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必须有的9张底牌
3133000000004

第4章 忍字当先:面子能换胜算,脸皮厚一点又何妨(3)

的确,我们每个人都不喜欢接受批评,而只希望听到别人的赞美,也不管这些批评或赞美是不是公正。对大多数人来说,接受批评并不容易。然而,富兰克林说:“批评者是我们的益友,因为他点出我们的缺点。只有了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才能在弥补和改进中不断进步。因此,如果有人批评我们,请不要先替自己辩护。我们要谦虚,要明理,要去见批评我们的人,要说‘如果批评我的人知道我所有的错误的话,他对我的批评一定会比现在更加严厉’。总之,我们要依靠自己赢得别人的喝彩。”

事实上,没有人喜欢挨批评。虽然在内心深处,我们都明白,批评是提高业绩、了解实情并避免灾难性决定的关键所在,但这并不是容易的事。提出批评需要勇气,而接受批评则需要更大的勇气。能在事后感谢批评者的人,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了。

那么,面对批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是要坦然接受事实,大方地面对质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犯错是难免的。犯错说明我们在某一方面存在不足,但绝不代表我们没有价值。带着接纳错误、接纳自己的心态,面对别人的议论和猜疑时,就能更加坦然。

在比利时心理学家米歇尔·克莱的情感教育课堂上有这样一个活动:十几个大学生围成一个圆圈,每个人轮流来到圆圈中央,其余所有人发表对他的看法、意见,中间的人可以选择接受,也可以选择将别人对他说的话送还。这个活动试图说明,我们应该而且可以坚定自己的信念和界限,并带着勇气前行。

第二是要认识批评的积极意义。对于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于问题,要勇敢面对,设法解决。如能化批评为动力,积极完善自己,那么,因为批评和误解而感觉到的痛苦、焦虑也就是非常值得的了。

第三,要敞开心扉,主动交流,促进理解。在日常工作中,要利用机会和同事交流,表达自己的感受,促进彼此了解。要常常请教领导和前辈,在工作中要注意什么,有哪些明确的规则;观察那些没有明说、但约定俗成的规则,及时澄清与同事及领导之间的误会。

西方谚语说:“恭维是盖着鲜花的深渊,批评是防止你跌倒的拐杖。”听惯了谀辞的人常常狂妄自大,只有虚心接受批评的人,才能改正缺点,提升自己。所以,我们必须经得起批评,虚心接受批评,才能不断收获进步。

让出功名,得益无穷

自古以来,做下属的最忌讳自表其功,自矜其能。

的确,自以为有功便忘了上司,总是让人反感的,特别容易招惹上司的不满。有功而不贪,有能而不显,才是明智的做人之道。不论是在官场、职场,还是在学校、商界,有功而能不独揽,让给那些“爱面子”的主子,你的晋升之路就会走得平坦得多。

龚遂是汉宣帝时代一名能干的官吏。当时渤海一带灾害连年,百姓因不堪忍受饥饿,纷纷聚众造反,当地官员镇压无效,束手无策,宣帝便派年已七十余岁的龚遂去任渤海太守。

龚遂轻车简从到任,安抚百姓,与民休戚,鼓励农民垦田种桑。对那些心存戒备,依然佩剑的人,他劝谕道:“干吗不把剑卖了去买头牛?”经过几年的治理,渤海一带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温饱有余,龚遂名声大振。

于是,汉宣帝召他还朝。他有一个属吏王先生,请求随他一同去长安,说:“我对你会有好处的!”

到了长安后,这位王先生却终日沉溺狂欢,也不见龚遂。可有一天,当他听说皇帝要召见龚遂时,便对看门人说:“去将我的主人叫到我的住处来,我有话要对他说!”

龚遂来了以后,王先生问:“天子如果问大人如何治理渤海,大人当如何回答?”

龚遂说:“我就说任用贤才,使人各尽其能,严格执法,赏罚分明。”

王先生连连摇头道:“不好!不好!这么说岂不是自夸其功吗?请大人这么回答:‘这不是微臣的功劳,而是天子的神灵威武所感化!’”

龚遂接受了他的建议,按他的话回答了汉宣帝,宣帝果然十分高兴,便将龚遂留在身边,任以显要官职。

的确,如果我们能够将功名尽可能让给外人——至少和他们共享,那么,不但能让别人满意,获取别人的信任,而且自己也会因此受益无穷。

春秋时期,齐国侵占鲁国和卫国,鲁、卫两国求救于晋国,晋景公任郤克为中军元帅,士燮为佐上军,栾书统领下军,让他们率军出战。在战斗中,晋军将领与士兵们同仇敌忾,一起冲锋陷阵。郤克身受箭伤,仍在战场奋勇杀敌。结果晋军获得大胜,齐国献宝求和,归还了侵占鲁、卫的土地。

晋军凯旋回国时,许多人都前来迎接晋国将士。佐上军士燮却走在军队的最后面,他的父亲问他原因,他回答说:“军队立了大功,国人欢喜地在这里欢迎,我如果先进去,必将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这是代帅受功,所以我不能走在前面。”父亲见儿子能够如此谦逊,非常高兴。

郤克晋见景公,景公高兴地对他说:“这次能取胜,都是你的功劳啊!”郤克谦虚地答道:“这是君主平日的训导,是其他将领们的努力,我哪有什么功劳呢?”

佐上军将军士燮晋见景公,景公对他说:“打了胜仗,这是你的功劳!”士燮也谦虚地说:“这是荀庚的运筹帷幄,郤克的指挥有方,我哪有什么功劳呢?”

下军将领栾书也去晋见景公,景公同样称赞他立了功。栾书说:“这是士燮指挥有方,士兵们拼命杀敌,我哪有什么功劳呢?”

景公听后,暗自欣喜。这三个人,立了大功,却不居功自傲;有了荣誉,却谦虚谨慎,克己让功,实在是晋国之福。于是,对他们三个更加重用。“三将让功”的故事也从此被人们传为佳话。

因此我们说,做事不能做得太满,对待功劳也不能独占,适当地转让功劳,对自己的发展将利大于弊。即使你凭一己之力得来的成果,也不必独享,要让给那些“重要”的人。让予那些属于同一部门,曾经协助过你的同事,或者一直在背后支持你、鼓励你的老板。

别担心你所扮演的角色会被人遗忘,因为你的所作所为在别人眼中瞧得清清楚楚。如果自己一味揽功于一身,不懂得谦虚与分享,会让人觉得十分无趣。相对的,如果大大方方地和别人分享功劳,一方面可以做个顺水人情,另一方面上司和下属也会认为你很懂得搞好人际关系,从而给你更高的评价。

要记住,功劳不过是一时的虚名和奖赏,把功劳让给别人,换来的是别人对你的信任和褒奖,有机会他们一定还会给你更大的实惠。而贪婪是人最大的敌人,千万别以为什么东西应该是自己的,非自己莫属。因为,如果你执著地追求虚浮的东西,就会失掉真真正正的利益。把功劳让给有用的人,就像种下种子一样,必会结出累累硕果。

略微妥协一下,目标更近一些

提到妥协,许多人会想到屈服、软弱或者是投降。似乎只有毫不妥协,才能体现个人精神,才能显示英雄本色。其实,妥协的意义并非如此,人们对它的认识往往是片面不全的。事实上,有些时候,妥协反而会让你离目标更近一些,会让你的人生之路变得更加顺畅。

意大利艺术家米开朗基罗被公认为最伟大的作品,应该是他的大理石雕刻大卫像。

然而,当米开朗基罗刚雕好大卫像的时候,主管这件事的官员跑去看,竟然不满意。

“有什么地方不对吗?”米开朗基罗问。

“鼻子太大了!”那位官员说。

“是吗?”米开朗基罗站在雕像前看了看,大叫一声:“可不是,鼻子是大了一点,我马上改。”说着就拿起工具爬上架子,叮叮当当地修饰起来。

随着米开朗基罗的凿刀,掉下好多大理石粉,那官员不得不躲开。

过了一会儿,米开朗基罗修好了,爬下架子,请那位官员再去检查:

“您看,现在可以了吧!”

官员看了看,高兴地说:“是啊!好极了!这样才对啊!”

送走了官员,米开朗基罗先去洗手,为什么?

原来,他刚才只是偷偷抓了一小块大理石和一把石粉,到上面做做样子。从头到尾,他根本没有改动原来的雕刻。

但是,各位想想,如果米开朗基罗不这样做,而是跟那位官员争,会有这么好的结果吗?要知道,在沟通的过程中,许多事情是抽象的。它不是一斤、一两,有个标准可以遵循,而常常是凭感觉。

所以说,“感觉”在沟通中非常重要。常常是表示妥协了,主动让一步,对方的感觉就好了,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