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理气自我按摩七步功
3084100000004

第4章 经脉分布 营卫津液 气色盛衰(1)

一奇经八脉的运行

经脉是运行气血,通调阴阳,内通脏腑,外络支节而循行全身,以处理百病,调和虚实。

经脉运行于肌肤深处,隐伏在里,分支而横行的是络脉,从络脉分出散行的是孙络。

五脏是藏精神魂魄的,六腑是受纳水谷而传化精微和排泄糟粕的。水谷精微之气,内而循行于五脏,外而联络四肢百节,其浮而在外、不行脉内的是卫气,其精微行于脉内的是营气。卫行脉外为阳,营行脉内为阴,阴阳互相依赖,内外互相贯通,如环无端,长远不息地流动而构成人的生命。

卫气白天行于阳脉25周次,以适应劳作需要,晚上行于阴脉25周次,以适应休眠需要。

督脉主管六腑的运转与脑的维护,起于会阴,入脊上头百会穴,转鼻与任脉会合后经颧入目。其支线与膀胱经结合后联于各脏腑,成俞穴位于脊两侧。病则脊背强直,甚则角弓反张。

任脉起于会阴,主管五脏安定与气,上行经腹入胸,至唇与督脉会合后入颧转目。其支线与各脉相联成俞穴。病则男癫、女白带。

冲脉起于会阴,主管阴阳调和与血,夹脐上喉绕唇而行,上冲至头百会穴。男血盛生须,女血不足无须。下行脉入肾后从气冲出,循股斜行入腘至踝,分别渗入各经,行于足底至足大趾踝骨。病则气逆上冲,心痛,腹拘急,大小便不畅,咽干,生痔,足冷,足大趾无用。

带脉主管气血,绕经脉周围圈行,起于肝经章门穴,围腰一圈后入小腹受任脉滋养,与胆经五枢穴会合后,一支上行至耳前上关穴入目,一支下行至四趾窍阴穴,卫护各脉运行。病则腹满,腰溶溶如坐水中,四肢疲软无力。

阴跷与阳跷,主管全身关节活络,起于足尖,入足心分两支,阴跷入肾经照海穴,阳跷入膀胱经申脉穴,上行循肩入耳,上入百会转目。特点是阴入阳出,阳入阴出,相互循环运行,脉气流于内则滋润脏腑,溢于外则濡养腠理。阴跷病变则阳跷弛缓,阴跷拘急;阳跷病变则阴跷弛缓,阳跷拘急。脉气运线是:阳从左至右,阴从右至左,24小时有气在两侧运行。

主要运行于身体的两侧,四肢由其支脉运行。

阳维脉起于百会,阴维脉起于会阴,维护全身表里,阳动阴静,阴动阳静,将精气血脉与脑和心的精神、气质、思维、意念结合成一体,运行于身体的中线。阳维从头循背至股,转手足外侧,阴维从股经腹上头,支线行于手足内侧。手的中线是三焦经的外关穴,心包经的内关穴;足的中线是膀胱经的承山穴,肾经的筑宾穴。

跷脉行于两侧,维脉行于中线,冲脉行于内里,带脉圈行于周围,形成全方位运行格局。

二十二经脉的职责分工与运行路线

十二经脉的职责分工是:

心与小肠相合,藏灵魂,主管脉的滋润,开窍于舌,其联为脑,其表是神清气爽,脑瓜灵活,心灵手巧。担负感知外界事物,主导各脉运行。病则舌卷,面红,心慌,意乱。

肝与胆相合,藏魂血,主管筋,开窍于目,其联为肺,其表是双目有神,担负四肢轻便,助胃消解脂肪胰糖。病则目眶青,动作不灵活。

肺与大肠相合,藏魄力,主气和皮毛,开窍于鼻,其联为心,其表是皮肤光泽,五脏安定,担负输气送力。病则气短喘息,皮肤燥涩。

脾与胃相合,藏意念,开窍于唇,主管肌肉,其联为肝,其表是唇红,四肢发达,担负运送津液滋养全身。病则唇黄,四肢软弱。

肾与膀胱相合,藏志,开窍于耳,主骨,其联为脾,其表是耳不聋,甲不光,担负神志坚强,决断有方。病则面黑,甲皱裂。

三焦与心包络相合,藏气,开窍于颧,其联为肾,其表为五脏安定,六腑顺畅。病则颜黑。

十二经脉的运行路线:

肺经起于中焦前胸中府穴,下络大肠,穿膈入肺横出,沿臂内侧前行到拇指端少商穴。病则咳嗽,喘息,胸闷,臂痛,小便次数多而黄。

大肠经起于食指端商阳穴,沿肘外侧出肩,上颈穿颊进下齿龈,回出绕上唇在人中处交叉,挟鼻孔上行入目。病则下齿痛,颧肿,目黄,口干,鼻流清涕,肩和食指痛。

胃经起于目下承泣穴,沿颊入颈下行至足二、三趾间厉兑穴。其支脉由唇旁地仑穴沿颊侧上行至额角头维穴。病则战栗发抖,伸腰打哈欠,颈黯黑,甚则厌人和火光,心跳,腹胀,肠鸣,颈肿,膝肿,足痛。胃热则消谷,善饥寒则腹胀。

脾经起于足大趾端隐白穴,经内踝上行入腹,穿膈膜挟咽入舌下。支脉从胃别出至心,与极泉相接。病则舌根硬,食后即吐,腹胀嗳气,心烦,面黄,唇青,膝痛,足冷,足大趾不灵。

心经起于心中臂内侧极泉穴,下穿膈入小肠,上行至肺横出,沿上臂内侧至肘,循前臂入掌至小指尖少冲穴,支脉上行挟咽入目。病则咽口干,心痛,厥冷,掌心热。

小肠经起于小指端少泽穴,循腕外侧上肩,经缺盆入心。

支脉从颊上行至眼外角,转入耳听宫穴。另一支脉从颊上行至眼内角,与膀胱经相接。病则咽痛,颔肿,颈硬,肩痛,耳聋,目黄,颊肿。

膀胱经起于眼内角睛明穴,上行交于百会,返耳上角入脑,出后下行项后,挟脊达腰,沿膂与肾相接入。支脉穿臂入腘。另一支脉从肩贯胛下行至外踝,入小趾至阴穴。病则气上冲,头痛,颈如拔,目似脱,脊痛,腰折,髋关节不能屈伸,膝腘如扎腿如裂,还出现目黄、流泪、鼻流清涕等症状。

肾经起于足小趾至阴穴,斜入足心涌泉穴,出内踝至腘,上行至股入肾,沿喉至舌根。支脉从肺出与心包经相接。病则饥不欲食,面黑,喘息,目昏,口干,咽肿,肩背痛。

心包经起于胸中天池穴,出心穿膈络三焦,支脉从胸横出走胁上腋窝,再下行沿上臂内侧入肘,达中指尖中冲穴。又一支从掌沿四指尖与三焦经相接。病则手热,肘挛,腕肿,甚则胸胁胀,心跳,面赤,目黄,心烦痛。

三焦经起于四指尖端关冲穴,上行穿肘上肩过缺盆,下入膻中,再向下穿膈入三焦。支脉从膻中上出缺盆至项,由耳后至耳上角转眼眶下。又一支从耳后到耳前,入眼外角与胆经相接。病则耳聋,咽肿,喉痹,眼角痛,颊肿,肩肘痛,四指不灵。

胆经起于眼外角瞳子髎穴,上额入耳后沿颈至肩入缺盆。

支脉从眼外角下至大迎穴,与三焦经汇合后沿胁下行,至外踝达四趾窍阴穴。病则腰痛,男癫疝,女小腹肿,甚则面灰,呕吐,小便失禁。

肝经起于足大趾大敦穴,沿足侧至膝入大腿,环阴直上章门穴,终于心旁期门穴。支脉上膈经胁,循喉上额会于百会。又有支脉从目下颊环唇。病则腰痛,口干,面尘呕吐,洞泄遗尿。

十二条经脉相互衔接,每条经负责气血运行两小时,其运行时间为:1~3时肝经,3~5时肺经,5~7时大肠经,7~9时胃经,9~11时脾经,11~13时心经,13~15时小肠经,15~17时膀胱经,17~19时肾经,19~21时心包经,21~23时三焦经,23~1时胆经。手三阴心经、肺经、心包经是从胸至手,手三阳小肠经、三焦经、大肠经是从手至头。足三阳胃经、胆经、膀胱经是从头至足,足三阴脾经、肝经、肾经是从足至头。阳经走背部和四肢外侧,阴经走腹部和四肢内侧。

五脏贮藏精微物质和精神魂魄,属阴;六腑将物质进行消化传导排泄,属阳。阴阳相辅相成,进行循环运转而不息。

三十五络穴的分布与运转

十二经脉深入肌肉,负责气血运行,能见到的是络穴与孙络,其分布能达全经并散布孙络于全身,以精微滋养润泽皮肉、筋骨、关节与脏腑。

肺经络穴名列缺(在腕上一寸五分处)。病则掌热,腕肘挛缩,胸背痛,牙痛,头晕,腹痛,哈欠伸腰,小便不禁。

大肠经络穴名偏历(在腕桡侧前二寸处)。病则龋齿,耳聋,膈闭,大便难。

胃经络穴名丰隆(在外踝上八寸处)。邪气上逆则突然失音或喉痹,邪实则神志失常而癫狂,正气虚则弛缓无力,足胫枯槁不润。

脾经络穴名公孙(在足大趾节后一寸处)。厥气上逆则上吐下泻,邪实则肠切痛,正虚则腹胀如鼓。另一络穴名大包(在腋窝横纹头),病则喘息,生肺炎,胸胁痛。

心经络穴名通里(在腕后一寸处)。邪实则胸膈不舒,正虚则不能言语。

小肠经络穴名后溪(在小指外侧横纹头处)。病则项强,肘臂及五指挛急,耳聋,目昏,甚则半身不遂。

膀胱经络穴名承山(在腘中)。病则腰痛转筋,胫慢无力,头眩,鼻流清涕或出血。

肾经络穴名大钟(在踝后)。邪上逆则心烦,邪实则小便不爽,正虚则腰疼。

心包经络穴名内关(在腕后二寸处)。邪实则心痛,正虚则心烦,又与阴维脉相联接,能大补阴脏,降燥火邪毒,滋润血脉,调节血稠。

三焦经络穴名外关(在腕背后二寸处)。病则颈椎痛,口齿痛,耳聋,目眩,胸胁胀,肘不爽。又与阳维脉相联,能大补阳脏,降邪毒而补气短。

胆经络穴名光明(在外踝上七寸处)。病则颈挛咳嗽,全身筋脉拘挛疼痛。

肝经络穴名蠡沟(在内踝上五寸处)。病则足胫寒疫,下肢痉挛,病逆则睾丸肿,邪实则阳茎挺长而热,正虚则阴部奇痒。

任脉络穴名尾翳(在胸下一寸处)。下行散于腹中,邪实则腹皮痛,正虚则皮痒。

督脉络穴名长强(在脊尾)。上行至头顶,散开下行至肩直达脚跟,其气滋润脏腑而排毒。邪实则脊不能俯仰,正虚则头重而颤动摇摆,双足无力。

络穴主治病症:

肺经列缺穴主治腕、手、肘痛,中风,感冒,颜面麻痹,痉挛,偏头痛。

大肠经偏历穴主治腕、肘、臂、肩疼痛,耳鸣,喉痛,牙痛,偏头痛,大便困难,腹痛。

胃经丰隆穴主治腹痛,四肢肿,腿膝疼痛难伸,大小便困难,能兴奋神经。

脾经公孙穴主治肠胃痛,下肢浮肿,阴股内廉痛,一切气病足病,便秘、消化不良。

脾经大包穴主治喘息,肺炎,胸胁痛,乳腺炎,肺气肿,肺、肝胁膜炎。

心经通里穴主治手臂麻痛,手腕痛,头痛,眩晕,尺骨神经痛,月经过多,一切出血症。

小肠经后溪穴主治头项强,肘、臂、五指挛急,耳聋,眼疾,足冷,半身不遂,小儿痉挛。

膀胱经承山穴主治腰痛转筋,胫疼,瘫软,痿弱无力,眩晕,脚气,四肢麻痹,吐泻。

肾经大钟穴主治足跟痛,足冷,便秘,淋疾,下肢倦怠无力,月经不调,半身不遂。

心包经内关穴主治上肢麻痹,半身不遂,心痛,中风失神,胸满腹痛,黄疸,神经痛。

三焦经外关穴主治肘臂不能屈伸,手痛,手颤动,耳、目、口病,便秘,四肢痉挛。

胆经光明穴主治膝痛,胻热,麻痹不仁,胸、胁、髀、膝、外踝前皆痛,百节疼痛,手足不遂。

肝经蠡沟穴主治足胫寒疼,下肢痉挛,足厥冷,腰疼,足跗肿,全身麻痹。

任脉尾翳穴主治心炎,气骨炎,咽炎,神经衰弱,癫痫,肺满胀,喘息,咳嗽,心烦。

督脉长强穴主治阳痿,脱肛,大小便难,慢性癫痫,遗尿,经闭,下肢麻痹,腹胀,疝痛。

四关键部位:十二原穴、四海、廿一门穴

在千百年的长期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了病痛的关键部位——十二原穴、四海、廿一门穴是治神经障碍、经络滞涩的要穴。

肺的原穴太渊(在腕后横纹桡侧),左右各一,是动脉处作为诊病的要穴,主治臂内带痛,肩痛引胸,咳嗽,吐血,喘逆,腕痛,头晕,牙痛。

心的原穴大陵(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左右各一,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惊悸,癫狂,痫证,胸胁痛,腕关节疼痛。

肝的原穴太冲(在足大趾节后二寸处),左右各一,主治胸、胁、腰病,子宫出血,血压过高,全身麻痹。

肾的原穴太溪(在足内踝后五分处),左右各一,主治寒热,咳逆不食,嗜卧心痛,尿黄便难,舌黏胃疼。

脾的原穴太白(在足大趾节后一寸处),左右各一,主治腰痛,下肢痛麻痹,腹痛,便秘,呕吐,消化不良。

任脉膏的原穴鸠尾(在敝骨下五分处),主治心炎,气管炎,咽炎,神经衰弱,癫痫。肓的原穴脖映(在脐下一寸半处),主治腰膝痉挛,妇科病,神经衰弱。

四海是: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受纳十二经脉气血之灌注,升降出入运转不息。

髓海是督脉风府穴(在脑后发际处)。病则头晕,耳鸣,目不清,胫骨疲软,懈怠无力。

血海是膀胱经大杼穴(在脊一椎两旁)、胃经巨虚穴(在膝下六寸处)、下巨虚穴(在膝下九寸处),共三穴。病则胸闷身大,心胸不畅,气短喘息。

气海腧穴是任脉膻中穴,大气积于胸中,出喉而为呼吸。

病则胸痛,面赤,口渴,少气,说话声低而无力,气喘。下联小腹气冲穴,与宗筋相接。

水谷之海的腧穴是胃经三里穴(在膝下三寸处),病则腹胀,胃不舒,消化不良,饥而不食。是主治一切痿弱气短、腿肿、腹胀、两胁痛、头痛、耳鸣、牙痛、喉痹、手足疲软无力的要穴,更具散消一切热毒的功能。

廿一门穴的主治病症:

肝经章门穴(在胁侧),主治呃逆,口干喘息,少气,消化不良,肩不举,腰脊痛,胸胁痛。

肝经期门穴(在胸下),主治胸烦热,腹硬泻利,大喘,呕酸,胸胁痛,头颈强痛,目眩。

膀胱经风门穴(在脊颈二椎旁),主治风劳,目眩,喘逆,呕吐,多嚏,鼻塞,头颈强直,身热卧不安,感冒咳嗽,皮肤病。

肺经云门穴(在肩胸侧),主治伤寒,喉痹,气逆,气短,胸、胁、背痛,手臂不举。

脾经箕门穴(在大腿内侧),主治腿神经痛,尿闭,遗尿,腹股沟肿痛。

膀胱经殷门穴(在大腿外侧),主治腰背不能俯仰,坐骨神经痛,下肢痛,麻痹,大腿肿痛。

督脉哑门穴(在脑后发际上),主治头痛,脑充脊髓炎,喉炎,聋哑,热盛呕血,鼻流清涕。

督脉命门穴(在腰椎),主治脊髓炎,泌尿生殖器病,肠疝痛,腰痛,肾炎,带下,头痛,冷气腹痛。

三焦经耳门穴(在耳旁),主治耳鸣,耳疾,上牙痛,牙关紧闭,颜面神经麻痹。

心经神门穴(在腕外侧),主治前膊痛麻,喘息,便秘,头痛,眩晕,心跳,胃病,失眠,吐血,狂悲笑。

任脉石门穴(在脐下二寸处),主治小便不利,泄泻,小腹痛,脐硬,腹痛、气血淋、吐血,崩漏。

胆经京门穴(在腰侧),主治肾炎,腰痛,胁、肝痛。

心包经郄门穴(在腕上五寸处),主治惊恐畏人,神气不足,呕吐血,心绞痛,手臂痛。

肾经幽门穴(在胸骨下一寸处),主治健忘,呕吐,心烦闷痛,胸痛,气逆,食不下,小腹胀满。

膀胱经金门穴(在外踝前下),主治足痛麻痹,张口摇头身反折,中风,小儿惊厥。

胃经关门穴(在脐上三寸处),主治胃病,肠炎,水肿,积气不欲食,身肿,肠鸣,腹泻,遗尿。

胃经梁门穴(在脐上四寸处),主治胁下积气,不思饮食,大肠滑泄,完谷不化,胃病,结肠炎。

膀胱经肓门穴(在十三椎脊旁三寸处),主治心下痛,大便坚,乳炎,胃病,慢性肾炎,肠炎。

膀胱经魂门穴(在九椎旁三寸处),主治肝、胃病,消化不良,胃痉挛,胸背连心痛,胸膜炎。

脾经冲门穴(在股骨旁),主治神经痛,睾丸炎,肠气满,寒积腹痛。

三焦经液门穴(在手背部),主治惊悸妄言,寒热头痛,暴聋,目赤,牙痛,手臂痛不能上下,腕关节炎,心悸,心跳。

五十二经筋结聚的功能

膀胱经筋,起于足小趾外侧,上行结聚于外踝,斜行上结于膝。在下的沿足外侧结于足跟,上行入腘。从外踝别出的结于腿肚外侧,入腘上行至臀,再上行挟脊至项。分出的支筋从项入口,结聚于舌本。其直行的从项上行至头转而至鼻,分出支筋绕目向下结聚于颧。其支筋从腋后外缘,结聚于肩隅,又入腋下上行出缺盆上,入耳后完骨。从缺盆分出的支筋斜行向上,与前下结于颧的筋相合。病则足小趾和足跟掣引疼痛,腘膝窝部痉挛拘急,脊背反张,项筋拘急,肩不能举,腋和缺盆痛,不能左右摆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