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一口气读懂经济学
308700000054

第54章 金融—读懂生活中的“钱”规则(4)

当你把钱存入银行,银行会给你一个利息回报,比如某年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是3%。而这一年整体物价水平涨了10%,相当于货币贬值10%。一边是银行给你的利息回报,一边是你存入银行的钱越来越不值钱,那么这笔存款的实际收益是多少呢?用利率(明赚)减去通货膨胀率(暗亏),得到的就是你在银行存款的实际收益。

例如2008年的半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是3.78%(整存整取),而2008年上半年的CPI同比上涨了7.9%。假设你在年初存入10000元的半年定期,存款到期后,你获得的利息额:(10000×3.78%)-(10000×3.78%)×5%=359.1元(2008年上半年征收5%的利息税);而你的10000元贬值额=10000×7.9%=790元。790-359.1=430.9元。也就是说,你的10000元存在银行里,表面上增加了359.1元,而实际上减少了430.9元。这样,你的银行存款的实际收益为-430.9元。

负利率的出现,意味着物价在上涨,而货币的购买能力却在下降,即货币在悄悄地贬值,存在银行里的钱正悄悄地缩水。

虽然理论推断和现实感受都将负利率课题摆在了人们面前,但有着强烈储蓄情结的中国老百姓仍在“坚守”储蓄阵地。银行储蓄一向被认为是最保险、最稳健的投资工具,但也必须看到,储蓄投资的最大弱势是:收益较其他投资偏低,长期而言,储蓄的收益率难以战胜通货膨胀,也就是说,特殊时期通货膨胀会吃掉储蓄收益。因此,理财不能单纯依赖“积少成多”的储蓄途径。

在现代社会中,利息和利率是沟通实物市场和货币市场的桥梁,无论你是大企业家还是一名普通工人都需要关注利息和利率的变化情况。

复利——“世界第八大奇迹”

【经济学故事】

西方人把国际象棋称为“国王的游戏”。

相传国际象棋是古波斯的一个大臣所发明,国王为这个游戏的问世深为喜悦。当时该国正在与邻国交战,当战争进入对峙阶段、谁也无法战胜谁时,两国决定下一盘国际象棋来决定胜负。最后,发明国际象棋的这个国家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国王因此非常高兴,决定给大臣奖赏。大臣就指着自己发明的棋盘对国王说:“我只想要一点微不足道的奖赏,只要陛下能在第一个格子里放一粒麦子,第二个格子增加一倍,第三个再增加一倍,直到所有的格子填满就行了。”国王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你的要求未免也太低了吧?”

但很快国王就发现,即使将自己国库所有的粮食都给他,也不够百分之一。因为从表面上看,大臣的要求起点十分低,从一粒麦子开始,但是经过多次的翻倍,就迅速变成了天文数字。

这就是复利的效用。

【经济学课堂】

单利的计算方法很简单,借入者的利息负担比较轻,它是指在计算利息额时,只按本金计算利息,而不将利息额加入本金进行重复计算的方法。如果用I代表利息额,P代表本金,r代表利息率,n代表借贷时间,S代表本金和利息之和。那么其计算公式为:

I=P×r×n

S=P×(1+r×n)

例如,某银行向某企业提供一笔为期5年、年利率为10%的200万元货款,则到期时该企业应付利息为:

I=P×r×n

=200×10%×5

=100(万元)

本金和利息为:

S=P×(1+r×n)

=200×(1+10%×5)

=300(万元)

复利是指将本金计算出的利息额再计入本金,重新计算利息的方法。这种方法比较复杂,借入者的利息负担也比较重,但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保护了贷出者的利益,有利于提高使用资金的效率。复利计算的公式为:

I=P×[(1+r)n-1]

S=P×(1+r)n

若前例中的条件不变,按复利计算该企业到期时应付利息为:

I=P×[(1+r)n-1]

=200×[(1+10%)5-1]

=122.102(万元)

S=P×(1+r)n

=200× (1+10%)5

=322.102(万元)

由此可见,单利只根据本金算利,没有利滚利的过程。这两种方式所带来的利益差别一般人很容易忽略。假如投入1万元,每一年收益率能达到28%,57年后复利所得为129亿元。可是,若是单利,28%的收益率,57年的时间却只能带来区区16.96万元,这就是复利和单利的巨大差距。

【经济学茶座】

据说曾经有人问爱因斯坦:“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是什么?”他的回答不是原子弹爆炸的威力,而是复利。著名的罗斯柴尔德金融帝国创立人梅耶更是夸张地称复利是世界上的第八大奇迹。

复利不是数字游戏,它告诉了我们有关投资和收益的哲理。在人生中,追求财富的过程不是短跑,也不是马拉松式的长跑,而是在更长甚至数十年的时间跨度上所进行的耐力比赛。只要坚持追求复利的原则,即使起步的资金不太大,也能因为足够的耐心加上稳定的“小利”而很漂亮地赢得比赛。

我们完全可以把复利应用到自己的投资理财活动中。假设你现在投资1万元,通过你的运作每年能赚15%,那么,在复利条件下连续20年,最后连本带利就会变成163665元了,想必你看到这个数字后感觉很不满意吧?但是连续30年,总额就变成了662117元了;如果连续40年,总额将是2678635元。也就是说一个 25岁的年轻人,投资1万元,每年赢利15%,到65岁时,就能获得200多万元的回报。当然,市场有景气有不景气,这里说每年都挣15%是假设的情况。通过这个举例,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复利模式下,一项投资所坚持的时间越长,带来的回报就越高。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得到的回报也许不理想,但只要将这些利润进行再投资,那么你的资产就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经过年复一年的积累,你的资产就可以攀登到一个新的台阶,这时候你就可以在新的层次上进行自己的投资了,每年的资金回报也已远远超出了最初的投资。

当然,复利的巨大作用也会从投资者的操作水平中体现出来。因为,为了抵御市场风险,实现第一年的赢利,投资者必须研究市场信息,积累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掌握一定的投资技巧。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克服一些困难,但投资者也会养成一定的思维定式和行为习惯。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投资者过去的知识、经验和习惯会自然地发挥作用,并且又会在原来的基础上使自己有一个提高。这样坚持下来,投资者就会越来越善于管理自己的资产,能够更熟练地投资,这是在实现个人投资能力的“复利式”增长。而投资理财能力的持续增长,使投资者有可能保持甚至提高相应的投资收益率。

这种由复利所带来的财富增长,被人们称为复利效应。事实上,不但利率中有复利效应,在和经济相关的各个领域其实也广泛存在着复利效应。比如,一个国家,只要有稳定的经济增长率,保持下去就能实现经济繁荣,从而提升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的生活。

费雪效应——预期通货膨胀率与利率的关系

【经济学故事】

费雪是美国经济学家、数学家、经济计量学的先驱者之一。他出生于1867年,并于1891年从耶鲁大学取得了博士学位。1898年他差点死于结核,这使他成了节制饮食、新鲜空气、禁酒和公众健康方面的终生斗士。

给费雪写传的作家罗伯特·罗林·艾伦写道:费雪在1894年前往瑞士的一次旅途中,从汇入山谷一池的瀑布里,悟出了“精确定义财富、资本、利息和收入之间关系”的一个方法:“流动的水,每分钟有一定单位量的水流入池中,就是收入。池子,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容有一定量的水,就是资本。”在之后30年的时间里,他确立了金融经济学中的许多重要概念。

1911年,在《货币购买力》一文中,费雪正式提出货币数量理论,即认为货币供应量乘以货币周转率——美元在市场上的周转速度,等于商品交易量乘以商品平均价格。更重要的是,他还说明了不断变化的速度和价格可能导致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偏离。通过这种方式,货币因素可以促成繁荣,也可以造成萧条,尽管其对产出没有长期影响。此外,费雪认为,美元价格不应该与黄金而应该与一篮子商品挂钩,这使他成为所有以价格稳定为目标的现代中央银行的精神之父。

【经济学课堂】

费雪对经济学的主要贡献是在货币理论方面阐明了利率如何决定和物价为何由货币数量来决定,其中尤以贸易方程式(也作费雪方程式)为当代货币主义者所推崇。费雪方程式是货币数量说的数学形式,即MV=PQ。其中M为货币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价格水平,Q为交易的商品总量。该方程式说明在V、P比较稳定时,货币流通量M决定物价P。

费雪方程式将名义利率与预期通胀联系起来,用来分析实际利率的长期行为,并因此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一个关于货币增长、通货膨胀与利率的重要关系:长期中当所有的调整都发生后,通货膨胀的增加完全反映到名义利率上,即存在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的一对一的调整,这种长期效应被称为费雪效应。

费雪效应又可分为长期费雪效应和短期费雪效应。长期费雪效应的存在,意味着当通货膨胀和名义利率水平值都显示出强劲的趋势时,这两个时间序列会按同一趋势变化,从而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在长期中,通货膨胀与利率之间存在近似一对一的调整关系表明,高的名义利率反映存在高的预期通胀率,并不反映货币政策的实质内容,通货膨胀上升多少,名义利率就上升多少,因此货币政策可能影响通胀率,但并不影响实际利率。

同时,短期费雪效应成立说明即使在短期中名义利率的变化也主要反映预期通胀而不是实际利率的变化,从而无论在长期还是在短期,名义利率与货币政策之间的联系都没有得到反映。既然利率不能反映银根的松紧变化,也就不适宜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这一特殊性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存贷款利率没有市场化,受政府及央行管制,因此缺乏一个灵敏、有效的市场利率体系;另一方面在于利率作为一种政策工具主要被政府用来控制通胀。

【经济学茶座】

费雪第一个揭示了通货膨胀率预期与利率之间关系,指出当通货膨胀率预期上升时,利率也将上升。

假如银行储蓄利率有5%,某人的存款在一年后就多了5%,是说明他富了吗?这只是理想情况下的假设,如果当年通货膨胀率3%,那他只富了2%;如果通胀率是6%,那他一年前100元能买到的东西现在要106了,而存了一年的钱只有105元,他反而买不起这东西了,这可以说是对费雪效应的通俗解释。

在某种经济制度下,实际利率往往是不变的,因为它代表的是实际购买力。于是,当通货膨胀率变化时,为了求得公式的平衡,名义利率,也就是公布在银行利率表上的利率就会随之变化。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物价上涨时,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较高的利率水平,甚至还有保值贴补率;而当物价下跌时,中国人民银行就再三降息。费雪效应表明:物价水平上升时,利率一般有增高的倾向;物价水平下降时,利率一般有下降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