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眼看人生
3125100000007

第7章 自在的人生(3)

伽蓝尊者听了,更加的心花怒放,颔首称赞,太美妙了!这世间的人性竟然变得如此的淳厚,稚子幼童见财也不起觊觎之想,实在太难能可贵了!于是笑容可掬地对童子说:“你小小年纪就能够见财不 起贪心,值得嘉许。但是你如果不接受我金块的馈赠,又如何医治你母亲的病呢?我劝你还是把黄金接受下来吧。”

童子眨眨乌溜溜的大眼,慧黠地说:“我不要你手中那块黄金,因为它终有用完的一天;我要你点石成金的那根手指头,有了它,我就随时有黄金可以花用了。”

伽蓝尊者听了,失望极了,原来人性的贪婪之欲,愈来愈令人惊惧担忧,怅然地收回金块,飘然离去。

──依空法师《人间巧喻》

什么是烦恼心?佛经中说,“贪、嗔、痴”便是烦恼心。

为什么贪、嗔、痴是烦恼心?因为一切痛苦,一切灾难,一切难受和折磨都来自于贪、嗔、痴。

什么叫贪欲心呢?贪欲心是对事物的一种自私的贪恋之心。有人会问,如果对事物没有贪恋心,社会怎么会发展?咱们怎么会有进步?这么说就错了0自私、贪恋”与“追求”是两码事。追求可以有, 贪恋不应该有。这两者的界限在哪里呢?追求——虽说我不会把事物看得很重,虽说不会在乎它,但会尽最大的力量争取做到最好,可由于某种原因做不到也不会在乎,大不了重新做,这就是追求。

什么叫贪恋心呢?贪恋心是指人被事物所迷,一旦失去了就无法想象的痛苦的那种在乎心。一旦有了在乎心,就是贪恋心了。因此它只会带来痛苦和难受,不会带来任何快乐。刚才我谈到的“爱离别苦 ”的原因,就是贪恋心。如果只有一种爱心没有贪心的话,他能够非常的好,可是一旦他的爱心变成贪心,对方就无法忍受了,因此就只有离别了。所以一旦离别的时候,就会感到非常难受痛苦——“ 为什么要离开我呢,我对他这么好……”他一旦如此想,就有无法忍受的痛苦和折磨。更由于心理的折磨导致生病,一步步发展,严重下去,最后就死了。或者自杀,或者喝酒,或者吸毒,等等等等诸 多可怕的后果都会随之而来。

──夏坝仁波切《夏坝仁波切开示》

身心自在

法法圆通故名自在头头合道因号普门

──印光法师

要以平等的慈悲心关怀他人

要以无我的无慧心出离烦恼

如果能够学习着运用这些观念和方法

就会享受到心无挂碍,解脱自在

忙也自在、闲也自在

好也自在、坏也自在

富也自在、贫也自在

——圣严法师《空花水月》

以佛法的观点来看,存在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的假象。比如眼前这张桌子,假如我们用佛法的智慧透视一下,就会发现,它只是一大堆材料的组合。这些材料里有木材、铁钉、油漆及人工的制造。 由这么一大堆非桌子的条件,组成的这么一个东西,古人出于使用的方便,为它安立了桌子这样的名称。由此可知,桌子的存在并不是独立的。倘若有一天,组成桌子这一家族成员中的任何一位提出辞 职或病故,桌子也将随之呜呼哀哉!而桌子,也不是天生的就应当叫做桌子,只是人们称呼它为桌子才是桌子。若是古人称呼它为妖怪,那我们现在看到的桌子,就个个都是妖怪了。如果是这样的话, 我们现在听到妖怪一词,就觉得极其平常,更不会谈妖色变。桌子是这样,世上的万事万物也都是同样的。

《金刚经》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存在的一切都是缘起的假象,并没有独立、固定不变的自性。如果我们对所看到的一切都如此分析的话,也就不会产生 相应的执着,慢慢的,我们就能洒脱、自在了。

──济群法师《生命的回归》

“看破、放下、自在”:看破就是明白,放下就是解脱,能解脱才能有真正“自在”,没有解脱就不能“自在”。不自在就是他在,他在即妄想纷飞,按字义解释已很有意思,就是喧宾夺主,主人翁没 有当家。注意此点!主人翁不当家就是颠倒,什么事都无规矩。放下就是解脱,在戒律里毕业,在规矩、烦恼、无明中毕业。毕业得到证书就叫解脱。解脱才能自在,若不自在,就是他在,贼来了,将 你家里珍宝全偷了。“他”包括无明、妄想、烦恼、天魔外道、妖魔鬼怪等。你若不看住自己的家,就将被“他人”所侵犯掠夺,所以要注意小心,一定要“自”在。但先要看破,真明白——“愿消三 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就是自在、做得主。

──宣化上人《宣化上人开示》

放弃自己的成见

我们是凡夫,凡夫在一生当中不能成就,原因在哪里?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这个亏就吃大了!古今中外,凡是有大成就的人,决定是放弃自己的成见。我们的成见是错误的,从自私自利而生的,哪里 会正确?我们的成见,是从妄想分别执着里面生的,不是正确的。我们有幸能够遇到佛法,能够遇到善知识,我们要想做个好学生,真正有成就,决定是放弃自己的成见,放弃自己的烦恼习气。《华严 经》里面,世尊教善财童子随顺善知识的教诲,这个很有道理。

真正善知识,对待一切人决定是平等而无条件的,他的教学完全是看来学的人。他是不是真的想学,从哪里看?从态度上就能看出来。就是印光大师所说的,“一分诚敬,他就有一分成就;十分诚敬, 他就有十分成就”。

我们要真诚恭敬,要尊师重道!诸位要晓得,决定不是老师刻意要求你尊敬,若是,这个老师决定不是个好老师,不是真正善知识。诚敬是我们的性德流露,是真诚、谦虚、恭敬,决定没有虚伪,没有 虚假!你只要有这样的本质,这善友说:“这个人可教。”在佛法讲,这个人是“法器”,你不帮助他,有罪过。他能接受,你不帮助他,你有罪过。他不能接受,你可以不必帮助他,为什么?你帮助 他叫白费功夫,因为他已经满了,自满了,填不进去了!

——净空法师《净空法语》

我们的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虽然我们生活在同样的天空下,但各人心中的世界却如天地悬隔,如能突破我执,放弃对这片云彩的执着,凡夫心就失去了立足点。

一切执着的根本是我执,即执着有个自我。因为我执,就和众生有了自、他的对立,由此带来新的痛苦。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那些特别在乎自己的人,烦恼往往也特别多;反之,无私的人却更容易快 乐、自在。

“我”是什么?其实只是一种感觉。比如一本书,本身并不存在你、我的差别。但我们将这本书买来之后,就会在其上附加“我”的标签。一旦确定这种感觉,这本书的损坏或丢失就会影响到我们。而 在此之前,无论它发生什么变故,都不会对我们构成伤害。再如我们去购房,未买下之前,房子出现什么问题都无足轻重,因为它还未和我们发生关系。可买下之后,它的任何变化都会牵动我们的心。 这种难过,正是由于那些附加的“我”的感觉所致。

为什么我们会为这琐事烦恼,而非其他更重要的事情呢?世间每天有很多灾难,有很多人遭遇挫折或离开人世,但我们只是感叹一下,不会有多少切身感受,更不会因此寝食难安。这是因为其中还未贴 上“我”的标签,一旦发生的事情中介入“我”,感觉立刻就不同了。如果那个遭遇挫折的是“我”,那个离开人世的是“我”的亲人,一场普通的人间悲剧便顿时上升为头等大事。是呵,在我们的世 界中,还有什么比“我”受到伤害更严重的事件呢?当一个不相干的人去世了,我们会觉得人皆有一死,未足为奇;可当亲人或我们自己面临死亡时,就不会如此坦然面对了,不是抱怨上天不公,便是 哀叹自己薄命。

可见,一切烦恼皆围绕“我”展开。我们将缘起的念头和想法当做是“我”,将种种不是我的当做是“我”。若不是受这种错觉的影响,那些来来去去的念头又如何能在心中生根,进而伤害我们呢?如 果没有“我”的干扰,世间的无常变化就是我们能够接受的客观规律,就如我们能够接受四季更替和草木枯荣那样。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开示》

能放下个人的意见、执着,至少在家中会得到家人的认同。自己认同别人,一定是先放下自己才能做得到,否则,仅仅相信自己而不认同他人,纵然是亲如夫妇也会起干戈,更何况是兄弟、姊妹、朋友 、同事之间的无法体谅和包容,当然会问题重重、争斗不已了。如果每一个人都能站在自己的原则之下,又不坚持己见,且能包容他人的话,从表面上看,好像是放弃自己的立场,将自己既得的利益、 权势、名望、地位拱手让人,自己似乎吃了亏。其实,若是恰到好处的退让,以近处看,好像只是让给一人而已,就长远看,说不定将来可获得十个人、百个人的拥护与爱戴。

例如:有人认为,师父对弟子而言,具有权威性。在佛法的原则上,我会坚持。但是,我不会对我的弟子有相争的行为表现出来。我的弟子常常会说:“师父,您错了。”或是:“师父,这件事情您处 理得很不恰当。”我会说:“啊!是的,我错了,是我处理不对。”事实上是不是我真的错了呢?不一定。站在师父的立场,可能错误,但也不一定是处理不当。但是既然有弟子认为我错了,一定有他 的原因,那是站在他自己的立场,认为师父不应如此。我为了包容他,就必须接受他的意见,否则他将难以成为我的弟子。能够承认对方的想法是对的,因而调整自己的做法,这就是包容。当我们包容 他人时,好像是放弃了自己,实质上并非如此,他们反而成为我的弟子,既然是我的弟子,才能跟随我学佛,帮助我弘法。所以,还是要“放得下”,才有进步和包容。

──圣严法师《禅的世界》

放下爱恨恩怨,得清净无染的心

断爱除其欲,竭河无流兆。

能明此爱本,是谓名苦际。

断爱除其欲者,爱之为病,众患之本,以拔爱本,枝叶不滋,于中自拔,永断无余。欲本自灭,更不复生,由爱生欲流,犹如驶河,漂溺生类,亿千万众,丧其命根,不得全济。河竭之后,众生往来, 无形伤害,是故说曰,断爱除其欲,竭河无流兆也。能明此爱本,是谓名苦际者,爱为形质,欲为枝叶,痴为润津,若彼学人思维妙观,能断此者,超越苦际,是故说曰,能明此爱本,是谓名苦际也。

──《出曜经·卷二十三》

佛陀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度众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无非是要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什么是“佛之知见”呢?就是“觉性”;就是“如来智慧德相”;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就 是“如来藏”、“自性清净心”。

如果我们一切的修行,无论诵经、拜佛、参禅、打坐、念佛、持咒,若是不能汇入不生不灭的本性,那么都还是生灭的对立法。由于无始以来无明的作用,导致众生对外境,总是存在着能所的观念,产 生主客二元的对立。除非是究竟了悟,体证绝待的法界、清净的法身。否则,如果能所仍不能断除,一再的透过无明的妄想分别,经由色心二法的主客对立,用生灭的意识心来修行,它仍然会产生妄想 执着,六根、六尘、六识虚妄和合,变现了一切山河大地、宇宙世界,以及沉沦其中的六道有情。

有人会觉得修行总是起起落落,提不起力量,就想再去找另一个道常再不然就是念佛没有受用,觉得没有意思,就想:干脆换一个法门来修。

这种种的想法,都是把自己的觉性设定在某种环境与某些条件之下,然后希望去追求、去获得;其实,这种观念是不对的。众生的无明,就是一直不断地向外执取某些东西,向外追求安慰,要求别人同 情,而不知我们的本性是放下取舍分别,放下爱恨恩怨,本性自然就显现出来。

佛法谈的是不生不灭、反观自照的觉性,清净无染的本心。然而,众生就是放不下,不能在日常生活中,观照都是我们的觉性,时时都是我们本性的显现。只要于一切境界能不执着、无所注无念、不分 别,以不生不灭的清净心,一念回光返照,这就是完成了佛道。

──慧律法师《慧律法师文集》

为什么我们看一个人都不顺眼、很讨厌,又很爱去看他,看得让自己很不快乐,又不往生?

为什么我们不要用这个眼睛来看佛,看得清净、欢喜、自在往生呢?我们要了解看人会觉得很讨厌,这并不是“厌离娑婆”的意思哦!我们详细看祖师的开示:“厌离娑婆”是厌离我们自己内心不好、 不清净的念头,并不是去讨厌别人、看人不顺眼;会有这种念头就是我们心胸狭窄,慈悲又不够,才会看人不顺眼。黄念祖老居士有一句很重要的开示,我们一般人都以为讨厌和贪恋是相反的,其实讨 厌就是贪恋,是一种反面表现的贪恋──因为先有某种的贪恋,但是情形不如意,所以生起反面的心情就叫做讨厌。

我们想要往生西方的人,平时要下功夫,先仔细来检讨自己,我们如果不动心、不贪恋的事情,应该会觉得很平常,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如意。如果我们曾动心去在意、贪恋,才会有不如意、讨厌的心 。我们要有往生西方的愿,是放下自己内心这些贪恋、讨厌,放下“忽爱忽憎”、“由爱变恨”或“又爱又恨”等种种不清净的念头,才是真正“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愿。

──道证法师《缺陷变宝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