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国宝密码
310700000029

第29章 石鼓文—古朴雄浑 肃穆凝重

发现地点:今陕西省凤翔三源

发现及发掘时间:唐代初年

距今年代:2300多年

考古地位:对中华文明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石鼓文出世经历

据说,石鼓文上所刻的,是关于秦王游猎的10首诗,但是,谁也没有真正见过这十个鼓形的石头。直到唐代初年,它们才在陕西省天兴县(今陕西凤翔)三源重新被发现。 

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天气非常炎热,一乘小轿缓慢地行走在郊野中。忽然轿夫脚下一个踉跄,连人带轿都翻倒在了路边。轿中的于公子也被摔到轿外,当他抖衣起身正要责备轿夫时,路边有几个大小相当的鼓状器物吸引了他的目光。他随即俯身去看这几块石头,发现每块石头上都有一首诗。可惜,于公子当时急于进京办差,时间紧迫,最终未动石鼓。但陕西凤翔境内发现石鼓文的消息却不胫而走,并很快传到担任国子监博士的韩愈那里。韩愈得知此事后,马上修书国子监祭酒,希望他能收藏石鼓,可国子监祭酒拒绝收藏,这令韩愈大失所望。抑郁的韩愈遂提笔写下了著名的《石鼓歌》。后来,韩愈的好朋友郑余庆出任国子监祭酒,石鼓才被安放在凤翔县的孔庙中,遗憾的是10个石鼓却少了一个。

到了北宋时,有一位向公子在研究他收集到的碑文拓片时,忽然觉得有几行字好像在哪里见过。经过反复思忖,向公子认定,这就是10个石鼓中丢失的那个鼓的拓片,名叫“作原”。当他得知“作原”拓片来自陕西秦岭一带后,就立即赶到那一带寻找。可是很长时间都没结果。一天晚上,向公子来到郊野的一户人家,打算寄宿。这家的男主人是个屠户,以卖肉为生。

他家里有一块巨大的磨刀石,正是那个丢失的石鼓。向公子非常激动,他以一只驴,全部的盘缠,还有为屠户做一个月工的代价换得了这只石鼓。然后将它送给了凤翔县令。至此,10个石鼓终于得以团聚了。 

宋徽宗得知石鼓团聚后,便将它们接进了京城汴梁,奉为国宝。为了更好地保护石鼓上的文字,宋徽宗命工匠将文字加深,并用金粉填充。金兵入关之后,他们抠走了金粉,石鼓再次被丢弃在燕郊荒野。元朝建立后,石鼓被放置在国子监大成门内。到了清朝乾隆皇帝时,他命人将国子监石鼓以仿制的换取,原件则运往紫禁城珍藏。 

抗日战争爆发后,历经劫难的石鼓也不得不随其他文物一再迁移,直到抗战胜利,才终于返回北京,重新恢复了它尊贵的身份。 

关于石鼓文

石鼓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因其形状似鼓而得名。石鼓共10只,每只高90厘米,直径约60厘米,为花岗石质,圆顶平底。每鼓分别以籀文刻四言诗一首。内容记述秦国君游猎,故又称“猎碣”, 因被弃于陈仓云野,也称“陈仓十碣”。由于年代久远,辗转周折,目前石鼓上的字多已剥落,有的石鼓已一字无存。

石鼓文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其所刻文字的书法。它上承西周金文,下启秦代小篆,字体多为长方形,用笔圆劲挺拔、结体方正、规范严谨,书法体势整肃、端庄凝重、浑厚自然,使得石与形,诗与字浑然一体,充满古朴雄浑之美。石鼓文被历代书家视为习篆书的重要范本,有“书家第一法则”之称。其对书法界的影响以清代最为突出,著名篆书家杨沂孙、吴昌硕就是主要得力于石鼓文而形成自家风格的。

但是,对于石鼓文的成文年代,历代学者却颇有争议,成为长期以来的难解之谜。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和张怀瓘的《书断》中,都认为石鼓文系周宣王时史籀所作。可是,史籍上并没有周宣王在岐阳田猎的记载,与石刻一事不符。

而撰写《金石跋》的武亿则认为,石鼓文作于汉代,他只有一个理由,就是石鼓文中提到了天子驾六马,这符合汉代天子驾六马的制度。可是,秦代同样有此制度。

金人马定国和明代顾炎武都持北周说。马定国从石鼓文的字画上与蝌蚪文、籀文、小篆等笔法作了比较。而顾炎武云:“石鼓凡十,相传为周宣王猎碣。今读其文,皆浅近之辞,殊不及《车攻》、《吉日》之宏深也。”

南宋郑樵的《石鼓文释音》,基本解决了石鼓文作于何时的问题。他比较了秦斤、秦权文字后指出,石鼓文当作于秦惠文王后、秦始皇前。罗君惖非常支持郑樵的观点,他在《秦刻十碣考释》中云:“碣文与金文同者八十三,与秦文同者六十一,与《许书》同者一百一……碣文与金文、《许书》有同有不同,然与秦刻之权、量、诏书、碑碣,几尽相同;其不同者,唯一道字而已。”又云:“今案碣文正方,多用古籀。然与《诅楚文》互见者凡三十七字,其不同者有宣、一、道、中、彳吾、受六字;与始皇、二世之权、量、诏书、虎符、碑碣互见者凡六十二字,其不同者仅一道字而已。盖时代愈近则相同愈多也。故断十碣必在惠文与始皇未同文之时,复何疑乎?”罗君惖的论证似乎更为充分。

清末震钧指出,石鼓文作于秦文公时代(公元前765~公元前716年),理由是石鼓文中有“汧殹沔沔”之句,正与《史记·秦本纪》所记秦文公率兵七百人东猎至于汧、渭之会的事件相合。

马衡在《石鼓为秦刻石考》中还主张石鼓文是作于秦穆公时代(公元前659 ~公元前621年 ),他是在比较了石鼓文字与《秦公簋》文字后得出此结论的。

郭沫若作《石鼓文研究》认为,石鼓的出土地是汧水发源地蒲谷乡,即秦襄公作西畤的所在地,并因而得出石鼓文作于秦襄公时代(公元前777 ~公元前766年 )的结论。

唐兰的《中国文字学》则主张石鼓文作于秦灵公时代(公元前424~公元前415年 )。因为《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文公十三年(公元前753年 )“初有史以纪事”,《吕氏春秋·音初》记载,秦穆公时始有诗歌,所以石鼓文之作不可能早于秦穆公时代。同时,根据铜器中的人称代词用“朕”而不用“吾”,用“吾”时又不用“朕”,即用“朕”在前,用“吾”在后的规则,考证秦景公时的铜器还都用“朕”,而秦惠文王时的《诅楚文》就用“彳吾 ”(即吾)字,故推断出石鼓文作于秦灵公时代。此论得到了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的赞同。

虽然,关于石鼓文年代的争论仍然没有停止,但是石鼓文作为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其在研究中华文明史方面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石鼓文还与甲骨文并称为“古代文字双璧”,这也从一个方面体现了石鼓文的重要性。

附:韩愈《石鼓歌》

石鼓歌

——韩愈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陵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

蒐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

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

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炙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扌为呵。

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

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

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斫断生蛟鼍。

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

金绳铁索锁钮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

嗟余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

忆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称元和。

故人从军在右辅,为我度量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

毡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载树骆驼。

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

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

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

剜苔剔藓露节角,安置妥帖平不颇。

大厦深檐与盖覆,经历久远岂无佗。

中朝大官老于事,讵肯感激徒媕婀。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着手为摩挲。

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

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

继周八代争战罢,无人收拾理则那?

方今太平日无事,柄任儒术崇丘轲。

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