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3120100000009

第9章 和氏璧

△剧目提要

孟福强

新编历史题材黄梅戏《和氏璧》,2003年由湖北省黄梅戏剧院演出,编剧周慧(执笔)、王巾、李春轩,导演曹其敬、强音,作曲徐志远、董为杰;演员方面由张辉扮演卞和,杨俊扮演阿玉,詹春尧扮演田可。

【作者介绍】

周慧(参见《不倒的门楼》剧目提要)

【剧情梗概】

剧本取材于《韩非子》中记载的春秋时楚人卞和献璞的悲剧故事,将其扩展为一部情节丰富、人物命运交织的戏剧。楚人卞和发现珍贵的璞玉,正逢厉王悬赏求宝,卞和与师弟田可、师妹阿玉同往楚宫献宝,厉王不识以为顽石,国师严辞逼讯,师兄田可畏惧改口,卞和却因为坚持认为璞中有珍奇宝玉而遭刖刑,被砍掉一条腿。数年后,厉王去世武王继位,卞和再次到楚宫献玉,国师依然坚持以前的看法,已经进宫为官的田可畏惧国师的权势,再次违心作证,使得卞和再遭刖刑,失去了另一条腿。

失去双腿,落入悲惨境地的卞和,却意外地得到了师妹阿玉的爱情。两人在深山相依为命,过起了平静的日子,但卞和心里念念不忘的仍是那块未见天日的璞玉。不久,田可带领武士前来搜缴璞玉,以带走阿玉作为卞和不缴璞玉的代价,深知卞和心意的阿玉在取得田可的允诺后自杀,致使田可也绝望自杀。五十年后,楚文王继位,亲赴深山看望已经垂老欲朽的卞和。一块历经坎坷、浸透血泪的稀世珍宝终于得见天日。

【获奖情况】

2002年,《和氏璧》获湖北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奖。

2003年3月21日,《和氏璧》在湖北剧院首演。

2003年8月18日,由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和西安市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八届中国戏剧节于10月9日至22日在历史名城西安举行。湖北省黄梅戏剧院黄梅戏《和氏璧》参加演出。

2006年7月8日,经过修改的《和氏璧》在黄冈上演。

2006年10月,黄梅戏《和氏璧》以全国100台剧目排第二名的好成绩入选中国第八届艺术节。

2006年张辉主演《和氏璧》,获“湖北省文艺明星奖”。

2006年,《和氏璧》参加中国第八届艺术节剧目选拔赛暨湖北省“楚天文华奖”评奖,主演张辉获“楚天文华奖”表演一等奖,王慧君扮演剧中阿玉获“楚天文华奖”表演二等奖。

2007年11月15日,《和氏璧》作为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参评参演剧目在黄冈市电信剧场演出。

2007年11月20日晚,正值“八艺节”谢幕之日,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在黄冈电信剧场表演大型古装黄梅戏《和氏璧》,剧中主要演员有张辉、苏敏、张敏、涂小勇等。

《和氏璧》曾参加第六、七届布拉格国际舞台美术展,入选PQ展画册。

《和氏璧》获首届老舍青年戏剧文学奖(入围奖)及湖北省优秀剧本奖。

△坚持真理,恒守信念——评大型黄梅戏《和氏璧》

孟福强

三献玉,两刖足,却仍恒守信念,坚持真理。

2003年3月21日晚,湖北省黄梅戏剧院的新编剧目《和氏璧》在湖北剧院首演。一向多表现才子佳人、儿女情长的黄梅戏,这次却通过讲述春秋时期楚民卞和献玉的故事,展现了一幅凝重的荆楚历史文化画卷。《和氏璧》取材于《韩非子》中的一段记载,充分展开艺术想象,生动地塑造了卞和这个为真理甘心忍受极端痛苦的人物形象,从而折射出荆楚人民乃至中华民族的高尚品格。全剧意韵隽永,气势恢弘。有中国黄梅戏“男生第一唱”之誉的张辉扮演卞和,也为这台黄梅戏注入了阳刚、厚重之气。

2006年,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将《和氏璧》在2002年创作演出的基础上进行精雕细琢,参加中国第八届艺术节演出比赛活动。为提升剧目整体艺术水平,湖北省黄梅戏剧院聘请了名家高手加盟,如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曹其敬,安徽省艺术研究所创作室主任、一级作曲徐志远,上海美术电影集团公司作曲为杰,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舞美设计刘杏林教授,国家话剧院著名灯光设计师邢辛;同时聘请了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的二级舞美设计师王音担任服装设计,国家话剧院一级舞美设计师赵禾担任化妆设计。

该剧以高度洗练、质朴的艺术风格,营造出一幅古远、拙朴而又极具现代感的舞台画面,并充分调动现代科技手段,使舞台表演空间自由灵动地拓展、延伸。它借鉴了话剧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影视中的蒙太奇转换手法,以灯光等形式来分割、切换场次、虚化群众演员,并用西方歌剧常用的合唱队来串场。剧中音乐相当影视化、现代化,但也充分保留了黄梅戏抒情、柔美的传统唱腔。

“戏曲失去不少观众,可能与戏曲比较保守、创新不够、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有关。话剧通过运用戏曲、影视的表现手法进行创新,走出了困境。我们不妨借鉴话剧改革的经验。”省黄梅戏剧院副院长周慧说,“黄梅戏不同于京剧、汉剧等剧种,虽有一些固定程式,但并不多,她就好比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对其进行改革创新的可能性较大”。

《和氏璧》在舞台设计方面也有巨大的创新。剧中有三位国王的角色,均由同一位演员扮演。他不换服装、头饰,只换“髯口”(胡须),就变成了三个人物。楚厉王的“髯口”是白色,武王的是红色,文王的是黑色。舞台上半透明山水屏幕后边的中空设置了一座天桥。这座天桥,有时候变成山道,有时候变成王宫二楼,给舞台带来了空间的拓展和变化,富有新意。演绎具有严肃内容的历史剧对黄梅戏来说是一次挑战,《和氏璧》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和氏璧》一剧肯定卞和的行为,但这种行为并没有得到最后的肯定,虽然文王认识到了宝玉的价值,但他还是掩盖先王的错误,当文王吩咐臣下不许把和氏璧的故事记载到国史上时,该剧的悲剧色彩就显得更加浓重。

《和氏璧》在音乐上面注重创新,作为新编戏,剧中传统风格的黄梅戏音乐元素不多,但剧中多用“兮”字的合唱悲壮沉雄,非常动听,令人想象到古楚之“国风”。卞和、阿玉、田可三个人合唱的一段则富有黄梅戏原汁原味的特色。

在艺术表现上,《和氏璧》既忠实于历史,又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既保留黄梅戏本身的艺术特征,又在表现手法上进行了创新,可谓兼得古今神韵,是一次颇为成功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