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茶馆文化
3129700000006

第6章 施茶活动

(一)路边茶亭施茶

我国古代建筑中的“亭”的建筑,有悠久的历史,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之说,而且长亭连短亭,以“亭”为邮驿进行管理,“亭”也成了人们旅途中歇脚的地方。在交通闭塞、交通工具缺乏的封建社会,人们主要以马车、双脚等为交通工具,行动特别迟缓,如果路途遥远,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到达。为了便于人们中途休息、解渴,各地(特别是南方产茶地区)在主要商旅通途、交通要道建凉亭、茶亭、风雨亭。每当旅客到茶亭歇脚时,大汗淋漓,喉干舌燥,喝上一碗茶会感到心旷神怡,精神倍增。

关于茶亭的起源,众说不一,但至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据史料记载,早在五代之时,江西婺源有一位方姓阿婆,为人慈善,在赣浙边界浙岭的路亭设摊供茶,经年不辍,凡穷儒肩夫分文不取。她死后葬于岭上,人怀其德,堆石为冢,县志称该墓为“方婆冢”。方婆在浙岭茶亭烧茶礼客影响深远,有的乡人效仿其德,在茶亭中挂起“方婆遗风”的茶帘旗。茶亭的建筑风格一般以古朴大方为主,像前面提到的婺源茶亭那样华美的,还是较少的。

茶亭盛茶的器具都是大瓦缸或木桶,一次可盛水四五十斤。盛茶的容器内备有舀茶的工具,这些工具不像城市茶馆里那么讲究,而是因地制宜。山区一般用竹筒制作的勺子或木制的水瓢;丘陵地区一般将老北瓜一劈两半,去其瓜瓤,便成了瓜瓢。舀茶的工具上都拴有一根麻绳,麻绳的另一端吊有石头或木块,让其垂在缸外,以防舀茶工具掉入缸内影响茶水卫生。喝茶的工具是大粗瓷碗或竹筒碗,也用麻绳系着吊在茶桶或茶缸边,防止掉在地上。茶亭供应的茶叶,一般都是粗老茶叶,是本地村姑自采自制的茶叶,具有“颜色碧而天然,口味醇而浓郁,水叶清而润厚”的特色。茶亭中的水,也是就地取材,有的是山泉水,也有的是溪涧源头水。所用茶叶虽差些,但泡出的茶并不难喝。来茶亭喝茶的人,可以说是各种各样,但主要是中下层,特别是出以卖劳动力为生的下层百姓,他们当然不可能是品茗,只是为了消暑解渴。

茶凉亭多为人们积功德而出资兴建,其茶水自然免费供应。至于茶凉亭的执行人,一般由公众挑选,他们有的吃住都在茶亭里。茶亭的执行人要为人正派,热情为公众服务,且讲究卫生,一般被人们称为茶老板。他们除砍柴、挑水、烧茶外,如遇婚丧大事,或结婚抬轿者经过,或抬死人路过,主人都要施礼。过路人发了急病或有特殊情况,茶老板一家也有义务尽职责予以帮助。当然,也有人为了谋生,于茶亭中卖茶。如庐山三宝树下的廊茶亭,是一座扇形、长廊状的大茶亭,内有木栏杆、石桌、石凳,供游人在亭间就坐休息。亭的周围有山民在这里用名泉沏的“庐山云雾茶”,卖给游客饮用。

茶亭如同茶馆一样,有丰富多彩的茶联文化,茶联往往写在楹柱、亭柱上。有的咏物,有的说理,有的劝勉。如福州南门外有一茶亭,柱联是这样写的: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这副茶联一语道破了茶亭所处的位置——丛山野外,也道出了茶客为匆匆过客。在广东秀水县的五眼桥通往路边的一座茶亭石柱上,镌刻着一副对联,从另一个角度解说了茶亭的特点:不费一文钱,过客莫嫌茶叶淡。且停双脚履,劝君休说路途长。茶亭的茶联也有很多为当时的名人所撰,博大精深。如英山陶家坊茶凉亭楹联云:三楚远来肩且息,六安前去味先尝。这副茶联相传为清末宦官、名儒李仕彬所撰。

茶亭的粗茶大碗为人解渴的古朴民风是中华茶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反映了中华民族乐善好施的美德,一直为人们所称赞、怀念。有一位学者曾这样写道:“日行上百里,累坏腰和眼。夜里挑脚泡,清晨又跛起。交通闭塞味,学人时忆起。幸有茶凉亭,茶水随你喝。亭里歇阴凉,称心又快意。饮水细思源,慈善好集体。”纯朴独特的建筑、乐施好善的民风,使中国茶亭名气远扬。德国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曾在他的避暑行宫——波茨坦的桑苏西宫(又名无忧宫)里,建造了一座“中国茶亭”,这个茶亭整个建筑呈圆形,双层波顶,廊柱回环,墙体是淡绿色,所有的门窗和廊柱都以金色装饰得金碧辉煌,远远望去,好像一座蒙古包。这个“茶亭”虽以亭名,实际上要比中国的“亭子”高大得多,也复杂得多,廊柱墙壁处,镂刻着精细的纹饰和浮雕。最有意思的是环绕着圆形茶室,竖立着十余尊与真人一般大小的人像雕塑,一个个穿着阔袖长袍,带着奇形怪状的冠冕,手中还分别拿着各种东方的乐器,有锣、古筝、琵琶等。最奇特的是这些人的长相,全都是高鼻凹目的洋人模样,其中一个人还戴着清朝官帽,吹着一支既像唢呐又像单簧管的乐器,真是中西合璧。在茶亭外边的空地上,还摆着一尊中国大香炉,上面刻着“大清雍正元年”。

今天,在我国各地,仍然可以寻觅到茶亭的踪影。如在南京栖霞寺后,筑有一水泥红柱四角亭,它就是供游客歇脚解渴之用的。在浙江温州永嘉县岩头镇南北各有一个建于南宋年间的古凉亭,每年的端午节至重阳节期间,当地村民们义务在凉亭里烧水泡茶免费供路人饮用,这种纯朴的民风流传至今,在浙南地区传为佳话。即使在大家都忙于致富的今天,当地村民仍把轮流烧水供茶的“接待日”看做是家中的一件大事。有的人抄下“值日日期”压在玻璃板下,有的外出村民干脆抄下来像身份证一样随身携带,从未有人忘记供茶这一义务。轮到烧茶的村民,凌晨五点就来凉亭烧茶,自备茶叶,有的还带来白糖用以泡茶。

(二)寺庙茶堂施茶

佛教主张放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以断除烦恼得道成佛为最终目的。它讲究轮回,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只有一心为善,死后才能成佛。施茶这种简单易行的结善缘方式便被僧人们所普遍接受。

在寺庙里,专门设“茶堂”“茶寮”作为以茶礼宾的场所,配有“茶头”僧,专事烧水煮茶,以备献茶待客;有“施茶”僧专为游人香客惠施茶水;有名僧著茶书、写茶文、作茶诗。如唐代五台山接待香客的普通院,常设茶水用以供应朝圣的香客。寺庙还不定时地举行茶会,招待各方来宾,其规模大小不等。规模最大的恐怕要算西藏拉萨的寺院茶会,其熬茶水的器具是直径五尺、高约四尺的铜制茶釜。明末清初,在西藏的大喇嘛寺里举行过一次四千人参加的茶会,据说,曾有一个小喇嘛在茶釜里舀茶,疲劳至极,掉到茶釜里淹死了。

除了在寺庙内施茶外,僧人们还各处施茶。如在城乡人烟稠密的闹市区,不少僧人在集市上广设摊点施茶,作为修缘行善的途径。在潮州龙溪至今留有两处古迹:施茶庵、赐茶庵。《庵埠志·宗教篇》记载,明代僧人成安佩常在赐茶庵处施茶,住许垅的庄典未得志时常到此品饮。弘治年间,庄典登进士,成安佩已去世,庄典于是建赐茶庵以纪念他。

各地的茶庵也是僧人施茶的主要场所之一。在云南大理地区,据《徐霞客游记》记载,也有许多茶庵,它们多建在山上,远离村寨,与寺庙相隔不远。茶庵较简陋,一般为茅屋三间,多为僧人所建,也有的是地方官、名儒等人修建。僧人们在这些茶庵里煮茶水,为上山朝拜的香客、游人提供方便。一直到今天,当夏季来临时,南昌的佑民寺、南海行宫等寺院,僧人们常常在门前为过往行人提供各种茶水,有红茶、香片茶、神典茶、午时茶等,统称“功德茶”。

(三)庙会茶棚施茶

关于庙会,朱越利先生有一个较完整的解释,他说:“庙会是我国传统的民众节日形式之一。它是由宗教节日的宗教活动引起并包括这些内容在内的在寺庙内或其附近举行酬神、娱神、求神、娱乐、游冶、集市等活动的群众集会。被引起的活动可能只有一项,也可能有两项或多项。”可见,在庙会期间,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一些方便香客、商人、游客的设施也应运而生,这里面也包括提供茶水的茶棚。

茶棚主要设在进出庙会的道路两旁及庙会所在地,建筑一般很简陋,多用苫苇、帆布或茅草等结扎而成的圆筒形建筑。大多数茶棚都是倚门设灶,灶上置锅,旁边放一些食物。个别茶棚把灶搭在棚外,其上置长嘴高柄的大茶汤壶,供应开水。另外一种茶棚是凉棚式的,里面摆着几条长凳,几张长桌,供过往行人歇脚品茶。在茶棚里,除了免费供应茶之外,还有各种茶汤提供,用开水一冲即可食,如油面茶、米面茶、豆面茶等等。茶食主要以粥为主,有黄米粥、玉米粥、豆汁粥等。一些老字号招牌的茶社饭棚,还提供菜肴糕点,可在此设宴酬宾。

庙会一般时间较长,最短的也有几天。为了方便大家住宿,每年开庙之日,除了部分庙堂可暂供香客住宿休息外,各茶棚也是香客们主要的食宿场所。接受各茶会、茶棚施茶的,主要是一些乡民百姓,也有一些官吏、侍从。由于庙会是定期举行的,所以庙会的施茶活动也因时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