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一生应具备的12种黄金心态
309600000020

第20章 平和心态:开拓成功的道路(5)

达尔文曾经说过:“如果我不是这么无能,我就不可能完成所有这些我辛勤努力完成的工作。”很显然,他坦然接受了自己的缺点。

每个人都不可能完美无缺,面对这不完美世界中的不完美人生,只有从内心接受自己,喜欢自己,欣赏自己,坦然地展示真实的自己,才能拥有成功快乐。

不必事事追求完美,尽管你是不完美的,但你仍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你喜欢自己,别人也会喜欢你;你珍视自己,别人也会珍视你。期待别人完美是不现实的,期待自己完美则是愚蠢的。喜欢不完美的自己,你将获得对自己的认同和理解;勇敢地展示自己,你将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所以,不要苛求自己,不要被完美所累,要活出自我。

既然你并不完美,那么犯点错误对你来说并不是世界末日。你要学会对自己宽容一点,不要过分盯住自己的短处,错就错了,纵然你悲伤、懊悔、内疚、抑郁等都于事无补。

错误的唯一标准,就是在我们冷静地分析过去的错误后,从中得到教训,然后再把错误忘掉。因为每当你开始为那些过去的事情忧虑的时候,你不过是在浪费时间。

智慧的人永远不会坐在那里为他们的损失而悲伤,却会很高兴地想办法来弥补他们的创伤。

莫要打肿脸充胖子

“虚荣心”一词,在《辞海》上释为:表面上的荣耀、虚假的荣誉。心理学上认为:虚荣心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是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虚荣心是一种常见的心态,因为虚荣与自尊有关。人人都有自尊心,当自尊心受到损害或威胁时,或过分自尊时,就可能产生虚荣心。

虚荣心最大的后遗症之一是促使一个人失去免于恐惧、免于匮乏的自由;因为害怕羞辱,所以不定时地活在恐惧中,常感匮乏,所以经常没有安全感,不满足;而虚荣心强的人,与其说是为了脱颖而出,鹤立鸡群,不如说是自以为出类拔萃,所以不惜玩弄欺骗、诡诈的手段,使虚荣心得到最大的满足。

虚荣心是一股强烈的欲望,欲望是不会满足的。虚荣心所引起的后遗症,几乎都是围绕在其周遭的恶行及不当的手段,所以严格说来,每个人的虚荣心应该都是和他的愚蠢等高。

林语堂先生曾在《吾国吾民》中认为,统治中国的三女神是“面子、命运和恩典”。“讲面子”是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民族心理,面子观念的驱动,反映了中国人尊重与自尊的情感和需要,丢面子就意味着否定自己的才能,这是万万不能接受的,于是有些人为了不丢面子,通过“打肿脸充胖子”的方式来显示自我。

虚荣的心理与戏剧化人格倾向有关。爱虚荣的人多半为外向型、冲动型、反复善变、做作,具有浓厚、强烈的情感反应,装腔作势、缺乏真实的情感,为人处世突出自我、浮躁不安。虚荣心的背后掩盖着的是自卑与心虚等深层心理缺陷。具有虚荣心理的人,多存在自卑与心虚等深层心理的缺陷,只是一种补偿作用,竭力追慕浮华以掩饰心理上的缺陷。

人无完人,任何人都会犯错误,有时甚至还一错再错,既然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可怕的并不是错误本身,而是怕知错而不肯改,错了也不悔过。

如果能坦诚面对自己的弱点和错误,再拿出足够的勇气去承认它、面对它,不仅能弥补错误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谨慎,而且能加深领导和同事对你的良好印象,从而很痛快地原谅你的错误。这不但不是“失”,反是最大的“得”。

事实上,一个有勇气承认自己错误的人,他也可以获得某种程度的满足感,这不仅可以消除罪恶感和自我保护的气氛,而且有助于解决这项错误所制造的问题。卡耐基告诉我们,即使傻瓜也会为自己的错误辩护,但能承认自己错误的人,就会获得他人的尊重,而且令人有一种高贵诚信的感觉。

如果你总是“打肿脸充胖子”,那么,请接受以下这些建议:

1假若你必须向别人交代,与其替自己找借口逃避责难,不如勇于认错,在别人没有机会把你的错到处宣扬之前,对自己的行为负起一切的责任。

2如果你在工作上出错,要立即向领导汇报自己的失误,这样当然有可能会被大骂一顿。可是上司的心中却会认为你是一个诚实的人,将来也许对你更加倚重,你所得到的可能比你失去的还多。

3如果你所犯的错误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同事的工作成绩或进度时,无论同事是否已发现这些不利影响,都要赶在同事找你“兴师问罪”之前主动向他道歉、解释。千万不要企图自我辩护,推卸责任,否则只会火上浇油,令对方更感愤怒。

偶尔犯下无心之过,是很普通的事情,关键是犯错后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它。犯错误不算什么罪大难饶的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只有放下了面子,不再固守所谓的自尊,人才能坦诚地面对自己、面对别人。

做人如弹簧,能屈亦能伸

有一位哲人说过:会生活的人,并不一味地争强好胜,在必要的时候,宁肯后退一步,做出必要的自我牺牲。

积极奋斗、努力争取、勇敢拼搏、坚持不懈这些都是褒义词。但应该看到,人生的路并不是一条笔直的大道,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人们不仅需要慷慨陈词,而且需要沉默不语;既需要穷追猛打,也需要退步自守;既应该争,也应该让,如此等等,一句话,有为是必要的,无为也是必要的。就此而言,老子的无为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人生的旅途中,应有所为,有所不为。无为和有为的选择取决于主客我敌双方的力量对比。当主体力量明显占优势,居高临下,以十挡一,采取行动以后,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时,应该有为。而当主体处在劣势的位置上,稍一动作,就可能被对方“吃掉”,或者陷于更加被动的境地,那么,便应该以退为进,坚守“无为”方是。无为只是一种权宜之计、人生手段,待时机成熟,成功条件已到,便可由无为转为有为,由守转为攻,这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屈伸之术。

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那时的富兰克林因为年轻而轻狂张扬,他挺胸抬头迈着大步,结果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门框上,疼得他一边不住地用手揉搓,一边看着比他的身子矮去一大截的门。老前辈看到富兰克林这副狼狈的样子,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学会弯曲,该低头时就低头。这是你来我这里所得到的赠言。”

富兰克林把这次经历看成是一生最大的收获,一生铭记并从这一准则中受益终生,成为美国历史上信受尊崇的“国父”。

智慧无国界,这位美国老前辈深谙中国古人所说的“弯曲”二字的真谛。人生之旅,坎坷多多,难免直面矮檐,遭遇逼仄。弯曲,就是在生命不堪重负的情况下,效仿雪松柔韧的品格,适时适度地低一下头,躬一下腰,抖落多余的沉重。唯有如此,人生之旅方可伸缩自如,游刃有余,步履稳健,一路走好。做人能懂得弯曲并敢于弯曲,是一种本领,更是一种境界。不会弯曲能做人,学会弯曲做能人——我们当师法雪松敢于弯曲的精神,以期让自己活得更精彩,更成功!

在生活当中,学会弯曲面对社会百态,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平和隽永。

我们在谈到成功之道时经常会陷入一种误区,只单纯地强调要有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但是,有时候,一味地勇往直前未必是一种最好的方法,弯曲是一种以退为进的人生策略。

的确,人生需要不断进取。疾风知劲草,人须有傲骨,面对险恶的局势,人应当有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这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视死如归”精神我们自应提倡,也是我们一直所倡导的一种精神。但是,客观世界是复杂多变的,就某个具体的事情来说,也有其“时”、“势”的问题,在某些特定的时间里、环境下,选择弯曲的方法,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策略,而并非是消极退让。

“识时务者为俊杰”。所谓时务,也指时机,是客观形势和时代潮流,弯曲者面对环境变化,认清时务,因要而变,相机而动,他们不会一味死拼,不讲策略,这其实就是弯曲者的智慧——冷静、理智。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一代战神韩信忍受“胯下之辱”,都是因为他们懂得弯曲,不因一时之争而盲目冲动。人生总有起伏,我们应当学会因势利导,而非“逆风而行”。

在时刻变化的世界里,要生存要发展,每一个人就必须作自我调整,才能适应环境。因此,每一个人心理上要随时随地准备打破既有的、不合时宜的处事方式。这个世界需要变化,而变化总会带给我们很多意外甚至挫折,在困难面前,我们需要一种平和心态,以退为进,弯曲面对生活。做人如弹簧,才能更有韧性,而非玻璃一般脆弱易碎。

弯曲是知识、智慧的独到涵养,更是理性、大度的深刻感悟。面对着一个高速发展的物质世界,我们必须具有人性的成熟美。否则,即使是将成功送到我们面前,我们还是难免在毛躁中去相遇失败。

学会忙里偷闲,张弛有度

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只劳心的工作,并不会让人感到疲倦。听起来似乎令人不可思议,但在几年前,科学家们就已发出——人类大脑在不降低工作效率的情况下究竟能支持多久呢?令人惊奇的是,科学家们发现:血液通过活动的脑部时,一点都没有疲劳现象!如果你从正在劳动的工人血管中抽取血液样本,你就会发现里面充满了“疲劳毒素”,因而产生疲倦现象。但是,假如你从爱因斯坦身上取出一滴刚经过脑部的血液加以观察,就会发现里面根本没有任何“疲劳毒素”。

有关专家宣称,大多数疲劳现象源于精神或情绪的状态。英国著名的精神病理学家哈德菲尔德在其《权力心理学》一书中写道:“大部分疲劳的原因源于精神因素,真正因生理消耗而产生的疲劳是很少的。”

著名精神病理学家布利尔更加肯定地宣称:“健康状况良好而常坐着工作的人,他们的疲劳百分之百是由于心理的因素,或是我们所谓的情绪因素。”

那长期工作者存在的情绪因素是什么?喜悦?满足?当然不是!而是厌烦、不满,觉得自己无用、匆忙、焦虑、忧烦等。这些情绪因素会消耗掉这些长期坐着工作的人的精力,使他们容易患感冒、精力衰退,每天带着头痛回家。不错,是我们的情绪在体内制造出紧张而使我们觉得疲倦。

为什么你在工作时会感到疲劳呢?丹尼尔·乔塞林说道:“我发现症结在哪里了——几乎是全世界的人都相信,工作认不认真,在于你是否有一种努力、辛劳的感觉,否则就不算做得好。”于是,当我们聚精会神的时候,总是皱着眉头,紧绷肩膀,我们要肌肉做出努力的动作,其实那与大脑的工作一点也没有关系。

大多数人不会随便地浪费自己的金钱,但是他们却在鲁莽地浪费自己的精力,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却必须承认的事实!那么,什么才是解除精神疲劳的方法?放松!放松!再放松!要学会在工作的时候让自己放松!

古人云:“一张一弛,乃文武之道。”人生也应该有张有弛,也应该忙里偷闲。人生就像条弦,太松了,弹不出优美的乐曲,太紧了,容易断,只有松紧合适,才能奏出舒缓优雅的乐章。

悠闲与工作并不矛盾。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能拿得起,放得下。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该工作的时候就好好工作,该休息放松的时候就玩个痛快。这样才能更好地工作,更好地生活。

工作休闲应该搭配得当,不能忙时累个半死,闲时又闲得让人受不了。可以隔三差五地安排一个小节目,比如雨中散步、周末郊游、烛光晚餐等。适时的忙里偷闲,可以让人从烦躁、疲惫中及时摆脱,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