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帷幄奇谋:刘基
3130300000004

第4章 刘基出山

刘基出山辅佐朱元璋,一半是请出去的,一半是逼出去的。刘基出山后,为未来的朱明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至正十九年(1359年),刘基辞官回到故里,隐居著述,等待时机。刘基绝不是放弃了他匡世济民之志,他虽然隐居,但仍然密切关注着天下大势。大元朝廷的腐败与混乱,使刘基清醒地认识到,曾经不可一世的大元帝国已是苟延残喘、不足以成大事。四川明玉珍只是希望割据巴蜀,无意与群雄争夺天下。割据东南富庶之地的张士诚,虽然殷富冠于群雄,自己也礼贤下士、优待士人,但是他也没有什么大志向,且与方国珍一样,投降朝廷,声名狼藉,处境已一日不如一日。经过一番对比分析后,刘基认为在各路起义军中,能成大事者只有割据湖广的陈友谅和占据应天(今南京)的朱元璋。刘基之所以放弃实力强大的陈友谅而选择实力较为弱小的朱元璋,完全是建立在对二人正确分析的基础之上。

陈友谅虽占有湖广荆襄之地,地广兵强,雄心勃勃。但是他好猜忌,喜欢用权谋之术驾驭部下,威严有余而恩惠不足,部将们都心怀疑惧和不满,所以陈友谅的军队是外强中干的纸老虎。反观朱元璋,对部下宽猛相济,恩威并施,诚心相待,且是真正的农民军出身,又是龙凤政权的臣子,在名声上显然高过陈友谅。大厦将倾,任何人也无法挽救,他对腐败的朝廷已经彻底失去信心。而当时各路农民起义军虽然是风起云涌、群雄逐鹿,一时间难分高下,但是刘基深知尽管北方红巾军声势浩大、席卷中原,大河南北几乎都有他们的足迹;且红巾军以恢复宋朝为名,又建立了自己的政权——龙凤政权,似乎有一举推翻元朝的希望。然而红巾军没有正确的政治目标,军纪涣散,各自为政,相互攻杀,最终的失败在所难免。江南群雄中,方国珍虽然起兵最早,但是此人胸无大志且反复无常,首鼠两端,只不过是流寇而已,与陈友谅的猜忌相比,朱元璋的宽信赢得了刘基的信任。从此刘基就把注意力集中到朱元璋身上了,有意识地从各种渠道了解关于朱元璋各方面的情况。通过长时间的观察与了解,刘基对于朱元璋的一切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对于江南各路英雄的发展趋势也是洞若观火。朱元璋的远大志向和不同凡响的军事才能以及高深的谋略,深得刘基的赏识与赞佩。刘基此时与当年隐居在卧龙岗的诸葛孔明一样,胸怀救世之才,等待时机,遇明主便出山效力,一展鲲鹏之志。

朱元璋对刘基也是早闻大名,迫切希望得此贤才为己所用,一直在关注着刘基,希望能得到这位当世诸葛亮的辅助。两人虽未谋面,却有了相通的志向,一个欲成就帝业,一个想匡世济民,不谋而合。在刘基弃官归隐之后,朱元璋就派自己的部将去请刘基出山,辅佐自己成就像汉高祖一样的帝业。

至正十九年腊月某日的黄昏,刘基正在家中围炉读书,突然有人来访,来人见到刘基之后,将一封书信送与他。刘基问过来人身份之后才知道,这是朱元璋麾下处州总制官孙炎派来请刘基出山的特使。刘基看完书信,听来使说明来意之后,婉言谢绝了他的请求,使者无奈,只得返回处州。刘基的举动似乎与他的夙愿自相矛盾,但是如果仔细分析,便很容易发现其中的奥妙。作为刘基个人,他自然有他自己的想法,因为他的仕途经历决定了他肯定会以谨慎的态度对待任何人的邀请,当然也包括朱元璋。他虽然对朱元璋有很深的了解,并且有自己的评价,但那毕竟是他自己的判断而已,其正确与否他并没有绝对的把握,所以还必须有最后的试探。如果一两次辞谢之后,朱元璋便作罢,证明他还不是求贤若渴,不是个大度的、能成大事的人。如果这样,即使他应邀赴任,最终也不会被信任重用,所以他要再三推辞朱元璋的邀请。

在刘基第一次送走朱元璋的使者之后,不久,朱元璋又命孙炎派人请刘基出山,此次使者携带丰厚的聘礼来相请。这使刘基感到很为难,以他的性格不便立即应允,无奈之下只得以祖上所留的龙泉剑相赠,并以老母年高为由,再一次拒绝使者。第二次聘请又告失败。然而,朱元璋不愧是一代雄主,确有汉高祖一般的胸襟,又有刘备请诸葛亮的坚持,在第二次失败后,他并没有灰心,他明白凡是有大才的人必定要经过很多磨难才能得到。他再次命孙炎往聘刘基,并且以诗相赠。刘基通过朱元璋的再三聘请感受到朱元璋的诚意,他看到朱元璋以雄赳赳一武夫,竟然能作出这般殷殷情切的诗,实属不易,他不好再推辞。再加上此时,刘基的老母也劝他出山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基出山之意遂决,从此揭开了人生全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