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一口气读懂经济学
308700000065

第65章 经济热点—身边的经济学现象(1)

中国制造——世界离不开中国商品

【经济学故事】

一位美国记者萨拉曾经突发奇想:如果没有中国制造,世界将会怎样?于是她决定从2005年1月1日开始带领全家不买中国产品,看看这一年的生活将会是怎么样的。萨拉把这一年的很多生活经历与有趣的故事记录了下来,写成了《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在这一年中,萨拉一家的生活中接连遇到了很多有趣而充满挫折的真实经历。萨拉不得不给4岁的儿子购买标价为68美元的意大利鞋;老鼠横行,一家人还得为使用“人道”的中国捕鼠器还是“非人道”的美国捕鼠器而犯难。最后,为了不让老公造反、不让儿子失望,在2006年元旦,萨拉只能向中国制造“投降”。萨拉在《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的结尾写道:“我们最终决定,还是跟中国进口产品共存吧。发誓一辈子不用中国产品,似乎不太现实。不靠中国产品过日子太难了,至少不懈地坚持下去太难了。我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勇气再来一次,从某些方面来说,我情愿不去设想,未来10年不靠中国产品过活,日子会有多难。”

【经济学课堂】

提起“中国制造”,人们不禁感到颇为自豪。中国制造可以说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的纪录,也让全世界的消费者重新认识了中国的制造能力。从新中国成立时连最简单的火柴和铁钉都被称为“洋火”、“洋钉”的一穷二白,到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飞机、卫星、导弹、轮船、火车、汽车、计算机、通讯电子等都建立了自己的品牌,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据商务部2008年统计,目前世界500强除了极少数公司没有在中国投资投产外,95%以上把中国作为自己的生产基地,通过合资或OEM代工的方式进行“中国制造、全球消费”的运营。现在我国在全球制造业中所占的份额,在2006年时已经达到8%,总量上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制造大国,有172类产品总量居世界第一,同时我国还参与大全球产业链的分工,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已经形成,这是中国制造业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中国制造取得如此世界瞩目的成就,是否意味着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据统计,近年来我国设备投资的2/3依赖进口,光纤制造装备的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的85%,石油化工装备的80%,轿车工业设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的70%被进口产品占领;中国每年要花费6000亿元从国外进口重大设备;劳动生产率大概只是美国的1/23。世界知名品牌少、核心技术创新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少,主要依靠低廉的劳动力和价格占领市场,要摆脱这些问题,中国制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除了自身具有的短板之外,中国制造还面临着诸多挑战。第一,随着中国国家经济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步缩短,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低工资、低待遇的中国劳动力初期开发阶段已经成为历史,以往的核心竞争力是拥有低劳动力成本优势,目前这种优势正在衰退,而且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大势。第二,各种原材料、能源价格不断上涨,成本优势面临遗失殆尽的危险。此外,全民环保意识的提升,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更对原有的中国制造业提出了挑战。

现阶段,如何能将“MADE IN CHINA”改为“MADE BY CHINA”?这一个单词替换的背后,反映出我国产业的价值取向必须发生巨变——将“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

【经济学茶座】

2009年,有一个所谓的“钱学森之问”引发了社会热议。“钱学森之问”其实就是科学界泰斗钱学森提出的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与钱老发出的这一问相似,同样的问题亦困扰着中国企业,为什么如此庞大的企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却如此之弱,自主创新成果又如此之少(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这是我国企业界的“钱学森之问”。

一位长期从事国有大企业审计工作的官员曾感慨地说:一个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企业如同建在流沙上的高楼,规模再大,即使进了500强,也有可能在合作方撤出技术和品牌后数个月内就烟消云散。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些年来“中国制造”在取得辉煌成就背后的阴影和尴尬。

中国制造正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这一现象体现了中国国力的提高和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然而,细加分析,我们就可以发现,不少标以“中国制造”的出口产品,依然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品为主。一味依靠价格低廉的加工产品,是难以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优势地位的。21世纪的世界经济是创造力经济,只有具备创造精神的企业,才有可能成为国际竞争的赢家,企业有可能得到发展。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应当有好的氛围、环境、体制和政策来支持企业的创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是企业化解竞争压力的需要,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如果企业最终不能走上“中国创造”这条路,那么它在国际市场上将很难有立足之地。

应该说,中国制造大量走向世界,这是中国国力大幅提升的表现,也可以说,这是中国创造走向世界的前奏,但这绝不等于说,我们的企业可以就此止步。对于一个具有优秀历史传承的民族来说,创新永远是一杆不断跨越的标尺。随着中国制造的崛起,具有民族创新精神的“中国创造”也一定能令人瞩目地登上国际市场的大舞台。

效率与公平——做大“蛋糕”与均分“蛋糕”的烦恼

【经济学故事】

有7个人在一起共同生活,其中每个人都是平凡而平等的,没有什么凶险祸害之心,但不免具有自利的心理。他们每天要分食一锅粥,却并没有称量用具和有刻度的容器。

大家发挥了聪明才智,试验了各种不同的方法。

方法一:拟定一个人负责分粥。很快大家就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又换了一个人,但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

方法二: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这样等于承认了个人有为自己多分粥的权力,同时给予了每个人为自己多分的机会。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得饱而且有剩余,其余6天都饥饿难挨。

方法三:大家选举一个信得过的人主持分粥。开始这品德尚属上乘的人还能基本公平,但不久他就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

方法四: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公平基本上做到了,可是由于监督委员会常提出多种议案,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等粥分完时,早就凉了。

方法五:每个人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的那个人要最后一个领粥。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制度下,7只碗里的粥每次都是一样多,就像用科学仪器量过一样。每个主持分粥的人都认识到,如果7只碗里的粥不相同,他无疑只能拿到最少的那份。

【经济学课堂】

分粥的故事告诉我们,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如何把蛋糕做大,如何使蛋糕分得更均匀一些。

公平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存在永恒的公平。不同的社会,人们对公平的观念是不同的。效率就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值,或者叫效益与成本的比值,如果比值大,效率就高,也就是效率与产出或者收益的大小成正比,而与成本或投入成反比。也就是说,如果想提高效率,必须降低成本投入,提高效益或产出。

效率和公平是经济学中绕不过去的话题。经济学普遍认为,要强调公平,就要牺牲效率;而要强调效率,就难免要付出不公平的代价。因此,同时实现效率和公平是一种两难处境。

绝大多数人都希望同时实现公平与效率,事实上,同时实现公平和效率几乎不可能。要提高效率难免有不平等,要实现平等又要以牺牲效率为代价。在30年的改革实践中,我国一直施行“效率优先”的策略,但人们发现,不公平状况的持续恶化对效率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如不公平导致各阶层之间分配性冲突增加,从而影响经济增长。所以,经济发展并不能一味讲效率。

在公平与效率难两全的情况下,经济学家也做了大致的分工,即“市场讲效率,政府讲公平”,要求政府尽快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而市场依旧是以效率竞争的场地,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效率与公平的困扰。

【经济学茶座】

公平是自古以来永恒的话题,《百喻经》中“二子分财”的故事就体现了人们的一种公平观。

《百喻经》中有个“二子分财”的故事:

古印度有一个贵族,得了重病将不久于人世。他临终前告诫两个儿子:“我死之后,要合理分配财务。”两个儿子听从了父亲的教导,在父亲死后,将所有遗产分成两份,但是哥哥指责弟弟分得并不均匀。于是,一个老人给他们出主意说:“我教你们分财产,一定是平等的。将所有的物品全部破为两半,就是将衣服、盘子、瓶子、盆、缸从中破为两半,铜钱也从中破为两半,每人各取一半。”

“二子分财”的分法可以说是绝对公平,但是所有的东西都损坏了,这种公平有什么用呢?实际上,两个儿子有完全平等的继承权,财产应该平分,但是不可能有完全的相等。如果把公平理解为完全平分,那是一个极大的误解,要知道公平永远是相对的。

如何做到最大化的公平呢?这就涉及公平与效率的问题,要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完美结合,谈何容易?举个例子来说:

两个孩子得到一个橙子,由一个孩子负责切橙子,而另一个孩子选橙子。最后,这两个孩子按照商定的办法各自取得了一半橙子,高高兴兴地拿回家去了。其中一个孩子把半个橙子拿到家,把皮剥掉扔进了垃圾桶,把果肉放到果汁机上榨果汁喝。另一个孩子回到家把果肉挖掉扔进了垃圾桶,把橙子皮留下来磨碎了,混在面粉里烤蛋糕吃。

从上面的情形,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两个孩子各自拿到了看似公平的一半,然而,他们各自得到的东西并未物尽其用。表明上看似公平,却并未达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即资源利用效率并没有达到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