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
3088400000005

第5章 案例研究(3)

孩子们开始意识到,实验的成功与否是受多个条件所影响的,要把这些因素都考虑好才有成功的机会。)

这时教师也提出了她的问题:“刚才你们成功了没有?杯子是怎么摆的?摆了几个呀?”这时,小朋友才发现自己并没有重视杯子的摆法,甚至没有记录出杯子摆放的方法来。

第二次探索活动:

小朋友开始了他们的第二次探索。由于有了明确的目标和第一次的经验,孩子们很快的投入到活动中。

第一组这一次取了六个杯子,摆成两行,然后认真的把他们记录下来,再放上木板,轻轻的站上去,可惜还是不成功。

第二组这次选了八个纸杯,平均的摆开,再慢慢的站上去,“成功了!我们成功了!”她们欢呼起来。

第三组这次选用了很多的杯子,直到木板盖不住为止,家恒还说:“让欣颖站上去,她轻一点,杯子没那么容易烂。”结果也成功了。

第四组这次学会了商量,一起选了同样大小的九个杯子,摆成三行三列,也成功了。

初次尝到成功的滋味,小朋友都非常兴奋,没有成功的第一组也想再来一次。小朋友开始注意到杯子的多少与摆放的方法对成功与否是很重要的。从而记录也详细了许多,把杯子摆放的位置也记录得比较清晰。

这次他们又总结出一些经验:试验成功与否跟人的轻重、杯子的材质、杯子摆放的布局和数量有关。从这次尝试,教师欣喜地发现,小朋友开始懂得从多角度去观察事物,尝试用多种的方法来解决同一问题了。

第三次探索活动:

为了让孩子在这个基础上,体验有关力的分散性常识,教师又提出新的问题:“我们来比一比,用同一种材料的杯子,请俊锋、欣颖、楚仪、皓元(四幼儿重量几乎一样)站上去,看看哪一组能用最少的杯子能承起一个人。”

带着问题,小朋友开始了第三次的探索。第二组的小朋友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少了一个杯子,但是,就不能摆成四四方方的形状了,这时,小郁说:“我们把它们围成圆圈吧!”几个小朋友把杯子围圈摆好,再轻轻的站在中间,成功了!

第一组小朋友,多次不成功,正在观察其他的组怎么进行,天磊看见第二组成功了说:“我们也学她们围圆圈。”但是,还是没有成功。俊锋有些气馁了,问小郁:“怎么我们就不行呢?”楚仪争先着说:“当然啦,你们要慢慢地上去,要站在中间才行的。”结果他们用了八个杯子再尝试,终于成功了。

第三组的家恒是个大个子,他总是觉得杯子不够“硬”,这时炜炜出了一个好主义:“我们把杯子套在一起吧!”结果他们两个杯子套在一起,用了四组放在比较集中的位置,让最轻的欣颖站上去,也成功了。

第四组也减少了许多,用了七个杯子,摆成数量不等的三行,不成功。在老师的鼓励下,他们尝试改变摆放的方法,把杯子分散摆放,慢慢的站上去,也得到成功。

孩子们一起来比较,都说第三组只用了“四个”杯子最棒,可是老师把他们的杯子反过来小朋友就发现了,原来里面还有一个杯子,其实是用了八个杯子才对。结果是七个杯子的第二组和第四组获胜。

在请他们介绍成功经验时,小朋友们在不知不觉中又懂得了分散受力的科学道理。还知道了纸杯的数量、自己身体的重量以及杯子摆放下形状都会影响试验的结果。孩子们获得了多角度观察、多角度探究的方法,形成了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

五、获得的理念提升

这是一个根据孩子的兴趣与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的科学探究活动。经过几次尝试,孩子们发现了要用几个杯子怎么摆自己才可以站上去,杯子才不变形,从而懂得了许多力的科学知识。同时,孩子们通过探索、比较,知道了选较轻的同伴站上去成功的机会大很多。还在比赛中懂得了杯子的数量多少和摆成什么图形这些数学原理都对试验成功与否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活动中,教师深深地感受到,每一个孩子观察、探究事物的角度,探究的过程都是不同的,我们要让孩子真正地经历科学探究过程,通过试一试、做一做、玩一玩去认识科学现象,获得科学知识。在愉快体验中掌握用多角度去观察事物、多角度探究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方法。

而作为教师则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与需要,为孩子提供广阔的探索空间,让孩子自主地探索、自我去体验、自主地创造。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仔细的观察、分析:为孩子提供的环境是否适合他们的需要?材料的投放有没有问题?活动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解决了没有?怎么才能帮助孩子解决?并有针对的对活动进行调整,使孩子的活动能顺利的进行下去。同时也有助于孩子的勇敢、自信精神的培养,不怕困难、坚持性等品质的形成。

当幼儿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教师不能因为这是孩子的自主探索活动而放任不管。在必要的时候,我们还是要以游戏伙伴、朋友、老师的多重角色给予适当的建议与指导,使探究活动持续延伸,促进孩子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

执笔:牛晓桦

大班科学活动“镜子魔术”案例研究

——数学工具的加入使科学探究更加科学

一、活动的由来

《镜子魔术》是在中班的一次自主性活动“有趣的镜子”中引伸的一个科学活动,孩子们对活动很感兴趣,但在活动中,孩子们虽然能发现两面镜子的角度越小,镜子中出现的影像越多,角度越大则反之的现象。可是能否让实验更加科学?根据大班孩子的认知水平,让幼儿在实验时使用量角器做测量的工具,会不会让孩子在寻找、验证镜子角度与影像间的规律时更精确些呢?于是教师重新调整、设计了活动,尝试在大班开展了这一科学、数学相结合的探索活动。

二、活动目标

1、探索两面平面镜夹角的大小和形成影像数量的关系。

2、在操作、尝试中学习归纳发现的规律。

3、敢于探索、尝试、发现、表达,体验与伴合作的快乐。

三、活动资源

1、物质准备:镜子、各种小玩具、蜡笔、记录表、黑板

2、经验准备:已初步认识过量角器

四、活动过程与分析

第一次教学实践:

以游戏引入活动,引发孩子探索的兴趣:

教师:“小玩具和镜子一起玩游戏,你们想想可以怎么玩呢?”

过程实录:当孩子刚开始玩的时候,有的孩子拿着镜子和玩具不知道怎样玩,但有一组的孩子把两面镜子的边拼在一起,把小玩具放在两面镜子的中间并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发现说了出来,其他的孩子看到了,就马上模仿。

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在游戏中学习可以激发孩子探索的兴趣,在活动开始,教师运用了小游戏,使孩子们的探索兴趣调动起来。孩子之间的模仿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互相学习的过程。同伴间的间接学习减少了探索的盲目性。

分享初次探索的发现:

“你们是怎样玩的?发现了什么呢?”

让孩子们讲述合作玩的过程,既可以整理孩子们的思路,也发展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俊棋:“我是这样摆的,看到有很多叮当猫的影像。”

过程实录:孩子一边说这样摆,一边用两只手当镜子,把两只手腕靠在一起,表示两面镜子拼在一起,接着就有很多孩子争着说:“我也是这样的”。“我看到有5只小狗影像。”“我看到……”

教师:“把两面镜子的边拼在一起形成了角,那为什么有的看到5个影像,有的看到8个,看到的影像有的多,有的少呢?”

钰锵:“镜子快要合起来就看到很多。”

晓晴:“打开就少了。”

过程实录:钰锵把两面镜子的角度慢慢的缩小,晓晴就把两面镜子的角摆大,小朋友都说:“我也是这样的。”

在这次的初次尝试中,孩子们其实已经发现两面镜子合起来后形成的角度的大小与镜子中出现的影像的关系,发现了角度大影像少,角度小影像多的现象这引起我们的思考:不用量角器也能发现这个现象,还有必要用吗?量角器这个数学工具它在孩子的探索活动中的价值何在?这一直是教师在设计活动时所带的疑问。

出示量角器和记录表,学习量角器和记录表的使用方法:

教师:“你们说这个角大,这个小,那么,角度到底有多大,多小呢?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知道呢?”

璄熙:“用量角器。”

活动前,孩子们在认识各种文具时接触过量角器,这样将其作为知识的背景铺垫,在此更显其重要性。

幼儿观察量角器的构造,教师示范、说明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孩子再次探索:

过程实录:孩子认真地投入到活动中,每个孩子都忙碌着,摆角度,读度数,数影像,做记录。

运用数学工具来支持科学探索活动,能确保方法和程序上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在活动中可以看到孩子们尝试着使用量角器,这也是教师在设计时有所担心的,量角器的使用对孩子园的孩子来说会不会很难,他们行吗?(虽然我们为了方便孩子的操作,在量角器的中心点和0刻度线上做好了红色的记号。

“现在是几度了,有几个影像”“不要那么快,我还没有记”。

但孩子在摆镜子的时候,都没有注意把一面镜子放在量角器0刻度线上,有的孩子第一次摆了,但在变换角度的时候,他们就忘了有0刻度这回事了,教师就在旁边不停地提醒孩子把镜子放在0刻度线,在这也浪费了不少的时间。

分享再次探索的发现:

(把记录表贴在黑板上)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记录表,会发现什么秘密?”

麒翔:“为什么2个同样的60度,影像有的5个,有的6个呢?”

过程实录:当麒翔说出这问题后,有的孩子就猜测,他是把小玩具都数了。

庆庆马上说“不是,我没有把小玩具数,我真的看到有5个”王则刚说“我在右边镜子看到3个,我在左边镜子看到3个,就是6个了”

教师:“你们有不同的意见,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看看到底是几个影像?”

在此教师再一次强调要把一面镜子放在红线(即0刻度)上,小玩具放中间,移动另外一面镜子,从中间的方向看镜子里面的影像。

过程实录:孩子马上拿镜子来验证,在这次的验证中,孩子都能够把镜子、小玩具摆放好,一会就把看到的影像大声说出来“5个”

数学思维中的应用思维在孩子科学教育中的应用已成为孩子科学教育的新趋势。于是,孩子对记录提出跟上面相似的问题,教师都用了刚才的方法让孩子去验证。让孩子共同去验证,学习正确的方法以求找到共同的答案,在这个验证中,也让孩子体验到方法的不同会影响结果的不同,要找到正确的答案,科学的方法是很重要的。

教师:“那你们还有没有发现什么呢?”

过程实录:孩子没有声音看着记录表,(“你们看看30度时候,影像是多少呢?50呢?70呢?90呢?”)通过观察、对比和讨论,幼儿得出了以下结论“角度大的时候,影像少,角度小的时候,影像多。

教师与孩子一起总结:原来两面镜子的角度越大,影像就少;两面镜子的角度越小,影像就越多。

孩子们在活动中发现是因为镜子的互相照射或多重反射,才会出现这种现象。那教师是不是该让孩子知道这是一种反射的科学现象呢?本次尝试活动中,教师并没预设到要丰富这一“反射”原理,可是既然孩子们已看到这种现象,那么教师不如就让孩子知道这是一种反射的现象,了解反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可以经常看到的。

第一次活动的进行,又有了同样的疑问:到底是否要用量角器呢?因为孩子在使用量角器时,发现同样的度数可每组孩子出现的答案并不一样。因为他们常常会忙着摆弄镜子,忙着看影像,在测量时却忽略了量角器量镜子的角度时,有一面镜子必须紧紧贴住0度刻线和对准中心点,而教师也没有重点的强调,以至出现这种不科学的结果。如果教师在教孩子使用量角器时进行重点的提醒,会不会实验的结果会更加精确些呢?会不会还有其他的现象出现呢?

同时,除了量角器以外,还有关于统计的问题。为了方便孩子们观察发现规律,决定尝试教师用统计图来记录孩子的结果。于是进行了第二次教学实践。

第二次教学实践:

在第一次活动后,教师对活动目标作了调整:

1、探索两面平面镜夹角的大小和形成影像数量的关系,初步了解镜子间的反射关系;

2、学习记录、比较统计数据,在比较中尝试学习归纳发现的规律。

与第一次一样,活动开始是以游戏引入活动,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索兴趣。

教师:“小玩具和镜子一起玩游戏,你们想想可以怎么玩呢?”

过程实录:当孩子们刚开始玩的时候,有的孩子把两面镜子的边拼在一起,把小玩具放在两面镜子的前面;有的孩子把两面镜子面对面来摆放,小玩具放在两面镜子的中间,有的把摆好的镜子一边看一边不停的改变角度来看影像,嘴巴还不停的说:“很多啊,很多啊!“有一组的孩子把两面镜子放在一条线上,把小玩具放在镜子前,有些失落地说“不好玩!”教师发现了孩子的探索活动进行不下去了,于是马上引导,你试着把镜子摆动一下,看看会发现什么。孩子听完教师的提示后,对镜子的兴趣又来了,动手摆起自己的镜子。

教师适时的指导,能激发孩子的探索的兴趣,当他们发现不了问题的时候,教师的抛砖引玉的作用对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是至关重要的。

分享初次探索的发现:

“你们是怎样玩的?发现了什么呢?”

竹芷:“我把镜子面对面的放,看到镜子里面又很多的影像。”

信诺:“我把两面镜子的边合在一起,看到有8个影像。”

教师:“把两面镜子的边拼在一起形成了角,为什么镜子里面会有那么多的影像呢?”

孩子七嘴八舌说“这样照过来这样照过去”。

浩林:“不是的,是镜子照过来照过去,就会有了。”

教师:“哦,原来镜子的互相反射镜子里面就会出现很多的影像,这就是镜子的反射原理。”

出示量角器和记录表,知道量角器和记录表的使用方法

教师:“你们说这个角大,这个小,那角到底有多大,多小呢?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呢?”

“用量角器”。

教师:“量角器有什么?”“红线”“红线是表示量角器的0刻度。我们要把一面镜子放在红线上。”

教师示范量角器的操作方法,让孩子知道变换镜子角度的时候,放在红线上的镜子都不能动,只能摆动另一面镜子,还要记得两面镜子要拼在一起,做好朋友。

孩子再次探索:

过程实录:由于强调了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孩子的操作比较规范,当同伴没有把镜子放在红线上,孩子都会提醒同伴。

孩子们也从尝试中发现,原来规范的操作对实验的结果是有很大影响的。让孩子们懂得了“规范”与“科学”的关系。

分享再次探索的发现:

(把记录表贴在黑板上)

过程实录:在分享的过程中,孩子发现100到170度,影像都是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