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一口气读懂经济学
308700000060

第60章 国际金融—谁在导演货币战争(2)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暂时结束了战前货币金融领域里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固定汇率制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支柱之一,但它不同于金本位下汇率的相对稳定。在典型的金本位下,金币不仅本身具有一定的含金量,而且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所以汇价的波动界限是狭隘的。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引起了货币制度危机,导致金本位制崩溃,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呈现出一片混乱局面。而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又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混乱局面暂时得以稳定。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美国通过赠与、信贷、购买外国商品和劳务等形式,向世界散发了大量美元,客观上起到了扩大世界购买力的作用。同时,固定汇率制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由于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动荡,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主要国家的货币汇率,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

【经济学茶座】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美国被确立为储备货币国,这与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是分不开的,但也给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埋下了基础。

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增长,但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最根本基础是美国经济。假若美国国际收支持续性逆差,美元对外价值长期不稳,美元则会丧失其中心地位。另外,美国要履行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义务,就必须拥有充足的黄金储备。如果美国黄金储备流失过多,储备不足,就难以履行兑换义务,并且无力进行市场操作和平抑金价,美元比价下降,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也将随之动摇。布雷顿森林体系还规定了汇率浮动幅度需保持在1%以内,导致汇率缺乏弹性,限制了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弊端逐渐暴露。1971年7月第7次美元危机爆发,尼克松政府于8月15日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这意味着美元与黄金脱钩,支撑国际货币制度的两大支柱有一根已倒塌。1973年3月,西欧又出现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马克的风潮。3月16日,欧洲共同体在巴黎举行会议并达成协议,联邦德国、法国等国家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彼此之间实行固定汇率。至此,战后支撑国际货币制度的另一支柱,即固定汇率制度也完全垮台,这宣告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最终解体。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美元一统天下的局面不复存在,世界正在向多极化发展,国际货币体系将向各国汇率自由浮动、国际储备多元化、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趋势发展。单一的货币制度越来越难以满足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根本原因。

热钱——烫手的山芋

【经济学故事】

关于热钱先生的报道往往充满了负面性。为了追求利润,他飘忽不定,每到一地都一掷千金,搅得当地本币升值、房产暴涨、股市狂飙,而一有风吹草动,又决绝地离开,全然不顾身后骂名。1992年抛空英镑、1994年逃离墨西哥、1998年做空泰铢,所到之处,满目疮痍,但赚得盆满钵满的他,根本顾不上争议,即使偶尔被逼认错,他也会搬出“资本自由流动”的理论来搪塞。

聪明绝顶的热钱先生,总在寻找下一个猎物。新世纪到来时,他的目光瞄准了中国。当时,不断升值的人民币和日益走高的资产价格让他垂涎三尺,但与以往不同的是,由于资本项目管制,去中国的路似乎是封死的。

中国外汇局对于热钱先生可能出入的经常项目的监管一直在加强,还查处了很多起典型案例,他进入中国的路是越来越难走了。他也感叹:“钱,越来越难赚了。”

【经济学课堂】

热钱又称游资或叫投机性短期资本,指为追求最高报酬而以最低风险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

国际间短期资金的投机性移动是为了逃避政治风险,追求汇率变动、重要商品价格变动或国际有价证券价格变动的利益。热钱具有如下特征:

1.高收益性与风险性。追求高收益是热钱在全球金融市场运动的最终目的。当然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因而热钱赚取的是高风险利润,它们可能在此市场赚钱在彼市场亏,或在此时赚钱而在彼时亏。

2.高信息化与敏感性。热钱对一国或世界经济金融现状和趋势,对各个金融市场汇差、利差和各种价格差,对有关国家经济政策等高度敏感,能迅速做出反应。

3.高流动性与短期性。基于高信息化与高敏感性,有钱可赚便迅速进入,风险加大则瞬间逃离,表现出极大的短期性甚至超短期性,在一天或一周内迅速进出。

4.投资的高虚拟性与投机性。说热钱是一种投资资金,主要指它们投资于全球的有价证券市场和货币市场,以便从证券和货币的每天、每小时、每分钟的价格波动中取得利润,即“以钱生钱”。如果金融市场没有热钱这类风险偏好者,风险厌恶者就不可能转移风险。但热钱既不创造就业,也不提供服务,具有极大的虚拟性、投机性和破坏性。

【经济学茶座】

热钱是市场中一只看不见的手,而这只手的力量是巨大的,2008年油价的大起大落,全球股市的巨大动荡都与这只市场中的黑手有着密切的关系。

热钱的流入将造成一国资本项目顺差、外汇储备激增、本币大幅升值、流动性过剩以及资产市场行情火暴,而热钱流出则造成一国资本外逃(本项目逆差)、外汇储备骤降、本币大幅贬值、流动性紧缩以及资产价格泡沫破灭等灾难。最令人不安的是热钱流动方向的突然逆转,通常会成为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自从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1美元兑8.27元人民币汇率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那一刻起,人民币升值由此拉开序幕。大量的国际资本看好中国,以各种形式涌向中国,将外币换成人民币,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赚钱。它们赚钱的方式有以下几种。第一,等人民币汇率升到一定程度,比如15%,就将换来的人民币换回美元,手上就比当初多了15%的美元,这就是套汇;第二,换成人民币后存进中国的银行里吃利息,只要中国提高利率,就能赚钱,这是套利;第三,购买人民币资产。热钱不是用来建厂,而是用来买股票、买房子,它们要搭上中国经济成长的快车。

自2005年以来,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及升值预期,过多热钱进入中国,加大了市场的流动性,造成流动性过剩,而货币供给越多,中国面临的通胀压力就越大。投机资金进入股市、楼市后,制造了大量泡沫。

2002年,诺贝尔奖得主斯蒂格利兹教授出版专著 《全球化及其对它的不满》,详尽剖析了投机热钱对国家金融稳定的巨大危害。他的结论是:“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对热钱实现监管和征税。国际金融组织不仅不应该反对和阻挠对热钱的监管和征税,相反,它们应该行动起来,更好地监管投机热钱。”

外汇储备——货币危机的防火墙

【经济学故事】

截至2006年2月底,中国内地的外汇储备总额为8537亿美元(不包括港澳的外汇储备),首次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一。

截至2008年4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增加到1.76万亿美元,比东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外汇储备的总和还多,有学者认为,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世界主要7大工业国(包括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简称G7)的总和。

随后,中国的外汇储备持续上升,截至2008年9月末,达到创纪录的19056亿美元。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之美元、欧元、人民币汇率的波动,2008年10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降至1.89万亿美元以下,为2003年年底以来首次下降。

截至2008年12月,中国外汇储备已达19460.30亿。2009年6月,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了2万亿美元,中国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外汇储备超过2万亿美元的国家。

至2010年3月,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达到 24470.84亿美元。

【经济学课堂】

外汇储备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

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国外银行存款、国外有价证券等。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外汇储备的具体形式体现为政府在国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国外兑现的支付手段,如外国有价证券,外国银行的支票、期票、外币汇票等。它主要用于清偿国际收支逆差,以及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本国货币的汇率。

很多人认为外汇储备越多越能代表国家经济强盛,事实上,持有外汇储备越多不一定代表国家经济发展得越好。

外汇储备作为一个国家经济金融实力的标志,是弥补本国国际收支逆差,抵御金融风暴,稳定本国汇率以及维持本国国际信誉的物质基础。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往往要持有高于常规水平的外汇储备。但是,外汇储备并非多多益善。

【经济学茶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放经济发展是突飞猛进的,这段时期里,中国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对外贸易增长高于国民经济增长,对外贸易依存度持续上升到国际最高水平,中国多年的出口导向战略为中国创造了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正是连年的贸易顺差才积累起如此庞大的外汇储备。

我国外汇储备的丰厚代表了国家经济强盛的一面,但我们却不能太过乐观,因为外汇储备规模的急剧扩大对经济发展也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1.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一定规模的外汇储备流入代表着相应规模的实物资源的流出,这种状况不利于一国经济的增长。如果中国外汇储备的超常增长持续下去,将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

2.带来利差损失。据保守估计,以投资利润率和外汇储备收益率的差额的2%来看,若拥有6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年损失高达100多亿美元。如果考虑到汇率变动的风险,这一潜在损失更大。另外,中国外汇储备构成中绝大部分是美元资产,若美元贬值,则中国的储备资产将严重缩水。

3.削弱了宏观调控的效果。在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下,央行负有无限度对外汇资金回购的责任,因此随着外汇储备的增长,外汇占款投放量不断加大。外汇占款的快速增长不仅从总量上制约了2004年以来宏观调控的效力,还从结构上削弱宏观调控的效果,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使央行调控货币政策的空间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