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古代文人画
3134300000009

第9章 清朝文人画

在清朝,绘画延续明朝的发展趋势,文人画牢牢地占据艺术的主流,不仅风靡官场和民间,也进入宫廷供奉御用。这时,文人的内部出现剧烈的分化,正统文人画家立足于传统,非正统文人画家则张扬个性。

整个清代绘画的发展历程可以较明显地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正统的画家是清初六家,即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和吴历、恽寿平,其中四王的影响非常大。清朝非主流画坛以清初四僧(八大山人、石涛、髡残、弘仁)为代表。中期以扬州画派为代表,晚期以上海画派为代表。

清朝中期,扬州经济发达,盐商的介入产生了文艺消费的需求,使市民阶层接受艺术的程度进一步扩大,形成既不同于正统文人士大夫与贵族阶层,也有别于纯农民阶层的审美观,扬州画派顺应这种审美观,所以在地方兴盛起来,扬州画派的总体风格呈现出以俗入雅、雅俗共融的特色。它一方面突破了传统文人画在意蕴上的局限,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民间审美层次。扬州画派的成员按身世、际遇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丢官后来扬州卖画的文人。代表画家:郑燮、李鱓、李方膺等。第二类是淡于仕途或在科举竞争中失败的文人,从文人转变为职业画家。代表画家是金农、汪士慎、高翔等。第三类是出身寒苦,有文人修养的职业画家。这些人的出身使他们的思想更为贴近下层人民,因早年以卖画为生,所以他们练就了深厚的功力,比较注重适应民间欣赏习惯;又取文人画之长,兼擅诗、书、画,放笔写意。代表画家:罗聘、华嵒、黄慎等。

上海画派形成于近代。中国近代的上海,自从海禁被西方列强打开之后,成为沿海最早开埠的城市之一,由在封建王朝控制下转变为在资本主义控制下的商业中心。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美术产生了强烈的变革要求。19世纪后期,这里集聚了来自各地的艺术精英,形成了驰骋封建社会末期画坛的“上海画派”。从1840年到1911年是中国从古代社会急剧过渡到现代社会的转型期,传统美术也和社会变动一样,有旧的延续,同时也有新的变异,外来文化渐渐与中国古代文化交融。宋代形成的宫廷、文人和民间三大艺术圈子呈现相对封闭的状态,到此时进一步打破界限。在发达的城市出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与外来因素及传统民间艺术结合的趋势,形成雅俗共赏的新局面。上海画派的成员中最有影响的是虚谷、任伯年和吴昌硕(吴昌硕是清代最后一位著名绘画大师,也是现代第一位巨匠)。

王时敏(1592—1680),字逊之,号烟客,江苏太仓人,出身书香仕宦之家。祖父王锡爵是明朝万历年间的首辅,家中富有,收藏甚多。1594年,董其昌出任太子讲官之职,得力于王锡爵的提携,又应邀担任王时敏的老师。董其昌画各种树、石为王时敏做示范,王时敏深得董其昌的真传,他与董其昌的关系既是师生又是朋友,二人是明末“画中九友”的成员。在崇祯时王时敏官至太常寺少卿,1640年辞官归隐。清朝时期,他本人不出仕,但子孙通过科举入仕途的较多。他的绘画风格平和、静穆、浑厚,布局严谨,笔墨精确。

王鉴(1598—1677),字玄照,号湘碧,江苏太仓人,与王时敏并非同族,但出身相似。他的曾祖父是万历年间的文坛领袖王世贞,在书画收藏方面驰名东南,而且王世贞还是吴门画派后期的重要支持者和赞助人。王鉴出身书香门第,与董其昌、王时敏等合称“画中九友”。入清后隐居不仕,以画自娱,他学古人以元四家为主,兼学宋人,有较强的造型能力和深厚的笔墨功力,淡墨烘染,境界幽深。

王翚(1632—1717),字石谷,号耕烟散人,江苏常熟人。出身文人之家,祖上四世擅画,家学甚厚。开始专门模仿黄公望,因家贫当了职业画师。二十多岁就有很强的仿古能力,后来得到王鉴的赏识,收为弟子,又转给王时敏。王翚35岁后形成自己的风格,把文人画的笔墨和职业画家的造型能力统一起来,风格多样,技法精熟。《仿古四季山水·春》是与他大量仿古作品不同的画作,写景清新、滋润、秀雅,是他作品中的佳作。

王原祁(1642—1715),字茂京,号麓台,是王时敏的孙子。康熙时中进士,长期做地方官,工作之余坚持作画。后被招入宫廷,实际成了宫廷画家。王原祁大多数作品都是仿古人的。在画面中,精心布置山丘岩壑,使画面构图更为完美。他归纳性强,理性设计面多,情绪性的表现较少,在笔墨的内在韵致上表达充分。

吴历(1632—1718),号渔山、墨井道人,常熟人,学画于王时敏、王鉴,用笔沉着谨严。他家道衰落后,以卖画为生。吴历与王翚同乡、同年又是同学,但后来却与王翚命运各异,王翚走向荣华富贵之路,吴历则历经生活坎坷,在丧母、丧妻后,先信佛教,44岁后信奉天主教,与外国传教士五次去澳门,57岁时在上海成为一名神甫。他画工精润,用湿笔绘出生动、有焦点透视的图画,具有很强的真实意境。

恽寿平(1633—1690),原名格,字寿平,号南田,常州人。早年随父参加南明抗清斗争。15岁时,在福建遭到闽浙总督陈锦的军队的围攻,城门被攻破,父子离散,他本人被俘。因其长相俊朗又会画画,被总督陈锦夫人收养。四年后,陈总督去世,母子俩在杭州灵隐寺超度亡灵时,他意外与生父相遇,父子团聚。他一生甘于贫困,以卖画为生,与王时敏的弟子一起郊游的次数很多,最终与王翚成为好友。他画如其人,清逸、淡雅,虽然着色,艳而不俗,淡而有味,把没骨法运用得十分成功,兼工带写。他是对当时的文人花鸟画影响最大的画家之一,受他影响的画家有很多,被统称为“常州画派”。

八大山人(1626—1705),名朱耷,江西南昌人,朱元璋的后裔。号称“八大山人”,落款时,把四个字中上两字、下两字分别连写,看起来就像“哭之”和“笑之”。他以花鸟画成就最高,鱼、鸟在画中有孤愤之情,白眼向上,画面空白处居多。现实中的自然物象在他的画面上变成点、线、面的结合,极似西方现代派构成特点。黑白灰的对比,具象、抽象、意象的组合,构图险怪,笔墨精深,物象少而含量多,是我国水墨大写意花鸟画家中继徐渭之后的又一伟大人物,他的作品是后世文人花鸟画家学习的典范。

石涛(1642—1707),本姓朱,名若极。他先祖是朱元璋的侄子,到他父亲这辈,朱氏集团内相互残杀,全家遇难,4岁的朱若极被家臣救出,二人均出家为僧。他法名原济,字石涛,又号苦瓜。晚年住在扬州,对扬州画派影响很大。著有《苦瓜和尚画语录》一书,是我国第一部自成体系的绘画美学著作。《搜尽奇峰打草稿》生动地表现了大自然的氤氲变幻和奇妙之处,技法不拘一格,随着境界和意趣的不同而变化,山体跌宕,山势纵横,展现了大自然的广阔,同时又是内心思想的体现。石涛用笔肆意洒脱,在当时画坛上属于大胆创新的画家。

弘仁(1610—1664),俗姓江,名韬,字六奇,出家后法名弘仁,安徽歙县人。小时候孤寂贫苦,他喜欢攻读五经,学习书画。他在福建和武夷山之间组织队伍抗清,失败后在武夷山出家,后到黄山,一生未下黄山。《黄海松石图》的画面显示出相当高的概括力,构图洗练、简易,用线较多,画中的山体、山势来自黄山,但画面意境却是心境,这种冷寂是超脱的,是世尘杂俗不能染污的。

髡残(1612—1692),俗姓刘,出家后名髡残,字介丘,号石谿。自幼爱画,丧母后倾向于佛教思想。壮年时参加反清斗争,失败后,于40岁时出家为僧。他的画中气氛不像弘仁那样冷,又比石涛的润,以全景构图为主,笔墨运用巧妙自如,苍劲和温润互含互动,大自然的生机、茂美都在其中完美地体现。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康熙时的秀才,雍正时的举人,乾隆时的进士。50岁才出任山东范县县令。后调任潍县做县令,由于为人正直,得罪上司,开仓赈灾遭到诬陷,只得来扬州卖画为生。他的诗文清新平易,直抒胸臆。他的书法,以楷、隶为主,糅合草、篆,又融入兰竹笔意,以作画之法写字,自创一格,自谓“六分半书”。字体扁而夸张,肥瘦大小、章法疏密不一,错落有致,人称“乱石铺街”。他的书法常常写在竹、石之间,物象与书法相互穿插,共同谱写了视觉美。他笔下的兰、竹,就是自己思想和人品的喻体。他的画强调“意在笔先”,布局以少胜多,笔法瘦劲挺拔,带有不屈的人格精神。他的字有画意,画有字意,他是有史以来诗、书、画结合最好的画家之一。他性格孤拔倔强,不畏强势,同情弱势,如一幅画中题诗“两枝修竹出云霄,几叶新篁倒挂梢。本是同根复同气,有何卑下有何高”,抨击社会森严的等级,体现了他人人平等的思想。

金农(1687—1764),字寿门,号冬心,浙江钱塘人。他修养广博,工诗文,精鉴赏,善篆刻,融合汉隶、魏碑创造出一种个性化的字体——“漆书”。举博学鸿词落选,没有出路,晚年在扬州卖画兼出售古董。他有深厚的学养和金石书法功底,虽然学画较晚,但成就突出。他的画风有稚拙而苍老、清秀而浑厚的独特面貌,巧和拙互用,耐人寻味。他注重诗、书、画的结合,画面个性极强,别开生面,是扬州画派中极具个性色彩的艺术家。

罗聘(1733—1799),字遯夫,号两峰,原籍安徽,后迁居到扬州。他不只是职业画家,还博闻好学,喜欢藏书,师从金农,是清朝晚期的文人画家。罗聘擅画人物、花卉、山水。曾三次赴京师,因《鬼趣图》一画而轰动画坛。他运用漫画的手法,描绘出扑朔迷离的鬼怪世界。《丁敬像》,是一张真实的肖像画。丁敬是清代篆刻家,生性耿介,开酒铺为生。罗聘夸张地表现了他的长脖子,突出了丁敬的爱好与特长。

虚谷(1824—1896),原姓朱,名怀仁,出家后名虚谷。因不愿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而出家为僧。他居住在扬州,经常到上海卖画,并长居扬州,与任伯年来往十分频繁。虚谷擅长画动物、花朵,最擅长金鱼、松鼠,造型夸张,追求雅拙与生动并重的趣味,好用重笔作画,以逆锋居多,兼用中锋、侧锋。从艺术视角来看,造型和笔墨的表现力都很独特、强烈;从技法上看,以用笔为主、墨为辅,体现了他冷傲的性格。他的作品表现出孤寂、傲峭、超脱世俗、清隽凝练,在上海画派中独树一帜。

任伯年(1840—1896),初名润,字次远,后改名颐,字伯年。“任伯年”是他最广为人知的名字,他的父亲是一个米商兼民间画师。任伯年早年受父亲熏陶,很早便展露出绘画天赋,跟父学肖像画。22岁那年,他加入了太平军做旗手,太平天国失败后,他到外地流浪,并以卖画为生。他是任熊的弟子,又拜师叔任熏为师,后又来到上海定居,不到30岁,就已在上海享有盛名。任伯年有个叫刘德斋的朋友,西洋素描功底深厚,常教任伯年,大大坚定了他的造型能力。但任伯年没有忘记中国传统艺术精髓在“得意忘象”,他从中国传统中找到灵感,学习石涛、八大等大写意绘画,成功地把精准的造型和水墨大写意结合为一体,一收一放之间,看似信手拈来,实则达到炉火纯青之境地。任伯年是一个全能型的画家,技法非常全面,山水、花鸟、人物都很擅长,工写兼能。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出色的肖像画家之一,作品有肖像,也有历史故事、神话以及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任伯年的绘画改造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雅”的标准,在传统文人画的基础上,融入了西洋画造型的准确性和市民阶层的通俗性,受到了当时市民和文人的共同欢迎。代表作有《蕉荫纳凉图》《酸寒尉像》《四季平安图》等。

总之,明末及整个清朝,文人画特别明显地出现了分裂现象,有仕宦知识分子的绘画,也有世俗文人绘画。在正统画坛很保守、复古的情况下,民间文人画家则张扬个性,从民间艺术中找到灵感,进一步发展了水墨的表现功能,对中国的绘画有着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