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一生必须具备的30种关键能力
309700000022

第22章 沟通能力—合作成功的关键(2)

要达到这样的良好效果,你必须积极地倾听别人说话,你要愿意自我投入,因为这不只是让声波进入耳朵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在谈话过程中,你必须保持灵敏、主动,克服不良的听话习惯。例如只听你希望听到的,或者是常常分心,这些都是干扰。另外,听别人说话的时候,不是从你自己的观点来听,而是要主动地听,并接受对方所说的内容是什么。

就你而言,积极地倾听也许是个全新的观念,你可能从来都没想到过这回事。你总是以为,听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就像耳朵一样。可是,如果你愿意考虑新的途径,我们相信,如果你每天应用一些“积极倾听”的观念,就能更有效地沟通。

只要你愿意尝试新的事情,愿意重新调整聆听的习惯,以获得最好的效果;愿意对别人表示真正的兴趣,希望更成功地和别人相处,你就会有愉快的经历,而且绝不会后悔。

假设有五个人去参加业务会议,在同样的会议中,也许会听到不同的事。这是因为,这五个人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观点,并且希望听不同的事情。不是自己希望听到的事,就不知不觉地忽略过去,这就是要好好地听别人说话非常困难的原因。

一般人听别人说完话之后,只能记得30%,过了一个星期,只记得10%。学习以积极的方式倾听——知道你为什么要听——然后你就比较能掌握听的秘诀,更能够增强理解力,超越那30%的限制。

如果你能对别人说的话进行充分吸收,那么你们之间的沟通就会更有效,长期将积极倾听的方法运用到沟通实践中,你的沟通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做个自信的讲话者

在美国辛西那提城市规划系“城市建设”的结课项目会上,全班20多个来自世界各国的学生,分别上台对自己的项目做5分钟的演讲。来自中国的女同学玲和明紧张地等待着最后的时刻,这是她们第一次在异国他乡用英语在众人面前演讲。

这时其他的同学都完成了演讲,20多双眼睛充满期待地盯着她们。

“你们无路可逃!”(You have no way out!)赫夫曼教授微笑地招呼她们上台,玲先勇敢地站了起来,用不流利的英语终于完成了人生最痛苦的演讲,同学们给予了她热烈的掌声。她如释重负地吸了一口气,感觉自己的表现并不像想像的那么糟糕。

这时,真正无路可逃的明站到了讲台上。她已经面色苍白、呼吸困难,高度的紧张使她痉挛了,她已经不能站立,蹲在地上,几乎是哭着请求赫夫曼教授:“我不能讲,我不能呼吸,我不行了……”

赫夫曼教授仿佛早已见过这样的悲惨局面,他毫不动情地微笑着说:“你当然行!你必须讲,你只有讲完,我们才能离开这里。这是你的里程碑,不能演讲就不能做城市规划!如果你用英文不流利的话,你可以用中文讲。”同学们一起喊:“明,你能做到!你能!”(You can do it!)山穷水尽的明,在同学的掌声中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结结巴巴地用中文做了5分钟的项目演讲。结束时,同学、教授一致起立给予她热烈的鼓掌。

尽管,除了玲之外没人知道她讲的是什么,但由于她的勇气,她的这门课得了A。

相信通过这堂课上的锻炼,明一定会成为一个自信的人,自信是影响沟通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自信的讲话者,才能成功地吸引他人的注意,让别人乐于与之交流沟通,所以,我们应该学习做一个自信式的讲话者。

但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自信式讲话的“难”并不是难于使用而是难于你的努力,它比其他三种方式需要你付出更多的努力。因为你必须注意自己的行为,同时还要考虑他人的感受。

要想成为自信式讲话者,就需要改变你的行为方式,为此,你可以参照下面的建议:

1协作性

当双方都进入交谈,也就是说双方都努力理解彼此的观点时,它能够起到最佳作用。

2灵活性

虽然你接触的所有人都不尽相同,但以直接、积极、自信、乐于倾听的态度对待每个人却是很好的方式。然后,当你进一步了解某些人时,再分别调整,以不同的方式与之相处。举个例子,对于有些人,你说得越少越好;对于另外一些人,你的语气坚定才能够受到重视;还有一些人,为了有效地与之合作,你就得有耐心。

3自控

任何接触中最难相处的人就是你自己。自信式讲话者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攻击式、退让式、消极进攻式讲话者却让情绪控制了他们。

4自始至终尊重他人

自信式讲话者用长远的目光看待工作关系。今天你面对的人们明天还会记得你。如果你对每个人都无条件地尊重,你在将来就会获得更多的伙伴和联盟者。不敬的行为不仅会得到别人不敬的回报,而且沿着攻击式或消极进攻式道路走下去你就会进入拔河比赛的状态中。你可以采取行动处理你讨厌的局面,但你应当始终保持对他人的尊重。

5将精力集中在问题而不是责难上

在任何工作环境中,问题都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许多问题都涉及其他人。当你自信讲话时,你的焦点就放在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放在追究问题如何产生上,这样大家就不是采取彼此责备的方式而是采取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

欲有效沟通必谙熟礼仪

日常社交礼仪规范,是指在日常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具有社交性质的行为应当遵守的礼仪规范。日常社交礼仪规范与日常工作操作的行为规范在许多方面是互相融合、互相统一的。这是人类社会活动、人与人相互关系文明化的体现,也是人性完善和发展的重要体现。

日常沟通礼仪,体现在日常工作和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

1称呼礼仪

每个人在社会交往中,都希望在社会地位、人格、才能等方面受到他人的尊重。这种渴求尊重的心理,又常集中表现在对称呼的重视上。因此,日常社交活动中,我们要善于得体地使用谦称和敬称。

(1)谦称。谦称是抑己,以间接表示对他人的尊重。谦称自己。最常使用的是“我”、“我们”。目前尚流行一些古人的谦称词,如“敝人”、“在下”、“愚”、“晚生”等。

(2)敬称。通常所用的词如“您”、“您老”、“您老人家”、“君”等,都表明说话人的谦恭和客气。

(3)职业称谓。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往往习惯于职业称谓,这带有尊重对方职业和劳动的意思,同时也暗示了谈话与职业有关。如“师傅”、“大夫”、“医生”、“老师”、“律师”、“法官”等。同时在前面可以加上姓氏。有时,还可以用“博士先生”、“教授先生”等称呼。

(4)亲属性称谓。对非亲属的交际对方用以亲属称谓来称呼,不仅可以表示尊敬,还能传达某种亲情。这种称谓法,常用于非正式交际场合。

2介绍礼仪

自我介绍时,可以介绍一下自己的姓名、身份、单位,如果对方表现出结识的热情和兴趣,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介绍一下对方关心的问题:比如自己的原籍、毕业学校以及学习情况、工作经历、兴趣特长等。不过,切忌信口开河,过分表现自己,应该在介绍完时,表示“请多多指教”。另外,重要的是使对方记住自己的名字,因此要对自己姓名的字,尤其是冷僻字,加以必要的阐说。

常见的介绍规则是:

将男士介绍给女士。通常先把男士介绍给女士,并引导男士到女士面前做介绍。介绍中,女士的名字应该先被提到,如:“王小姐,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李经理。”

将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

将地位低者介绍给地位高者。

将未婚的介绍给已婚的。在两个妇女之间,通常先将未婚的介绍给已婚的。如果未婚的女子明显年长,则先将已婚的介绍给未婚的。

将客人介绍给主人。

将后到者介绍给先到者。

3致意礼仪

见面时,向对方致意,表示尊重的礼仪有很多种,不同国家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各有其特点和规范。现代见面时的致意礼仪,较通用的主要有:名片礼、握手礼、鞠躬礼、抱拳礼、合十礼、拥抱礼、吻礼,等等。以握手礼为例做一下相关介绍。

握手礼。握手时要注意:若掌心向下显得傲慢,表现出有一种支配欲和驾驭感;若掌心向上显得谦恭伸出双手捧接对方的右手则更是谦恭至极了。这些都应该掌握。

握手时,通常年长(尊)者、女士、职位高者、上级、老师先伸手,然后年轻者、男士、职位低者、下级、学生及时与之呼应。来访时主人先伸手,以表示热烈欢迎和等候多时之意。告辞时待客人先伸手后,主人再伸手与之相握,才合乎礼仪,否则有逐客的嫌疑。朋友和平辈之间谁先伸手不用计较,一般谁伸手快,谁更为有礼。

需要注意的是,男士和女士之间,绝不能男士先伸手,这样不但失礼,而且还有占人便宜的嫌疑。但男士如果伸出手来,女士一般不要拒绝,以免造成尴尬的局面。

时时处处做个沟通高手

与同事沟通要“以心换心,以情换情”

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初春季节,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集聚巴黎。他们在一份会议宣言中写道:“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孔子究竟有何神通?他反复阐述仁与礼。仁的内涵是爱人与修身正己,强调的是人格上道德的完善;礼指的是反映、体现出仁的行为准则,它强调名分与尊卑长幼。孔子的核心思想可以说就是一个“仁”字。“仁者爱人”,“仁”就意味着博爱。

法国启蒙思想家强调:平等、自由、博爱。“博爱”实际上不仅是一种社会伦理,更重要的,它还是一种让你人生更快乐的法宝。只有“博爱”的人,才能胸襟开阔,才能真正做到待人热情、友善和乐于助人,才能在人际交往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工作中与同事的沟通时,要做到“以心换心,以情换情”。

战国时,梁国与楚国相邻。

两国颇有敌意,在边境上各设界亭(哨所)。两边的亭卒在各自的地界里都种了西瓜。

梁国的亭卒勤劳,锄草浇水,瓜秧长势很好;楚国的亭卒懒惰,不锄不浇,瓜秧又瘦又弱,惨不忍睹。

人比人,气死人。

楚国的人觉得失了面子,在一天晚上,乘月黑风高,偷跑过去把梁国的瓜秧全都扯断。梁国的人第二天发现后,非常气愤,报告县令宋就说:“我们要以牙还牙,也过去把他们的瓜秧扯断!”

宋就说:“楚国的人这种行为当然不对。别人不对,我们再跟着学就更不对,那样未免太狭隘、太小气了。你们照我的吩咐去做,从今晚开始,每晚去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也长得好。而且,这样做一定不要让他们知道。”梁国的人听后觉得有理,就照办了。

楚国的人发现自己的瓜秧长势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仔细观察,发现每天早上地都被人浇过,而且是梁国的人在夜里悄悄为他们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