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中国式教育应规避的16个问题
314300000033

第33章 问题16 忽略了对孩子诚信品格的培养 (2)

对孩子的不诚实行为家长要及时纠正。如果不及时改正,孩子长大成人之后,很可能做出害人又害己的事来,后果不堪设想。正如巴甫洛夫所指出的:“永远不要企图掩饰自己知识上的缺陷,即便用最大胆的推测和假设去掩饰,这也是要不得的。不管这种肥皂泡的色彩多么炫目,但肥皂泡必然是要破裂的,于是你们除了惭愧以外,是会毫无所得的。”

孟德斯鸠说:“让我们把不名誉作为刑罚最重的部分吧!”对一个人来说,名誉是像生命一样宝贵和值得用一切去捍卫的东西。任何欺骗和不诚信的举动,都有可能让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搁浅”,做父母的应该记得时时擦亮孩子的“招牌”。

【把握培养关键点】

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做人的“招牌”,我们应用诚信的心时时擦拭,以免让其蒙上不洁的污垢。对孩子的不诚实行为家长要及时纠正,因为,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如果欺骗了别人一次,就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一诺值千金

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

——列夫·托尔斯泰

遵守承诺是一个人诚信的标准之一,违背承诺就失去了诚信,也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所以古人说:“轻诺者必寡信,与其寡信,不若不诺。”

也许我们都听说过“高山流水”的故事,钟子期和俞伯牙这对旷世难遇的知音,曾约定了见面的时间,但不幸的是钟子期没能等到俞伯牙就逝世了。在他去世之前,他仍然嘱咐自己的父母将自己埋葬在离家二十多里的汉江江口,在他们最初相遇的地方迎接他的知音。他死了也要守约的故事让百姓流传千年。值得一提的是,俞伯牙为了去践约,付出了不做官的代价。在他们眼里,承诺重于一切,人如若不守信用,失去的才是最多的。

然而,在现实生活当中,值得我们反思的是,许多家长并没有信守“承诺”的习惯。他们往往向孩子许下这样那样的承诺,但一转身就让其随风而逝,很少有兑现的时候,久而久之孩子对父母的做法已习以为常,也就不会去遵守自己许下的承诺。要知道,承诺是必须兑现的誓言,是不容随便变更的。在哄骗中长大的孩子,已不会对自己的承诺负责,也就常常做出违反诚信原则的事情。一位叫北野的作家对中外家庭教育比较后提出这样的论点:民族的较量实际是父母的较量。围绕诚信教育。北野曾论述这样一段经历:

北野有一次到一个英国朋友家去玩,这位英国朋友有个3岁的孩子,非要跟北野一块洗澡,北野就敷衍他,你先洗我一会儿就去。等这孩子洗完澡后,北野仍没有去,孩子哭了,说北野骗他。孩子的妈妈也跟北野急了:你怎么能骗孩子呢?你既然答应和孩子一块洗澡就要跟他洗……

相比之下,中国很多年轻的母亲都会对孩子说:“乖乖别哭,蚂妈给你买糖吃,听妈妈的话;乖乖去上幼儿园,妈妈替你买小汽车;乖乖听话,妈妈为你……”至于自己对孩子的承诺是否能实现,那是另外一回事,管不了那么多。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他将来很可能会形成这样一种品格——对别人充满戒备,骗别人心安理得。

我国古代有个“曾参杀猪”的故事:

一天曾参的妻子去赶集,他的小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曾参的妻子被纠缠得无奈,便对孩子说:“你要听话,留在家里,妈妈回来杀猪给你吃。”孩子被哄住了。曾参妻子从集上回来时,见曾参正准备杀猪,就上前阻止说:“不过是哄孩子玩的,怎么真的要杀猪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今天你说话不算数欺骗孩子,就是教孩子说假话。”于是,曾参杀掉正养着的猪,兑现了妻子随口许下的诺言。

孔子说:“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而有信,是做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一再强调信守承诺的重要。“曾参杀猪”的故事许多人早已耳熟能详,其中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值得每位家长去身体力行。

【把握培养关键点】

一个信守自己承诺的人,是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而一个视承诺为儿戏的人,自然不会得到别人的信赖。在家教当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加强孩子信守承诺的认识,借以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

如何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

最坏的事,是主要靠恐吓、暴力和人为的权威来进行教育。这种做法摧残孩子的感情、诚实和自信……

——爱因斯坦

诚信就是实事求是,讲究信用。用通俗的话来说,诚信就是实在,不虚假。诚信是一个人的美德,有了诚信二字,一个人就会表露出坦荡从容的气度。诚信的人,人们就会表现出对他的尊重和喜欢,从而使他从生活中得到更多的关爱。

伊索寓言中有则故事讲到,有一位穷孩子在河边砍柴,不小心把斧子掉到河里,被河水冲走了。他坐在河岸上失声痛哭。河神知道了此事,很可怜他,走来问明原因后,便下到河里,捞起一把金斧子来,问是否是他的,他说不是;接着河神又捞起一把银斧子来问是不是他掉下去的,他仍说不是;河神第三次下去,捞起孩子自己的斧子来时,孩子说这才是自己所失掉的那一把。河神很赞赏孩子为人诚实,便把金斧、银斧都作为礼物送给他。孩子带着三把斧子回到家里,把事情经过详细地告诉了朋友们。其中有一个人十分眼红,决定也去碰碰运气,跑到河边,故意把自己的斧子丢到急流中,然后坐在那儿痛哭起来。河神来到在他面前,问明了他痛哭的原因,便下河捞起一把金斧子来,问是不是他所丢失的。那人高兴地说:“呀,正是;正是!”然而他那贪婪和不诚实的样子却遭到了河神的痛恨,不但没赏给他那把金斧子,就连他自己的那把斧子也没给他。

诚信既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素质和能力,在社会活动中是无形资本,在讲求诚信的今天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诚实的品质,有关专家曾提出一些很好的建议:

要满足孩子合理的要求和愿望。如适时地给孩子添置玩具、图书及彩笔等。让孩子意识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只要是合理的,家庭又是力所能及的,是会得到满足的。这样可避免孩子因需要不能满足而把别人的东西随便拿回来,而又不告诉家长和小朋友的情况。

要创造一个宽松、愉快、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因为只有家庭成员相互保持诚实真挚的态度,使孩子感到成人的爱护和关心,他才能够信赖成人,有了过失才敢于承认。

让“诚实教育”生动化。由于孩子年龄小,必须把道理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孩子才能接受。所以,可利用故事,把做诚实人的道理寓于故事之中,使孩子明白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假和欺骗,应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

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当发现孩子有不诚实的言行时,要采取细致、耐心的方法,冷静地听听孩子的想法,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切不可急躁、粗暴,甚至施加暴力,进行打骂、体罚等,这样只会适得其反,造成孩子为了躲避责罚打骂而说谎。

和孩子建立真诚和相互信任的关系。“人之初,性本善。”年幼的孩子是非常纯真的,家长要利用这个良好的条件,和孩子建立并保持真诚与互相信任的关系。家长对孩子必须言而有信,以诚相待,这样,孩子才会信任家长,有什么事、有什么想法都愿意告诉家长。

纠正孩子的不诚实行为要及时。孩子的不诚实行为主要指说谎和私拿他人或集体的东西。对这些行为要及时纠正。切不可因自己太忙而疏忽,或以为只是一种小毛病不必大惊小怪,结果会让孩子的不诚实行为不断地蔓延开去。

制定一些规则并严格要求。例如,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带回家,没有得到别人的同意,不可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借了人家的东西要及时归还,有了错要勇于承认,凡是答应别人的请求就一定要想方设法去做好,等等。这些规则一经提出就要严格执行,不能朝令夕改,并要重视克服“第一次”出现的问题。对执行规则,家长要态度坚决,严格要求,切不可迁就、姑息。

【把握培养关键点】

诚信是一种无形资本,从小培养孩子诚信的品格就等于为孩子的未来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