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313300000006

第6章 开场导入篇 (1)

开场寒暄

人们在见面时会打招呼,即寒暄。“寒”是“寒冷”,“暄”是温暖,即“嘘寒问暖”的意思,泛指人们在碰面时互相问候一下,以示礼貌和关心,在寒暄时就涉及使用客套语和称呼语两个问题。

一、使用客套语

客套语就是人们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的礼貌用语。由于语言是人际交往中首要的工具和手段,所以掌握客套语的用法和技巧显得尤为重要。恰当地应用客套话,一方面能够体现主持人的涵养,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另一方面能让对方感觉自己受到尊重,从而产生愉快的心理,促使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主持人在不同的节目场合要使用不同的礼貌用语,如果相互混淆、张冠李戴的话,势必会惹来大笑话,甚至有可能引起别人的误会,导致不必要的麻烦,因此,主持人要学会在不同的情况下正确、灵活地使用客套话。

人们在丰富多彩的工作和生活中,要与别人发生各种形式的接触,在特定的场合,许多客套话都是约定俗成的,主持人掌握了之后,便可以轻松地套用。

1.约定客套语

嘉宾到场称:欢迎、请进、赏光、蓬荜生辉、屈尊、惠顾、光临、驾临、莅临、俯就

请客人不要客气称:请便、自便、请随便

送客出门称:慢走、走好

受人之赐称:谢谢、感谢、破费、费心、拜谢、璧谢

回称:不谢、不客气、应该的、笑纳、不成敬意、惠存

谢人帮助称:有劳、劳驾、多谢

回称:不谢、不客气、举手之劳

请人评论称:指教、指点、指正、高见

回称:互相学习、互相切磋、不敢当

请人解惑称:指导、赐教、指点迷津、候教、聆教

受人教导称:茅塞顿开、醍醐灌顶、受益匪浅、“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回称:过奖

受人益言称:药石、箴规

回称:过奖

向人提要求:恳请、恳求、诚请

回称:尽力、效劳

请人原谅称:海涵、包涵、海量、抱歉、请勿见怪、对不起

回称:好说、没关系

自提意见称:浅见、肤见、管见

回称:高见

谢人致问称:多蒙寄声、多谢关心、有劳费心

回称:应该的

贺人荣归称:锦旋、凯旋、衣锦还乡、荣归故里

贺人中榜:蟾宫折桂、金榜题名、榜上有名

贺人生日:初度之辰、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大寿、寿华诞、芳辰

贺人年高称:齿德俱尊、德高望重

贺人喜庆称:恭喜

2.询问客套语

询问姓名称:贵姓、尊姓大名

回称:鄙姓、免贵姓

询问年龄称:贵庚、高寿、青春几何

询问籍贯:府上、老家

询问职业和工作:高就、供职

二、使用称呼语

在节目主持的开场寒暄中,称呼语被广泛地使用着。称呼语表示着人与人的关系,反映着一个人的修养和品德。正确使用称呼语,对于加强人际沟通,促进相互交流有着重要意义。

称呼有以职务相称的“职务称”;有以姓或姓名加“同志”的“姓名称”;有不知对方职务与姓名的“一般称”,如“同志;有“职业称”如“售票员同志”;还有“代词称”,如“您”;有更亲切的称呼,如“老叶”、“小关”;至于亲属的称呼也很多,可谓“亲属称”。

在主持中有针对地选择称呼:

1.对工人比较通行的是称“师傅”。对文化人最好称“老师”。比较熟悉的可以称“老某”、“小某”。社会上一般互称“同志”。

2.对于领导同志 (除部队外)应称为“某某同志”,而不要称职务。在某种场合为了工作需要,说明某人的身份而称一下职务也是可以的。

3.对于老年人要称之为“老大爷”、“老奶奶”。对于年纪较大的称之为“大叔”、“大娘”,也可称为“叔叔”、“伯伯”、“阿姨”等。

4.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和幼儿园的小孩子,可根据年龄称他们为“小同学”、 “小朋友”。

5.对于年纪相仿的人,有些青年人习惯于称“大哥”、“大嫂”、‘‘大姐”,这些称呼也可以。但“哥们”、“姐们”一类称呼就显得不文明了。

6.对海外同胞,则可根据年龄、性别称为“先生”、“夫人”、“小姐”等,不可滥用“同志”这种称呼。

7.对国际友人,一般对男子称“先生”。对女子称“夫人”、“女士”、“小姐”。对已婚女子称“夫人”,未婚女子统称“小姐”。对不了解婚姻情况的女子,可称“小姐”,对戴结婚戒指的年纪稍大的可称“夫人”。这些称呼均可冠以姓名、职称、衔称等。如“希莱克先生”、“议员先生”、“玛丽小姐”、“秘书小姐”、“护士小姐”、“怀特夫人”等。

8.对地位高的官方人士,一般为部长以上的高级官员,按国家情况称“阁下”、或职衔加先生。如“部长阁下”、“总理阁下”、“总理先生阁下”、“大使先生阁下”等。但美国、墨西哥等国没有称“阁下”的习惯,因此可称“先生”。对有地位的女士可称“夫人”,对有高级官衔的妇女,也可称“阁下”。

9.对医生、教授、法官、律师以及有博士等学位的人士,均可单独称“医生”、“教授”、“法官”、“律师”、“博士”等。同时可以加上姓氏,也可以加上“先生”。如“卡特教授”、“法官先生”、“律师先生”、“博士先生”、“马丁博士先生”等。

10.对军人一般称军衔,或军衔加“先生”,知道姓名的也可冠以姓与名。如“上校先生”、“莫利少校”、“维尔斯中尉先生”等。有的国家对将军、元帅等高级军官称“阁下”。

11.对教会中的神职人员,一般可称教会的职称,或姓名加职称。如“凯特神父”、“传教士先生”、“牧师先生”等。有时主教以上的神职人员也可称“阁下”。

在使用称呼语时,还有一些注意事项:

1.简单准确

不能把“叔叔”称为“我爸爸的弟弟”,对一个年轻的姑娘不能称“大嫂”,不能说一些“阿姨爱人的爸爸”一类描述对象关系不清的称呼。

2.要区分不同对象、场合

要准确地分清亲疏远近的关系和对方的年龄、辈份、职务等。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机,对不同的对象,选择正确的称呼。

3.诚于中而形于外

对人称呼亲切、彬彬有礼,是心灵美的体现。不能把称呼看成是单纯交际应酬的手段,为称呼而称呼是不可取的,效果也不会好。

4.语言优雅

称呼不仅表示对被称呼者的友好尊重,同时也反映了称呼者的文明。

运用称谓,看来似乎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其实,它在语言艺术中,却是不可掉以轻心的一个关键。

有一次,一位心理学家应邀到一处少年教养院,为受刑的青少年辅导。当他面对年纪轻轻的罪犯时,一时间不知道该怎样称呼对方。如果称对方为犯人,必然会让对方产生抵触心理,对辅导教育反而是不利的。称先生,显然也不合适,最后他用了“误触国家法律的年轻朋友”这一个特别的称呼。谁知这一称呼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些受刑人听到这一称呼时都专注地凝视着他,有的还激动得哭了。辅导自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主持人针对不同的受众对象(职务上的、性别上的、年龄上的等),选用适当的称呼,要比千篇一律地称“朋友们”或“听众们”的效果好得多。

如果面对的是青年听众,那么“青年朋友们”的一声称呼,就是把自己和青年置于平等的地位之中;对大学生称之为“未来的××师,××家”,确实更能激发他们的自豪感;把护士称之为“白衣天使”,尊敬之情溢于言表。

凡此种种,随情适景的称谓,无疑会使双方在感情上更为接近。

三、寒暄的技巧

在开场寒暄时也要讲究技巧,即如何使用寒暄语。有人认为见面寒暄说的是可有可无的废话,这就大错特错了。尽管这些寒暄语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内容,但它却是交往中不可缺少的,能够使见面时的气氛变得活跃,增加彼此的亲切感,引起交谈的兴趣。人们相互寒暄,常常并不是为了得到某些确切的答案,而只是希望借助于寒暄语给对方送去友好的信息,进而引起对方感情上的共鸣而促进彼此的友谊与合作。正如一位人类学家所说:“寒暄是人际交往的起点。”得体的寒暄,能起到平时说话所起不到的效果,主持人与访谈对象之间的寒暄也是如此。下面介绍在寒暄时的几种技巧和方法。

1.问候式

这是两人相遇经常用的一种形式,或点头招呼,或微笑握手,或询问对话,互相礼敬,互相尊重,显示出一种亲近之情。

比如:

“你好!”

“多日不见你了,忙些什么呀?”

这种寒暄的好处是,互相都很讲究礼貌,也都很亲热,话也说得得体,表现了一种亲善的关系,双方心里都很愉悦。

如果对到场嘉宾有比较多的了解,那么寒暄的内容就更丰富了。此时如能根据具体的人和事进行有针对性的问候,对于密切双方关系、增进彼此友情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如一个熟悉的嘉宾刚出院就来参加节目,你见面时就可以说:“今天身体舒服些了吗?”如果是一个喜爱弹吉他的朋友来参加节目,你便可以问:“现在你的吉他练得怎么样了?”

2.夸赞式

这是一方赞美另一方,或双方互相赞美的方式,可以活跃寒暄的气氛,使一方或双方的心理得到满足。

例如:

“王先生,你昨天在节目上的表演很精彩!”

“李小姐,你这瀑布似的长发好美呀!”

短短的对话,双方都得到满足。当然,接下去就可以顺畅地交谈了。

3.言他式

言他式寒暄是指谈论彼此本身以外都感兴趣的事。

例如,在某电台的访谈节目中:

主持人:“你听天气预报了吗?今天的气温高达39度啊!”

嘉宾:“是啊,真是太热了。”

主持人:你家里装有空调吧?”

嘉宾:“有哇,你呢?”

主持人:“我家也有。不过过量使用空调呢,对大气环境还是有影响的。说到这,我们不得不说说最近热炒的低碳生活这一话题。”

这种言他形式,可以较轻松地架起寒暄的桥梁,沟通双方的情感。

4.幽默式

在寒暄中加点幽默诙谐的成分,对协调交际气氛是很有效果的,人际间的沟通与友谊往往就在这幽默的寒暄中间建立起来。

例如,某期广播节目中:

主持人甲:“哟,小麦同学,今天怎么满脸放光芒呀?”

主嘉宾:“瞧您说的,不就是朗诵比赛拿了一等奖吗!”

四、开场寒暄的禁忌

在寒暄时,还有一些禁忌。如果触犯了别人的禁忌,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主要的禁忌主要有以下几点:

1.忌千篇一律

寒暄时切忌千篇一律。在老舍的名剧《茶馆》中有一位清朝遗老松二爷,他见了人就忙着打千儿。打一个千儿问一声“您老好?”“太太好?”“少爷好?”僵化的打千儿动作再配上重复的语句,实在令人生厌,这是主持人在主持节目中应避免的。

2.忌刨根问底

有位男主持人非常不善寒暄,见了姑娘只会问:“你有阿姨吗?”“你有姐姐吗?”一连串问题使姑娘十分生气,说:“哦,你是查户口呢,还是主持节目?我告诉你吧,我还有叔叔、舅舅和一个外甥,省得你一个个问了!”结果导致整个节目无法正常进行。

3.忌旁若无人

2009年12月23日,上海电台动感101《音乐早餐》节目正在直播。与往常一样,两位主持人晓君和小畅在播放流行音乐间隙,使出浑身解数,用上海话聊天逗笑。这时一位听众给节目热线发了一条短信,据事后主持人晓君回忆,短信内容为:求你们不要说上海话了,我讨厌你们上海人。直播节目中,两位主持人立刻回应道:

晓君:在我们节目过程当中,就有一位朋友啊,他非常友善地发来了一句话说,求你们不要说上海话了,我讨厌你们上海人……呵呵呵,非常可爱的这么一个人我就觉得,首先,请你以一种,团成一个团的姿势,然后,慢慢地比较圆润的方式,离开这座让你讨厌的城市,或者讨厌的人的周围。

小畅:其实呢我一直都不明白,他一边说讨厌,为什么一边还要待在这里。

晓君:其实我觉得这是很搞笑的一件事,你不可能说你跑到日本,对日本人说,请你们不要说日文,我讨厌你们日本人……作为都是中国人啊,何必不尊重人家的文化呢,这样的人相信跑到哪里都不会受人尊重的。

类似的例子还有原《东方夜谭》节目主持人刘仪伟,曾经备受争议的一个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