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国宝密码
310700000025

第25章 曾侯乙编钟出土秘闻—世纪强音,响震寰宇

发现地点:湖北随州城郊

发现及发掘时间:1977年9月发现,1978年开始发掘

距今年代:2400多年

考古地位:是我国文物考古、音乐史和冶铸史上的空前发现

出土一波三折

1977年9月,湖北随州市的一支驻军准备扩建营房,施工地点就选在了东团坡山冈上。可是,就在他们铲坡平地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片与地面颜色不同的“褐土”。部队所在所副所长解德敏意识到:出现如此大面积的异常土层,可能地下有古墓。他把情况汇报给了随县县委,但未引起重视,施工继续进行。第二年2月,褐土层中挖出了2米多长、1米宽的长方形大石板,解所长又一次向随县县委做了汇报。县里派文化馆副馆长王世振来到现场,王世振初步判定下面是座古墓,遂向襄阳地区文化馆报告。3月份,接到报告的湖北省博物馆考古队队长谭维四率队赴随州实地勘测。 

勘探结果发现:这片“褐土”是个面积达220平方米的超大古墓,比马王堆汉墓还要大6倍。勘探结束紧接着就开始发掘,考古队首先清理现场,然后决定起吊墓葬椁盖板。可是,墓葬中的47块椁盖板均由60厘米见方的梓木做成,最长的达106米,重约4吨。这给起吊工作造成了很大难度。最后,动用了黄河10吨大吊车才得以成功。椁盖板揭开后,人们发现:地宫中所有的文物都浸泡在了3米深的浑水里,水面上浮着一些乱七八糟的棺木。工作人员只得往外抽水,随着水面的下降,三段横梁和一根木柱慢慢出现。顺着横梁往下摸,让人们惊喜的事情出现了,水下有一排编钟!令人遗憾的是那根木柱,它是古乐器“建鼓”的支架。木柱贯穿鼓身垂直于地面,当考古发现时,它就已在水中浸泡了两千多年,随着积水逐渐抽去,鼓身脱离了水的浮力,受腐蚀的木柱再也无法支撑鼓身的重量折断倒地。这是此次考古过程中的一大损失。 

墓中的积水还引发了考古人员的争论。因为,在勘探之初,曾在墓中室上方的椁盖板上发现一个80厘米见方的盗洞。根据现场遗留的一些盗墓工具分析,盗墓时间大概在战国晚期至秦汉。那么,墓室积水是否因盗洞造成的?墓中的文物又是否完整呢?这个争论持续了20多年,直到2003年,根据有关专家对墓区地下水情况的研究表明,曾侯乙墓在埋藏后不久地下水就已经渗入,而且千百年来始终保持在古墓室高度三分之二的水平位置,盗洞则是在墓室内积水形成之后,由此可以推断盗墓贼当年无法进入墓室,墓葬中的文物应该是完整的。 

到1978年5月份,墓室积水终于抽干,曾侯乙编钟完全从水中露了出来。文化部文艺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音乐家黄翔鹏、王汀等人立即对出土的全套编钟逐个进行测音。检测结果显示:曾侯乙编钟音域跨越了5个八度,比现代钢琴少一个八度,中心音域12个半音齐全。为体现曾侯乙编钟的价值,1978年建军节,历史上唯一一场曾侯乙编钟原件演奏音乐会在驻随炮师某部礼堂举行。沉寂了2400多年的曾侯乙编钟重新奏响了它那雄浑而又浪漫的千古绝响。音乐会在《东方红》的乐声中开始,然后是古曲《楚殇》、外国名曲《一路平安》、民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最后,音乐会在《国际歌》中落下帷幕。这场音乐会共进行两个小时,当演出结束时,人们一时无法从那种震撼中回过神来,现场在数秒寂静之后,才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许多人早已热泪盈眶。 

这次音乐会过后,在国家文物局主持下,曾侯乙编钟复制工作展开。1984年7月,全套曾侯乙编钟复制成功。1997年香港回归之日,曾侯乙编钟的雄壮乐声飘荡在维多利亚海湾的上空,奏响了中华民族的世纪强音。如今,曾侯乙编钟原件、尊盘及同时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都被保存在湖北省博物馆内。 

在65件全套曾侯乙编钟里有一件最显眼的大钟,它高925厘米,重1348公斤,悬挂在巨大的曲尺形钟架最下层的中间。重要的是,钟的镇部刻有31字铭文,铭文的内容没有一字是涉及乐律方面的。这说明此钟与曾侯乙编钟原本不是一套,应该是下葬时临时加进去的。学者们还发现,它代替下层最大的一件编钟挂在了最显眼的位置,显示了它的重要性。 

铭文中的内容记载了这个大钟的来历。原来,这是楚国送给曾侯乙的礼物。 据历史记载,即楚昭王10年,吴王阖闾和他的同胞兄弟夫概率兵攻打楚国,五战获胜,最后攻破了楚国的都城。破城之时,楚昭王慌忙从郢都逃走,到云梦泽时,被吴军射伤。经过几番辗转,楚昭王逃到了随国,即历史上有名的“楚昭王奔随”。吴王阖闾听说了,立即率兵追到随国。这时曾侯保护了楚昭王,楚昭王因此感激不尽。后来,楚国援军赶到了,大败吴军,吴王只好带兵离开了楚国,楚昭王终于得以保全性命,回国复位。到楚惠王(即楚昭王的儿子)时,为报答曾侯乙的救父之恩,就将此钟送给了他,以表达两国的友好关系。 

曾侯乙编钟欣赏

编钟是古代打击乐器,也是象征拥有者权位的礼器,主要流行于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编钟的悬挂方式有三种:上层钟用插挂式,以插销入挥、串钩钟钮;中层钟用钩挂式,挂钩为框架钩和焊钩两种;下层钟用环挂式,挂钩有爬虎套环和双杆套环两种。 

曾侯乙编钟共8组65件:上层3组19件为钮钟;中层3组33件为南钟,分短枚、无枚、长枚三式;下层为两组大型长枚甫钟,共12件,另有搏1件。其中,最大的1件通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最小的1件通高202厘米,重24公斤。钟体总重2567公斤,加上钟架(含挂钩)铜质部分,合计442148公斤。

该编钟的钟架相当高大,左短架长335厘米、高273厘米,中、右长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钟架由两堵立面垂直相交。两面长短不同。7根彩绘木梁呈曲尺形,两端以蟠龙纹铜套加固,由6个佩剑武士形铜柱和8根圆柱承托。钟架分为上、中、下三层,钟架及挂钩多达246个。钟及架、钩上还有铭文近4000字,内容为编号、记事、标音及乐律理论。全部甬钟的记事铭文均为“曾侯乙作持”5字,标明了钟的所有者。搏钟的铭文则记载楚王熊章为曾侯乙铸宗一事。标音明文标示了钟的悬挂位置或敲击部位及其所发音的名称,构成了十二半音称谓体系。乐律理论记述了曾国与楚、晋、齐、申、周等国的律名对应关系。钟铭所见律名28个、阶名66个,绝大多数都是前所未知的新材料。这套编钟的铭文,是一部重要的中国古代乐律理论专著。 

全套编钟的音域非常宽广,每件钟均有呈三度音程的两个乐音,可以同时击发,亦可分别击发,证实了中国古编钟每钟双音的规律。其音域自C2至D7,中心音域内具十二半音,低音深沉浑厚、中音圆润淳朴、高音清脆明快,可以旋宫转调,演奏七声音阶的多种乐曲。

全套钟及钟架铜构件都是铜、锡、铅合金,合金比例各有不同。上面还有人、兽、龙、花和几何等纹饰,以赤、黑、黄色与青铜本色相映衬,显得庄重肃穆,精美壮观。

附:曾侯乙其人

曾侯乙姓姬名乙,生卒年代约为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433年之间,是战国时期南方小国曾的国君。其登基为王应在公元前463年前后,在位约三十年。史籍上找不到关于曾侯乙的任何记载,关于他的情况很多来自于曾侯乙墓的发掘。其墓葬中除了曾侯乙编钟、曾侯乙尊盘等铸造精良的青铜器,还出土了大量兵器。关于他的生卒年代等都是通过考证铭文以及对墓主人骨骼进行鉴定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