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种阳光思维
313900000013

第13章 危机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危机思维是指广大企业员工要时刻感受到企业的问题和困难,特别是在成功的时候,更应该看到企业潜伏的危机。

危机常常使人崛起,崛起源于创新。危机思维铺垫了创造性思维的阶梯,逼迫人们要摆脱危机,只有踏上创新的道路。因此,危机思维会使企业转危为安。

危机感:造就职业常青的基石

作为世界首富,全球最成功的企业之一的微软公司的总裁,有一句话也许能更准确地表达出盖茨心中的想法:“每天早晨醒来,想想王安电脑,想想数字设备公司,想想康柏,它们都曾经是叱咤风云的大公司,而如今它们也是烟消云散了。一旦被收购,你就知道它们的路已经走完了。有了这些教训,我们就常常告诫自己——我们必须要创新,必须要突破自我。我们必须开发出那种你认为值得出门花钱购买的Windows或Office。”

盖茨历来以悲观的论调谈论微软,即使是在微软最鼎盛的时期,他也一再强调微软离破产只有18个月的时间。当微软利润超过20%的时候,他强调利润可能会下降;当利润达到22%时,他还是说会下降;到了今天,他仍然说会下降。他认为这种危机意识是微软发展的原动力。微软著名的口号“不论你的产品多棒,你距离失败永远只有18个月”,正是这种危机意识的体现。

微软的危机感使得它找到了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那就是持续创新。

事实上,盖茨一直也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无论在什么场合,只要是软件能发挥其效益的地方,他都会让微软顾及到。因此微软为手表开发软件,为电话开发软件,电视机、汽车上也有微软的产品。不过这些东西有的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被大众接受。例如微软为有线电视网络开发的软件直到最近几年才赢得了大量的客户,而相应的开发工作历时已超过了十年。

职场中,每个人都时刻要有危机意识,不进则退,跟不上形势就要被淘汰,企业如此,个人亦如此。

不管是华为的“冬天”到海尔“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还是微软的“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到英特尔“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的生存理念,都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危机感是企业常青的基石。企业与员工只有树立危机意识,做到平时如战时,战时如平时,才能够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果丧失了危机思维,再强大的企业离破产也只有一步之遥。

危机当前,行动赢得一切

所有的企业和员工都会有面对危机的时候。也许竞争对手突然杀价一半,也许公司最大的客户突然转移,也许核心供应商突然停产,也许公司开始裁员……这时候,就要求我们作出闪电般迅速的反应。只有在第一时间面对危机,才能抢得克服困难的先机。

如果发现企业存在着危机或不合理的问题,我们要立即解决,切不可姑息。对产品同样不要因为是自己做的,有了毛病就讳而不宣,等到让消费者发觉时,受损害的就不止你本人,很可能连整个企业的名誉、信用也受到拖累。

有着百年辉煌历史的爱立信与诺基亚、摩托罗拉并世称雄于世界移动通信业。但自1998年开始的3年里,当世界蜂窝电话业务高速增长时,爱立信的蜂窝电话市场份额却从18%迅速降至5%,即使在中国市场,其份额也从13左右迅速滑到了2%。

1998年,广州青年报从8月21日起连续三次报道了爱立信手机在中国市场上的质量和服务问题,引发了消费者以及知名人士对爱立信的大规模批评,而且,爱立信的768、788C以及当时大做广告的SH888,居然没有取得入网证就开始在中国大量销售。当时,轻易不表态的电信管理部门的声明,证实了此事。至此,爱立信手机存在的问题浮出了水面。但爱立信一如既往地采取掩耳盗铃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据一位记者透露,爱立信试图拿出几万元广告费来封媒体的嘴;爱立信广州办事处主任还心虚嘴硬地狡辩:我们的手机没有问题。既然选择拒不认错,爱立信自然不会去解决问题,更不会切实地去做好服务工作。

2001年,在中国手机市场上,许多消费者都在说爱立信如何如何不好。当时,它一款叫做“T28”的手机存在质量问题,这本来就是一种错误,但更大的错误是爱立信漠视这一错误。“我的爱立信手机的送话器坏了,送到爱立信的维修部门,问题很长时间都没有解决。最后,他们告诉我是主板坏了,要花700块钱换主板。而我在个体维修部那里,只花25元就解决了问题。”一位消费者确切地说出了爱立信存在的问题。那时,几乎所有媒体都注意到了“T28”的问题,似乎只有爱立信没有注意到。爱立信一再地辩解自己的手机没有问题,而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背后捣鬼。然而,市场不会去探究事情的真相,也不给爱立信以“申冤”的机会,就无情地疏远了它。

质量和服务中的缺陷,使爱立信输掉了它从未想放弃的中国市场。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工作中,我们不要忽视任何一个小问题的滋生,更不能姑息它们由小到大的过程。解决问题和困难最好的时机,莫过于在它们刚刚萌生之时。

巴顿将军说过,敌人越是猛烈地进攻,越需要及时制止。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企业和员工必须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反应迟钝所付出的代价,远远要比你想象的巨大得多。

思考与互动

我们应如何把“危机意识”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呢?

首先,应落实在心理上,也就是心理要随时有接受、应付突发状况的准备,这是心理建设。有了心理准备,到时便不会慌了手脚。

其次是生活中、工作上和人际关系方面要有以下的认识和准备:

人有旦夕祸福,如果有意外的变化,我的日子将怎么过?要如何解决困难?

世上没有“永久”的事,万一失业了,怎么办?

人心会变,万一最信赖的人,包括朋友、客户变心了,怎么办?

万一健康有了问题,怎么办?

其实你要想的“万一”并不只有上面说的这几样,所有事情你都要有“万一……怎么办”的危机意识,并未雨绸缪,预先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