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一口气读懂经济学
308700000039

第39章 宏观经济—逃不了的经济周期(2)

凯恩斯主义——政府干预解决市场问题

【经济学故事】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担任过大学司库和剑桥大学学监、政府官员和顾问等,同时还是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和富有的投资者。

凯恩斯原是一个自由贸易论者,直至20世纪20年代末仍信奉传统的自由贸易理论,认为保护主义对于国内的经济繁荣与就业增长全无益处。甚至1929年同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就德国赔款问题论战时,还坚持国际收支差额会通过国内外物价水平的变动,自动恢复平衡。1936年其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时,凯恩斯一反过去的立场,转而强调贸易差额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相信保护政策如能带来贸易顺差,必将有利于提高投资水平和扩大就业,最终促进经济繁荣。

《就业、利益和货币通论》的出版,立即在大危机后的西方世界引起轰动。西方学者对此评论道:“凯恩斯是在致命危机威胁资本主义世界时挽救和巩固了这个社会。”有的学者把凯恩斯的理论比做“与哥白尼在天文学上、达尔文在生物学上、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一样的革命”。

【经济学课堂】

一般来说,引起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原因是总需求不足,用凯恩斯的话来说是有效需求不足。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周期都是由总需求的变动引起的。当总需求不足时出现失业与衰退,当总需求过大时就出现通货膨胀与扩张。

在总需求不足时,凯恩斯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各种支出和减税)与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来刺激总需求;在总需求过大时,凯恩斯主张政府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政府各种支出和增税)与货币政策(减少货币量、提高利率)来抑制总需求。这样就可以实现既无通货膨胀又无失业的经济稳定。

凯恩斯主义肯定了政府干预在稳定经济方面的重要作用。正如战后各国政府在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中尽管犯过一些错误,但总体上还是起到了稳定经济的作用。战后经济周期性波动程度比战前小,而且没有出现30年代那样的大萧条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自20世纪40至50年代以来,凯恩斯的理论得到进一步的拓展,经过不断完善和系统化,构成了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完整体系。这些拓展主要体现在希克斯和汉森同时创建的“IS-LM1模型”、莫迪利阿尼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弗里德曼提出的“永久收入说”、托宾对投资理论的发展、索罗等人对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以及克莱因等人对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的发展。

【经济学茶座】

古典经济学认为,凡是在市场经济机制作用下,依靠市场能够实现更高效率的事,都不应该让政府来做。国家机构仅仅执行一些必不可少的重要任务,如保护私人财产不被侵犯等,但从不直接插手经济运行。

然而,1929~1933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促使凯恩斯主义诞生。在大萧条的历史条件下,以凯恩斯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主张推行赤字财政政策,扩大总需求,以克服经济危机,减少失业。20世纪40年代,凯恩斯主义风靡西方资本主义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政府以凯恩斯主义理论为主要依据,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大规模的干预,调节社会总需求,渐渐摆脱了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取得了20多年持续增长的势头,但也潜伏了国民经济失去平衡的危机。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出现金融危机,标志凯恩斯主义在美国的应用与演变由盛而衰。

GDP——衡量经济活动的尺度

【经济学故事】

网上流传着一则有关GDP的笑话:

一天,甲、乙两个青年饭后去散步,为了某个数学模型的证明,边走边争了起来。正在难分高下的时候,突然发现前面的草地上有一堆狗屎。甲就对乙说,如果你能把它吃下去,我愿意出5000万。5000万的诱惑可真不小,吃还是不吃呢?乙掏出纸笔,进行了精确的数学计算,很快得出经济学上的最优解:吃!于是甲损失了5000万,当然,乙吃得也并不轻松。

两个人继续散步,突然又发现了一堆狗屎,这时候乙开始剧烈反胃,而甲也有点心疼刚才花掉的5000万。于是乙说,你把它吃下去,我也给你5000万。于是,不同的计算方法,相同的计算结果——吃!甲心满意足地收回了5000万,而乙似乎也找到了一点心理平衡。

突然,两人同时号啕大哭:闹了半天我们什么也没得到,却白白吃了两堆狗屎!他们怎么也想不通,只好去请他们的导师——一位著名的经济学泰斗作出解释。

听了两位高徒的事,泰斗颤巍巍地举起一根手指头,无比激动地说:“一个亿啊!一个亿啊!我亲爱的同学,感谢你们,你们仅仅吃了两堆狗屎,就为国家的GDP贡献了一个亿!”

吃狗屎能创造GDP,这是件可笑的事情。但在可笑之余,我们应该了解什么是GDP。

【经济学课堂】

“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通常对GDP的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

在经济学中, GDP常用来作为衡量该国或该地区经济发展综合水平通用的指标,这也是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常采用的衡量手段。GDP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创造的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送去进口货物和服务。总的来说,GDP反映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增加值的总额。

GDP的计算方式有以下几种:

1.生产法

生产法是从生产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一种方法。从国民经济各部门一定时期内生产和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总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从而得到各部门的增加值,各部门增加值的总和就是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公式为:

总产出-中间投入=增加值

GDP=各行业增加值之和

这个公式也可以表示为:

GDP=∑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

2.收入法

收入法是指从生产过程中各生产要素创造收入的角度计算GDP的一种方法,即各常住单位的增加值等于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四项之和。这四项在投入和产出中也被称为最初投入价值。各常住单位增加值的总和就是GDP。计算公式为:

GDP=∑各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各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各产业部门营业利润

3.支出法

支出法是指从最终使用的角度来计算GDP及其使用去向的一种方法。GDP的最终使用包括货物和服务的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三部分。计算公式为:

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总的来说,从生产角度,GDP等于各部门(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之和;从收入角度,GDP等于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之和;从最终使用角度,GDP等于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之和。

【经济学茶座】

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是,由于资源的浪费、生态的退化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增长的成果。

一直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始终将GDP放在第一位,而忽视了环保。因为强调环保,许多工程就不能开工,最终也就会影响GDP的增长。在“重发展、轻环保”思想的指导下,有些领导甚至要求环保部门为违法建设开绿灯。

为正确衡量我国的经济总量并正确引导经济增长方式,我国正在积极推行“绿色GDP”的计算方法。绿色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森林、矿产、水和海洋)与环境因素(包括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影响之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即将经济活动中所付出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从GDP中予以扣除。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现行的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其结果才可称为“绿色GDP”。

“绿色GDP”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绿色GDP= GDP总量-(环境资源成本+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

通过“绿色GDP”的试点,我们可以勾勒出一个日渐清晰的蓝本:民众有了舒适的生存空间,国家走上了可持续的良性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