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大别山传奇
3126200000003

第3章 大喜大悲

台上唱戏,停了锣鼓;台下看戏的观众,离开座位;喝喜酒的客人,停了杯筷,都不知康府出了什么大事,是喜是凶,互相疑问,互相观看。

原来二夫人走进房看孩子,傻三还是睡得迷迷糊糊,忽然开口大喊一声:“嚇杀我也!”二夫人听到傻三的喊叫,自己的儿子开口讲话,四个字讲得清清楚楚,心中大喜,等二夫人赶进房中,突见傻三翻身坐了起来,满头大汗,忙叫傻三莫怕,问孩子为何大叫起来。

傻三说:“娘,我迷迷糊糊睡在床上,突然看见一只白虎向我扑来,使我惊吓大叫。”孩子真真切切能开口讲话,一时全家知道这个天大的喜事,都争先恐后来卧室看望,分享傻三开口讲话的喜悦。

少时,康大爷吩咐喜酒重摆,寿戏改为双喜临门,大戏重新开锣,大唱三天。

这时,张铁嘴摇头晃脑地走了进来,由康大爷吩咐,命家人奉上文房四宝,大红纸铺在八仙桌上,再由张铁嘴将大红纸裁好。虽说张铁嘴屡考不中,但是他一测字、二算命、三打卦、四琴棋书画样样皆精通,出口成章,老山区红白喜事,婚丧喜庆,各行各业应用文,对联歌赋,他都信手拈来。

他提笔为康大爷府门重新写了一副对联:寿星拂银须喜酒重摆,贵子开金口好戏连台。横联是:双喜临门。

康大爷果然不忘记诺言,给了张铁嘴一百块大头光洋。张铁嘴接了喜钱,喝了喜酒,高兴而归。

远亲近邻,都为康家高兴,五房共一个儿子,这儿子终于开口讲话了,说明康家祖传的金银针医术“千打千变、百打百防”的绝世武功又后继有人了。

康府,男女老幼,无不沉浸在喜悦之中。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首先康家大夫人夜晚莫明其妙地睡过去了,再也没有醒来。接着二夫人突发急症一口痰吐不出来窒息而亡。两位夫人先后离世,当然少不了张铁嘴来张罗张罗。那时老山区封建迷信还很严重,据说家中先死女人是不祥之兆,这当然是旧社会重男轻女的说法,按照老山区的习惯叫法,还是叫“喜事”,要请道士先生做法事、念经,出殡那天孝子傻三要穿戴孝衣、孝帽、孝鞋,手捧遗像,三周岁的傻三由人抱着,手捧灵牌。黑漆的棺木还要搭上大红毡条,棺木架在府门外。抬棺木的人要喝龙杆,而在旁边带头喝彩祭龙杆的人叫醉龙人,醉龙人是谁呢?人们都忘不了张铁嘴。由康大爷叫人把张铁嘴请来,这回张铁嘴又要大显身手了,写祭文,写丧联,他更拿手的是棺木出殡时,先喝彩后醉龙,这都是有套路的,名堂很多。当地人说,儿是一家的,女儿是一户的。大叫化老子好死,好葬,大叫化娘死了就不好葬;一个礼节未到,娘家有人出面不准你安葬。这些礼节只有张铁嘴懂得,不管哪家丧事都请他来。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不!说的是傻三外传,那么就书归外传,这里专录张铁嘴醉龙一段《醉龙词》。

醉龙前要喝彩:

主家送我秤一根,

我拿枰杆问你们,

枰杆它是什么树,

出在哪国哪山林。

什么人驮刀来砍人,

什么人背出老山林,

什么人搬在架码上,

什么人墨线弹起身,

削了多少宣花斧,

挖了几十几下雪花锛,

两头出个什么样,

人别山传奇中间出个什么型,

什么人来把麻豪载,

什么人钉下定盘星,

几十几两通天下,

几十几两共三斤,

亡公衣服多少重,

何人送秤我来秤,

这秤留给何人用,

日夜他把什么称。

当主角喝喝完,配角接着回唱:

你们问我们,

我把秤杆说你听。

秤杆本是茶栗树,

出在黑国老松林,

张飞驮刀来砍下,

李元霸背出老山林,

关公搬在架码上,

鲁班墨线弹起身,

咬金削了七十二下宣花斧,

鲁班锤了三十六下雪花锛,

两头出个尖尖样,

中间出个戽子型,

何仙姑来把麻毫载,

李老君钉下定盘星,

一十六两通天下,

四十八两共三斤,

亡公衣服四两重,

孝子送秤我来称,

这秤留给孝子用,

日秤金来夜秤银,

孝子快拿银洋来取秤,

不然我送当铺去寄存。

张铁嘴唱到此处暂时停下,把秤收了,要孝子拿银洋来取秤(见机捞点外快)。

紧接醉龙。醉龙词是:

孝子送我酒一瓶,意思叫我醉龙神,

头杯酒儿来醉东,昔日有个赵子龙,

杀过七进和七出,他是三国大英雄。

二杯酒儿来醉西,昔年有个郭子仪,

子仪本是忠良将,七子八媳穿朝衣。

三杯酒儿来醉南,当年有个花木兰,

替父参军挂了帅,巾帼英雄至今传。

四杯酒儿来醉北,唐朝有个胡敬德,他手拿钢鞭十八节,

打天天低头,打地地发裂。

赤胆忠心,保家卫国。

这杯酒儿醉龙头,孝子养猪大似牛;

这杯酒儿醉龙腰,蟒袍玉带二面飘;

这杯酒儿醉龙尾,后辈儿孙做官清如水!

醉龙已毕,万事大吉。

醉龙人将酒瓶对准架棺木的櫈子上打破,突然此时锣声唢呐声响起,抬棺人一声“起”的吆喝,大家随着劲儿抬棺上山埋葬。

万事大吉,不过是出棺喝彩的彩头。康家并未万事大吉,大爷、二爷、四爷、五爷接二连三死去,把一个家财万贯,骡马成群的好家庭,搞得精空,康大爷临断气时把三爷找到床前,康大老爷见三老爷来到房中,他拼命地坐起来,靠在床边架子上说:“三弟,长话短说,我现在不行了,五房共一个儿子,只好交给你管教,康家祖传武功,武功的最好是你三弟,特别是康家‘千打千变,百打百防’的绝世武功也只有三弟你会,康家的祖传医术金银针术,三弟你也是掌握得最好的。”说着从床垫子上取出传家之宝“玉石鸳鸯筒”。康大爷告诉三弟:筒内装有金银二针,共计十二支,有金针六支,针尖上涂有毒药,名曰五毒迷魂浆,此浆涂在针尖上面,若遇强敌,用上此针,谁中了金针即便当时未死,七天之内也必化为脓血封喉而亡。银针六支,针尖上涂上止痛水,不管病人身上有多痛,只要扎上一针,顿时止痛。大哥我保存了几十年,现在我交给你,由你传给下一代,代代相传,除暴安良,救国救民,牢记,牢记!”

还不等三弟回话,康大老爷已气绝身亡,驾鹤返西天而去。

当三爷看到大厅上原挂的大“寿”字、“喜”字被撕下来换成白纸书写的黑色大“奠”字时,全家老老少少,真是悲痛欲绝。

康府经过大喜大悲,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爷急把三夫人、二姨太等请来一同商议大事。三爷先对三夫人赵氏说:“现在康家的担子一下落到我们的肩上,全家生计和教育、培养小少爷的重任,原来靠大哥,我们在大哥腋下过日子,如今不行,从现在起,你负责起屋内重担,我负责屋外一切,千斤担子万人挑,大家各负其责,屋内事由你说了算,二姨太给你搭把手,外面一切大小事我说了算数。”吩咐完毕,大家各做各事,都一心一意想把这个家撑起来。

这个家三爷总算掌管得有条有理,倒也过得下去,三爷并不费很多心血,但是最伤脑筋的问题,出在傻三头上。

三爷教他习武,你手向南,他手向北,你手往北,他手往南,他左右都搞不清楚,上下不分,这样的傻子怎么能继承康家武功呢?康家医学医术怎么传得下去?这就真是狗咬刺猬没处下口,傻三现今七岁了还是哈巴苕,傻头傻脑,外号傻三真编活了,这样傻下去,何年何月教子成才?三老爷心中好不郁闷。

有一天,三爷把傻三叫到跟前问道:“傻三,你爱好什么?”傻三答曰:“我爱看戏,听人讲故事。”

气得三老爷打他三戒尺,从此硬逼侄儿单日习文,双日练武,祖传医学医术,每天一课。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用在傻三身上却适得其反。三爷花费了不少的心血,傻三仍是文不蹈,武不学,医学更是一窍不通。真是按着牛头难喝水,傻三一心只爱玩,看戏,爱听老先生说鼓书,最爱听张铁嘴讲故事。虽说那年代兵荒马乱,盗贼四起,但老山区特别闭塞,几百年来唱庙戏非常流行。上界菩萨、玉皇大帝、观音菩萨、李老君、如来佛等等都有大庙;中界菩萨有关公庙、岳王庙;下界有地藏王庙、阎王庙,还有官判小鬼,直到社公庙。湾湾建有土地庙,不管大庙小庙,上、中、下三界菩萨庙,只要你想看戏,庙庙都有戏唱,一年四季,长年不断。

年年正二三月,那些地方官领头收钱,唱玉皇大庙的戏,保佑他升官发财。到了四五六月,那些族长、绅士、豪富之家领头收钱唱阎罗庙、判官庙戏,保佑他发富发贵,更重要保佑他长生不老,富贵万年。

老山区的儿女百姓也要唱戏,由当地德高望重的年长的老农民领头收钱唱戏。唱什么戏呢?龙王庙、土地庙、社公爷庙的戏。山区老百姓一不求大富大贵,二不想升官发大财,只求龙王风调雨顺,求社公菩萨保一方四季平安,求土地菩萨保佑土地多产粮食、蔬菜,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傻三他生得娇生惯养,哪里有心学文习武学习祖传医学医术呢?他一心只晓得玩,心玩花了,身子玩懒了,脾气玩大了,就这样自由自在散漫成性了,无拘无束惯了,气得三爷翻白眼、口吐鲜血也无益,他还不当回事儿。

人常说,勤有功,戏无益,我看也未必如此,傻三看了古今中外的戏,民间的戏,听了前朝后汉的书,他懂得忠孝为本、行侠仗义、助人为乐种种道理,还学了把戏里台词用到日常生活对话中来,用得很活,信手拈来,对答如流。

三爷把他没办法,只好天大由天、地大由地罢了。只叹息康家祖传武功、医学医术,失了真传,万没想到失在傻三头上,甚是可惜,可惜呀!

这一天叔侄在后院散步,傻三见事就问,问得三爷有些不耐烦了说:“啥事不懂,又喜欢多问。”

“三爷,你前天不是教我说‘子入太庙每事问,是礼也’?”

三爷本来心中烦闷,忽听到傻三这句话不傻,扯到孔夫子书上去了,他高兴地说:“你问吧。”

“三爷,你读的书多,天上有几多星?”傻三说完把眼光斜射着三爷脸上,审视他是否能答上来。

三爷被问住了,心想孔子也只知天之高也,地之厚也,日月星神系焉。这时他只好问傻三:“你知道天上有多少星?”

傻三不假思索地说:“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