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资本的逻辑:应对风险的黄金定律
31374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在关于经济的讨论中,没有其他主题能像“金融危机和大萧条时代”这样容易激起各式各样冲突的观点了。对于金融危机和大萧条所产生的原因,人们已经给出了不胜枚举的解释。我将把其中的一些附在本书的附录A里。可以看出,这些解释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分歧,但分歧不光体现在解释其各自提出的原因上。那些回顾过去商业历史的人,不会就什么时期能被视为繁荣、什么时期能被视为萧条达成一致;一些人坚持说某些年是危机或萧条年,然而另一些人却坚决不承认。

尽管大众普遍担忧并畏惧周期性发生的危机或萧条,但对于“萧条是否能算得上是灾难”这个问题,人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些人一直极力主张,危机是对不断扩张和挥霍浪费的一种必要和有益的制约;大萧条也是如此,一方面给一些人带去了不幸,另一方面却赐予另一些人等值的好处。为了支持后者这一主张,人们注意到在紧缩时期里,那些从投资或工资中获得固定收入的多数人开始处于的有利位置。也有人坚持认为,在危机之中或危机之后,尽管普遍的低价格严重损害了生产者,并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批发商,但能使零售商和靠工资吃饭的工人受益。因为零售商的卖价和工人的薪资水平具有价格黏性,无法像生产者或批发商那样随时根据不断变化的时局调整售价,具有滞后性。

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当如何解释这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在危机和萧条时期,社会总财富受到的影响并非如人们所预计的那样下降,而且从数十年的发展来看,那些在动荡时期似乎受害最深的国家往往会在此后展现出财富和物质繁荣的巨幅增长。对此,法国资深金融作家克莱门特·朱格拉(M.ClementJuglar)先生说道:

“与表面所看到的相矛盾的是,国家财富可以用它们在危机中受到的冲击来衡量。”

除非提出的问题异常错综复杂,否则通常是不会出现如此重大的意见分歧的。问题的复杂性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其中的很多因素还是共同作用的。此外,人类的各种动机和反复无常的天性对此也产生了特殊影响,并应对当时的情形负责,但是其产生的效果又是难以追寻的。如果混淆了问题所产生的影响和导致的原因,或是弄错了其中的主要矛盾及次要矛盾,这都是相当危险的。

在谈到某些用英文写作的金融作家时,查尔斯·科克兰(M.CharlesC·quelin)先生说:

“容我冒昧地说,这些书的作者几乎总是步入歧途——这不是出于对知识的渴求,而是出于对知识的精益求精。他们的主要错误是,过多关注商业危机的具体情况,却没有充分地阐明危机普遍存在的共性及主要的特点;并且他们只考虑商业危机的差异,而不考虑它们的相似之处,导致他们几乎总是在已然确定的直接或次要原因上止步不前,都没有追溯到已经危及他们自身的根本原因。”

在这个国家,为数不多的关于金融危机及工商业大萧条的简介性书籍,都对银行、货币、关税及其他意见不一的经济政策带有先入为主的观念,这些作者也都仅仅是在就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大部分与此类话题相关的期刊文章也有同样的诟病,尽管数量更多,更具价值。

本书旨在探讨这些周而复始的衰退纷扰的本质及原因,并对其解决方法提出一些确切而实际的建议,同时提出可能避免及缓解萧条发生的方法。

鉴于许多同类书籍的其他作者,通常都会由于混淆了一些专用术语,而导致他们的讨论观点不是那么的可靠,本书将重点关注术语的定义及分类。这项工作并不容易。正如凯恩斯教授(J·hnElli·tCairnes)等人提出的观点,阐述经济问题应使用当前流行的词汇,正如仅仅使用物理学领域的专门词汇来阐释这门学问是无法达到它的精确性的一样。

显而易见的是,大多数的混淆都是因为不加区分地使用“恐慌”、“危机”及“萧条”这样的词语来描述某些现象而造成的。尽管这些词语彼此密切相关,却也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本书试图阐述每个词汇所代表的事件的特点。

经济萧条是否是经济转型时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呢?过去35年来经济所获得的空前发展,为这一疑问奠定了基础。在转型时期,生产交换的方法和工具会发生变化,并增加有效的产品及设备;然而,新环境的适应也会造成混乱和损失。

研究所谓的危机和萧条的周期,并调查这些纷乱的发生是否的确有其规律性,是一份不无裨益的工作。

接下来的几章,将分别着重探讨金融危机以及大萧条中的不同阶段。如此一来,重复是不可避免的。然而,要对出现的不同问题进行最为清楚的事实和观点的阐述,这样的探讨方法似乎至关重要。第8章部分,即“现阶段展望,以及黄金供给的增长”,写于1901年5月,并在同年8月进行了修改。

书中附有参考书目,上面列有关于本书主题的书目及期刊。该参考书目比过去更为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