祾恩门”三金字。

门下承以旱白玉栏杆围绕的须弥座式台基。其栏杆形制为龙凤雕饰的望柱和宝瓶、三幅云式的栏板。台基四角及各栏杆望柱之下,各设有排水用的石雕螭首(龙头)。台基前后则各设有三出踏跺式台阶。其中路台阶间的御路石上雕刻的浅浮雕图案十分精美:下面是海水江牙云腾浪涌,海水中宝山矗立,两匹海马跃出水面凌波奔驰;上面是两条矫健的巨龙在云海中升降飞腾,追逐火珠,呈现出一派波澜壮阔的雄伟景象。

祾恩门两侧还各有掖门一座,均作随墙式琉璃花门,门上的斗拱、额枋,门顶的瓦饰、椽飞均为黄绿琉璃件组装,在红墙的映衬下格外分明。院内,北面正中位置建有高大巍峨的祾恩殿。这座大殿在明清两代,是用于供奉帝后神牌(牌位)和举行上陵祭祀活动的地方。它是十三陵所有建筑中最大的一座殿宇,也是我国唯一的一座本色楠木巨殿,为谒陵时举行祭祀仪式的地方,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内竖六根不加粉饰的楠木巨柱,最高达14米,直径1.17米。殿后穿过内红门便是明楼方城,方城下有甬道可登上明楼。与明楼相连的是宝城城墙,周长1千米左右,中间是宝顶。

第三进院落,前设红券门制如陵门,为陵寝第三重门。院内沿中轴线方向建有两柱牌楼门和石几筵。

两柱牌楼门,为柱出头式牌坊,又称棂星门。其两石柱,截面作方形,顶部各雕一坐龙(两龙相对),前后戗抱鼓石。柱间木构部分仍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时仿景陵制增构。其制,单檐一间,黄琉璃瓦顶,两山面各置博缝板,檩枋之下置重翘五踩品字斗拱六攒,其里外拽的拱头、耍头均作三幅云形式。斗拱之下依次安装平板枋、大额枋、花板、小额枋、门框、上槛(安装门簪四枚)、余塞等构件。

两柱牌楼门后为石几筵。它由石供案和五件雕刻精致的石供器组成。石供案,须弥座形制。其上下枋均浮雕串枝花卉,上下枭刻仰俯莲瓣,束腰部分刻椀花结带图案,四角雕刻玛瑙柱之形。案体规整大方,基本完好。案上五供器俱全。中间的石香炉,作三足鼎形,炉身和炉盖各用一整石雕成。炉身部分腹部圆浑,三足外侧各雕云纹饕餮。炉耳、炉沿则分雕回纹图案;炉盖,底径大小同炉沿,顶圆,下雕一周海水江牙图案,上雕云纹及一头部前探的盘龙。烛台,形状略似古祭器中的“豆”,烛盘下雕仰莲瓣一周,下雕云纹。花瓶,小口大腹,两耳各雕衔环。

陵园的宝城建筑构成了“后圆”部分。其前部与第三进院落相接,形成一个整体。宝城,明代文献中又作“宝山城”,因城内覆盖玄宫(墓室)的封土称为“宝山”而得名。从外观上看,它就像一个封闭的圆形城堡,城高7.3米,外侧雉堞(垛口)林立,内侧置宇墙,中为马道,宽1.9米。宝城周长约1千米。宝城之内是埋葬帝后的玄宫(墓室)建筑,上面堆满封土,中央部分隆起,像一座小山陵,故称“宝山”。我国古代的陵冢,秦、汉以来,多作覆斗形状,其周围的陵墙平面也作方形,而明朝的帝陵,自南京孝陵始,创制为圆形的陵冢,外护以圆形宝城墙。

宝城的前部,沿轴线方向建有方城和明楼。方城高12.95米,下设平面走向呈“T”形的券洞,该券洞,《大明会典》中又作“灵寝门”,其实际作用相当于进出宝城的城门洞。券洞内原建有随墙式黄琉璃屏和前、左、右三道门扇对开的城门(现黄琉璃屏和门扇均已不存)。从琉璃屏前东西分驶,可出方城而达于宝城内。方城之上,建有一座重檐歇山顶的明楼。

4.祾恩殿

明十三陵的长陵祾恩殿是长陵陵宫地面建筑中的主要建筑,坐落在三层汉白玉石栏杆围绕的须弥座式台基上,金砖铺地,为中国为数不多的、保存完整的大型楠木殿宇,宏大的楠木建筑为世间罕见。殿面阔九间(66.56米),进深五间(29.12米),象征着皇帝“九五”之位。所有木件全用金丝楠木为之,古色古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