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职工减压手册
3114800000004

第4章 如何减轻职业的压力(3)

及早规划职业生涯发展,合理安排生活节奏。一般来说,30岁左右被称为“职业锚”,即30岁前变换工作,寻找自己的“生长点”。30岁后尽量将工作方向稳定下来,是为创业阶段,直至40岁。40至50岁若从事颇具发展潜力的事业,则以守业为主。年过50,可以考虑为退休做准备,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叶斌(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滟波心理解救三层面首先分析并发现紧张的压力源,然后从三个层面进行排解。

专注工作一天之后,通过闭目放松、深呼吸、吃块巧克力、听音乐、跑步等方法微调一下情绪。利用周末,到近郊旅游,开展休闲运动,给心情放个假。

改善工作效率,加强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要在职,就不能放弃学习,通过学习才能减少对未来的后顾之忧。

在现代新型工作方式之下,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必须有所调整。愉快工作是幸福生活的必需,但不是全部。记住,每月20000元收入的人并不比2000元的人快乐。

14.职场压力的缓解方法

职场竞争激烈,即使已经努力地工作,烦恼、沮丧仍然伴随着不少看上去风光无限的白领人士。据调查,有85%的职工认为自己缺乏职业安全感,担心失业、职业不稳定、缺少归属感、对可能出现的失败表示忧虑以及在工作中经常被挫伤自尊心等是产生职工安全感危机几个主要因素。

现代生活中,由于工作紧张,人际关系淡漠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对于轻微的压力,人们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来消除,或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渐淡化。如果处理得当,还能将压力转化为人生的动力,促进奋发进取。但若是压力不能及时得以排除,长期积聚,无形的压力会在人的生理和心理方面引起诸多不良的反应。生理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疼、疲劳、失眠、消化不良、颈痛或背痛等,心理症状主要包括紧张、焦虑、愤怒、消极、悲观、玩世不恭和注意力不集中等。更严重的则表现出抑郁症的征兆,孤僻、绝望,甚至想自杀。心理医生说国际上流行的“3R原则”是比较行之有效的“减压”方法,即:放松、退缩、重整。这种方法的核心就是尽量避免遭遇压力源,尽力放松自己的情绪,适时调整自己的目标或期望值。对已存在的正面压力、自发压力或过度的压力要力求寻找一个平衡点。要达到这种效果,平时应进行一些户外活动,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尽量减少独处,积极投身于群体活动,参加一些健康的娱乐项目。饮食调理中,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对振奋人的精神起着重要作用,B族维生素对维持神经、消化、肌肉、循环系统的正常功能有着重要的生理作用;钙和镁能影响肌肉收缩和神经细胞的转换,有利于缓解精神的紧张。所以应适当增加含此类营养物质的摄入量,这类食物主要有瘦猪肉、动物内脏、鱼类、鸡蛋、牛奶、豆类及其制品、海藻、杂粮,蔬菜中的西红柿、胡萝卜、菠菜、椰菜等,此外还有水果。

缓解压力可做到以下几点:

(1)放慢一下工作速度,放慢一下,轻松休息一下,可能会做得更好。

(2)严格执行自己制订的作息制度,使生活、学习、工作都能有规律地进行。

(3)注意培养良好的心态。加强心理修养,养成自己作心理分析的习惯。

(4)保证充足的睡眠。

(5)正确地评价自己。永远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与自己过不去,把目标定得高不可攀,凡事需量力而行,随时调整目标未必是弱者的行为。

(6)处理好事业与家庭的关系。“家和万事兴”,无力“齐家”,恐怕也无力“平天下”。

(7)面对压力要有心理准备。要充分认识到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必然带来高竞争性和高挑战性,对于由此产生的某些负面影响要有足够心理准备,免得临时惊慌失措,加重压力。

(8)要培养自己有一个宽广豁达的胸怀。

(9)丰富个人业余生活,发展个人爱好。生活情趣往往让人心情舒畅,绘画、书法、下棋、运动、娱乐等能给人增添许多生活乐趣,调节生活节奏,从单调紧张的氛围中摆脱出来,走向欢快和轻松。

(10)了解自己优缺点,修正不合宜的自我特质。

(11)设定“合理”的工作及人生目标,要求完美太多只会失败。

(12)以开阔、弹性的角度来看待人生中的挑战,危机也许会变成转机。

(13)建立自己足够的身心备转容量,以备不时之需。

(14)把压力说出来、唱出来、写下来,这就是减压治疗,心理倾吐、歌唱减压、写作治疗都是流行又有效的心灵疗法。

15.职业女性怎样与压力快乐相处

35岁的潘女士是一名潮流信息发布专家,她形容自己就像一个超负荷的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旋转……“有时下午3点在东京上飞机,10个小时以后面临的又是巴黎的下午3点,我希望自己有三头六臂,72小时连续不睡觉去完成每一个策划,谁还管身体是不是需要休息呢。”终于,被忽视的身体向她发出了警示:哈欠连天,心不在焉,皮肤干涩,嘴上起燎泡,肠胃不适,小腿和脚也趁乱浮肿起来。据医生分析认为,潘女士是长期感受压力从而导致了疾病的发生。

据介绍,亚健康保健中心曾对519例职业女性所面临的职业压力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职业女性总的工作不满意感发生率为179%,医生为242%,企管人员为212%,银行及商业人员为184%,教师为118%。通过数字分析,职业女性较为突出的压力因素为:角色冲突、工作冲突、角色模糊、工作危险、工作心理控制源、工作自主性、工作期望等。医生认为,这些因素与心理健康感、工作满意感密切相关,并容易产生抑郁症等不利影响。

神经系统使压力变成了疾病

据医生介绍,已经有人指出,整个就业人群有将近一半在工作中是不愉快的。多达90%的人在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事与他们生活目标关系不大的工作。看过精神病医生的职业人士中间大约有75%的人归因于缺少工作满意感的经历。

当一个人感受到压力恐惧或者焦虑时,他的身体将发生生理学的变化,为付出更多的努力或应对可能发生的伤害做准备。最初的生理学变化包括植物神经系统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变化,植物神经系统控制心率、血压和胃肠功能,这些过程是自主发生的,不受中枢神经系统的命令性控制。它在压力和松弛之间保持精细的平衡并主要由下丘脑来激活。植物性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大系统,当没有紧急情况时,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调节人体的植物性活动过程,如肝糖元的储存,遇强光瞳孔收缩,心率下降。当出现紧急情况时,由交感神经控制人体的植物性活动过程,提高心率,从而使血流能较快流向执行防御任务的器官和肌肉,交感神经兴奋还会抑制肠功能,扩大瞳孔,使视觉更清晰。

压力能带来十种疾病

据统计发现,职业女性在感受压力的过程中,一般可有下列情况的发生,继而导致疾病:

脑压力可能激发如焦虑及沮丧等行为及情绪上的问题。

头发压力可致斑秃等秃发症。

嘴压力会造成口腔溃疡和口腔扁平苔癣等口腔疾病。

肺在压力情况下,哮喘患者的病情常会恶化。

心在压力或之后不久,常会出现心绞痛、心律紊乱症状。

肌肉人在压力状态下,各种轻微的肌肉震颤现象及“神经质”现象会变得更明显。

消化道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及过敏结肠炎等消化道疾病有的是由于压力所造成的,有的会由于压力而更加恶化。

生殖器官——人体此部分与压力有关联的问题包括月经周期紊乱等。

膀胱——许多人的膀胱在压力状态下的反应是“尿意频繁”。

皮肤——有些人在压力状态下会发生湿疹及牛皮癣等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