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礼仪实用百科(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3105000000001

第1章 礼仪风俗概论(1)

礼仪的起源

礼仪作为人类交际的表现形式之一,同其他诸如文字、绘画等文明表现形式一样,是人类不断摆脱愚昧、野蛮,逐渐走向文明、开化的标志和见证。

那么,礼仪的含义何在?今日丰富多彩的礼仪,其最初的根源又是什么?

礼仪的含义

在中文里,最早的“礼”和“仪”是分开使用的。在古代典籍中,“礼”主要有三层意思:一是政治制度,二是礼貌、礼节,三是礼物。“仪”也有三层意思:一是指容貌和外表,二是指仪式和礼节,三是指准则和法度。而将“礼”和“仪”连用始于《诗经·小雅·楚茨》:“为宾为客,献酬交错,礼仪卒度。”

中国古代的“礼仪”从本质上更偏重于政治体制上的道德教化。

在西方,“礼仪”一词始于法语Etiguette,它的原意是“法庭上的通行证”。古代法国的法庭为保证法庭秩序,把各种规则写在进入法庭的通行证上,让人们去遵守。后来,“礼仪”一词进入英语,演变成“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它同样有三种含义:一是指谦恭有礼的言谈举止,二是指教养和规矩,也就是礼节,三是指仪式、典礼、习俗等。

纵观中外对“礼仪”涵义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出它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意思:

(1)礼仪是一种行为规范或行为模式,见了面不自觉地要伸出手,临走时下意识地要说声“再见”。没有人非逼着你这样做,但你却觉得只有这样才算合适和正确。

(2)礼仪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当然,不可能全世界每个人都遵从同一礼节,但相对于偶然性的行为,礼仪却是普遍的。现在,国际上通用见面打招呼说“你好”。

(3)礼仪是有它存在的合理性的,如约束人类欲望,保证社会秩序,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当然,这是概念上的认知,和外在表现是有区别的。

礼仪的根源

关于礼仪的根源问题,古往今来一直是人们颇感兴趣的,但至今并无定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乐山乐水,主要有以下几种比较流行的观点:

(1)祭祖说即认为礼仪源于祭祖,它是原始人祭祀祖先的一种仪式规则,后来才逐渐发展为调整相互关系的风俗习惯。

(2)风俗说即认为礼是由原始社会的风俗习惯演变而来的,进入文明社会后,由所谓的“圣人”加以改造,变成系统的礼。

(3)父权制说即认为是为了划分尊卑贵贱的需要,类似于家长制的说法。

(4)需求说即认为礼仪是人类交往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是源于人际交往的需要。

我们认为,不能以某种行为或需要作为礼仪的最初起源,若从时间上分析,它肯定源于原始社会;若从缘由上分析,它是人性的要求。

关于握手的起源,就有很多有意思的观点。

有人认为,在远古时代,人类以打猎为生,不同部落的陌生人在路上相遇,为了证明自己没有恶意,便主动丢掉手中所握的石块或利器,并让对方触摸、检查手掌,以表示对对方的信任和友好。这种礼俗沿袭下来,便诞生了见面之时要握手的礼节。

还有一种观点是,在中世纪的欧洲,骑士之间为了超越对手,证明实力,要进行格斗,败者摘下头盔,甘拜下风,乞求胜者宽宏大量,饶其不死。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如果格斗双方势均力敌,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使用动作来谈判。他们把平时持剑的右手伸向对方,相互上下摇晃,一直达到满意的协议才分开。这种骑士的规矩后来便传播到广大民众中,而成了当今遍布全球的握手礼节。

据考古学、民俗学等方面的材料证明,我国原始社会生活中已经形成了颇具影响的礼仪规范,宗教礼仪、婚姻礼仪等初具雏形。

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说法,在一些保留着很多原始特征的民族中,可见一斑。

我国东北的鄂伦春族,在解放前仍沿袭着原始社会的一些礼仪规范,如相信万物有灵,他们对熊的崇拜,正像某些汉族人对龙的崇拜一样,十分虔诚。打猎归来,若捕到了熊,大家都伤心地痛哭一场,吃完熊肉后,还要再哭一次,并对熊骨进行天葬。

在国外的某些民族,原始的礼仪形式同样具有很强的约束力,但这种约束是自觉的。某些风俗习惯也很有意思。

在非洲喀麦隆一带的西非庞圭人,往往瞧不起到他们那儿去的白人考察人员,认为他们“缺乏教养”,原因很简单:这些人连“我要去拾点柴”或“我去看看捕兽陷阱”或是“暗示大小便”的话都不懂。

这就是庞圭人的原始礼仪,忌讳直言粪便、尿液的排放。颇有礼貌的庞圭人来到其他村寨,首先便是婉言询问“村长的住处”,或者问:“如果有人追捕我,我能到什么地方去躲避呢?”上述说法概出自“讲礼仪”的人之口,他们总是用其他词句表达“上厕所”这一意思。

在西方,礼仪的演变与中国有相似之处,但又有很大的特殊性,这不仅表现在礼仪的具体形式上,还在于关于礼仪的哲学论述上。换句话说,孔孟与苏格拉底、柏拉图不一样。

爱琴海地区和希腊是亚欧大陆西方古典文明的发源地。约自公元前6000年起,爱琴海诸岛居民开始从事农业生产。此后,相继产生了克里特文化和迈锡尼文化。公元前11世纪,古希腊进入因《荷马史诗》而得名的“荷马时代”。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这部著名的叙事诗主要描写特洛伊战役和希腊英雄奥德赛的故事,其中也有关于礼仪的论述。如讲礼貌、守信用的人才受人尊重。

古希腊哲学家对礼仪有许多精彩的论述。例如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80~前500年)率先提出了“美德即是一种和谐与秩序”的观点;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前399年)认为,哲学的任务不在于谈天说地,而在于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培植人的道德观念。他不仅教导人们要待人以礼,而且在生活中身体力行,为人师表;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指出理想的四大道德目标:智慧、勇敢、节制、公正;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前322年)指出,德行就是公正。他说:“人类由于志趣善良而有所成就,成为最优良的动物,如果不讲礼法,违背正义,他就去堕落为最恶劣的动物。”

公元1世纪末至公元5世纪,是罗马帝国统治西欧时期。此间,教育理论家昆体良撰写了《雄辩术原理》一书。书中论及罗马帝国的教育情况,认为一个人的道德、礼仪教育应从幼儿期开始。而诗人奥维德通过诗作《爱的艺术》,告诫青年朋友不要贪杯,用餐不可狼吞虎咽,但追求情侣的男子,却可以用手指蘸酒写情书。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开始封建化过程,12~17世纪,是欧洲封建社会鼎盛时期。中世纪欧洲形成的封建等级制,以土地关系为纽带,将封建主与附庸联系在一起。

此间制订了严格而繁琐的贵族礼仪、宫廷礼仪等。例如于12世纪写成的冰岛诗集《伊达》,就详尽地叙述了当时用餐的规矩,嘉宾贵客居上座,举杯祝酒有讲究……14~16世纪,欧洲进入文艺复兴时代。该时期出版的涉及礼仪的名著有:意大利作家加斯梯良编著的《朝臣》,《朝臣》论述了从政的成功之道和礼仪规范及其重要性;尼德兰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1466~1536年)撰写的《礼貌》,《礼貌》着重论述了个人礼仪和进餐礼仪等,提醒人们讲究道德、清洁卫生和外表美。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年)指出:“一个人若有好的仪容,那对他的名声大有裨益,并且,正如女王伊莎伯拉所说,那就‘好像一封永久的推荐书一样。’”

17、18世纪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浪潮兴起的时代,尼德兰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相继爆发。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的确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礼仪逐渐取代封建社会的礼仪。资本主义社会奉行“一切人生而自由、平等”的原则,但由于社会各阶层经济上、政治上、法律上的平等,因此未能做到真正的自由、平等。不过,资本主义时代也编撰了大量礼仪著作。英国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于1693年写作了《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系统地、深入地论述了礼仪的地位、作用以及礼仪教育的意义和方法。英国政治家切斯特菲尔德勋爵(1694~1773年)在其名著《教子书》中指出:“世界最低微、最贫穷的人都期待从一个绅士身上看到良好的教养,他们有此权利,因为他们在本性上是和你相等的,并不因为教育和财富的缘故而比你低劣。同他们说话时,要非常谦逊、温和,否则,他们会以为你骄傲,而憎恨你。”

西方现代学者编纂、出版了不少礼仪书籍,其中比较著名的如美国教育家卡耐基编撰的《成功之路丛书》等。

总之,礼仪的历史演变到今天,各个国家和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礼仪文化和礼仪规范。英国人的绅士风度、法国人的浪漫情调、美国人的洒脱自由、日本人的男女有别等等,已为世界所共知。但另一方面,当今世界也形成了一些被普遍认可和接受的礼仪惯例。

个性与共性并存,特色与惯例同在,共同构成了当今世界礼仪的亮丽风景。

礼仪的特点

礼仪的本质特点是它的文化性,隶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由经济基础制约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一般而言,礼仪具有五性:时代性、地域性、具体性、操作性、理智性。

时代性

西藏在和平解放前,基本上是农奴制社会。那时,农奴主外出,农奴既要备马,还要跪伏在马的一侧,供主人当“阶梯”。对当时的所有人而言,这就是天经地义的礼节。

农奴主根本不会对农奴的尊严、人格有丝毫的牵挂,从农奴的背上上马,耀武扬威,非常合乎礼节。而农奴制一旦被推翻,日月换新天,就不可能再有这样的礼仪,若再有,在法律上违法,在礼仪上将被视为“无礼”。

这就是时代变迁的结果,“世移事异,变‘礼’宜矣”。

20世纪初,在欧美如果有一位少妇外出遛狗,将被视为极大地丧失风度,有辱礼节。即使那只哈巴狗很有“教养”,同样证明少妇是没教养的,周围的异样眼光将使她陷入尴尬境地。

但是20年之后,欧美遇狗成风,成为最有风度的少妇最有风度的行为。在人们羡慕的眼光里,这不但符合礼节,而且是一种上层生活的表现。

由上可见,礼仪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必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历史的进步而进步,不可能一成不变,所以后人对前人的礼仪规范也没必要墨守成规,要正视礼仪的变异性、现实性,正如黑格尔所说:“传统并不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它所接受过来的东西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传给后代。它也不像自然过程那样,在它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和活动里,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逝者如斯夫”,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与之相适应的礼仪。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未来更高阶段的礼仪,必然适应更高度的义明,从而更能为所有的人自觉遵守。

地域性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国家、民族,同一国家的不同地方,也都有着不同的礼仪,甚至截然相反。

中西礼仪的差距是共知的,它基于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别,呈现了各有的地域特色。

中国人崇拜龙,就是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开始的,进入君主时代,龙又成了“真龙天子”的象征。到今天,龙又成了吉祥喜庆的代名词。然而,在英国以至整个西方世界,龙是凶残阴险的标志,人人惧怕,人人厌恶,而且很多关于龙(蛇)的故事中,它总是落个被宰杀的下场。所以,圣诞节给中国人送龙的贺卡(当然,送“龙卡”的还不多),则很适合中国人的欣赏口味,若对英国人也如此,则是大大的失礼了。

关于“老”的理解,中西也是毁誉不一。

在我国,虽然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但是人们依然尊敬地称呼上了岁数的工人为“老师傅”,称德高望重的老师为“吴老”、“钱老”,称年事已高的先生为“老伯”或“老大爷”等。“老”象征着经验丰富,“姜还是老的辣”。而老当益壮者更是令人钦佩。不过,假如我们满怀敬意用“老”字称呼一些西方人,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在美国,就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美国一所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在欢迎校长的母亲光临时,尊称她为“老夫人”,结果“老夫人”竟拂袖而去。对她来说,“老”意味着“魅力丧失”,“风韵不存”。无独有偶,一群欧洲游客在北京附近登长城时,热情的导游想搀扶一位外国老人,却遭到老人的“白眼”。“我不是‘老先生’,我自己能行”。在西方,“老”意味着“精力不济,走下坡路”,“老”有时就是“不中用”的代名词。谁愿意被人瞧不起呢?而独立意识强、不愿麻烦别人、不想拖累子女的西方老人,更是不言老,不服老,自然也不乐意被别人尊称为“老人”。故此,当我们与西方老人打交道时,要充分理解和尊重他们的意愿。

在宴请语言方面,更是有趣。

宴请是一种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方式,东西方人士都乐于此道。但是,同样是请客,中国主人和西方东道主致辞的风格却截然不同。

中国人请客,主人动筷子时,往往客气地说:“没什么菜,请随便用。”一些西方客人听了此话好生奇怪,明明是满满一桌子菜,主人怎么说没什么菜呢?西方客人之所以疑惑不解,皆因不熟悉中国人的生活习性。中国人一向认为,“满招损,谦受益”,因此,视谦虚为美德的中国人说话时十分谨慎,甚至过分谦虚。相比之下,西方人请客时很少上许多菜,但却振振有词:“这是我的拿手好菜。”或者热情洋溢地说:“这道菜,是我夫人特地精心为你做的。”在中国人看来,这些西方人似乎有点狂妄,真不知天高地厚。但这则恰恰表现出西方人的热情与直爽。这里顺便指出,中国人请客时,桌子上的食物若被客人一扫而光,主人的面子会很不好过。因为,这表明饭菜不够丰盛;而西方女主人见此情景,定会感到欢欣鼓舞。她若瞧见盘子里还剩下不少菜,反而会垂头丧气,因为剩菜说明其烹调水平有待提高。

礼仪的这一特点,要求在社交和礼仪活动中,我们既要注意各民族、国家、区域文化的共同共通之处,又应十分注意谨慎地处理相互间的文化差异。既要保持自尊,又要尊人,科学恰当地处理礼仪活动中不同文化的碰撞问题,把地域差别作为交流、互补的条件。

具体性

这也可称为礼仪的阶级性,即礼仪并非都是符合人们所设定的美好理想,人类所追求的东西并非都能在礼仪中反映出来。

特权社会必然以掌握稀缺资源的阶级为核心,礼仪很大程度上包含着他们的利益和需求。

《礼记·曲礼上》有一句名言:“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意即“礼”所赋予的各种待遇、权利是奴隶们根本不能享受的,而“刑”所规定的各种罚则,与君王、王族、达官、贵人是无缘的。礼、刑与阶级地位如此紧密地连在一起,其阶级性何其鲜明。

但是,我们不能由此而断言“礼仪都具有阶级性”。试想,原始社会还没产生阶级,但有礼仪,那么礼仪的阶级性从何而来?

《礼记·曲礼上》中有两个例子: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其他如西餐具的摆法、用法;给老人让座;别人帮助了自己说一声“谢谢”等,给这些日常礼仪形式带上阶级性的帽子,恐怕就荒唐可笑了。其实许多礼仪都是不带任何阶级色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