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哈佛优等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
313200000035

第35章 鼓励孩子勇敢些,才有希望赢取生命的桂冠 (2)

第二,让孩子多参加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假日里,家长可以带孩子去旅游参观,登山攀高,或到江湖里去划船、游泳,借以锻炼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去公园里玩,鼓励孩子走一走“勇敢者之路”,如独木桥、铁索桥。鼓励孩子时常参加体育锻炼,参加足球、乒乓球队,这些体育活动竞争性强,有助于勇敢精神的培养。

第三,父母要多承担养育孩子的责任,要努力用勇敢的精神去熏陶孩子。面临困境时,父母常能冷静、沉着地处理,这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是有重要影响的。如果父母能勇敢沉着地面对风波,孩子也会沉着勇敢起来。

第四,培养孩子自理生活的能力。家长应相信孩子的能力,凡事要孩子自己动手,遇到问题要尽量让孩子自己解决。同时要培养孩子不怕失败、百折不挠、勇敢顽强的精神,让孩子甩掉处处依赖家长的“心理拐杖”,独立行走。有一次,中国一学者参观美国一家幼儿园,见到一个小女孩系鞋带很吃力,就对她说:“我来帮你,好吗?”小女孩回答:“你为什么要帮助我呢?你知道我几岁了吗?我都快3岁半了。”这个充满自信的孩子也将是个勇敢的孩子。

第五,有的孩子不怕困难,但让他当众讲个故事,则又扭扭捏捏,这也是一种不勇敢的表现。家长发现这种情况后,要经常带孩子参加社交活动,鼓励孩子讲话,鼓励孩子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用多种方式引导孩子与同龄人融洽地接触。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开展交友活动,如请邻居或同班较熟悉的小朋友到家里玩,或与孩子们一同走进大自然,积极创造一种轻松、欢快的氛围。只要父母不断地对孩子进行勇敢精神的培养,相信你的孩子也会慢慢地勇敢和坚强起来。

【轻松互动】

1想一想,作为孩子的父母,你是否能够给孩子树立勇敢的榜样?

2你认为自己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强吗?

3生活中,你的孩子是否不怕困难,能够勇敢地面对困难?

【亲子共品】

国外流行着一种“狮子型教子法”。

森林中百般险恶,连被誉为“森林之王”的狮子也不敢轻忽怠慢,即使是幼狮也不例外。刚出生不久的幼狮经常会被公狮推到石岩下,从跌倒的困境中想办法挣脱找到爬上来的路。公狮或母狮即使看见幼狮遇到困难也都只远观而不干涉,只在面临生命危险时才伸出援手。 

孩子其实也是如此,他们不可能一生都在父母的羽翼之下,受成人保护,最终他们还是要独自走向社会、独自面对问题。 

许多父母们都认定,采用“狮子型”教子法,最终会将孩子培养成狮子一样坚毅、勇敢、独立自主的人,反之,就可能会培养出一个在森林中无法生存、自保的废物。

他们觉得,教育孩子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并不复杂,就像狮子一样,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的孩子。不了解孩子的父母,即使买了昂贵的教材也无法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了解孩子的父母,即使是废物利用做出的教具也能教出聪明伶俐的孩子。

【哈佛观点】

鼓励是帮助孩子摆脱胆怯的良药

面对外面陌生的世界,孩子常常会变得胆怯,没有勇气去面对陌生的事情。父母只有帮助孩子摆脱胆怯,才能树立起孩子的自信,使孩子变得勇敢而坚强。

人生来都有先天的畏惧心理,婴儿生下来,就怕怪异的声音,怕从高处跌下。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试验,他们让从未见过悬崖的婴儿通过一个模拟的悬崖,它看上去深不可测,像是千丈悬崖,实际上只是一块平面玻璃。婴儿见了,怎么也不敢临近这块玻璃,生怕从“悬崖”上跌落到万丈深渊。

但是,胆怯主要还是后天原因造成的。如,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听话,老是用吓唬的办法。孩子哭了,妈妈会说:“你再哭,把你关在黑屋子里。”孩子不听话,有的爸爸说:“你再不听话,让老虎把你吃掉。”还有的父母用“让警察捉你去”、“让医生给你打针”之类的话来吓唬孩子。渐渐地,孩子怕黑暗、怕动物、怕警察、怕医生,变成了胆怯、懦弱的人。

聪明的父母不会老是去吓唬孩子,而是经常用赏识的眼神鼓励孩子,从而让孩子变得勇敢。

一对夫妻带着一个男孩去游乐场玩。当他们走过秋千时,爸爸就把男孩抱到了秋千上。男孩的小屁股刚碰到秋千的坐板上,秋千就摇晃起来,男孩吓得哭叫起来:“爸爸,我害怕,我会摔下去的!”

男孩的妈妈赶紧上前说:“多危险呀,你赶紧抱他下来吧!”

但是,这位爸爸却没有把男孩抱下来,他对男孩说:“你抓住两边的绳子,就不会掉下来了。”“不,我害怕!”男孩缩着身子坐在坐板上,一动也不敢动。

“那好吧,我抱你下来。但是,我可要先玩一会儿了!”说着,爸爸把男孩抱了下来,自己却坐了上去,只见他抓住绳子,来回晃动几下,秋千就开始摇荡起来,不一会儿,就荡得很高很高。

“爸爸,你真厉害!”男孩兴奋地欢呼起来,一脸羡慕。这位爸爸趁机对男孩说:“要不,你再来试试?”

男孩说:“好的。但是,我不要荡得这么高,你要站在我下面,万一我摔下来就接住我!”爸爸笑着答应了。

这一次,男孩尽管还是有点害怕,但是,他已经能够坐在坐板上不住地扭着身体,希望把秋千荡起来。他的动作十分难看,秋千还是没有荡起来。

旁边的妈妈看着男孩滑稽的动作,哈哈大笑起来:“宝贝,你这是在荡秋千吗?简直是身上长虱子了!”

男孩一听这话,似乎有点泄气。

这时,爸爸连忙说道:“不是的,刚开始要想秋千荡起来,都要这样做的。我们的儿子做得很好,不一会儿就会荡起来的。”

妈妈听出了爸爸的意思,连忙说道:“哦,我想起来了,第一次荡秋千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的。”

“是吗?”男孩听到妈妈这么说,一下子就来劲了,“那我再用力荡几下!”说着,小屁股不住地做出用力的姿势。

“是这样的,”爸爸及时鼓励道,“每个人第一次荡秋千的时候都很害怕,总是害怕会摔下来。实际上,只要你紧紧抓住绳子,是不会摔下来的。”

男孩的秋千开始荡起来了,爸爸微笑地看着他,说:“爸爸第一次荡秋千的时候,也是害怕得要命,坐在那里一动也不敢动。你比爸爸强多了,我相信你一定能荡得很好的。”

“真的吗?我现在荡得好不好?”男孩明显很高兴,秋千已经随着他的动作来回荡了起来。小男孩的欢笑声不住地回荡在天空中。

由此可见,每个孩子在面对新事物的时候,都会有胆怯的心理,害怕自己做不好。这时,如果父母出于保护孩子的目的,对孩子说:“算了,多危险,不要做了。”“小心点,你会伤害自己的!”“你不能做这个,太危险了!”孩子想要探索新事物的那种微弱的勇气,恐怕一下子就会被父母的吓唬吓跑。

如果父母对孩子说:“没事,来试试吧,但是要注意……”鼓励孩子勇敢些,同时教给孩子必要的防护方法和知识,就可以在保护孩子不受伤害的同时,让孩子尽情体验勇敢的乐趣。

家长在面对孩子时,需要把孩子当成孩子,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来对待他们,用孩子的标准来判断衡量他们。孩子声低并不一定代表胆怯自卑,声高并不一定代表勇敢自信,他们对周围环境的认识相当有限,一时的回避退缩在所难免,只要胆怯没使孩子失去自信,阻碍孩子求知探索,都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作为父母,不必不知所措,更不需要给孩子贴上胆怯的“标签”,指责、嘲笑孩子。

另外,鼓励对消除孩子的胆怯也很重要。只要孩子有进步,我们就要给他真诚的鼓励,在反复鼓励中,孩子的自信心会逐渐增强,会产生被认可、被接受的感觉,这有助于孩子消除紧张感和胆怯感。

【轻松互动】

1想一想,你觉得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中胆怯吗?

2当孩子提出无理的要求时,你是否曾吓唬过孩子?

3如果你的孩子很胆怯,你曾经试图帮助孩子摆脱胆怯吗?

【亲子共品】

要克服孩子的胆怯、怕生的心理,家长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对孩子自主性的需要,既不能一味满足,也不能过多限制。一味满足,容易造成任性和执拗;过多限制,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从而变得顺从依赖,缺乏自主独立能力。为了发挥教育的作用,对孩子的行为,应从孩子的角度去评价,并肯定他们做得好的地方。但要对孩子不能做的事情加以控制和限制,以免发生意外。

2要扩大孩子的社会生活圈子。例如,鼓励孩子与小朋友一道玩,让孩子接待客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招待活动,比如送茶水、送糖果、抬椅子等,鼓励孩子从事简单的社会交往。到商店买东西时,要孩子自己告诉售货员买的东西名称,让他们问价钱,买好东西后向售货员表示感谢、告别等。

3从小培养孩子生活自主的能力和习惯,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穿衣裤,自己洗脸,扫地,整理玩具、图书等。孩子做这些事时,家长要做方法上的指导。对孩子认真做事的态度要表扬,对孩子做得不太好的事,除告诉孩子应当怎样做以外,还应鼓励孩子下次做好,增强下次做好的自信心。

4对孩子不良行为习惯不能只批评指责,更不能讽刺讥笑,这样会损伤孩子自信心和自尊心。纠正孩子不良行为习惯,可由成人控制,逐渐纠正。也要为孩子提供正确行为的条件,例如,孩子大小便的习惯,可以由成人按时提醒,到逐渐养成自己解便的习惯。又如,准备手帕,不让孩子发生随地吐痰的不良行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