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风云(中国卷)
战国七雄都有那几国
战国七雄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七个诸侯国的统称。春秋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七个实力最强的诸侯国,是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国家被称作“战国七雄”。
在七个诸侯国之中,以秦国国力最强。除秦国以外,其余六国均在崤山以东。因此该六国又称“山东六国”。
“合纵”与“连横” 说的是对决
合纵连横(hezong lianheng) 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苏秦曾经联合“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而欲攻秦”(《战国策·秦策》三),他游说六国诸侯,要六国联合起来西向抗秦。秦在西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与合纵政策针锋相对的是连横。张仪曾经游说六国,让六国共同事奉秦国。秦在西方,六国在东方,东西相连,故称连横。
合纵连横的实质是战国时期的各大国为拉拢与国而进行的外交、军事斗争。合纵的目的在于联合许多弱国抵抗一个强国,以防止强国的兼并。连横的目的在于事奉一个强国以为靠山从而进攻另外一些弱国,以达到兼并和扩展土地的目的。
合纵连横的斗争适应了战国形势发展的需要,对各国政治产生了很大影响,其历史作用应当引起人们重视。
牧野之战
周武王姬发即位后,拜精通兵法的太公望为师,以其兄弟周公旦和召公奭为太公望的助手,励精图治,加强军备,为讨伐商纣王做好准备。
殷纣王此时的暴政已经达到了极点。对朝廷命运感到忧虑的贵族们,如比干、箕子、微子等,相继进谏。纣王不但不纳劝谏,改邪归正,反而将比干杀头挖心。为此,箕子被逼装疯卖傻,逃脱一死,被罚做奴隶,囚禁起来:微子见商朝大势已去,逃离了商都朝歌。
当纣王的暴政已经到了众叛亲离之时,周武王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他于公元前1045年12月4日,拜太公望为元帅,率领5万精兵,渡过黄河东进。公元前1044年1月3日,八百诸侯在盟津会师,举行誓师大会,周武王历数了纣昏庸无道、残害人民的罪状,鼓励大家同心讨伐纣王。
周武王讨纣大军士气旺盛,所向披靡,很快就打到距朝歌仅有70里的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
1月9日,纣王慌忙亲自率领70万人马,赶到牧野迎战。他以为,凭他的70万人马,抵挡周军的5万人马,是稳操胜券的。但出乎他意料的是,由奴隶和俘虏组成的70万商军平日受尽压迫和虐待,对商纣恨之入骨。当周军勇猛地冲进商军队伍的时候,他们就纷纷倒戈,和周军一起攻打商军。70万商军顿时土崩瓦解。太公望指挥周军,趁势一直追击到商都朝歌。纣王见商朝的大势已去,逃回朝歌,自焚而死。商朝由此灭亡。
周武王灭了商朝后,把国都从丰搬到镐京(今陕西西安市西),建立了周王朝。
牧野之战是我国古代本战初期的著名占例,它终止了殷商王朝六百年的统治,确立了周王朝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秩序,为西周奴隶制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
奠定三国的格局的战役——赤壁之战
三国时期,曹操消灭了袁绍、刘表两大军事集团,统一了北方。公元208年秋,他又率兵30万,号称80万,南下追赶刘备,意在江东孙权。
迫于各自安危,又经诸葛亮和孙权的谋士鲁肃联络,孙、刘决定联合抗曹。孙权任命周瑜为大都督,率3万精兵沿江西上,到夏口与刘备的队伍会合。孙刘联军乘舟西上,驻扎赤壁,与长江北岸的曹军对峙。
曹操的士兵多来自北方,既不服南方水土,又不习惯乘船,许多士兵因此而病倒。为此曹操将水军的大小战船,每十几条用铁链和铁环锁成一排。再在每排船上铺上木板,无论人还是马在上面行走,如同在地面上活动一般。
孙刘联军见曹军把战船连在一起,就计划采取火攻的方式。一方面吴军大将黄盖主动要求去诈降,以接近曹军大船,实施火攻计划。另一方面周瑜以黄盖的名义派人给曹操送去一封表示投降的信。致使曹操误以为,这是东吴人在大兵压境之下,为保身家性命而采取的行动,便没有产生怀疑。而周瑜在江东将各路人马布置停当,只等东南风起,火攻曹营。
公元208年冬至夜里,刮起了猛烈的东南风,周瑜认为发动总攻的时机成熟。就令黄盖又给曹操去了一封信,约定当晚带着几十只粮船到北营投降。
当晚,黄盖率领20只战船,船上装满干草、芦苇,浇了膏油,上面蒙上油布,将战船严密遮盖。船头装上撞钉,每只大船后系着3只小船,小船里埋伏下弓箭手。降船扯满风帆,直向北岸驶去。当黄盖的大船离北岸曹军水寨约二里水程时,黄盖大刀一挥,20只大船一齐点燃,火焰腾空而起,像狂舞的火龙,一齐撞入曹操的水寨中。火趁风势,风助火威,瞬间,曹军水寨成了一片火海。因为水寨外围的船只都以铁钉和木板首尾相接,都无法脱逃,致使许多战船被烧毁。黄盖等人跳上小船,驶近岸上曹军旱寨,发射火箭。于是,水旱两寨大火连成了一片。
刘备、周瑜见北岸火起,马上率水陆大军同时进兵,杀得曹军死伤惨重。曹操只得将烧余之船自行销毁,率军退回许都。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以少胜多,以弱制强的著名战例。它是三国鼎立的奠基之战,在军事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七国之乱
汉景帝开始削藩后,吴王刘濞利用诸侯王不满削藩,乘机游说其他诸王,图谋武力反叛汉朝廷。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正月,景帝下令削夺吴国会稽郡和豫章郡的诏书刚到,刘濞就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征发二十多万兵马,联合楚、赵等其他六个诸侯国一同起兵造反,历史上称为“七国之乱”。
汉景帝任命周亚夫为太尉,派他前去平叛。同时,景帝诛杀了晁错,并下诏恢复诸王封地。但是吴王意欲夺取皇位,并不就此罢兵,而是继续向长安进军。周亚夫认为吴三三军勇猛善战,如与其正面交战,必定吃大亏。只有切断其运粮道路,才可制伏他们。于是,他率军由长安出发,军至灞上。他绕道武关,经南阳直趋洛阳,并派兵抢先控制了洛阳武库及荥阳西北的军用粮仓,成功地截断了美军的粮食来源。
吴国叛军被断了粮食,饥饿无比,渴望速战,屡次挑战汉军,但周亚夫始终不应战。陷于困顿的叛军越来越饥饿,从东南角攻打汉营,可是周亚夫却命将士防备西北角,只用极少的兵力迎击东南角。不久,叛军中的精兵突然袭击西北角,却遇到汉军的大兵严防把守,无法取胜。吴兵因严重饥饿,只能撤退。周亚夫乘机派精兵追击,结果叛军被打得溃不成军。吴王刘濞率领仅剩的数千人马向南奔逃,汉军紧追不舍。汉军追到丹徒,俘虏了全部吴国叛军,并悬赏得到了在逃中的吴三的人头。
与此同时,景帝派去进攻胶西四国军队的栾布也不久就打败了四国联军,胶西王自杀,其他三王被诛。而后栾布回师与郦寄会合,攻破了赵国大军。于是,仅用三个月就成功平定了七国之乱。战后,景帝加紧实施削减藩地的措施,诸侯王的独立地位逐渐被取消。
安史之乱的始末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肃宗(756~762年)时边镇守将安禄山、史思明于公元755年至763年掀起的反唐叛乱,它是唐朝由胜而衰的转折点。
唐玄宗改元天宝后,政治愈加腐败。唐玄宗耽于享乐,使国政先后由李林甫、杨国忠把持,又放任边地将领拥兵自重,安禄山任三道节度使(平卢、范阳、河东),军权在握。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发动兵变,翌年就攻入都城长安,安氏称帝。安西节度使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皆采以守势,但不为杨国忠所接受,被迫出战,最后以失败收场。唐玄宗逃入四川,到了马嵬坡途中六军不发,有将领请杀杨国忠与杨贵妃,后兵分二路,玄宗入蜀,太子李亨在灵武自行登基,是为唐肃宗,后世史家认为“马嵬之变”是一场“有计划的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朔方节度使(灵武,在今宁夏灵武西),奉诏讨伐,次年郭子仪上表推荐李光弼担任河东节度使,联合李光弼分兵进军河北,会师常山(河北正定),击败史思明,收复河北一带。及后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在唐军的收复下,另一叛将史思明投降。
不久,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杀安庆绪,重新攻陷洛阳,也称大燕皇帝,后又被儿子朝义所杀。于是,唐朝再借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自杀,这场持续了八年的“安史之乱”才告结束。唐朝也因此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
什么是藩镇割据
唐代“安史之乱”后,部分节度使凭借自己手中的掌权、财权和中央政权相对抗。这种局面首先出现在唐代宗时期,叛乱的降将割据一方,他们不受中央政令的管辖,而且彼此间征战不已。在唐中后期,藩镇势力与中央朝廷互有消长,当中央政权比较强大时,就会想方设法打击藩镇;中央政权比较弱小时,藩镇就会更跋扈一些。
曾国藩办湘军目的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