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
如果能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正直、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诚实而不自欺的思想而行,则它能臻于至善至美的境地。
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我们不应该虚度一生,应该能够说:“我已经做出我能做的事。”人们要求我们如此,而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一点快乐。1867年11月7日的深夜,在波兰首都华沙市女子寄宿学校内,一位女婴呱呱坠地。这位长着一双明亮大眼睛的女婴,被命名为玛丽。她就是日后两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巨星居里夫人。
玛丽出身于书香门第家庭,她的父母都是贵族出身。父亲克劳夫斯基完成了俄都圣彼得堡大学的学业后,回到华沙,任中学物理和数理教员,兼任副督学的职位。玛丽的母亲也很有学问,玛丽出生时,母亲正担任一所女校的校长。
玛丽在家排行第五,她前面有三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她在家中备受爱护。
玛丽的亲戚住在乡下,每到暑假,父母便携全家离开喧嚣的都市,到乡下度假。这是孩子们一年中最快乐的日子,乡下那小桥流水、鸟语花香、蓝天白云的日子,让这些城里的孩子感到格外亲切新鲜,流连忘返。
在玛丽4岁那年的暑假,他们全家又到乡下度假。那时玛丽的三姐布罗妮雅已经7岁,过了年就要上小学了,因此,父亲便开始教她念有字母的卡片。可是,布罗妮雅不喜欢一本正经地念,她便叫玛丽做学生,自己充当老师,装模作样地去矫正妹妹的发音。
因为她们从小生长在学校中,所以扮演老师和学生上课都很逼真。玛丽从小就有惊人的记忆力,4岁时,居然只念过一遍卡片上的字母就不会忘记。玛丽对这种带演戏性质的学习也挺认真,有时候当老师的姐姐偷懒贪玩,当学生的妹妹还要催促姐姐:“姐姐,时间到了,该上课了。”
在快乐的暑假结束前,为了了解假期的学习效果,父母对布罗妮雅做了一次测试。
布罗妮雅捧着书结结巴巴地念,在旁边看到这情景的玛丽突然不耐烦地抢过姐姐手中的书,迫不及待地念起来。她念得那么轻松、那么流畅。
在场的人惊讶不已。玛丽见大家都默不作声,看到父母用异样的目光望着自己,认为自己闯了祸,肯定要挨骂了。于是,她扔下书哭了起来:“对不起,姐姐,我不是故意的……”
母亲急忙把玛丽拉过来搂在怀里,哄道:“玛丽,别哭了,你真是太聪明了,爸爸、妈妈都为你高兴哩!”
这件事发生后,玛丽更加好学了。玛丽每天看见姐姐、哥哥去上学,非常羡慕,常向父母提出上学的要求。父母只好安慰她,说她年龄太小,等年龄够了一定送她去上学。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玛丽终于盼到了入学的这一天。从小就爱念书的她兴奋不已。上学那天,玛丽起得特别早,她穿着浆洗过的水手装制服,手里提着一个新书包,在父母的陪伴下,活蹦乱跳地去学校报到。
玛丽每天都是第一个来到学校,她上课极其专心,屏气凝神地听老师讲课,睁着一双大大的眼睛,那神情好像是在跟人生气似的。当她看书的时候,周围不管多么吵闹,她都不会分心,老师和父母都感到非常惊异。
玛丽天生聪慧,加之又特别勤奋,所认她学习起来轻松自如,游刃有余。法文、算术、历史等每门功课都比别的同学优秀,她的成绩每学期都是班上第一名。
时间过得真快,1883年6月12日,15岁的玛丽就要从克拉哥公立女子高等学校毕业了。那天虽然很热,可是所有的毕业生仍然穿着传统的黑色制服参加毕业典礼。玛丽第一个走上讲台,接受金质奖章和毕业证书。当师长们讲完话后,由玛丽代表全体毕业生致谢辞。
中学毕业时,波兰大学不招女学生,女子若想读大学就得到外国去。中学毕业后,为了帮助想学医的姐姐去法国留学,16岁的玛丽辗转于城市和乡村之间做了八年在当时看来只有穷苦女子才肯做的家庭教师。这期间,玛丽尽管历尽艰辛,却从未间断过刻苦自学。姐姐毕业从医后,玛丽也学有所成。由于立志要做一个对自己祖国有用的人,24岁那年冬天,玛丽来到法国首都巴黎,考入巴黎大学理学院。
在巴黎,她像许多穷学生一样,过着极少清苦的生活。由于缺钱,她租住了一家四层楼顶上的阁楼。每月只用一两袋煤,每天只用一点极少的食物充饥。为了省灯油,她每晚到图书馆去看书直到闭馆。
由于刻苦努力,成绩突出,她在巴黎大学只用两年就取得了物理学硕士学位,次年又取得了数学硕士学位。这时,国内的朋友感动于她的执著,帮她争得了波兰留学生奖学金,使她得到了在巴黎多留一年的时间。后来,玛丽又从一个科学学会得到了研究金属磁性的委托书。就在这项研究中,她结识了法国巴黎市立理化学校实验室的青年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
1895年,28岁的玛丽与36岁的居里结了婚。他们的婚礼只是两个人骑着自行车到乡间去旅行。这次简朴而又富有诗意的旅行,是这对青年人并肩走上艰苦的科学研究之路的开始。
玛丽婚后的第二年,柏克勒尔发现放射性——物质自身在没有任何外部作用的情况下自发放射线的现象。这引起了居里夫人的强烈兴趣,她决心解开放射性的谜团,探究这种怪异射线的来源。由于放射线刚被发现,这里还是个未经开发的园地。居里夫人以探险家的勇气和追求真理的热诚闯了进来。
课题选定之后,难题接踵而至。实验设备、实验场地、实验材料……他们好不容易借到了一处可遮风避雨的木棚,因陋就简地凑足了设备,开始了实验。玛丽从寻找铀以外的放射性物质着手,不久就验明了当时已知的元素钍也有放射性。这更增加了她的信心。她给铀、钍这类元素起了个名字叫放射性元素。
放射性元素迷住了她,她到处寻找矿石、灰渣等物质来检验。皮埃尔也帮她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果然在一种铀沥青矿中发现了极强的放射性。1898年7月,她从矿石含铋的部分中,分离出一种新的放射性元素,它的化学性质与铋相似,放射性比纯铀强400倍。无疑她成功了。在这带来巨大喜悦的成功之际,她想起了自己无限热爱的灾难深重的祖国。于是她以祖国“波兰”的字首将新元素命名为Polonium,元素符号为Po,汉语译作“钋”。
发现钋之后,居里毅然放下自己的研究项目来协助玛丽工作。他们准备分离铀沥青矿石中放射性集中的另一个化学部分。然而,另一部分中可能存在的新元素含量更少。他们又买不起价格昂贵的矿石。后来,他们想到了一点——既然矿石并非用来提取新元素,那么,新元素定然留在矿渣中。于是他们借来手推车,把廉价买到的8吨矿渣运回他们简陋的实验场。8吨矿渣,靠一口大锅、一根铁棍,夜以继日地搅拌、煮熬、沉淀、提纯、分析,夫妻俩整整干了4年,吃尽苦头。终于在1902年年底在这种含量极其微小的矿渣中分离出0.2克新元素。这种新元素具有更大的放射性,居里夫人将之命名为镭(Radium),意为射线的给予者。
由于镭的发现,居里夫妇和柏克勒尔分享了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居里夫人的一生是硕果累累的一生,她曾先后被授予包括诺贝尔奖在内的10余项科学奖;被各国政府授予16枚科学勋章;被各种科学或教育机构授予过博士、院士、会员等107种荣誉称号;为人类留下了70多篇论文和著作;为人类留下了钋和镭。不仅如此,她还为科学事业培养出了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女儿——伊丽芙·居里。获诺贝尔奖的女性屈指可数,可其中竟有两位是母女,这大概也算是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吧。
精彩点评:
世界上的科学家中,居里夫人是第一个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人。居里夫人无疑是人类科学史上最闪亮的星星,是让无数女性崇拜的偶像。
居里夫人的一生是光辉灿烂的一生,是艰苦卓绝的一生。在少女时代,为了帮助姐姐上大学,她做了长达八年的家庭教师,饱受辛酸。进入大学后,她废寝忘食,拼命地读书和做研究,成绩骄人;婚后她克服种种困难,用爱心、责任、智慧,成功地扮演了贤妻、良母、才女等不同角色。在居里先生去世后,她没有因悲伤而放弃科学研究,而是继承丈夫的遗志,更加专注于镭的研究。其坚强的性格令人钦佩。
居里夫人不仅在学问上有高深的造诣,而且有高尚的人格。她深深地爱着她的祖国波兰:在希究基村做家教时,义务辅导村里的孩子,让他们成为振兴波兰的有用人才;后来她又将自己发现的一种新元素命名为“钋”,此名与波兰谐音,以表爱国之心。居里夫人还是一位充满爱心的女性,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她随即亲自到危险的战地,利用镭所研究出的一种新疗法,替不同国籍的伤兵治疗,其爱心令人感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