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转变”官“念
3129000000004

第4章 职权 职位 职责(3)

④领导与管理具有高度的互补性、相容性和复合性。管理活动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领导行为,领导行为的强化与完善也不能脱离不断深化的管理实践。领导需要确立目标和愿景规划,并设计好完成该工作目标的一系列计划和执行方法。管理则需进一步设计完成任务的具体事项,制订计划以及有关管理和评估的措施与标准,将现有的资源合理配置,通过强制性的方式完成任务,建立并维持一个人员精干、指挥有序的完善的组织。一个组织无论是领导不力还是管理不力,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领导与管理的分工与合作是一个组织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

许多人之所以对领导者与管理者不加区分,有着诸多原因。我国几千年传统的家长制、集权制在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最主要表现就是强人政治盛行,对强人的崇拜其实就是源于对集权的崇拜,这种集权就要求强人既要是一位好的领导者,同时又要是一位好的管理者。作为领导者,人们要求强人必须具备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创新意识,高瞻远瞩,极富魅力;作为管理者,则又要求强人要能够明察秋毫,精于理财,擅长算计。而且强人往往还要扮演着监督者的角色,因而对强人的品格和智慧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强人不仅要能够监督别人不犯错误,更重要的是首先他自己不犯错误,不但要能够始终不偏不倚、公平正道、大公无私,更要具备明辨是非、管中窥豹的本领。而现代社会却越来越呈现出不同领域的分化,而且即使在同一工种里面也有了纵向的分化,体现为同一领域的不同层次工作的分离,领导与管理的分离就是这种纵向分化的结果。任何个人如果想包揽领导与管理的角色于一身,在现代社会中都变得越来越困难,甚至在某种情况下已经变得完全不可能。

领导者与管理者角色的分化既然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定有它存在的合理性,而如果不主动适应这种分化,其结果必定会带来很多我们预料不到的后果。领导和管理者角色的混淆,这不但给正常的管理活动带来了困境,而且使我们的日常管理由于过多政治活动因素的干扰而变得复杂起来。领导者与管理者角色的剥离,已经是现代社会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标志,而其具体的体现则是决策与执行的分离,领导者负责在一个组织中制定政策或决策,而管理者负责将其落到实处,负责执行。

对于领导和管理的区别,管理学家这样说:“领导是用来做什么的?是用来构建一个远景和策略的,是用来协调、拟定策略和协调相关人士的,他要排除障碍,要提升员工的能力,以实现远景。什么是管理?管理不仅仅是上面的这些东西,管理是运用计划、预算、组织、人事、控制以及问题来解决、维持既有的体系。”两者具体的不同有以下几方面:

①在工作范围方面。从领导者方面来说,领导工作主要是管方向、管目标,是制定决策、掌握政策、选用干部、激励群众,是“管理”管理工作的,而管理工作是管落实、管干事的,是执行决策、指挥协调、维持并运用理想的工作条件。

②在自身素质方面。一是领导者在活动中主要运用的是个人魅力,好的领导者用个人魅力影响其下属,使他们愿意去听从领导者,愿意遵照领导者说的去做,而管理者似乎更倾向于运用组织上赋予的权力去做事,管理者用权力树立威严,让下级“惧怕”,不得不听从其指挥,按其指示去做事。二是领导者要求做正确的事情,有关于任务的愿望,习惯从外向内看事情,喜欢深入第一线,知道如何做,对生活充满热情,受目标驱动,关注对的事情。管理者则要求正确地做事情,知道做什么,有对任务的看法,习惯从里向外看世界,喜欢高高在上,知道说什么,喜欢得过且过,行动保守,受约束驱动。三是领导者积极、大胆,具有拓展创新精神,喜欢讨论且性格随和,善于搞好人际关系、安抚员工,认为工作是一种乐趣,对待工作主观性较强,较为随意。管理者相对于领导者而言较为保守、冷静,喜欢守成多于开拓,独立自主性较强,管理层与员工泾渭分明,管理者把工作看做是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工作而工作,工作似乎成为一种负担,对待工作冷静、理智、客观,较少随意性。四是一个好的管理者是可以通过学习而培养出的,而好的领导者更倾向于天赋性。

③在工作侧重点方面。一是领导者看重的是结果是否符合他的预计,不过多关注过程,而管理者强调的是完成任务的过程是否符合要求,有无偏差。二是领导者通过人与文化的运作,因此是柔和而温暖的;管理者则是以阶层和系统运作为主,所以是刚硬而冷酷的。三是领导者关注人,管理者关注生产;领导者提出问题,管理者解决问题。四是领导者相对比较超脱、视角开阔,他关注全局问题、外部问题、长远问题、方向问题,重视人的工作,既讲效率更讲效果,而管理者比较收敛谨慎,他关注局部问题、内部问题、眼前问题、现实问题,它既重视人的工作,也非常重视财和物的工作,主要关心工作的效率。

④在工作方法方面。一是领导者工作较为随意,灵活性强,不按理出牌,工作与领导者个性有很大关系。管理者以冷酷无情形象示人,把规章奉为信条,更具客观性,因此有时领导者在下属犯错时可以法外开恩,但管理者却遵章办事。二是领导者倾向于运用激励,“通过调动组织成员积极性来达成目的”。管理者倾向于运用控制,“按照给定条件和预定的目标,对受控对象施加主动影响”。

一位外国学者总结说:“管理者寻求稳定,领导要探讨革新;管理者循规蹈矩,领导者独辟蹊径;管理者维持原状,领导者提高发展;管理者注重企业结构,领导者注重人力资源;管理者依赖控制,领导者激发信任;管理者目光短浅,领导者目光远大;管理者重视原因和方法,领导者重视事情和原因;管理者盯着结果,领导者看到希望。”我们再补充几点:领导注重长远和宏观、运动和发展、冒险和创新、信任和鼓舞,管理者注意近期和微观、稳定和维持、安全和规矩、控制和约束。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现代社会要求领导者要善于管理,而管理者也要善于领导,领导与管理在某些方面向着趋同的方向发展。

管理者和领导者如果是按照学科来分的话,都属于大管理的范畴。但事实上,两者对于人的要求还是不同的。从管理者到领导者,不仅意味着一个人自身需要一些角色的转变,而且在能力方面和自身的要求方面都有新的调整。其实对于领导者,某种意义上也有领袖的概念。最形象的表示,就是一个人在前面走,后面有跟随的人。领导是走在队伍前面的,管理者则是在队伍中或者队尾的人。从后面走向前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对那些非常善于管理的人而言。

有人把高端职场中的人分成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叫工程师层面;第二个层面叫管理层面;第三个层面叫领导层面,也是决策层。这三个层面的人要求的素质是不一样的。第一个层面是工程师层面的人,尤其是技术的人,做事要三个指标就够了。第一个用心;第二个专心;第三个学会分享,这个层面没有不聪明的。主要就是用心专心、开放和分享,开放就是要分享,很多工程师层面的人之所以不优秀的原因,往往是因为不太会分享。

第二个层面是管理层面,需要五个指标的考核。第一个是大无畏意识;第二个是能够自我认知;第三个是能自我管理;第四个是能沟通协调;第五个能进行社交,这是考核一个管理者是否优秀的条件。但前提是这个管理者一定要会做事。优秀管理者一定有大局意识,不是一个自私的人。第二个是自我认知。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都在上升。作为管理者一定要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知道自己的角色定位,然后能够进行自我管理,知道哪些事不能做,哪些话不能说,最后还要会在内部进行沟通,同方方面面打交道,对外进行外交,这是做人的五个要素。而一个专心做事的人,他就不考虑这些事,所以他也看不到管理者考核自己的指标。所以作为一个工程师,也看不懂管理者,以为管理者天天在踢皮球,事实上他是在沟通协调。

第三个层面是领导层面。作为一个好领导,首先要具备一个好的素质。当他做成事情的时候会赢得别人的尊重,这是一个好领导。一个好领导一定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作为领导者,他一定知道做成一件事情是不容易的,他需要方方面面去配合,需要千万个要素组合在一起,每一个要素都不可缺。当每一个要素都具备了,这个事情才做成。其次,还要具备运气。好领导知道自己的能力,他谦虚,也为事情可以做成而感谢所有参与的人。他不仅这样想,而且会这样表达,大家也就会尊重他。所以领导们总是说,成功是归功于人民的。这种谦虚的态度,使大家都愿意配合他。这也是做领导一个必备的条件。管理者可以在落实的过程当中不顾反对者。而领导做成任何一件事,都会有很多反对者,他的目标不是把反对者打倒,也不是鼓励反对者,他的目标就是把所有的反对者尽可能拉到自己的路线上来,这就是一个领导者必备的素质。作为领导的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在执行过程中,把反对者变成支持者。第三个做领导的重要素质,就是做事前是否经过主客观分析,能知天地、知己知彼才能保证不失败。一定要知天地,知客观的变化。你要利用外界所有的因素把敌人变成朋友。你具备这三个要素才是一个优秀领导者的素质。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者特别需要内心的和谐,即己和。天不和,你去和天;地不和,你去和地;人不和,你去和人。

综上所述,领导与管理是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两个概念,深入把握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不仅对理论研究有重要的价值,而且对领导和管理实践同样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前面对二者间关系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1)要认识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组织应根据具体的外部环境、自身的发展阶段以及内部管理需要,合理地选拔、任用和培养领导者与管理者,做到人尽其才、岗尽其职。

(2)要把握好领导与管理的联系

领导与管理在某些条件下具有一致性,并且随着现代社会对领导者与管理者素质要求的日益提升,领导与管理变得更加密不可分。正如彼得·德鲁克所说的那样,有效的管理者和优秀的领导者基本上相同。现代社会要求领导者要善于管理,而管理者也要善于领导,领导与管理在某些方面向着趋同的方向发展。

(3)要注重领导与管理的互补性

领导与管理既不是同一概念,也不是完全独立的行为体系,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支持的共同体。缺少了管理的领导是空中楼阁,缺乏基础;而缺少了领导的管理则是一潭死水,没有活力。只有将领导与管理行为相结合,才能使组织既保持稳健又不乏灵活性,既能在多变的环境下保持发展又能在稳定的境况中常变常新。因此,组织只有将高效的管理和卓越的领导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二者的效用,为组织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4)要重视领导者与管理者的搭配

好的集体,不仅要有好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而且要各就其位、各尽其职。这启示我们,在领导班子的选择和搭配时,如果整个班子都由领导型人员构成,这个班子将会点子多,但由于缺乏组织实施而动荡多、实效差;如果班子都由管理型人才出任,尽管组织发展可能比较稳当,但由于缺乏领导型人才而往往创新不足、死气沉沉。另外,若从角色定位来看,任何一级的管理人员都应扮演双重角色,即对上是管理者,对下是领导者。也就是说,工作中应根据自己的责任而合理定位,并能根据不同的定位确定自己的行为。

(5)管理就是“管”加“理”

真正的管理者一要“管”,二要“理”。“管”意味着管理者要学会看大局;意味着自己要成为大家的榜样,让大家向自己看齐;意味着和下属打成一片,包括那些你不喜欢的,但人品没有问题的人;意味着知人善用,能把难管的人用好,而不是简单地把不好管的人弃之不用或开除;意味着要学会授权施压;意味着帮助下属解决问题;意味着学会激励,学会表扬与批评,尤其是批评的艺术。而“理”是什么?“理”就是梳理,就是总结经验、总结教训,就是想办法从根本上改变一件事情;“理”就是重新定规则,从规则的角度彻底消灭存在的问题。“管”的着力点在于改变人,改变人的态度、人的能力,而“理”的着力点在于改变事、改变流程、改变不合理的做法。

★★★

领导与管理是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两个概念,深入把握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不仅对理论研究有重要的价值,而且对领导和管理实践同样具有积极的意义。只有将领导与管理行为相结合,才能使组织既保持稳健又不乏灵活性,既能在多变的环境下保持发展又能在稳定的境况中常变常新。

4官瘾大、想当官就是有野心,是吗

自古以来,国人的“官念”深入骨髓,浸透血脉。“当官”是传统社会绝大多数人孜孜以求的目标。因为当了官,就能够“仙及鸡犬”、光宗耀祖、衣锦还乡,就能够改变现状、告别落魄、受人尊敬。正是这种当官前后境遇的天壤之别,引得无数人为之奋斗。本来,想当官没有错,这适应目前社会的环境,符合人性的追求。官瘾大无可厚非,想当官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算是一名有为和清廉的干部,也只有做了官才会有号召力和凝聚力,才会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相反地,我们更应该反思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人去争相当官、跑官要官甚至为当官而不惜一切的现象。

当前,如何将跑官要官行为压缩到最小空间,已成为上上下下共同关注的话题,跑官要官现象俨然已成为官场痼疾,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究竟在哪里?

从字面上看,跑官要官其实是一个难称确切的说法。一个人希望担当公共职务,并为此而进行积极努力,并不是不可理解的事情。而把努力放在请托私门、寻找靠山上面,就不仅仅是个人权力观、价值观或者干部任用程序、交流制度等方面的问题了,而在于对权力授予方式的深层次考量。权力由几个人甚至由个别人来授予,而缺乏公众选择与认可在先的制度设计,必然导致一些人眼睛向上,把当官的希望寄托于少数人甚至个别人的认可与接纳。

跑官要官现象屡禁不止的现实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不断加快,在新旧体制的衔接中,在新旧观念的碰撞中,出现了巨大的漏洞和空白,使中国几千年的腐朽官场求官文化沉渣泛起,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