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肃肃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公侯卫士的诗。诗中以兔罝起兴,将捕猎的网象征卫士的作用,后点明了本诗的主题——为公侯干城。
“肃肃”形容捕兽的网子网目细密。兔罝可理解为捕虎之网。椓之即打桩,丁丁读“争”音,乃模拟击打木桩时的声音。干者,盾也。干城,是称赞武士如同坚固的城池般可以御外敌而保家国。中逵,是四通八达的道路交叉之处;中林,意为深密的林中。“仇”通“逑”字,意指公侯爱慕人才,求贤若渴;腹心是指公侯得此勇士,并引为亲信的人。在先秦时代,狩猎是习练行军布阵、指挥作战的“武事”之一。
本诗分三章,首章的“肃肃兔罝,椓之丁丁”,意为装好张张捕虎网,敲打木桩响叮当。到第二章、第三章的“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肃肃免罝,施于中林”,即装好张张捕兔网,设在宽阔的大路旁,设在广漠山林中,详细描摹了在路边、在广漠山林中装捕虎网的场面。而“赳
赳武夫”、“公侯干城”、“公侯腹心”让我们想到在路口、密林交汇处,狩猎者振臂举锤的孔武身影。
整首诗写得豪气冲天,诗句三章相叠,兴发言外。虽不曾着墨武士捕虎时的惊险,但从打桩、布网的画面来看,一幅比一幅紧张,公侯称赏夸赞的态度,在面对这些勇猛的赳赳武夫时,也随着吟唱而越发推进,增添了一种神采飞扬的夸耀意味。诗中的武士们,不论打桩还是布网都有着雄壮勇武的风貌,在这场攻伐练习战中,他们显然征服了观战的公侯,也征服了读诗的后人。多年后,苏轼曾写过《江城子密州出猎》这一首词,其中有句是这样说的:“千骑卷平冈”。这一句与《兔罝》互较,烟尘之气、马嘶之声、奔发之疾、勇士之气魄,尽皆扑面而来,将读者带入一个虽非沙场、却有着沙场气氛的豪迈境地之中。
但在“春秋无义战”的那个时代,以一身雄壮勇武的姿态为公侯之家卖命,并以其“腹心”为荣,并不能说明是一件幸福的事。《诗经》“国风”里还有一些描述背井离乡、久役不归或丧身异域而咽泣、哀号和歌哭的诗作,也许,在这些豪气冲天的背后,我们能从中体会出作者掩盖的丝丝悲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