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霸王行动”诺曼底登陆战役(上)
3086700000001

第1章 漫长的第二战场(1)

1939年,欧洲,人类历史上第二次血腥战场,在这里开始。

欧洲大陆的东面,苏联人民艰难地与德国***的军队进行英勇的防御作战,损失惨重,斯大林首次提出在欧洲大陆西面开辟新的战场,形成对***军队的腹背夹击之势。

日本人轰炸珍珠港,终于激起了美国人加入战争的决心,但在美国人的战争经验与实力还不足以主宰战争的时候,英国人的意见显得十分重要,虽然美国人极不情愿。

一、我们一定要回来

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二个年头,***的祸水在欧洲大地无限蔓延。夏天,这股祸水冲击到英吉利海峡。英国这个往昔的巨人,在这股汹涌而来的祸水面前,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匆忙中让几十万驻法军队海上突围,从敦刻尔克返回英国。

几天之后,法国投降。此时,回首西望,在大西洋的彼岸美国,那些想作壁上观的孤立主义者,正摇唇鼓舌发起一场“美国绝不参战”的运动。遥看东方,苏联靠外交上的纵横捭阖,使自己在日益险恶的国际环境中,还暂时脱身于战争之外。近看大陆,不可一世的***德军,挟胜利之余威,正调兵遣将,准备向英国最后一击;意大利也向英国宣战,趁火打劫,在英国的属地大肆扩张,几乎把英军赶出北非和地中海;西班牙佛朗哥的军队虽还没有公开与***沆瀣一气,但也把军队开进丹吉尔国际共管区,企图用大炮封锁并控制直布罗陀海峡,想在英国的地中海航线上卡上链索……

现在,直接与德国***军队抗衡的只有英国了。他们从来没有感到这样孤单,如此孤立无援。算算家当:在英伦三岛的陆军中,除了步枪以外,其它武器什么也没有;海防线上,几乎没有任何反坦克炮和反坦克弹药。有一次,首相丘吉尔巡视多佛尔的圣马利加特湾的海滩时,守备旅长汇报道,他这个旅守卫的海岸线长达四五英里,而且是极其重要的直接面对英吉利海峡的岸段,但是,他只有3门反坦克炮,每门炮只有6发炮弹。事实上,当时全国各种类型的野炮不足500门,坦克不到200辆。难怪希特勒口出狂言:“英国的末日已经到了。”

在这危急时刻,英国人民没有被压倒,丘吉尔于1940年6月4日发表了英国人将决心战斗到底的着名讲演:

“欧洲大片的土地和许多古老着名的国家,即使已经陷入秘密警察和**统治的种种罪恶机关的魔掌,我们也毫不动摇,毫不气馁。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上和大洋中作战,我们将具有越来越大的信心和愈来愈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防卫本土,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决不投降;……继续战斗,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是适当的时候,拿出它所有的一切力量,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英国人不仅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干的。在英伦三岛、在南欧、在北非、在大西洋,与德国军队展开浴血战斗。英国人也没有忘记在当年五六月间被赶出去的西欧大陆。

1940年6月的第三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英国的几十名步兵乘救生艇在法国海岸登陆。他们偷袭成功,杀死了几个放哨执勤的德国卫兵,爆炸了几处运输设施,放火烧掉了一座军需品仓库,然后扬长而去。尽管英国本身危在旦夕,英国人还是认准这一条:欧洲大陆,我们一定要回来。

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把几十万部队通过海峡运到敌人重兵防守的西欧大陆,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既要有坚定的决心、强大的实力;还要有正确战略、周密计划。客观上讲,第二战场的开辟需要时日;再加之人为干扰的主观因素,使之更为曲折复杂。

1941年6月22日清晨。

苏德战争爆发。

希特勒企图用闪电战术打败苏联,进行了不宣而战的突然袭击。在苏联人民正浴血战斗中,英国人宣布“我们要给予俄国和俄国人以一切可能的援助”,英苏结盟。英国人在对抗希特勒的斗争中又增加了一个强有力的伙伴。这个伙伴是希特勒送来的。

据说英国首相丘吉尔当时十分关注德国和苏联的关系问题,当他得知德国正在苏联边界一带集结军队时,欣喜若狂。认为德国进攻苏联已势所必然、指日可待。6月22日是星期日,按丘吉尔的惯例,周末都是在离伦敦一小时车程的索克斯渡过,这次也不例外。头一天到索克斯之后,洗过澡,看完随身电影师带来的影片之后,心情舒畅;又与随行而来的艾登等人海阔天空地聊上一顿。同来的美国大使怀南特捎来了罗斯福总统的口信,“支持首相欢迎俄国作为盟国的任何声明”。之后,丘吉尔满身轻松进入自已的卧室休息了。凌晨4时,从伦敦外交部打来的电话叫醒了丘吉尔随身秘书科尔维尔,报告说德军已经越过苏联边境,发动大规模进攻。此时丘吉尔仍在梦乡,他曾要求手下工作人员,除非发生德国人入侵英国,否则不要在8点钟前叫醒他。所以到8点时,丘吉尔才得知苏德开战。

后来埃莫里斯·休斯说道:“希特勒进攻俄国是上帝赐予丘吉尔的礼物,是丘吉尔长期以来所能得到的最好消息”。

苏德战争爆发后,尽管苏联军民拼死战斗,但由于没有正确的战略指导思想,片面地想御敌于国门之外,冒险实行反击进攻战略,结果不但未能反击出境,反而落得节节败退。到7月中旬,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向苏联境内推进达450至500公里,中央集团军群长驱直入达450至600公里,南方集团军群也向苏联境内推进了300至350公里。在德军的整个兵团大纵深突击下,苏军大批部队被分割包围,上百万官兵被俘,大片国土落入敌手,国家危在旦夕。在这紧急时刻,苏军统帅部一方面修改战略方针实行积极防御,死守战略要地。另一方面,斯大林于7月18日给英国首相丘吉尔写了一封信,提出英国“如果能够在西方(即法国北部)和在北方(即北极地区)开辟一个对抗希特勒的战场,那么苏联及英国的军事形势将大大改善。”9月3日,鉴于苏联形势仍在危急中,斯大林再次致函丘吉尔:“我认为只有一条出路,即本年内在巴尔干区域或者法国的某一地区开辟第二战场,以使德国从东线调走三十至四十个师。”这是苏联首次要求英方开辟第二战场,但丘吉尔在回信中只同意提供物质援助,没有答应在1941年就开辟第二战场,称:“英国在西方除了采取空中行动外,没有可能采取任何其他行动去迫使德国在冬季以前把军队从东欧调到西欧。”

丘吉尔信中说的是实情。这时让他出兵西欧,确实难为他了。因为自敦刻尔克撤退后,英国人与德国陆海空三军单打独斗,已一年有余,其实力消耗很大,要想在西欧登陆成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丘吉尔在信中解释道:“你们幅员辽阔,所以不容易理解我们只能在我们的海运线允许的条件下生活和战斗。”确实,英国寓居英伦三岛,是个海洋国家,海洋是其生命线,其过去的战略方针是建立庞大的海军和空军,对德国的主要战略必然是“用空军、海军和经济封锁逐步削弱它”。总的说,苏德战争爆发,解除了德军进犯英伦三岛的可能,尽管丘吉尔对苏联采取一贯反对态度,但大敌当前,他还是想尽可能救助苏联,他一度想在挪威采取军事行动,他的军事顾问们好不容易才向他证明这件事是办不到的,才作罢。同样,不容置疑的是,丘吉尔这个大英帝国的忠实扞卫者,为恢复往昔帝国的风范,自然也有自己的“小九九”。

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时间早上6时15分。

美国在太平洋上最大的海军基地珍珠港,掩盖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周围万籁寂静,在周末休息狂欢之后,美国海、空军官兵们还沉睡在梦乡。此时,在珍珠港所在地瓦胡岛以北230英里的海面上,却忙成一片。日本特遣舰队司令南云忠一已命令6艘航空母舰上属第一批攻击队的183架飞机起飞了。渊田总指挥座机首先跃入黑茫茫的夜空,紧随其后的是水平轰炸机、鱼雷轰炸机、俯冲轰炸机、战斗机。几分钟后,第一攻击队的机群隆隆作响,在舰队上空盘旋一圈,便朝南直奔瓦胡岛飞去……

早晨7时49分,火红的太阳已挂在太平洋上空,映照着碧海蓝天。珍珠港东西两侧的山峰上飘动着朵朵云团,而夹在两山之间的军港上空云开雾散,阳光毫无阻挡地洒在静静的港湾。渊田透过座舱看到瓦胡岛上三座机场的飞机都机翼对机翼紧紧排在一起,傻呆呆地停在机坪上。空防系统的高炮阵地上,了无人烟。几百挺高射机枪,套着枪衣的枪口,胡乱地指向天空。又过了几分钟,渊田的座机已到珍珠港,他的手指压向莫尔斯电码机,发出“托!托!托!”的命令,全面攻击开始……

时至9时45分,珍珠港上空又恢复了平静,日本飞机离去了。然而,珍珠港依然是硝烟烈火,海港水面上汽油仍在燃烧,浮动在水面上的美国海军将士的尸体在燃烧中发出阵阵恶臭,随风飘向各处。重达3.26万吨的巨型战列舰“亚利桑那”号,载着1500名官兵,断成二截早已沉入海底。遭受同样命运的还有“俄克拉何马”号和“加利福尼亚”号。“西弗吉尼亚”号带着浓烟烈火,正在追随“亚利桑那”号。“内华达”号搁浅,其余3艘战舰“马里兰”号、“田纳西”号和“宾夕法尼亚”虽没下沉,但都受重创,短期内无法修复。岸上机场中排列整齐的飞机不是被炸毁就是被炸坏,成了一堆毫无用处的垃圾。

一封电报:“珍珠港遭袭击,绝非演习。”拍到华盛顿,珍珠港的爆炸声炸得美国人目瞪口呆,孤立主义者销声匿迹,珍珠港事件使美国总统深感内疚,也激起他满腔怒火。

12月8日,罗斯福在国会发表宣战讲话:

昨天,1941年12月7日,——必须永远记住这个耻辱的日子——美科坚合众国受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突然的蓄意进攻……。

历史将会证明,夏威夷距日本这么遥远,表明这次进攻是经过许多天或甚至许多星期精心策划的。在此期间,日本政府蓄意以虚伪的声明和表示继续维护和平的愿望来欺骗美国。

昨天对夏威夷岛的进攻,给美国海陆军部队造成了严重损害。我沉痛地告诉各位,很多美国人丧失了生命。此外,据报,美国船只在旧金山和火奴鲁鲁(檀香山)之间的公海上也遭到了鱼雷袭击。……

不论要用多长时间才能战胜这次预谋的入侵,美国人民以自己的正义力量一定要赢得绝对的胜利。……

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发动无端的、卑鄙的进攻时起,美国和日本帝国之间已处于战争状态。

太平洋上的炮声表明:美国已全力以赴,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的加入,极大加强了盟国的力量。如果说苏联参战,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局势和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那么,美国的卷入,则更加快了轴心国集团的灭亡。

对这一点看得最清楚的是丘吉尔。12月7日,丘吉尔正在契克斯的别墅中与美国大使怀南特和美国特使共进晚餐。哈里曼回忆道:

“首相看上去身心交瘁,整个进餐过程中没有讲多少话,时而抱头沉思。”

晚上9时,丘吉尔打开了美国另一位总统特使送给他的一架顶盖可以翻开的小收音机。机内传出BBC电台新闻播音员的声音:

“刚刚收到的消息说,日本飞机袭击了美国在夏威夷的海军基地珍珠港。这场袭击是由罗斯福总统在一个简短的声明中宣布的。夏威夷主岛瓦胡岛上的海陆军目标也遭到攻击。详细情况还没收到。”

听到这个消息,两位美国人都惊呆了。丘吉尔却“恍如大梦初醒”啪的一声把收音机顶盖翻过来关住,并离开座椅站起来,此时,海军部来电话,证实了广播中的消息。

丘吉尔立即拨打越洋电话给罗斯福,罗斯福告诉他,“现在,我们是风雨同舟了”,丘吉尔则答道:“事情至此简单了。”他接着又给霍普金斯发去一份电报,称“在这历史性时刻,非常想念你”。

丘吉尔的言谈话语、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抑制不住的喜悦心情。珍珠港事件使得丘吉尔激动得一反常规,无法入睡,他想了许多,他看到了盼头。他自语道:“有了美国在我们这边,这对我说来是最高兴的事。我不能预言事件的发展如何。我并不擅自以为已经精确地衡量过日本的武力,但是现在,就在这个时刻,我知道美国已经完全和拼命到底地投入了这场战争,因此,我们最终将赢得胜利。”

苏联参战,虽也使丘吉尔高兴,但心里总是不自在,苏联对他说来是陌生的,苏联的制度又是他所终生反对的,对这一点他也毫不掩饰,今天与苏联结盟,只不过是暂时的;再加上,丘吉尔对苏联的实力估计不足,在强大的德军攻势下,苏联能否挺过这个冬天,能否坚持到底都是个问题。

美国就不同了。本来是大英帝国的属地,现今虽然独立了,但与英国人仍是同文同种,又信奉同一个主义,跪在同一神坛之前。再加上丘吉尔身上流动的血液一半是他美国母亲的,对美国更添一份亲情。他仔细研究过美国历史:他从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美国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看出美国人的力量。他牢记住30年前一位名人告诉他的话:“美国好像是一个巨大的锅炉,一经在它下面点起火来,它就能够产生无穷的力量。”现在这把火终于被日本人点着了。越想越高兴、越想越美妙;***必败,英格兰危险解脱了。这天,他“睡了一个得到拯救而心怀感激的人所睡的觉”。

二、围歼计划的酝酿

罗斯福在1942年3月9日打给丘吉尔的长篇海底电报中,提过“在欧洲大陆开辟新战场的计划”,而且还说:“我现在对今年夏天建立这个新战场愈益感兴趣。”

以艾森豪威尔为首的参谋部作战计划处经几个月研究,最后定下以“英国为基地发动对欧洲西北部的进攻”。这一计划经马歇尔同意报给罗斯福。

这即是1942年4月,美国提出的代号为“波列罗——围歼”计划。波列罗指的是:调动盟国所能动员的一切人力、物力集结于英伦三岛;围歼指的是:在1943年春季发动横渡海峡的总进攻。这个计划主要是从军事因素考虑的,但政治因素也兼顾到了。从法国登陆,可以满足苏军和斯大林开辟第二战场,吸引德军40个师的要求。

为达此目的,作战计划指出:

“发动这次攻势的决定必须立即做出,因为在许多方面都有必要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在这次攻势发动以前,必须牵制住西欧的敌军,同时还要运用策略,并组织突击,使敌人捉摸不定,这样做的结果会使我们获得有用情报,同时也得到可贵的锻炼机会。”

“进攻的联合力量应该包括48个师(其中包括9个装甲师),英国应该承担18个师(其中包括3个装甲师),支援进攻的空军需要5,800架战斗机,其中2,550架由英国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