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古代军事典籍
3150100000002

第2章 《孙子兵法》(1)

(一)《孙子兵法》的作者

《孙子兵法》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典籍,作者是孙武。

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县)人,被后世誉为“兵圣”。孙子据传为陈国公子陈完之后。当时陈国内乱,陈完逃奔齐国,受到齐桓公的赏识,后来改姓田。由于陈完颇有才干,很快使田氏家族在齐国站稳了脚跟。齐景公时,孙武的祖父田书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

春秋战国时期,战乱不断,这为孙武研究兵法创造了有利条件。再加上齐国本为著名军事家姜子牙的封地,留下了很多宝贵的军事遗产。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孙武研读兵法,并在他25岁时写成军事大作《孙子兵法》。齐国“四姓之乱”,即田氏联合鲍氏击败了齐国另外两大氏族栾氏和高氏后,孙武逃奔到吴国,他的功绩也大多建立在吴国。孙武刚到吴国时,吴国已经成为楚国的属国,但是吴王一直想富国强兵,经常向中原学习养兵之道。伍子胥听说孙武隐居在吴国,曾七次向吴王推荐。在伍子胥的推荐下孙武携其兵法去见吴王阖闾,并向吴王讲述其十三篇的内容,得到了吴王的赞赏。

孙武不仅是一个军事理论家,也是一个有实干才能的军事指挥家。吴王看孙武才能出众,精通兵法,想测试他的实战能力,就请孙武训练他的后宫嫔妃。孙武于是将一百八十个宫娥分成两队,选取最受吴王宠爱的两个嫔妃为队长,并向她们强调战场的纪律。宫娥们根本没把这些当回事,有说有笑地并不听从指挥。孙武不动声色地说:“纪律没讲清楚是将军的过错,下面我再将纪律重申一遍。”可是嫔妃们还是嘻嘻哈哈,一点也不严肃。这时孙武严肃地说:“纪律没讲清楚问题在于我,但是讲清楚你们却不执行,就是你们的过错了。”接着他问执法官:“按照军法,不听从指挥应该怎样处置?”“斩!”执法官说。于是孙武下令将两个队长斩首示众,杀一儆百。吴王一看自己的宠妃要被问斩,连忙求情说:“我已经知道你的才能了,这两个人是我最宠爱的妃子,你就饶了她们吧!”孙武说:“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于是杀了这两个嫔妃,然后又任命两个宫女作队长,这一次所有人无不言听计从。训练完毕,请吴王检阅,吴王没精打采地说:“算了,你回去休息吧,我不想再看了。”孙武回答说:“没想到大王只是喜欢兵法,并不想应用。”吴王听后,立刻对孙武以礼相待,并任命他为大将。从此孙武和伍子胥辅助吴王主持吴国军事。

孙武和伍子胥在吴国功绩显赫,《史记·伍子胥列传》记载他们辅佐阖闾期间“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在吴国逐渐强大的过程中,孙武功不可没。

(二)《孙子兵法》的地位及影响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保存最早的军事典籍,也是最有影响的一部。《孙子兵法》一经产生就受到了关注。它问世不久,适逢争霸最为激烈的战国时代,这为《孙子兵法》的流传提供了条件。很多军事家都收藏《孙子兵法》,并把其中的理论应用到实际的战斗中。在《孙子兵法》的影响下,孙武的后人孙膑撰写出又一本著名兵书《孙膑兵法》。此外,《孙子兵法》之后的许多军事著作如《吴子》《尉缭子》等都有借鉴它的地方。

由于《孙子兵法》中阐述了经典的军事理论,后世便有很多人为它作注。三国时的曹操是最早为《孙子兵法》作注的。曹操之后,李荃、杜牧、陈皞、贾林、孟氏、梅尧臣、王皙、何延锡、张预等也为《孙子兵法》作过注释。直至今天,仍有很多军事家将其视为瑰宝,仔细研读。《孙子兵法》不仅在国内久负盛名,在国外也早已扬名四海。日本、法国、英国等地都有它的翻译版。迄今已有十一种语言的译本流传于世界。美国军事家约翰·柯林斯曾说过:“孙子是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他的大部分观点在我们当前的环境中仍然具有和当时同样重大的意义。”

《孙子兵法》受到如此的关注,是因为它其中蕴含很多战争规律,介绍战争制胜的道理,并能辩证地看待战争。从《孙子兵法》中我们可以随便举出很多对立统一的观点。如得失、胜败、安危、患利、强弱、迂直、虚实、奇正、敌我、多寡、静哗等。《军争篇》中说:“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今天我们对《孙子兵法》的研究不应只从作者的军事思想出发,我们也应看到孙武的外交策略和政治思想,甚至他严谨的逻辑思维都值得我们学习。

(三)《孙子兵法》的内容

《孙子兵法》共十三篇,其中包括: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下面就将各部分的内容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1.计篇

孙子认为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是不可以不考虑的。所以要从五个方面分析敌我形势。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道”指的是让民众与君主的意愿一致;“天”指的是阴晴寒暑,春夏秋冬;“地”指的是作战地形;“将”指的是将帅的文韬武略,赏罚分明;“法”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军需的管理。这五个方面需要将帅了解。用兵以诡诈为原则,将帅应该懂得如何隐藏自己,掌握以小利引诱敌人,敌人气势汹汹的时候不去和他们正面冲突,而要在其毫无防备时进行突击。在开战之前要作充分准备,谨慎部署战略,胜算才会更大。

2.作战篇

孙子认为善于用兵的将军不会再三征集兵员,粮秣不多次运输,武器从国内取用,粮秣从敌国争取,可以减少运输的舟车劳顿,以免军力耗竭。要不断激发战士的气势,懂得如何奖赏有功之人,优待俘虏。用兵作战贵在速战速决,不可旷日持久。将帅在战争中掌握着民众的生命,掌握着国家的安危。

3.谋攻篇

孙子认为战争中使敌人完整地屈服好于强攻;使敌人全军地归顺好于打败他们。因此百战百胜并不是最成功的,最成功的战斗应该是不动一兵一卒,而使敌人屈服。所以,上策是挫败敌人的谋略,其次是打败敌人的外交,再次是以武力取胜,最下策是攻城。所以,善于用兵之人不用交战,而靠谋略取胜。有十倍于敌军的力量要包围他;有五倍于敌军的力量要进攻他;有两倍于敌军的力量就要分散他;如果双方兵力相当,就要设法战胜他们;不足敌军的兵力,就要逃离他;不能与敌军抗衡就要避免交锋。国君可以从三个方面危害军队:第一,不了解军情而控制进退;第二,不了解军队的内政而干涉;第三,不懂得用兵之道而进行指挥,使士兵疑惑。所以胜利不仅要靠充分了解敌情,还要懂得兵法。所以说,了解敌人,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不了解敌人,只了解自己,有一半的胜算;如果既不了解敌人,也不了解自己,每战必败。

4.形篇

孙子认为从前打胜仗的人总是先创造使自己不败的条件。自己可以保证不被敌人打败,但不能保证一定可以战胜敌人。因此胜败可以预知但不能强求。如果我们不能打败敌人,就要加强防御;如果我们可以战胜敌人,就应该采取进攻。善于防守的人可以隐藏得让别人发现不了;善于进攻的人,有不可预测的行动,使人无法防备。古人所谓善战的人,是打败那些较易战胜的敌人,所以他们没有智谋的名声,也没有表现出他们的英勇善战。所以善战者总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又把握敌人的每个疏漏。用兵之道在于:度、量、数、称、胜。根据地形揣度如何利用它;根据地形的判断,得出战场容量;根据战场容量部署兵力;根据双方的兵力进行衡量对比;根据对比可以知道有多少胜算。所以胜利的一方有绝对的优势,这就是强大的军事实力。

5.势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