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代:最后的汉家王朝
3079800000006

第6章 从“仁宣之治”到孝宗中兴(2)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自幼聪明过人,爱好读书,相貌堂堂,声音洪亮,胸怀大志。于谦的祖父收藏了一幅文天祥的画像,于谦十分钦佩文天祥,总把那幅画像挂在墙上激励自己。他还在画像上题词,表示一定要向文天祥学习。明成祖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考中进士,做了几任地方官。在任上,他严格执法,廉洁奉公,成了全国闻名的大清官。他奖励生产,赈灾济贫,爱民如子。后来,他升任河南巡抚。大宦官王振专权时,朝廷上贪污成风,地方官进京办事时都得先送白银贿赂王振,而于谦从来不送礼。有人劝他说:“你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特产去?”于谦甩了甩两只袖子笑着说:“在下只有两袖清风。”他还写了一首诗表明自己的态度,诗的后面两句是“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后一句意思是说免得被人说长道短,“闾阎”是“里巷”之意。“两袖清风”的成语就是由这里来的。为此,王振恨透了于谦,捏造罪名将他关进监狱长达三个月,于谦几乎死在狱中。

在京城面临危急的紧要时刻,于谦毅然担起守城重任。他一面调兵遣将,加强京城和附近关隘的防御;一面整顿内部,逮捕了一批瓦剌的奸细。

有一天,朱祁钰上朝,于谦要求宣布王振的罪状,朱祁钰不敢作主。宦官马顺是王振的同党,见大臣们不肯退朝,就吆喝着想把大臣赶走。这下激怒了大臣,有个大臣冲上去揪住马顺,大伙拥上去一阵拳打脚踢,把马顺当场打死了。朱祁钰见朝堂大乱,想躲进内宫,于谦拦住他说:“王振是这次战争失败的罪魁祸首,不严惩不足以平民愤。只有宣布王振的罪状,大臣才能心安,百姓才能和我们同心协力守住京城。”朱祁钰听了于谦的话,猛然醒悟,当即下令抄了王振的家,惩办了王振的同党。这时,人心才渐渐安定下来。

也先生俘明英宗后,没有把他杀死,而是把他当做人质,不断骚扰边境。于谦认为国家没有皇帝人心容易涣散,便请太后正式宣布朱祁钰为皇帝,明英宗改称太上皇。太后准奏,于是朱祁钰继位称帝,年号景泰,史称明代宗,又叫景泰帝。明代宗是明朝第七位皇帝。

也先见明朝决心抵抗,就以送明英宗回朝为借口,大举进犯北京。于谦召集将领商量对策,大将石亨说:“我军兵力太弱,应把城外的军队全部撤到城里,然后关上城门固守。日子一久,也许瓦剌就自动退兵了。”于谦说:“敌人这样嚣张,如果我们向他们示弱,只会助长他们的气焰。我们一定要主动出兵,给他们一个迎头痛击。”接着,于谦分派将领带兵出城,在九门外摆开阵势。于谦亲自率领一支人马驻守德胜门外,叫城里的守将把城门全部关起来,表示有进无退的决心。他还下了一道军令:“将领上阵,丢了队伍带头后退的,斩将领;士兵不听将领指挥,临阵脱逃的,由后队将士督斩。”明军将士被于谦的勇敢精神和坚定态度所感动了,一个个斗志昂扬,誓与瓦剌军决一死战。这时,各地的明军已接到于谦的命令,陆续开到北京救援,城外的明军一下子增加到二十二万人。

十月十一日,瓦剌军打到北京城下,在西直门外扎下大营。于谦果断迎击,打败了也先的先头部队,夺回被俘军民一千多人。同时,于谦又派人率军在深夜袭击敌营,以疲惫敌军。

十月十三日,瓦剌军乘风雨大作之机进攻德胜门,于谦命大将石亨在城外民房内埋伏好勇士,然后派遣小股骑兵佯败诱敌。也先中计,亲率大军穷追不舍。等也先军进入埋伏圈后,于谦一声令下,明军一跃而起痛击敌人。只见神机营火器齐发,火箭飞蝗般射向敌军。明军前后夹击,也先部队大败而归。在这一次战斗中,瓦剌军受到沉重打击,也先的弟弟勃罗、平章卯那孩等人中炮而死。

十月十四日,瓦剌军改攻彰义门。于谦命令守军将城外街巷堵塞,在重要地带埋伏神铳手、短枪手,又派兵在彰义门外迎战。明军前队用火器轰击敌军,后队用弓弩猛射,击退了瓦剌军的进攻。

各地百姓被于谦组织起来抗击瓦剌军,也先在进攻北京的过程中到处遭到军民的抵抗和袭击。也先屡战屡败,唯恐后路被截断,便于十五日深夜挟持明英宗由良乡(今北京市房山东北)向紫荆关撤退。

经过五天激战,于谦守住了北京,保住了明王朝。

十一月八日,瓦剌军全部退到塞外。在明英宗被俘的一年时间里,也先对他颇为尊重。明英宗长了一副帝王相,不怒而威,也先每次见他都有几分惮意。也先对明英宗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每天进牛奶和马奶,每两天进羊一只,每隔七天进牛一只,逢五逢七逢十还要设宴宴请明英宗。北方冬季天气寒冷,也先让妻子献出暖脚用的“铁脚皮”,供明英宗御寒之用。

一年后,也先有送明英宗南归之意,但明代宗对于明英宗南归并不积极。他不愿迎接明英宗回京,怕影响他的地位。这时,于谦站了出来,向他保证明英宗归来不会影响他的帝位,希望他遣使去迎接明英宗。明代宗这才被说服,但也只是派右都御史杨善等人为使者去打探消息,不提迎回明英宗之事,也不带礼物。杨善只好变卖家产,自己买了些礼物。在他的积极斡旋下,明英宗才得以平安南归。

明英宗回北京后,明代宗将他软禁在南宫,长达七年。

景泰八年(1457年),明代宗病重,明英宗在武清侯石清、右都御史杨善以及副都御史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等人的拥戴下,冲进宫门复位,史称“夺门之变”。

明英宗复位后,明代宗送被往西苑,不久便气死了。

明英宗复位的当天,传命在朝班中逮捕拥立明代宗的于谦。刑部论刑,认为应当凌迟处死,籍没家产。明英宗颇为犹豫,认为于谦有功社稷,不忍心杀害。这时,参与夺门之变的徐有贞提醒说:“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意思是说如果不杀于谦,复位就没有合法性了。明英宗一听此语,才下决心杀了于谦。于谦死后,蒙古大军又屡屡骚扰明朝北方边疆,明英宗束手无策,忧心不已。一天,恭顺侯吴谨趁机在旁进言道:“如果于谦还活着的话,一定不会让敌人如此猖狂的。”明英宗听了,默默无语,并不怪罪吴谨。明英宗复位后,陈汝言继于谦为兵部尚书,不到一年便因罪被抄家,缴获的赃物价值万金。明英宗召大臣来看赃物,并伤心地说:“于谦在景泰朝深受信用,死时却家贫如洗。陈汝言贪得也太多了吧!”原来,于谦被抄家时,家中什么也没有,只有正门锁得紧紧的,打开一看,里面只有明代宗赏赐的蟒袍和宝剑。

明英宗复位后,又做了八年皇帝,干了一件人人称颂的大好事,即废除了殉葬制度。明太祖死时,许多宫人陪葬,此后的皇帝去世后都以宫妃殉葬。明英宗认为这样做太残酷了,临终前留下遗诏,停止殉葬。此后,明代各朝皇帝都遵从这个遗诏,不再以宫妃殉葬。这件事被史家赞为盛德之事。

(四)明宪宗

明宪宗朱见深是明英宗的长子,是明朝第八位皇帝,在位二十三年,年号成化。

明宪宗仁厚宽和,信任大臣。终成化一朝,政局平稳,因此人称成化、弘治为太平盛世。弘治是他儿子明孝宗的年号。

明宪宗严重口吃,每次上朝,如果准许大臣所奏之事,只说一个“是”字,以免出丑,因此影响了他与大臣面对面的交流,很多事情需要通过身边的人传达旨意。于是,渐渐有人借此机会开始干预朝政了。贵妃万氏、宦官汪直就曾干预朝政,成为成化一朝的污点。

万氏本是明宪宗的祖母孙太后宫中的一名宫女,4岁时选入宫中,长大后选派到东宫服侍朱见深。万氏比朱见深年长17岁,朱见深从小依赖她,日久生情,一直都非常宠爱她,成化一朝的内宫基本上都是万氏主宰着。她曾为明宪宗生过一个儿子,但不久便夭折了。汪直原是服侍万氏的太监,干政后常为万氏敛财。

万氏为人机警,身材丰满。每次皇帝出行时,她不是身着戎装骑马前驱,就是佩刀侍立左右。

万氏妒忌心极强,宫中妇女一旦怀孕,她就千方百计地命人进药汤使其堕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