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一口气读懂经济学
308700000024

第24章 消费行为—看清消费背后的玄机(3)

消费者均衡——怎样选择商品组合才能获取最大满足

【经济学故事】

张钰、王明新、李辉是同一家保险公司的优秀业务员。公司为表彰他们的出色业绩,决定出资5000元让他们去旅游一次,可供选择的旅游胜地有西安、黄山、九寨沟。他们可以在三个旅游胜地中选择两个。

张钰、王明新、李辉都没去过这三个地方,都很想去,但是只能选择两处。

于是张钰选择了黄山、九寨沟,王明新选了黄山、西安,李辉选择了西安和九寨沟,三人都觉得自己的决定很合理,一周之后,都带着激动的心情心满意足地回到了公司。

对于张钰、王明新、李辉来说,虽然他们的选择各不相同,但都感到满意的原因就是自己的选择达到了最大效用。

【经济学课堂】

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当消费者选择商品组合获取了最大的效用满足,并将保持这种状态不变时,称消费者处于均衡状态,简称为消费者均衡。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总是有限的,他要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来购买各种物品,以满足自己的欲望。他应该如何把货币分配于各种物品的购买才能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使自己的心理平衡呢?

如果我们用Px和Py分别表示X商品和Y商品的价格,再用MWx和MWy分别表示X商品和Y商品的边际欲望,那么,消费者均衡将由以下公式反映:

MWx/Px=MWy/Py

如果消费者认为X商品的边际欲望与价格之比大于Y商品的边际欲望与价格之比,那么,消费者就会增加X商品的购买量,减少Y商品的购买量,直至两个比值相等为止。

消费者均衡的原则是:在消费者的货币收入固定和物品的价格已知的条件下,消费者总是想让自己购买的各种物品的边际欲望与各自价格的比值都相等,换句话说,消费者总是希望自己的每一单位货币所获得的边际效用相等。

同时,实现消费者均衡必须具备以下假设条件:

1.消费者的偏好既定。这就是说,消费者对各种物品效用的评价是既定的,不会发生变动,即消费者在购买物品时,对各种物品购买因需要程度不同,排列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比如一个消费者到商店去买盐、电池和点心,在去商店之前,对商品购买的排列顺序是盐、电池、点心,这一排列顺序到商店后也不会发生改变。这就是说花第一元钱购买商品时,买盐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边际效用最大,电池次之,点心排在最后。

2.消费者的收入既定。货币可以购买一切物品,所以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存在递减问题。需要用货币购买的物品很多,但由于货币收入是有限的,不可能全部都买,只能买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几种。每一元货币的功能都是一样的,在购买各种商品时最后多花的每一元钱都应该为自己增加同样的满足程度,否则消费者就会放弃不符合这一条件的购买组合,而选择自己认为更合适的购买组合。

3.物品的价格既定。由于物品价格既定,消费者就要考虑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物品的购买与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效用。由于收入固定,物品价格也不变,消费者用有限的收入能够购买的商品所带来的最大的满足程度也是可以计量的。因为满足程度可以比较,所以对于商品的不同购买量组合所带来的总效用可以进行主观上的分析和评价。

【经济学茶座】

消费者均衡在生活中有什么体现呢?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

李大妈是个很会过日子的人,买东西总是精打细算。这天她准备做午饭,看着家里没什么菜了,就去菜市场买菜。她先买了白菜、萝卜和西红柿,花了10元钱;又买了豆腐和粉条,花了5元钱。一看钱包里只剩下2元钱了,本来还想买一斤肉,可钱不够。这怎么办?不能不买肉,家里已经没有荤菜了。李大妈这时才觉得白菜、萝卜和西红柿买多了,于是想找卖菜的退掉一些。买了菜还要退货?好在卖菜的见李大妈是老主顾,就退了她5元钱的菜。李大妈于是花7元钱买了点肉,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我们来分析李大妈的消费活动。李大妈带的钱是有限的,一共只有17元钱,她必须用这17元钱满足她的需要。白菜、萝卜和西红柿花了她10元钱,随着购买量的增加,边际效用减少了,想买肉而钱不够,这时肉的边际效用就增加了。由于每元钱用于购买菜和肉的边际效用并不相等,李大妈心理不平衡,所以她要去退货,以便重新将货币分配于菜和肉的购买。后来她用退回来的5元钱,再加上剩下的2元钱买了肉,这样,每元钱用于购买菜和肉的边际效用就相等了,实现了消费者均衡,李大妈心满意足。

我们在具体的消费中也可以运用这个原理来达到既定支出的效用最大化。

如你准备购买Q数量的X与Y两种商品,已知两种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x=10元,Py=20元,你的收入为100元,并将其全部用于购买X和Y两种商品。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MUx和MUy如表1,为了达到总效用最大,应该这样分析:

表1:X商品和Y商品的边际效用

Q 1 2 3 4 5 6 7 8 9 10

MUx 5 4 3 2 1 0 -1 -2 -3 -4

MUy 6 5 4 3 2

根据收入约束条件:100=10X+20Y的限制,你能够购买的X和Y这两种商品的所有整数组合是有限的。依据给定的条件,该消费者购买这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及相应的MUx/Px与MUy/Py和总效用,如表2所示。根据表2列出的资料,运用实现消费均衡的限制条件,就可以确定你实现效用最大化的两种商品的购买量组合比例。

表2:X商品和Y商品单位货币边际效用表

Q 1 2 3 4 5 6 7 8 9 10

MUx/Px 5/10 4/10 3/10 2/10 1/10 0 -1/10 -2/10 -3/10 -4/10

MUy/Py 6/20 5/20 4/10 3/10 2/10

再由表3可以看出:只有在Qx=4,Qy=3的购买量组合时,才既符合收入条件的限制,又符合MUx/Px=MUy/Py的要求。此时,你购买X商品所带来的总效用为14,购买Y商品所带来的总效用为15,购买X商品与Y商品所带来的总效用为14+15=29。也就是实现了消费均衡。

表3:消费者购买X和Y商品数量组合表

组合方式 MUx与MUy 总效用

X=10,Y=0 -1/4≠0/20 5

X=8,Y=1 -2/10≠6/20 18

X=6,Y=2 0/10≠5/20 26

X=4,Y=3 2/10≠4/20 29

X=2,Y=4 4/10≠6/20 27

X=0,Y=5 0/10≠2/20 20

消费从众——切忌消费中的盲从行为

【经济学故事】

一个石油商死后上了天堂,结果圣彼得说:“实在抱歉,我知道您在世时行为正派,做了很多善事,但是天堂已经饱和,实在住不下了。”这个石油商说,不要紧,他有办法。他对天堂的大门大喊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啦!”大门里立即跑出一大堆人,要赶到地狱去。圣彼得吃惊地看着这一切,说:“现在你可以进天堂了。”不料石油商说:“我决定去地狱,这么多人都去了地狱,说不定这个消息是真的呢。”

【经济学课堂】

从众是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以某种集体规范或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作出判断、改变态度、发生某种行为的现象,也就是多数人怎么看、怎么说,就跟着怎么看、跟着怎么说,人云亦云。在经济学中,从众行为也被称为“羊群行为”。

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总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比如在一群羊前面横放一根木棍,第一只羊跳了过去,第二只、第三只也会跟着跳过去;这时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这里,仍然会像前面的羊一样,向上跳一下,这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

因此,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从众心理,很容易产生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这个词语形象地概括了人们的盲目消费行为。比如,购物时喜欢到人多的商店;选择品牌时,偏向那些市场占有率高的品牌;选择旅游地点时,偏向热点城市和热点线路。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从众行为也是一种预期理性行为。虽然预期希望常常不能如愿,但是在做出这个选择之前,人们有一种理性的预期希望,为了达到这种预期的希望,人们选择跟从行为,因此经济学中的从众行为并不见得就全无益处。在信息不对称和预期不确定条件下,跟着别人做确实是风险比较低的。从众消费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和成长很有帮助。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从众行为是有一定限度的。在对商品了解较多,并有客观判断标准的情况下,很少有从众行为;商品信息模糊时,容易产生从众行为。对每个消费者来说,是否会产生从众行为还与其个性因素有密切关系,依赖性强、缺乏自信、易受暗示、知识面窄的消费者更容易产生从众行为。

【经济学茶座】

从众心理是每个人都可能有的。羊群效应告诉我们,许多时候,事实并不像谚语说的那样——“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市场中的普通大众往往容易丧失基本判断力,一见别人排队买东西,就以为有“便宜”可占,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加入进去;一见别人都夸某种东西好,生怕错过机会,也赶快掏腰包。报纸上不时揭露的不法商家雇“托儿”的卑劣手段,就是利用从众心理诱使消费者上当的最好例子。

有位著名作家曾说“西方人崇尚个性,东方人追求共性”,道出了我们的心理定式。一流行什么,满大街全是,这在消费方式上,尤其明显。流行西服,连农民下地干活也穿西服;流行松糕厚底鞋,不分高矮胖瘦,脚下统统蹬着大厚底;流行文化衫,满大街的人都背着“文化”跑……

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消费跟风的例子不少。

每年大学必有的“散伙饭”就是一例。散伙饭就是离别饭,三四年的同学、宿舍密友,转眼间就要各奔东西,这个时候自然要聚一聚,喝酒、聊天,于是,散伙饭成了大学毕业生表达彼此依依惜别之情的方式。

散伙饭届届相传,其实也只是大学生的一种跟风现象。看到以前的学长们在高档饭店里吃散伙饭,看着周围的同学们在高档饭店里在吃散伙饭,自己当然要和大家一样。于是,散伙饭不仅越吃越多,越吃越高档,价钱也越来越高昂,成了“奢侈饭”。

因此,要辩证地看待消费从众行为。在特定的条件下,由于没有足够的信息或者搜集不到更多准确的信息,从众行为是很难避免的。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来选择策略并无大碍,有时模仿策略还可以有效地避免风险和取得进步。因为人们生活于社会之中,从社会联系的意义来看,群体构成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每个人都是一定社会当群体代表进步潮流时,个人服从组织,做出从众行为,这是应该的。但由于从众心理是一种缺乏自信和主见的盲从和向压力屈服的心理状态,而不是自觉的、有明确目的的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一味盲目地从众,可能扼杀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所以,在决策并不面临风险时应尽可能克服这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