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年画
3139900000003

第3章 中国年画简史(2)

雕版印刷的第一步是制作原稿。然后将原稿反转过来摊在平整的大木板上固定好。然后由各种工匠在木板上雕刻原稿上的画或文字,大师级的雕工负责精细部分的,雕刻比较便宜的木头或比较不重要部分的则由较低级的工匠来做。木板刻好然后刷上墨,在印刷机中加压形成原稿的复制品。具体到木版年画中,就是先画出底稿,再复刻在木板上印刷而成,或印出轮廓线,再用笔填色。木版年画雕版十分关键,一块好的雕版既能保持中国传统线描绘画的笔锋和力度,又能体现木版之“木”味,一幅上乘的雕刻主线版就是一幅独立的艺术品。一幅作品的完成,一般经过绘稿、刻版、印刷、手工加工等工序,在手工套色印刷的年代,一种颜色一块版,一张年画一般有五至七种颜色,普通年画以黑、黄、红、丹、绿、紫六色,先淡后浓,依次套印而成。高档年画与神像画人物之眼眸、胡须、服饰需加套水墨、金粉、套色可多达九遍。从工序上来讲,是十分复杂繁琐的,但在现代印刷技术产生之前,这是大批量生产图画的唯一方法。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木版年画的龙头和源头,明清之际形成了四大木版年画产地:天津杨柳青、开封朱仙镇、潍坊杨家埠、苏州桃花坞,这项古老的技术历经一千多年的时代变迁,代代相传延续至今,这也正是它存在的魅力之处。

清末“西学东渐”时期,欧美侵略者也将先进的印刷技术带到中国,落后的木版印刷技术受到极大冲击;加之连年烽火、军阀混战,时局动荡不安,手工木版印刷年画市场逐步萎缩,民间艺人流离失所。明清鼎盛时期,国内大大小小的版画作坊有上千家,抗战时期木版年画商铺已寥寥无几,一度衰颓。

新中国建国后,随着对传统文化的恢复重建工作的展开和抢救民间文化遗产的兴起,这项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老手艺又焕发出新的光彩,但历史就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也是不可逆转的,越来越多比木版印制先进的工具和技术逐渐成为年画市场的主流,是无可避免的事实。

(2)扑灰年画

扑灰年画是中国民间年画中,年龄仅次于木版年画的一个古老画种,始见于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盛行于清代,一度畅销内蒙古东北等地,从现有的资料看,今日中国只有山东高密一带存在这种年画,主要集中在高密北乡姜庄、夏庄一带三十多个村庄。所谓扑灰,即用柳枝烧灰,描线作底版,一次复印多张。艺人继而在印出的稿上粉脸、手,敷彩、描金、勾线,最后在重点部位涂上明油即成。扑灰年画在写意国画的基础上成长起来,后来经高密北乡公婆庙村王姓人家发展改进,在文人画和庙宇壁画的基础上形成一种扑灰起稿,继以手绘,半印半画的年画。扑灰年画技法独特,印制上最大的特点在于以色代墨,线条豪放流畅,写意味浓,格调明快,是世界上独特的画种,也是高密三绝之一。

扑灰年画的创始人是北乡公婆庙村一个姓王的民间艺人,最初的作品大多以灶王、财神等神像和墨屏花卉为主,用以适应民间春节请“财神”、供“灶王”习俗的需求,到了明代中叶,墨屏花卉已作为定型作品畅销于市。清乾隆年间,公婆庙村王氏开始收徒授艺。本村张氏四兄弟师从王氏学成后也开作坊作画出售,题材有所创新,扩大了扑灰年画的影响。乾隆末年,高密李家庄、赵家圈、杜家官庄的一些人先后来到公婆庙村拜张氏兄弟为师学艺,他们艺满归里,也开办作坊成立画店,当地做扑灰年画的人越来越多。早期的扑灰年画以水墨为主,从清代道光年间逐步发展为以色代墨,并趋向艳丽。由于大笔纵横,自由挥洒,有抹的味道,艺人们称其为“抹画子”。内容大都表现喜庆,很适于民户节日张贴。“姑嫂闲话”“踢毽子”“万事如意”“富贵平安”“八仙庆寿”“牛朗织女”“福寿双全”“双童献寿”“家堂”等都是扑灰年画的代表作品。清代中期,作品就销往烟台、临沂、徐州、内蒙古、东北等地。到清末鼎盛时期,能家好手迭起,发展成两个主要的流派——“老抹画”和“红货”。

“老抹画”继承传统画法,仍以画墨屏为主,画风典雅,虽受新画派冲击,决心不改初衷,自编歌谣表态明志:“墨屏墨屏,案头清供。婆娘不喜,老头奉承。货卖识主,各有前程。”

扑灰“红货”派,则大胆借鉴天津杨柳青年画和潍县年画对色彩的运用,向大红大绿靠拢,使作品显出艳丽红火,对比强烈的特色,一时为多数人所喜爱,艺人也自编歌谣,宣扬成绩:“红绿大笔抹,市上好销货,庄户墙上挂,吉祥又红火。”

扑灰年画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艺人打好腹稿以后,用柳木炭条起线稿,再用画纸在线稿上扑抹“复印”。 这样,一张画稿可以扑成数张。“扑灰”之名便由此而来。起稿、扑灰后,再加手绘,经落墨(勾线)、粉脸(粉手)、开脸(圈脸)、熏脸、涮脸手、乌眼(点睛)、开眉眼、立眼(粉眼)、点嘴、丝发(耙头发)、上色、涮道(染道)、涮花、磕花、描粉画金、耙胡子(搂胡子)、罩明油、刷边裁边等一整套二十多道工序,才能画出一张漂亮的画来。

清末民初,随着石印画的崛起,扑灰年画的生意逐步衰落冷清。现在因其有独特的技法、粗犷的风格,引起了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成了研究收藏的珍品。

(3)水彩年画

鸦片战争后,年画家族中出现了一个新成员——水彩年画,它的构图和人物依旧是年画的表现形式,但不同于传统的多色套印,水彩年画上色用的是水彩技法。水彩年画中最重要的一大流派就是民国时期出现在上海的月份牌,月份牌也属于我国年画的一种。

1843年后,上海成为国内五大商埠之一的开放城市,西洋绘画伴随着“欧风美雨”的浸淫在上海市民的视线中也屡见不鲜了。当时商贾云集、竞争激烈的上海商界中产生了一种擦笔水彩画的“月份牌”绘画,早期月份牌画是中外商人聘请上海画家将中国传统农历年形式与市民们喜闻乐见的传统年画内容结合起来,利用现代化的印刷技术印成的彩色画片,用以作为广告宣传的一种传播形式来促销商品,极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商品经销额大幅提升。月份牌绘画的出现,既是中国广告传播史上一次鲜明活泼的突破,又作为“海派艺术”的一支在中国水彩画发展历史上功不可没,同时作为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年画旁支,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也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月份牌绘画的题材内容相当丰富,才子佳人、神仙故事、民间传说、戏曲人物、风俗人情、风景花卉无所不包,其中以新时代美女形象为主要题材,它占了月份牌总发行量的一半以上。当时海派画家中的周慕桥、郑曼陀、杭穉英以不同的特色和手法塑造美女形象,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因之登上了不同时期月份牌画的盟主宝座,红火一时。1923年杭穉英创办“穉英画室”,与金雪尘、李慕白等合作,创作了很多月份牌年画,行销全国各地并远及东南亚。这是中国水彩画发展初期之后形成的一个分支,在水彩画技法上也有独到之处,它对水彩画的普及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之后,金雪尘、李慕白、金梅生等继承月份牌年画的创作,在全国也享有一定的声誉。新中国解放后的年画创作开始以表现新生活新气象的题材内容为重心,而且形式多样,加之全国范围内对“资产阶级情调”的批判打压,那种带有浓郁民国气息的水彩年画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继承者寥寥无几。

(4)胶印年画

胶印年画是年画家族里的新生代,20个世纪80年代后,传统的木版年画、石印年画逐渐被新兴的胶版印刷技术下的胶印年画所代替,胶印是平版印刷的一种,是借助于胶皮(橡皮布)将印版上的图案花样印制递到各种纸张上的印刷方式,也正是橡皮布的存在,才有了这种印刷方式得名。民国以后,传统年画阵地开始被胶印年画所占据,新中国建设时期,胶印成为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印刷方式,由于印刷速度快、印刷质量相对稳定、整个印刷周期短等多种优点,马上由书刊、报纸扩展到年画和商业印刷领域。一提到印刷,人们马上想到的是胶印。胶印印刷通过将不同的层次拆分成微小的肉眼觉察不到的网点单元,能有效地表现出来丰富的图像层次,因而省去了木版年画与石版年画多色套印的繁琐与麻烦。与传统年画相比,胶印年画的优势十分明显:价格低廉、花型新潮、颜色鲜艳且不易褪色。近年来我们能见到的,多是胶印年画。

2.着色层次

(1)单色年画

单色年画,顾名思义,就是纯色的年画。其中的代表便是云南纸马年画,也是当地人对木刻单色版画的特定称谓,因为它只存在于民间,为区别其他的书籍插图版画、佛道经版画等,又被称为民间版画,通常是,用于宗教信仰驱神除鬼的叫纸马,用作年节称年、门画,基本都是采用雕版单色印制。有利用色纸作底者,但极少用人工赋色,以印制神像、纸马、祥瑞题材为主,刻制多精细、工整,皆为单色。单色年画的艺术形态多停留在明代木刻技法水平的阶段,仍然只印墨线,赋色则要人工完成,还未发展至明代后期的套版套色印制版画的技法水平。究其原因,云南历史上汉族移民以明代时期最突出,所以至今保留的纸马印制的形态仍然是明代的面貌。单色年画印色时都用水印法,一般用墨汁、靛青等染色剂、锅烟子、钢笔用的红、蓝、黑墨水作印料,纸质上有所不同,但年画颜色大多采用纸张的本色,少量的纸马则必须用有颜色的纸来印制,例如灶君纸、封门纸等用红色或黄色,例如云南红河州有36张一套的请神纸,只有首张“请神娘娘”用红色,其余都是白纸。所以云南纸马对于纸的颜色的选择是有讲究的,但又不要求绝对严格,在实施印刷时,先用刷子蘸色刷在木刻版上,覆盖上纸后即用手按摸一遍,揭下来就是一张纸马成品。

(2)黑白年画

类似于单色年画,但单色年画可以是纯红色、纯黄色等黑白之外的颜色,黑白年画的颜色则局限于黑白二色,以求达到水墨画的效果,例如开封朱仙镇的年画便分黑白画和套色画两大系列。其中代表还有山西新绛的黑白系列美人图。

(3)彩色年画

彩色年画是年画中最常见的着色形式,为配合春节喜庆的气氛,多以活泼明快浓烈而不凝滞的艳色为主,如大红、桃红、明黄、翠绿,有的还有洒金。

3.历史年代

我国年画按照历史年代,可以划分为古代年画、近代年画、当代年画,大致来说,鸦片战争以前的都可归为古代年画,多为木版年画,清末民国乃至抗战时期的为近代年画,新中国成立后的为当代年画,每一时期的年画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4.岁时节令

如果仅仅把年画理解为除夕时所贴的门神图,那就大错特错了,古人贴年画是十分有讲究的,年画也是贯穿一年始终的历画的总称,在古代,年画还发挥着传达岁时节令的作用。

(1)春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