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2)
3109500000007

第7章 诺贝尔(1)

1.艰难岁月

诺贝尔的父亲伊曼纽尔·诺贝尔,1801年出生于瑞典的一个港口城市。他是一位禀赋聪明而且勤奋刻苦的人,在机械、建筑、化学等多方面都颇有建树。由于偶然的机会,伊曼纽尔开始在实验室里研究炸药。

诺贝尔的母亲卡罗琳·安德里特,出身于瑞典北部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她温良贤淑,具有出众的智慧和精力,同时,她讲求实际、乐观开朗、谦虚宽容,因此,她使人亲近、令人信任,不仅是位好妻子好母亲,而且也是大家的好朋友。

伊曼纽尔和卡罗琳有着公认的长达45年的美满婚姻。正是他们——智慧的父亲和慈爱的母亲,给了小诺贝尔一生受益不尽的优良品质:聪明、勤奋、博爱。

1833年10月21日,阿尔弗雷德·柏恩哈·诺贝尔诞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但同时父亲的工厂因莫明大火被烧毁。

喜得贵子解除了父亲心中不少的烦恼,看到这个身体虚弱却有着一双聪慧大眼睛的婴儿,父亲伊曼纽尔心中又燃起了新的希望。于是,他继续辛勤地研究炸药,直到有一天,出了一件改变伊曼纽尔一生的事情。

那天早晨,“轰!”一声爆炸的巨响震得房屋摇晃,门窗格格作响。原来是伊曼纽尔在后院的实验室里在做小实验。

邻居们七嘴八舌地嚷起来,一致认为伊曼纽尔不能拿大家的性命与安全开玩笑,他们要求伊曼纽尔另觅别处去进行他的疯狂实验。

事情平息之后,伊曼纽尔觉得在瑞典是不能再呆下去了。可到哪里去安身和发展呢?他记得有一次,俄国商业代表团访问瑞典时,他们的团长哈尔特曼博士曾鼓励过他的研究,并打算支持他。于是,伊曼纽尔远赴俄国闯天下去了。这一年,诺贝尔才3岁多。

父亲远赴俄国后,母亲带着3个孩子艰难地生活着。

诺贝尔从小体质虚弱,动不动就感冒、发热,要不然就痉挛性发作,而且常常胃痛。许多人都说他活不长,但母亲仍抱着坚定的信心去看护他,终于,诺贝尔慢慢地成长起来了。

父亲走后,母亲在3位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在家的附近开了一家小店,专门卖牛奶和蔬菜。由于她对人热情、勤勉、乐观,周围的人都乐于帮助她,经常光顾她的小店,小店的生意一直不错,但微薄的利润也只能维持一家4口人的基本生活。

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9岁的大哥罗伯特和7岁的二哥路维希,像安徒生童话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在寒冷的冬天,站在街头巷尾卖起了火柴。

诺贝尔比起他的两个哥哥,显得更加瘦弱苍白,而且十分文静。所以他不能像哥哥们那样,到街头去卖火柴。

除了两个哥哥,小诺贝尔几乎没有伙伴,他绝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家里读书、写作文,或是一个人到田野、丘陵、河边去,在大自然中寻求属于他的童年乐趣。

孤独的环境培养了他独自观察自然的爱好,使他从中体验到了无穷的乐趣。用诺贝尔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在少年时代研究了自然这个最好的教科书。”

不久,两个哥哥都上学了,诺贝尔羡慕不已,家里的经济情况也随之拮据起来,母亲总是终日为生活忙个不停。懂事的诺贝尔总想为她分担点什么,但这时母亲总是教育三兄弟安心去学习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不让他们担心钱的事情。

1841年的秋天,8岁的诺贝尔终于进了两个哥哥所在的小学——雅克市小学。

在学校里,他因为身体的原因,常常缺勤,但他聪明过人、勤奋认真,因而学业非但不落后,反而比其它同学更为优秀。他的作文经常得到表扬,他的老师还曾预言他将来可能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文学家。

与此同时,孩子们的父亲也在进行艰苦的奋斗。他初到俄国时身无分文,两手空空,但他凭着热情、技术能力,在1841年9月终于成功地发明了水雷。

不久,俄国政府发给了伊曼纽尔一笔奖金,资助他建立了自己的工厂,专门生产地雷、水雷和火药。艰难的日子终于过去了。

时光飞逝,转眼间诺贝尔已经9岁了。在学期末,他为他深爱的母亲捧回了令人骄傲的成绩单。另外,两位哥哥的成绩也相当地不错。

正在这个时期,父亲伊曼纽尔来信了,信中说他外出5年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已经建立起了一个翻石沙车间和一座制造小型快速火器的工厂。因为业务相当景气,他已经购置了一幢很大的房子,并让母亲卡罗琳速带3个孩子去圣彼得堡团聚。

于是,母亲卡罗琳带着第一次坐大帆船的13岁的罗伯特、11岁的路维希和9岁的诺贝尔,去见日夜思念的父亲,可想而知,他们的喜悦是难以形容的。

2.家庭教育与欧美之旅

1842年11月,他们到达了圣彼得堡的新家。这是一座很漂亮的花园住宅。铁栏杆大门里边,是一座较大的庭院,庭院中树木成荫,池塘里游着鱼儿,要是在春夏季节准会有各式各样的鲜花盛开。庭院深处,便是二层楼的庄园式住宅,十分壮观。

初到俄国的诺贝尔兄弟因为不懂俄语,无法进入俄国的正规学校读书。于是,家业兴旺的父亲先后聘请了好几位家庭教师辅导他们三兄弟。在聪慧的三兄弟中,诺贝尔的学习热情尤为突出,他能将伏尔泰的作品译成别的语言,然后又译回法语同原文进行比较,一方面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另一方面从大师的作品中享受阅读的乐趣。后来经过多年的自学和练习,诺贝尔精通俄语、英语、法语、德语以及他自己的母语瑞典语这5种语言,熟练到可以任意互译长篇的程度。除语言学以外,诺贝尔的主要兴趣是文学和诗歌,另外,还有物理和化学。

父亲尽心尽力地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传授给孩子们,他经常带他们参观自己的炸药工厂,这使诺贝尔从小就对炸药和烟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一次,伊曼纽尔询问他们兄弟三人长大后想做什么,罗伯特说要成为伟大的技师,路维希说他要成为一个大企业家,诺贝尔则抢着回答说,他将来要做个发明家。其实,伊曼纽尔早就看出来了,诺贝尔最喜欢到他的工厂去,还偷偷地拿回火药来自己试着做小地雷,并经常翻看化学书本,跟自己当年一样,迷上了炸药。

1843年,诺贝尔的小弟弟埃米尔出生了。

1850年,在诺贝尔17岁的时候,父母开始谈论起他的未来,老诺贝尔想培养诺贝尔成为发明方面的技师。所以他打算让诺贝尔去美国留学,学到最先进的技术后再回来。就这样,诺贝尔离开了温暖的家,前往一个陌生的国度,学习他热爱的东西。

首先,他乘船回到了他的祖国——瑞典。在那儿,他主要是走亲访友,回味儿时的欢乐。离开瑞典,他去了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拜访了社会名流和哥本哈根大学的学者。然后,他到了德国著名的港口城市汉堡,在这里,他参观了许多大型的工业企业,由此萌发了以后自己创办企业的想法。接着,他去了向往已久的法国首都巴黎。在巴黎,他参观了大学的研究所,观看了各种实验,并且结识了不少科学家,通过他们,勤奋好学的诺贝尔了解了发达国家大量的科技新成就。

告别巴黎,他来到英国,参加了这里的世界博览会。他对伦敦大学留连忘返。但由于时间短和交通不便,他没有去著名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

短暂的旅游使他精神焕发,身体也比在家时好多了。他这次外出的最终目的地是去美国,因此,他踏上了从伦敦到纽约的长达3200海里的漫长航程。颠簸的船只、孤独的生活,使他倚着栏杆,浮想联翩。

来到纽约,前来迎接他的,正是他父亲的朋友艾立克逊。在回家的路上,艾立克逊向诺贝尔介绍美国五光十色的生活,并表示要带他四处去走走,但诺贝尔对这些丝毫提不起兴趣,只是对叔叔的实验室充满好奇,他只想尽快学习。

在艾立克逊的实验室里,诺贝尔确实学到了许多东西。他帮助艾立克逊从事热气研究工作,即用火和高温产生膨胀空气来代替蒸汽发动机引擎。

诺贝尔从这项研究中,学到了物体燃烧发热使气体膨胀、从而产生巨大推动力的原理。他学习勤奋,求知若渴。凡是经他耳闻目睹的重要原理和过程,都能被他敏锐地吸收进大脑。

经过两年的刻苦学习,诺贝尔的学业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可是孤身一人来到遥远的国度,他的内心交织着复杂的情感。他想念年逾半百的父亲、关心着他的母亲,更挂念年幼的弟弟埃米尔,他又长高些了吗?

于是,他决定启程回家。

艾立克逊先生在惜别之际,对这位有远大前途的青年说:“你的天资极好,只要你有勇气,再加上勤奋努力,一定会成为卓越的科学家。我企盼着你成功。诺贝尔,告诉我,你的理想是什么?”

“我一直想当个科学家,用我的发明成果为人类造福。”

带着儿时就有的远大理想和已经掌握的知识,诺贝尔踏上了回家的路。

对于这一次的欧美之旅,诺贝尔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我在青春年少时,毅然离别家乡,远渡重洋,到异国旅行,漫漫大海并未使我留连,因为我胸中的海洋更加浩瀚激荡!

3.父子工厂倒闭

在诺贝尔出外求学的两年时间里,父亲的事业也有了实质性的飞跃发展,崭新的厂房代替了以往的矮小和陈旧的窝棚,扩大了规模,提高了效率,生产了大量的武器、车轮、钢管、机械零件、暖气装置等。

1852年7月,诺贝尔终于回到了日思夜想的亲人身边。与亲人共叙离别之情后,第二天诺贝尔就到工厂上班了。他先从实习生做起,除学习各类机械车床的操作外,也学习机床的修理和故障的排除。这些都是会把人搞得满身油污的笨重粗活,可是,诺贝尔却对工厂的这种现场实习兴趣浓厚。

另外,他还跟着大哥罗伯特学习办公室中的事务,例如将钢铁原料和各种机械的价格记下来,做成账目或统计表,还研究公司各方面的业务。

每到晚上,他仍不间断地阅读各种有关火药和机械制造的参考书,并进行机械改良的设计和新产品的研制。

诺贝尔每日超负荷工作,往往太阳下山以后,他依然留在工厂实验室里从事各种研究。

由于父亲发明的水雷用的是黑色火药,而黑色火药烟多、爆炸力弱、效果不好,只能在子弹和火焰中使用,所以诺贝尔在这一时期,还帮助父亲搞水雷的试验,后来,终于使新型水雷的研制顺利完成。

在1853年,伊曼纽尔被授予帝国金质奖章,表彰他在俄国工业中的“勤奋和技艺”。

在诺贝尔年轻的心里,对“父子工厂”里生产的大批的武器,一直就持怀疑、不解和反感的态度。诺贝尔认为,自己选择科学研究的道路,是为了给人们带来幸福,为促进世界的文明发展出力,但是,家族事业的发展似乎与他的愿望正好是相背离的。有一次在与父亲探讨起这个问题时,父亲颇富哲理的观点帮助诺贝尔解决了困惑,并影响了诺贝尔很长一段时间。父亲说:“武器可以制造和平!我们可以不造武器,但不能阻止别的国家拥有武器,所以一旦战争发生,我们就无还手之力。武器并不是造成战争的直接原因啊,我们制造的武器如果非常强大,强大到只要一使用,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毁灭敌我双方,这样也许就不会再发生战争了。”

1853年,国际形势严重恶化,俄国与英、法国之间的战争爆发了。俄国沙皇下令全国的制造厂,大力生产武器和现代化装备。

尽管在这个很多方面都落后的国家,招收技术工人和原料供应方面都相当困难,可诺贝尔父子依然用他们的智慧生产了大量的铁器制品、大炮和蒸汽机等。这个工厂建造的兵舰,甚至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仍然在服役。

政府大批的订单使老诺贝尔满怀信心,他决定动用全部资金作为投资:扩建厂房、购机器、备原料、雇工人。他们重新修建了一座工厂,制造各种专门的机器和武器。

“父子工厂”试制的水雷引起了政府的兴趣,他们要老诺贝尔制造大批水雷,并尽快用这些水雷在俄国的海域内设防。由于当时俄国的海军不如英国,所以这种主要用于防御的水雷就非常有用了。他们制造的水雷在战争中起了巨大的威慑作用。

不久,俄国政府交给了他们一项重要工程,诺贝尔一家对这项工程本没有经验,但他们依靠诺贝尔在美国学到的知识和出访英国时带回来的图纸,终于交付了俄国政府从未制造过的机器。1年之内,他们制造了3台蒸汽发动机,还有5台螺旋桨推进器。而在生产这些之前,他们还得预先制造汽锤、钻床等大型的工作母机以及准备铸造、锻炉等重要设备,其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第二年,“父子工厂”的任务更重。政府当局准备建造一支更大的舰队,所以,紧急订单的内容相当丰富:100艘小型炮艇、14艘海岸炮舰、3艘海岸炮舰的发动机和座炮以及6艘巡洋舰的发动机。这还不包括其他许多的订单。

在短短的1年时间内要做出这么一大批武器,并按时交货,在当时,也只有诺贝尔家的工厂才能办到。于是,他们又借了大量的债来扩充工厂,仅雇佣的员工就有一千多人。

在战争中,俄国与英、法两国双方都损失惨重,最后只好谈判,在1856年2月1日签定了和平协议。于是,持续3年之久的战争终于结束了。新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决心改革,他认为导致俄国在战争中未能取胜的原因之一,是俄国的军事装备不如英国和法国。因此他决定放弃本国军事工业,改为进口国外的先进武器装备,并且下令取消以前同国内企业签订的全部合同。

这个消息突如其来,诺贝尔一家如雷轰顶。以后再也不会有订单了,那么,这么多台机器设备的投资如何收回呢?更可恨的是,订了合同的机器已经在生产,有的已制成半成品,有的甚至正准备交货,现在一概取消,怎么处理这批东西呢?

为了挽救工厂,精通外语的诺贝尔到欧洲各国筹措资金,但最终还是空手而归。

祸不单行,偏偏在这个时候,工厂又发生了一场火灾。

黯然神伤的老诺贝尔,不得不又一次面临破产的打击。他留下3个儿子来料理工厂的债务问题,自己则和妻子及最小的儿子埃米尔回到了祖国瑞典。

4.专利与创业

老诺贝尔回到瑞典的几年中,罗伯特和路维希在圣彼得堡致力于处理债务和继续发展制造业,而诺贝尔则重新钻进了试验中。这一时期,诺贝尔取得了3项研究的专利权,即1857年的气体计量仪,1859年的液体计量仪以及1859年的改进型气压或流体压力计。

这些发明虽然都在圣彼得堡申请了专利,但所用原理都比较简单,不算什么重要的发明。诺贝尔的主要心思还在令他着迷的炸药上,这次,他决定潜心研究硝化甘油。

硝化甘油原是意大利都灵市一位化学家索布雷罗1846年发现的。不幸的是发明者索布雷罗在实验时脸部被炸伤,实验室也被炸毁了。没有人知道硝化甘油在何种状态下会引起什么程度的爆炸力。由于恐惧,以后一直很少有人研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