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力为善,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为了王座,也永勿欺妄真理。
我的作品一线完成,就没再修改的习惯。因为我深信部分的变换足以改易作品的性格。贝多芬一七七零年十二月十六日出生于波恩的一个音乐世家。他从小就接受音乐的熏陶,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然而他初学音乐的经历是痛苦的。由于家境贫寒,父亲想让儿子成为神童,像著名的音乐大师那样到各地去演出,于是他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作为长子的贝多芬身上。
当贝多芬刚满四岁时,父亲就让他学习演奏羽管钢琴(最原始的钢琴)和提琴等乐器。
刻苦练习的小贝多芬进步很快,八岁时就能在公众场合公开表演,十一岁便进了当地剧院的乐队工作。但因缺乏良师指导,父亲希望他成为神童而驰名欧洲的梦想却没能实现。正在这时,贝多芬终于有幸遇上了一位好老师,这就是乐队指挥奈弗。这位热心肠的作曲家很看重贝多芬的天赋,并给予他高度的评价。一次奈弗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这样称赞贝多芬:
“这个年轻的天才值得给予支持,他一定会成名的。如果他能像现在这样不断进步,将成为另一个莫扎特。”
在这位指挥的指导之下,贝多芬开始学习德国民族音乐大师巴赫的钢琴奏鸣曲,增强了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同时也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作曲,并在一七八三年,也就是贝多芬十三岁时成功地发表了三首奏鸣曲。
贝多芬的童年,正是欧洲启蒙运动兴起的时期,波恩成为当时进步思潮的中心,一批具有进步思想的青年聚集在这里,活跃了这里的气氛;在波恩的大街上可以公开出售具有新思想的艺术作品和文学作品;莎士比亚的戏剧,格鲁克、莫扎特的歌剧得以在宫廷剧院上演。这些新的思潮对成长中的贝多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8世纪的维也纳有“音乐之都”的美称,是一切音乐家向往之地。贝多芬17岁那年,一天,恩师尼富对他说:“你的才能已胜过了我,我难以继续为师,我想,你应当去维也纳拜莫扎特为师,经他指点,你的才能可以进一步发展。”在恩师的鼓励下,贝多芬终于来到了他向往已久的维也纳。
贝多芬很快寻找机会去拜访了音乐大师莫扎特。作为第一流音乐家的莫扎特整天忙于演奏和应酬,不可能用太多的时间来接待这位德国乡下青年,因此显得不够热情。贝多芬就恭敬地请求说:“我久仰你的大名。我到维也纳来最大的目的,就是拜你为师,请收下我这个不成才的学生。”
莫扎特想考考他的音乐天赋,就说:“既然这样,那就把你最拿手的乐曲,随便弹一曲给我听听。”
贝多芬坐到钢琴边,聚精会神地弹了一曲。
“嗯,弹得不错。”莫扎特说完就回到书桌前作曲去了。
贝多芬又继续请求:“请您让我再弹一首即兴曲好吗?”
“好,你弹吧!”
即兴曲是贝多芬最拿手的。当他弹奏即兴曲时,会全神贯注,热情奔放,弹奏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听者常为之动容。莫扎特本来表情冷淡,这时他才发现了这个少年的才气,流露出惊叹的神情说:“你能把即兴曲弹到这种地步,你弹琴的本领实在了不起!你很可能成为一名伟大的钢琴家。”接着他又向隔壁房间的朋友介绍说:“诸位,请注意这个年轻人,不久,他就会名扬音乐界的。”
这样,贝多芬成了莫扎特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他的弹奏技艺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只可惜不久,因母亲病危贝多芬急忙赶回波恩,从而中断了学习。母亲去世后,贝多芬需要照顾家人而无法马上到维也纳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于是,他只能一边挣钱养家,一边从多方面丰富自己的知识。
一七九六年,贝多芬开始耳聋。对于音乐家来说,耳病比其他什么病都严重地。因为音乐家是生活在音乐的世界里,而声音的大小、高低、快慢、变化,都是靠耳朵来判别的。所以,耳聋对贝多芬的打击很大,他一度想到了自杀。
“既然耳朵已不起作用,音乐也不能听,更不能和亲友快乐地谈话,仿佛被这个世界遗弃了。老是生活在这样的孤独与绝望中,真是生不如死,还是让我死了吧!”
于是,贝多芬提笔书写遗书。
“我的弟弟们:我死了以后,你们两个要和和气气地平分我的遗产,俩兄弟要互相帮助地生活下去。你们过去对不起我的事,现在都原谅你们了……我心里一直抱着一线希望,希望耳疾能好。现在这个希望舍弃了我。我要同你们分离了,实在伤心……”
贝多芬写好遗书后,装上封,在封皮上注明“等我死后启封”。然后他悲伤地坐在沙发上,默想着,在生与死中挣扎。他突然想到“自杀是违背神的意志的,还有音乐在那里等待着我呢!等到我不能再写乐谱时,再死也不迟。”于是他又振作起来,心想:不论耳聋也好,眼瞎也好,只要音乐不抛弃我,我就不能死。
不知经过了多少时间的生死搏斗,贝多芬终于站了起来。是艺术、是音乐打消了他自杀的念头,只要一想到未竟的音乐事业,一切痛苦都算不了什么。他重新振奋起来,从心底里发出了一句震撼世界的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把遗书埋在箱底,把痛苦化作忍耐奋发的力量。于是他重新拿起笔,依靠心灵感受进行乐谱的创作,并进入了丰收期。很快,《第二交响乐》问世了。从32岁开始他又写了《第三交响乐》,后改名为《英雄交响乐》。他的大多数名作,都是在耳聋以后创作的。36岁时他完成了《第五交响乐》的创作,又取名为《命运交响曲》,贝多芬解释这个名词说:“这是命运敲门的声音。”这是一个克服了人世间种种痛苦艰难而唱出的巨人胜利之歌,非常豪放。也可以说这是贝多芬表现自我的作品。
精彩点评:
贝多芬以杰出的演奏技艺和三百多件光辉作品(主要是乐谱)成为世界伟大的音乐家和文化名人。他的成就,靠天赋,靠毅力,更靠顽强的意志。他出生在音乐世家,祖父、父亲两代都是宫廷乐师,尤其是祖父有良好的音乐素养,曾当过宫廷乐队的队长。这样的家庭氛围对于贝多芬成长为大音乐家是有一定作用的。
贝多芬成长的道路并不平坦顺利。他父亲虽为宫廷乐师,但是个酒鬼,为人庸俗,脾气很坏,酗酒以后,在家中叫骂不休,弄得家庭沉闷而窘迫。两个弟弟不争气,经常惹他生气。他多次失恋,痛苦不堪,以致终身独处,十分孤独。他的健康欠佳,胃病经常折磨他,从耳鸣到耳聋给了他致命的打击。但是,贝多芬是勇敢而坚强的,他扼住了命运的咽喉,顽强的活下来了,并克服了重重困难,战胜了自我,完成了许多不朽的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