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苦想没盼头 苦干有奔头
3153900000008

第8章 别把蛮干当苦干,苦干还要巧干

有些人认为苦干就是做事从不考虑方法和后果,单刀直入、横冲直撞……他们身上除了敢做的勇气之外,再没有哪一点可以值得称道。其实,这并不叫苦干,而是在蛮干。所以提示你,苦干也要巧干。

有头脑才会有盼头

经营大师巴菲特曾说过这样的话:“榨出我一克脑汁,再加上16000元,我就可以创造出1000万的价值。”成功始于智,成于智。对于那些希望成功的人来说,聪明的头脑比千万的资金更加重要。

有智者,事竟成,闯得好的永远是有头脑的。无智或是不肯动脑筋的人,成功与他就是永远也不可能相交的两条平行线。一个人如果没有技能,他可以拜师学艺;没有知识,他可以求学问道;没有金钱,他可以筹借贷款。但没有头脑,他就没有闯世的资本。

刘永行,1948年生于四川新津。其父母是早年参加革命的知识分子,他于1977年考入成都师专数学系,1980年毕业后回新津县电教室当教师。从此,他和自己的三个兄弟一样捧起了当时令人羡慕的“铁饭碗”。

1982年8月,刘永行和兄弟们在自家的泥砖墙茅草顶的小院里,举行了决定自己命运的方案会议。三天三夜后,他们做出了一锤定音的决定,辞职回乡当专业户!于是手拿1000元钱,开始了四兄弟的创业历程。

1987年,刘永行兄弟兴建了西南最具规模的“希望饲料研究所”,并开发出了“希望1号乳猪饲料”。从此,他和兄弟们由专业户变成了私营企业家。1992年,在中国首届农业博览会上,刘永行兄弟的“希望”牌1号乳猪饲料获金奖;同年刘永行出任四川希望集闭的董事长,从此;这位当家人,正式走在了“希望”的田野上。

1993年,在刘永行的带领下,“希望”打进上海滩,在嘉定成立了希望集团的分公司。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吴邦国为“希望”落户上海滩而亲笔题写了“希望城”三个大字。

1997年,刘家四兄弟分家后,刘永行由“东方希望”起步,致力开拓,形成了“永行企业”。1999年4月,“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在上海浦东又建立了集动物饲料、食品、生物制品等科研和生产于一体的全国性大型民营企业——“永行”企业,下辖“东方希望”集团、“强大”集团、“永行”企业三大集团,共62家公司,工厂遍及华北、华东、东北、中原、西南等地区。

2000年8月,刘永行以10亿美元的资产总额荣登《福布斯》评比的中国50首富排行榜第2名。

每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许多条交错往复的路,能不能让自己闯入成功之途,关键在于自己有没有那个头脑。

享誉世界的经营奇才艾柯逊以善于经营而闻名。他是一个非常有头脑的商人,尤其是他于1921年的波兰之行,使他从此闯入了光辉的人生之路。

有一天,艾柯逊在奥地利街头闲逛,忽然想要写点东西,于是信步走进一家文具商店准备买一枝钢笔,但是一问价格,却令他大吃一惊,在美国同样只要3英镑的一支钢笔,在这里却被卖到了26英镑,之所以这么昂贵,是因为这些钢笔都是由德国进口的,而且数量有限。

若有所思的艾柯逊为自己的意外发现而惊喜,很快,他就对奥地利的市场进行了一番详细、周密的调查,结果更是令他兴奋不已。导致钢笔价格昂贵的根本原因是在当时全奥地利只有一家钢笔生产厂,由于战争的影响,生产能力有限,货源奇缺,物以稀为贵,钢笔价格自然居高不下。

艾柯逊当即决定,在奥地利投资办钢笔厂。他直接来到当时的维也纳政府,诚恳地游说:“政府已经制定了政策,要求每个公民都得学会读书和写字,没有钢笔怎么能行?我想获得生产钢笔的执照。”他的要求很快得到批复。

艾柯逊立即开始筹划,焦急的他马上来到德国历史最悠久的钢笔名城,那里集中了许多著名的钢笔生产厂家,他们掌握着制作钢笔的秘密技术。艾柯逊花重金买通了一家工厂的一位技术骨干,还包括许诺新厂里的实际工作均由这位技术骨干主持。这位技术骨干又以到瑞典度假为名,召集了一批技术工人,悄悄来到奥地利。

各方面业务进展是如此顺利,连艾柯逊本人都不敢相信。早在他办厂之初,波方专家就预测,他最起码要用11个月的时间采建厂,次年才有可能正式投产,而且年产量最多不会超过100万支。但事实证明:这种预测对于艾柯逊而言是毫无道理的。因为他的工厂仅用3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而且在投产后的8个月,数量就达到了1亿支。创造的利润在当年就达到了100万英镑。到了1926年,这个工厂生产的钢笔不仅满足了奥地利的市场,而且先后出口到美国、中国、土耳其等十余个国家。

正是依靠小小的钢笔,依靠他敏锐的思维和高效率的行动,在奥地利的土地上,艾柯逊赚取了上百万英镑,从此,他开始世界商界声名鹊起。

“成功钟爱那些有头脑的人。”一位大师这样说。艾柯逊正是凭借他敏锐的头脑,才闯进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在世界商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品悟成功

头脑就是希望,头脑就是动力。用智慧的头脑鞭策出的力量,就可以在人生的道路上发现成功的秘密,就可以在事业的征途中成功。

紧急的事,和缓地办

做人也好,办事也罢,难免会遇到一些棘手的情况,怎么办?在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要慌乱不堪,不知所措。如果此时你能够表现出冷静自若,临危不乱,你就会正确处理好这些出乎预料的情况,取得的效果也会比别人好得多。

三国时期的卫礶就能够在危急时刻依然保持从容镇定,进行周密考虑,结果不但保全了自己,而且最终还剿灭了意欲反叛朝廷的钟会。三国末年,魏国派钟会、邓艾为主将,卫瓘为监军兴兵伐蜀,大获全胜。钟会和邓艾因此立下大功,但是两个人互相猜忌,都认为对方有抢功之嫌。最后,钟会向曹魏朝廷告发邓艾有占据蜀中自立为王的野心。钟会的谋臣也劝他趁这个机会,搬倒邓艾,杀掉卫瓘,就可以安心地独占蜀中,成就一番乱世英雄的霸业。早就看邓艾很不顺眼的钟会,不禁心中蠢蠢欲动,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反叛。其实,朝廷对钟会的反叛意图已经有所察觉,并且密令卫瓘对其进行监视。钟会盘算他如果向朝廷揭发,朝廷势必会暗中命令监军卫瓘进行调查。只要卫瓘杀了邓艾,他就可以再给卫瓘罗织罪名,直接除掉这个强大的对手。于是钟会就跑来见卫瓘。他旁敲侧击地告诉卫瓘,邓艾谋反早是事实,如果他卫瓘一味偏袒,就是对司马大将军的不忠,理应和反贼同罪。这时,刚才还对朝廷密令用意十分疑惑的卫瓘立即明白了这一切只是钟会设下的局。

对眼前局势心知肚明的卫瓘,虽然知道这时擒杀邓艾只会于己不利。但是,如果立时拒绝钟会的要求,肯定会遭毒手。倒不如先答应下来,以保全性命向司马大将军告发钟会的种种劣行。于是,卫瓘就假装对钟会唯唯诺诺,表示会服从朝廷的命令,还和钟会约定第二天一早就捉拿邓艾父子,希望钟会出兵协助。第二天凌晨,卫瓘以司马大将军手谕号令全军,说邓艾谋反,凡悬崖勒马站在官军一边的,就可以加官晋爵,要是执迷不悟仍要和邓艾为伍的,就与邓艾同罪,诛三族。这样,邓艾的将士都纷纷离开邓艾的军营,与卫瓘合兵一处。而邓艾父子还在睡梦中就稀里糊涂地被抓了起来。钟会见邓艾父子已经被囚禁起来,就紧接着将他不信任的将领也全部关押起来,把兵权集中在自己手里。然后,他利刃相加,威逼卫礶下手杀了邓艾父子和那些不听话的将领。卫港一面假意应承,借口这几天为邓艾的事情操劳过度,身体很差,实在需要休养几天,等他身体稍好立即着手办理,一面想办法通知那些尚有实权的将军们钟会即将造反的实情。但是,钟会对卫瑶监视严密,他根本没机会通知那些将军。为了放松钟会的警惕,卫瓘大喝盐水,吐得昏天黑地,他本来身体就虚弱,这样一来,更是精神涣散就像突发大病一样。钟会虽然疑心卫瓘只是在拖延时间,可是他派去的亲信和医生都认为卫瓘的确是身体不适,没发现丝毫的破绽。钟会终于相信卫瓘真的是病了,干是就不是那么顾忌卫瓘,更加肆无忌惮起来了。

卫瓘一见时机成熟,就赶紧联络诸军,告知全军钟会谋反的消息,要求各军将领于次日清晨发兵围攻钟会。就这样,钟会还在为自己即将成为蜀中之王沾沾自喜的时候,就被卫瓘带兵剿灭了。

我们可能遇到许多无法预测的事情发生,当这些事情出现在我们的面前的时候,就是对我们的考验。卫瓘在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没有惊慌,而是很快冷静下来,思考对策,从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化解了灾难。因此,当我们遇到类似事情的发生时,也应该沉着冷静,稳定情绪,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

品悟成功

阵脚出现慌乱都是自己造成的,这样的话,不仅不容易犯下错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还能让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让你获得成功。

事事提前谋划好,做到难处不慌张

熟话说:“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是说平时不烧香拜佛,到了紧急危难的时候才想到要求佛祖保佑。其实,这是许多人都犯的错误。在平时,我们没有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当机遇来临之际,由于自己的准备不充分,就让机会在自己的手心一划而过,只留下无尽的遗憾。所以,在社会上,平时要做到未雨绸缪,事事提前谋划好。

康熙智除鳌拜的历史事件很多人都知道,对干年幼的康熙能有如此胆识也都是钦慕不已。在这场幼帝与权臣的较量中,康熙之所以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关键一点就是在事先他巳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康熙帝继位时年仅8岁,按照顺治帝遗诏,由四个满族大臣帮助他处理国事。四辅臣中,鳌拜功高震主,专横跋扈。他欺皇帝年幼,经常在康熙面前呵责朝臣,甚至大吼大叫地与幼帝争论不休,直到皇帝对他让步为止。公元1667年,康熙已经14岁了,按照祖制,他可以亲政了。苏克萨哈在康熙亲政的第六天,上疏请求隐退。苏克萨哈上疏的目的,一则表明鳖拜专横,自己不得不退;二则试图以自己的隐退迫使鳌拜、遏必隆也相应辞职,交权归政。鳌拜自然明白苏克萨哈的用意,他和同党一起,编造苏克萨哈“背负先帝”、“藐视幼主” 等大罪24款,将其逮捕入狱,要处以极刑并诛灭全族。康熙得到奏报,坚持不允所请。鳌拜怎肯善罢甘休,他挥动拳头对皇帝无理,连续上奏好几天。康熙和他的祖母孝庄文皇后怕鳌拜因为这件事都急跳墙,造成国家动乱,最后只能妥协,仅将之绞刑,其他的一切处置措施,都照批了。

冤杀苏克萨哈后,鳌拜的气焰更加嚣张。朝廷大臣虽更加不满,但慑于他的淫威,人人以求自保,没有人敢于碰硬。

康熙皇帝年少有志,岂肯看到大权旁落,江山毁在自己的手里。他在祖母的指导下,开始了计除鳌拜的各种准备。

康熙先是采用“欲擒故纵” 的麻痹战术。故意给鳖拜父子戴高帽,使他们位极人臣,树大招风,更加孤立,分别加封他们父子“一等公”、“二等公” 的爵位,“太师”、“少师” 的封号,使他们位极入臣,树大招风,更加孤立,甚至连鳌拜图谋不轨,都没有惊动他们。

有一次,鳖拜称病在家,康熙便前去探视。御前侍卫和托发现鳌拜神色反常,便迅速走到鳌拜床前,揭开席子发现一把匕首。鳌拜惊慌失措,康熙却“毫不在意” 地说:“刀不离

身是满人的故俗,不足为怪!”当场稳住了鳌拜。但康熙心中更加明白,除掉这个恶魔,绝不可掉以轻心。

当时,皇宫的戍卫都被鳌拜控制了。于是,康熙特选一批忠实可靠的少年入宫,以摔跤为名,另外组成一只可靠的卫队——善扑营。这些少年都是贵族子弟,每天和少年皇帝在一起摔跤,武功越来越好,本领越来越大。鳌拜入宫,经常看到他们,以为是些小孩子把戏,久而久之,也就不以为然了。

有一次,康熙皇帝知道鳌拜要进宫奏事,便把善扑营的少年卫士集合起来,对他们说:“鳌拜作为先皇托付给我的辅臣,不以国事为重,处处安插亲信排斥异己,滥杀大臣,甚至胆敢加害于我。你们都是清楚的,为了祖宗社稷,必除此大患。”他见小侍卫们群情激扬,又说:“你们虽然年纪轻轻,可都是我的左膀右臂,我要靠你们除掉这个老家伙。但他武将出身,你们是怕他呢。还是听我的?”侍卫们一个个摩拳擦掌,齐声高呼:“独畏皇上!”

康熙八年五月十六日,鳖拜像往常一样大摇大摆跨进内宫的门槛,行至康熙近前,还没站稳脚,小侍卫看到皇帝发出的暗号,一哄而上,拳打脚踢,连拉带拽,将他打翻在地。鳌拜什么阵势都见过,却没见过这种对付他的场面,起初还以为是这群小孩子跟他闹着玩呢。他见到小皇帝那冷峻的面孔,和“给我拿下”的威严指命,才明白过来,然而,巳经晚了,他终于被擒拿归案了。

康熙皇帝命康亲王支持审议,议定鳌拜“欺君罔上”等罪行30款。他虽罪不容诛,死有余辜,但康熙念其效力年久,军功显著,遂免其一死,他的死党却一网打尽。一个年少皇帝,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不动一刀一枪,智除大权奸。朝野称赞。从此,他逐步地将中央的地方政权集中到自己手中,得心应手地治理国家。

一个人要做出一番事业,必须事先进行规划,做好打算。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如果能在事前做足准备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对各种情况的出现进行分析,这样事情成功的机会就很大了。

品悟成功

如果在事前不做准备工作,对出现的各种情况没有进行分析,当情况出现时,会使我们惊慌失措,手脚慌乱,事情的失败就不可避免了。

能力不足不蛮干,可以借势成事

我们每一个人,都想闯出体面,活得潇洒,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自身的不懈努力之外,更需要善于借势。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自身缺少某一样的时候,就要善于从他处借势。

善于借势是很多人喜欢采用的方法之一,其绝佳效果在于借力发挥,占得主动;也就是说,它的直接效果是:花最小的力气,取得最大的收获。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乌云影响了全世界经济的发展,正在这时,美国西部却传来了一个让所有石油公司都为之振奋的消息:在德克萨斯州发现了一块储量丰富的油田!

接着,更让一些石油大亨们激动的消息传来:联邦政府将拍卖这块油田的开采权。

各石油公司闻风而动,纷纷筹措资金,准备在拍卖会上一争高低,因为这是明摆着的事:谁竞得了油田的开采权,谁就是找着了金矿,在此后的几十年里能获得源源不断的丰厚利润。

谟克石油公司老板道格拉斯也对这块“肥肉”垂涎欲滴,可是仅凭自己上百万元的资产,又怎么能竞争过拥有千万乃至上亿资本的石油大亨们呢?但眼睁睁地看着这块“肥肉”被别人夺走,道格拉斯又着实不甘心。

思谋良久,道格拉斯忽然有了主意,他想到:自己是美国花旗银行的老客户,所有的资金都存在该银行,能不能请银行总裁琼斯出面,替自己去参与竞拍呢?

琼斯是美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银行大王,他要是出面,那些石油大亨们在拍卖会上想必会有所顾忌。想到这儿,道格拉斯兴奋不已,马上与琼斯通了电话,请求他的帮助。琼斯满口答应,很明显,道格拉斯挣的钱越多,他在银行的存款就越多,对花旗银行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更何况对琼斯来说,这不过是举手之劳。

“那么,你打算出多少钱呢?”琼斯问。

“最高不能超过100万元,你知道,我拿不出更多的钱了,这是我全部的家当。”

道格拉斯在电话里说:“好吧,我会去的,成不成就要看天意了,道格拉斯先生。”

听口气,琼斯好像满有把握。

一个星期后,拍卖会在德克萨斯州一家很有名的拍卖行举行。

参与竞拍的共有11家石油公司,除道格拉斯代表的谟克公司是唯一的一家小公司外,其他的全部是财力雄厚的大企业。

拍卖会快开始时,琼斯姗姗而来。他的到来顿时在会场引起了轩然大波:怎么回事?银行大王也要买油田?所有的竞标企业都慌了手脚,因为如果琼斯想买油田的话,恐怕没有人有能力与他竞争。

道格拉斯看到了这一幕,心里乐滋滋的,他坐在一个角落里,悠闲自在,作壁上观。拍卖会开始了,经纪人报出底价:50万元,每个拍卖档价格为5万元。也就是说,谁要是想报价,只需举一下牌子,价格就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上5万元。

经纪人刚报出底价,琼斯就举起了牌子,大声喊道:“我出一百万!”真是语惊四座,所有拍卖企业的代表都呆住了,谁还敢再叫价呢?

“100万,7号报价100万,还有没有报价的?”经纪人连喊三遍,会场里却鸦雀无声。

最后,经纪人落棰宣布:拍卖会结束,油田开采权被7号谟克公司获得。整个拍卖会从起拍到结束只用了5分钟,结果,资金最少的企业——谟克石油公司获得了油田的开采权。这次拍卖会呢,也成了有史以来时间最短的拍卖会。

这是个非常典型的借用别人的优势达到自己目的的例子,谟克石油公司没有多少钱,但是他能把银行家搬来,吓跑了所有竞争者,道格拉斯的借势的计谋玩得实在高明。

1871年,美国大资本家古尔德收购了除国库外的美国市场上所有的黄金,基本上控制了市场上的黄金价格,但是国库还有大量黄金,如果政府抛售黄金,金价势必会下降。为此,古尔德处心积虑,千方百计设法控制国库的黄金市场投放。

古尔德了解到当时的总统格兰特有一个妹妹嫁给了柯尔平上校,而柯尔平并不富裕。于是,他有了主意。

一天晚上,古尔德专程到柯尔平家拜访,十分客气地邀请他入股投资黄金生意。柯尔平十分坦率地表示没有资本。古尔德忙说:“不要紧,你用不着拿一分钱,只要表示一个愿望就行了。我很敬佩上校的为人与才能,十分想与你交朋友,这点小意思就算鄙人的一点诚意吧。”柯尔平看到有利可图,心想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两人签约:柯尔平在古尔德那里认购200万美元的黄金股,只要黄金价格上涨,每周可以领到这些黄金股的溢价差额,若黄金下跌,按规矩,他相应要做出赔偿。

为了防止金价下跌,柯尔平用不着古尔德示意,就自己主动地利用妻子的关系,劝总统不要抛售政府手中的黄金。通过这种方式,柯尔平着实也赚了不少钱。

市面上黄金渐少,金价自然飞速上升,引起全美国一片愤怒之声,总统格兰特迫于舆论压力,决定抛售国库黄金。柯尔平等劝说无效,马上把这一紧急情况告诉了古尔德,同时又设法劝使总统暂缓一天宣布。就在这一天内,古尔德抛售了他所有的黄金,一天净赚了2000万美元。

收购了美国市面上所有的黄金,这的确是古尔德一生中最大的杰作。一天之内净赚2000万美元,也是十分罕见的。古尔德使用的方法就是抓住关键人物,巧妙地借助官场势力来控制市场上的黄金保有量,以达到控制黄金价格投机取利的目的。

山外有山,有外有人。自然,借用别人的智慧,助己成功,是必不可少的成事之道。闯在在社会中,借势是一种高智慧的谋略。

品悟成功

借助势力,可以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小搏大;借助势力解决自身的危机,是一种获得优势或转危为安,转弱为强的策略。

这条路不通,就换一条就有盼头

人不能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思路;人不能改变别人,但可以改变自己;多一个思路,多一个出路;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前途。活在当下,生活工作没有思路不行,组织管理没有思路不行,企业经营没有思路不行……在逆境和困境中,有思路就有出路;在顺境和坦途中,有思路才有更大的发展。

如果在新加坡,你问零售业的第一家是谁?人们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唐家。唐家何以能如此?现今唐家是新加坡最大的百货商店的主人,零售全球百货,独霸新加坡。唐氏商场的创始人唐仲庚当年从中国的汕头来到新加坡闯南洋,只身携带一只塞满中国刺绣品的铁皮箱。正是凭这只小小的铁皮箱,便开始了唐氏的创业历程。

唐仲庚有着智慧的大脑,非凡的洞察力,但更重要的是他有着自己独特的做人思路。他放弃了那些常人眼中的机遇,却在别人一无所知的地方闯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从昔日的穷小子一跃而成为大亨。

1958年,唐仲庚由于事业的需要,开始筹建一幢售货大楼。在新加坡纵深内陆的偏僻之地——乌节路买下一块地皮,准备盖楼。在当时,唐仲庚此举被认为是一个疯子,因为那时新加坡的商业活动主要集中在滨海地区,人们投资商业也是在那里,所以对于他在乌节路盖售货大楼都深为惋惜,认为是把钱扔到了坟墓之中,不会起任何作用。而且还有一些会看风水的人,更是对乌节路这块地皮看不顺眼,因为这块地皮的位置面朝一个墓地,按照中国的风水之说是个不祥之兆。面对着这些嘲笑、讽刺,唐仲庚并未改变初衷,而是下定了决心,在乌节路大干一场。其实唐仲庚并非痴人,他之所以下定决心选定乌节路这块地皮盖售货大楼,是经过仔细研究的。他清楚自己的英国主顾们每天上班都得经过这条道。这样,无形之中,就把主顾们的购物袋拉向了自己的售货大楼。

由于位置偏僻,风水不佳,唐仲庚仅仅以50新加坡元一平方英尺的价钱就买下了这块土地,排除了一切困难,盖起了他的第一座百货大楼。

情形正如唐仲庚所预料的那样,那些英国主顾们利用上下班的时间,路过唐氏百货大楼时,就自然而然地进去购买自己所需物品。唐氏的资本因此大大增长。

另外,时间不长,由于这个地区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成为了新加坡商业区的心脏地段,地价成倍地向上涨,原先只是50新加坡元一平方英尺,现在涨到了6000新加坡元一平方英尺。唐仲庚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随着唐氏商场的发展,也随着新加坡经济的大踏步前进,唐仲庚决定重新建造唐氏商场,也就是现在这幢横跨乌节路和史名士路交叉路口的大楼。

这又引起了巨大的波澜,大部分人不理解,认为唐仲庚是在胡闹。还有迷信风水的那部分人窃笑不已,认为唐仲庚这回肯定栽了,因为他们注意到大楼面向路上的行人车辆,这意味着钱财会滚滚外流。

又是一场新的挑战,不过清醒的唐仲庚始终坚信自己的选择。他不迷信风水,只信奉做人经商之道。他大刀阔斧,尽快做出了调整,然后正式做出重建唐氏商场的决定。他又一次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后来有人问他当初怎么想时,他解释说:“史名士路通往去柔佛的各条路,而乌节路通往市区。”

和唐仲庚相比,希腊的航运巨头奥纳西斯则是放弃了他已蒸蒸日上的烟草业务,去寻找另一条人生道路,才成为举足轻重的商界大腕。

1922年,以难民身份进入希腊国土的奥纳西斯身无半文。工作找不到,栖身之处也没有着落,真是度日艰难。趁着在一条旧货船上打工的时机,当船停泊在阿根廷首都港口的时候,奥纳西斯偷渡逃跑了,从此开始了他艰难的创业生涯。

在阿根廷,奥纳西斯在一家电话公司当了名焊工,他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还经常通宵达旦的加班。在穷困中泡大的他舍不得多花一分钱,天长日久便积累了一笔资金。

随后,他开始从事烟草生意并获利甚丰,当人们都以为他要在这一领域做一番事业时,奥纳西斯却有另一番想法。

当他稍稍站稳脚跟欲再度发展时,震撼世界的经济危机袭来了。在充满恐慌的灾难之中,奥纳西斯以他过人的勇气和眼光,把他的财力投之于在危机中被普遍认为最不景气的行当:海上运输。

当时的世界背景是:贸易瘫痪,海运濒临死亡。1931年的海运量仅是1928年的1/3左右。

当加拿大国营铁路公司被迫出售时,奥纳西斯了解到该处有6艘货船出售,这些船在10年前的价钱是每艘200万美元,而现在只卖2万美元。奥纳西斯急匆匆赶到加拿大,买下了这6艘船。这种孤注一掷的投资令人惊异,而他却深信这么干值得,一旦时势变化,投资会赚回来,利润会滚滚而来。

果然,二战爆发了,战争形势要求运输业复苏并尽快发展。一项明智而果断的投资见效了。6艘货船顿时成为活动的金矿,奥纳西斯骤然变成一个拥有“制海权”的希腊航运巨头。别人不干的,他干了;别人赚不到的钱,他赚了,而且赚了个够,奥纳西斯除了有钱有势,还向多方位发展,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二次大战后,当别人又对海运忧心忡忡,举棋不定时,奥纳西斯又以他的明智和魅力投资于油轮,其速度十分惊人:二战前,他的油轮总吨位是1万吨,而到1975年时,他已拥有45艘油轮,其中15艘是20万吨以上的超级油轮!

这个当年的穷小子,日薪23美分的奥纳西斯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豪富之一。除了上面那些轮船、油轮,他还拥有8家造船厂、100多家公司、航空公司以及众多地产、矿山,财产的总额数达十亿美元之巨。

如同前面摩根的那段话所蕴藏的道理,真正能闯出大事业的人不仅需要勇气,更重要的是需要一种与众不同的思路,他们善于想人所未想,做人所未做,在人们的眼力之外另外看到一条道路。

品悟成功

苦干的同时,还要有着智慧的大脑,非凡的洞察力,但更重要的要有着自己独特的做人思路。苦干者应该放弃了那些常人眼中的机遇,却在别人一无所知的地方闯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敢于踏入别人未涉足的领域

如何才能踏入别人未被发现的领地,这就要求我们去想一些别人所不敢想,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一些反思和逆向思路则会让你有这种发现。

在这方面,西班牙的航海家哥伦布深知这个灵验而奇怪的理论:他认为别人越是不可能做成功的事情,真要做起来很可能会顺利一些。

哥伦布自很小的时候,就认为地球是一个球体,为此他在做着自己的努力去证明这一点。而那时的人认为,人类绝对不可能从西方到达富庶的东方,如果从西班牙向西航行的话,不出500海里,就会掉进无尽的深渊。哥伦布当然不相信这个观点。

1485年,他到葡萄牙国王那里去游说:“其实我们从此向西走,走到一定的距离后,也能到达东方,如果你们肯拿出钱来支持我的话,这一定是事实。” 葡萄牙国王没有答应他,认为他是一个骗子。于是哥伦布又到西班牙国王那里游说,西班牙国王也没有答应他。哥伦布并没有因此而灰心,尽管后来也接二连三的碰壁后,奔波的同时也花掉了他的积蓄。他只好向朋友伸手,但很多朋友把他当做疯子,不阻止、不支持、更不相信他。

最后,哥伦布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西班牙皇后经过哥伦布的一个朋友劝说,答应支持哥伦布去冒险,万一哥伦布这个计划失败,她也就是损失一点小钱。

哥伦布以坚定的毅力和沉着,感染着跟随他的水手们,大家齐心协力地与风浪搏斗,没有多久就迎来了曙光,他们在美洲大陆插上了西班牙的国旗。

虽然哥伦布航海中遇到一些挫折,但他用行动证明了:踏入别人未涉足的领域,事情可能做起来或许更顺利些,他的话在今天看来,对于我们的发展同样有着积极的意义。

有的人认为,生命应该是多姿多彩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各自不同的生活。一个真正有创造力的人不会重复别人的生活模式,即使看起来是多么富足的生活,我们的人生应该充满着自己的追求,每个人应该以一个开拓者的身份义无反顾地挑战自己的未来。

生活中,有很多人从没有自己的立场,别人怎么说,他们也就跟着人家屁股后面怎么说,当不同的人说着不同立场的话的时候,他们就分不清、辩不明了,他们会在不同立场观点之间游移不定。而一旦遇着利益,他们争先恐后,比谁跑得都快。他们这种对待工作因循守旧,人云亦云,他们不会有大的发展前途,混日子、和稀泥应该是他们的强项。他们的人生也只能是平庸低俗的人生。

我们每个个体的人生都应该是千姿百态的,因而构成社会发展的复杂性。那些人生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们个个都是神勇,他们不愿意过那种一天天循环固定的生活,不愿意过那种天天守在办公室,做着单调而又重复的劳动,他们认为那种看似稳定而没有激情的生活实在没有意义,那样的生活其实只是一天的生活而已,只不过周而复始地重复着罢了,真正有意义的人生应该是充满冒险的人生,应该是去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尽管看起来困难重重,但他们以苦为乐、乐此不疲。

有一位对禅学很痴迷的朋友对笔者常常谈经论禅,有一次我干脆说他:“既然你如此信佛,干脆出家算了。”这位老兄竟说:“要想成为佛,不一定非得做和尚呀!”我听完,深有感触,由于禅的博大精深,信笃佛学的人也为数不少,就连那贵为天子的皇帝也常以佛爷自称,他们应是不披袈裟的和尚。他们走的是一条和尚们所没有走过的路,他们有的执掌权柄,有的是很开明的统治者,慈悲为怀,不滥杀无辜,公正无私。这难道不是一种作为和对黎民百姓的一种福音与心中的“佛”吗?

如果你想踏入别人未涉足的领域,就应该独辟蹊径,去走那些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你肯定会看到别人未曾见到过的美景。

很多的啤酒商都认为,要打开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啤酒市场很困难。开始的“哈罗”啤酒厂也是如此。

当时的哈罗啤酒厂的市场份额在逐步地减少,而啤酒厂没有钱在电视或报纸上做广告。尽管销售员林达多次建议厂长做些广告,但都被厂长拒绝了。林达决定冒险去做这个事情,于是他贷款承包了啤酒厂的销售工作。但如何去做广告成了林达的心病。当他徘徊到布鲁塞尔市中心的于连广场时,看到广场中心那个撒尿的男孩用自己的尿浇灭了敌人炸城的导火线而挽救了这个城市的小英雄于连时。林达突然有了主意,决定自己要做一件别人未做过的事情。

翌日,在广场上的人们发现于连雕像的尿由水变成了金黄剔透、泡沫泛起的“哈罗”啤酒。旁边还立着一块写着:“哈罗啤酒免费品尝”的广告牌。如此新意,很快传遍全市,市区四面八方的老百姓都聚集于此,他们拿着自己的瓶瓶罐罐来接啤酒喝。媒体也争着报道这一奇观。

那一年,该厂的啤酒销量一下了增长了近20倍。这个叫林达的小伙子轰动了整个欧洲,成了闻名布鲁塞尔的销售专家。

林达的成功在于他那独特的广告创意。做了一件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

别人没有走过未必就充满着艰难险阻,你走了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果真要是这样的话,我们何不去尝试一下呢。即使前面有一些险阻,经受风雨的洗礼,品尝跋涉的磨练,也未必是一件坏事。

品悟成功

勇于踏入那些别人未涉足的领域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没有竞争力,只要你能克服了这块领域的本身环境带来的冲击就基本上算是成功了,因为未涉足的领域没有别人设下的陷井,也用不着担心别人乘虚而入,你可以悠哉而踏实地做事,一直到你所做的事情成功。

敢于打破桎梏你就会有希望

中国商朝的始祖汤,以仁慈的心布施仁政,就连孔圣人都称他是明君,并对他的道德倍加赞赏。商汤曾在他使用的盘子上面刻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字句。这句话的真正意义,是告诉我们,应该抱着日新又新的心理去观察每一件事情。如果能够确切实行,自己的思想也会愈变愈新。

比商汤稍晚的时代,大约是2500多年前,释迦牟尼曾说过“诸行无常”。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黎多士也说过:“万物都在流转,连太阳也不例外。今天的太阳已经不是昨天的太阳了。”

可见不论东方或西方的圣贤都在强调“日新又新”的观念,更何况我们身处在现代这种日新月异的时代。

美国实业家罗宾?维勒说过:“我成大事的秘诀很简单,那就是永远做一个不向现实妥协而刻意创新的叛逆者。”罗宾?维勒的言行是一致的。我们能从罗宾?维勒的身上看到创新思维对一个人成大事所起的作用有多么巨大。

当全美短帮皮靴成为一种流行时尚的时候,每个从事皮靴业的商家几乎都趋之若鹜地抢着制造短帮皮靴供应各个百货商店,他们认为赶着大潮流走要省力得多。

罗宾当时经营着一家小规模皮鞋工场,只有十几个雇工。

他深知自己的工场规模小,要挣到大笔的钱绝非易事。自己薄弱的资本、微小的规模,根本不足以和强大的同行相抗衡。罗宾如何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权,争取有利地位呢?他有两条路可以选择:

一是在皮鞋的用料上着眼。就是尽量提高鞋料成本,使自己工场的皮鞋在质量上胜人一筹。然而,这条道路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行走起来是很困难的,因为自己的产品本来就比别人少得多,成本自然就比别人高。如果再提高成本,那么获利有减无增。显然,这条道路是行不通的。

二是着手皮鞋款式改革,以新领先。罗宾认为这个方法比较妥当,只要自己能够翻出新花样、新款式,不断变换、不断创新,招招占人之先,就可以打开一条出路,如果自己创造设计的新款式为顾客所钟爱,那么利润就会接踵而至。

经过更深入的思考,罗宾决定走第二条道路。

他立即召开了一个皮鞋款式改革会议,要求工场的十几个工人各竭其能地设计新款式鞋样。

为了激发工人的创新积极性,罗宾规定了一个奖励办法:凡是所设计的新款鞋样被工场采用的设计者,可立即获得1000美元的奖金;所设计的鞋样通过改良可以被采用,设计者可获500美元奖金;即使设计的鞋样不能被采用,只要其设计别出心裁,均可获100美元奖金。

与此同时,他又设立了一个设计委员会,由5名熟练的造鞋工人任委员,每个委员每月额外支取100美元。

这样一来,这家罗宾的皮鞋工场,马上掀起了一股皮鞋款式设计热潮。不到一个月,设计委员会就收到40多种设计草样,采用了其中3种款式较别致的鞋样。罗宾立即召集全体大会,给这3名设计者颁发了奖金。

罗宾的皮鞋工场根据这3个新款式试行生产了。

第一次出品是每种新款式各制皮鞋1000双,立即将其送往各大城市推销。

顾客见到这些款式新颖的皮鞋,争相购买。

两星期后,罗宾的皮鞋工场收到2700多份数量庞大的订单。罗宾开始忙于出入各大百货公司经理室,跟他们签订合约。

因为订货的公司多了,罗宾的皮鞋工场逐渐扩大。3年后,罗宾已经拥有18间规模庞大的皮鞋工场。

皮鞋工场增多,做皮鞋的技工便供不应求。最令罗宾头疼的是别的皮鞋工场尽可能地把工资提高,挽留自己的工人,即便罗宾出重资,也难以把其他工场的工人拉出来。缺乏技术工人对罗宾来说是一道致命的难关。因为他接到了不少订单,如无法给买主及时供货,将意味着他得赔偿巨额的违约损失。

罗宾忧心忡忡。他召集18家皮鞋工场的工人又开了一次会议。他始终相信,集思广益可以解决一切棘手问题。

罗宾把没有工人可雇用的难题诉诸大家,要求大家各尽其力地寻找解决途径,并且重新宣布了以前那个动脑筋有奖的办法。

会场一片沉默,与会者都陷入思考之中,不遗余力地想办法。

过了一会儿,有一个小工举起右手请求发言。得到罗宾的嘉许后,他站起来怯生生地说:“罗宾先生,我以为雇不到工人无关紧要,我们可用机器来制造皮鞋。”

罗宾还来不及表示意见,就有人嘲笑那个小工:“孩子,用什么机器来造鞋呀?你是不是可以造一种这样的机器呢?”

那小工窘得满面通红,惴惴不安地坐了下去。

罗宾却走到他身边,请他站起来,然后挽着他的手走到主席台上,朗声说道:“诸位,这孩子没有说错,虽然他还没有造出一种造皮鞋的机器,但他的想法非常好,大有用处,只要我们沿着这个思路想办法,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我们永远不能安于现状,思维不要局限于一定的桎梏中,这才是我们永远能够不断创新的动力。现在,我宣布这个孩子可获得500美元的奖金。”

经过4个多月的研究和实验,罗宾的皮鞋工场的大量工作就被机器取代了。

罗宾?维勒的名字,在美国商业界,就如一盏耀眼的明灯,他之所以能成大事,与他时时保持锐意创新的精神是密不可分的。

做事有两种方法,一是创新,二是模仿。善于创新的人,总能在别人看不到机会的地方发现新的出路,找到起死回生的办法;模仿别人的人,即使机会能从天上掉下来,也常常是两手空空。

品悟成功

成功的人,往往在苦干的同时懂得巧干,他们让创新思维注入自己的大脑中,时时刻刻去想“金点子”、找“金点子”,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拿准时机才能做出成绩

在生活中,到处都有时机问题。国际知名管理学家哈洛尔德?康茨和西里尔?奥登纳尔在其颇有影响的著作《管理学精华》中特别强调要认识机会是规划的真正出发点,只有认清机会,才能建立起现实主义的目标,提出可行性方案。

美国学者阿瑟?戈森曾问著名演员查尔斯?科伯恩:“一个人如果要在生活中获得成功,需要的是什么?大脑?精力?还是教育?”

查尔斯摇摇头:“这些东西都可以帮助你成功。但是我觉得有一件事甚至更为重要,那就是:看准时机。”

他解释说,演员在舞台上,是行动,或者按兵不动;是说话,或者缄默不语,都要看准时机。“在舞台上,每个演员都知道,把握时机是最重要的。我相信在生活中它是个关键。如果你掌握了审时度势的艺术,在你的婚姻、你的工作以及你与他人的关系上,就不必去追求幸福和成功,它们会自动找上门来的!”

这位老演员的话是人生的经验之谈。看准时机,学会审时度势是成功的关键。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加州技术学院的亚里夫教授,就预见到“把微激光器和晶体管做在一块基片上来调节、稳定和放大光脉冲”的新技术,将取代硅半导体技术乃至微激光技术。但当时却没有几个人能认识到这个问题,亚里只好一个人孤军奋战8年,终于研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块激光晶体管集成电路。然而当时的美国工业界仍然没有人识货,而日本一位在加州技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光电技术研究项目专家,却看准这个天赐良机,大力促使日本在这方面投资,把这项创造性的成果很快转化为工业产品,并戏剧性地转为向美国出口,以至比美国工业界领先5年。阿瑟?戈森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有多少生活中的不幸和坏运气,只不过是没有看准时机!”

时机往往是一瞬即逝的,有时甚至在人们意料之外出现。如果不具备敏锐的观察力,那就不可能有幸看准时机,抓住它。在希腊神话中,幸运女神福耳图娜的形象是—位站在车轮上的少女,蒙着双眼。这意味着她虽盲目,却不是隐形的;一个人如果肯锐意进取,留心观察,她就一定能看准“幸运”。

掌握好审时度势的艺术最基本的方面是要看准事物将会向何处发展。须知未来并不是一本合上了的书。大多数将要发生的事都是由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所决定的,紧紧抓住现在这个好时机,采取行动,就会减少将来的麻烦,或在将来能得到好处。

美国第28任总统威尔逊曾说:“认为只有在时机到来时,才能做出正确选择人,在领导同代人的事业中是不会取得成就的。”在历史上,由于缺乏预见性,没有看准时机从而招致失败的事例是不胜枚举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努力通过自觉的努力来设计今后的自己,预测未来的可能性并照此行动。

看准时机的要害是一个“准”字,过迟的行动固然会贻误时机,过早的行动则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审时度势时犯有“急性病”和“慢性病”,都会影响看准时机,我们既不能犯“急性病”,也不能犯“慢性病”,不能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

品悟成功

一个人能否成功,往往就看其是否善于抓住迎面而来的机会。善抓时机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夺得事业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因素。能否抓住这样的时机,不但是创业者成败的关键,也是一个人一生事业成败的关键。

向赢家请教出头快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他们往往会公正地评估自己的不足,能耐着性子向赢家请教,以此来实现“青出于蓝”的超越目的。

哈雷?戴森摩托车公司原是美国知名的摩托车制造商。可到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价廉物美的日本本田摩托车充斥美国市场,哈雷公司摩托车的销售额一落千丈,很快发展到了濒临破产的境地。

为了拯救公司,哈雷公司向美国政府伸出援助之手,美国政府最终决定对进口摩托车征收高额关税,这就给哈雷公司提供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为了学习本田用来打败自己的科技,1982年,哈雷公司的高层管理者以访问的名义,来到日本本田摩托车设在美国俄亥俄州的工厂参观。当这些高层到了工厂后,他们看到的是:在本田诺大的工厂里看不到一台电脑,也没有机器人,更没有什么特别的作业系统,只有少量的纸上作业。那里除了30名职员领导着420名装配工人外,再没有别的了,但是,从这些员工的表情上来看,很显然他们对自己工作很满意。

“得人心者得天下”,哈雷公司的管理者们从中认清了问题所在。在之后的一年内,他们采用了最好的人事管理制度,比如对员工各方面情况尽可能多地了解,发现员工对工作有什么不满之处,及时给予必要的关心问候,以求努力帮助员工克服困难,解除纷扰等,这就使员工们的工作满意度大大提高,他们也开始展现出极大的团队精神,生产能力自然有所提高,并最终使哈雷公司得以脱胎换骨。

此外,在这次参观中,哈雷还发现一个值得向本田学习的地方:日本机车只有5%会在生产线末端被剔出,而哈雷却有五到六成,其中光坚固耐用却因小零件有问题而被剔出的就比日本机车的总退件率高出好几倍。这些零件之所以有问题,有时候是因为在仓库储存过久,等到送上生产线时已经生锈,有时只是规格上的小修正就使得零件变成废物。

为什么日本工厂就没有这样的问题呢?经过潜心研究之后,哈雷终于找到了原因:本田的零件生产是每天都生产,但是数量都不多,只是用于当日的安装就可以了。而哈雷是每年生几次,像他们的那种生产方法,每次出来的零件都是几个月用的,而且次品比较多。而且公司生产这些零件的成本都是贷款而来的,所以每年都会因为这些零件而付出数百万美元的利息。如果按照本田的做法,那么可以省下这笔数目很大的利息,还可以节省一些空间,如果发现不合格的零件,通常也只生产了一两天,那样可以很容易更正,损失也不是很大。

问题找到了,哈雷公司就开始改变现状,很快,他们就利用了本田的库存管理系统,将其中的员工参与模式和以统计数据为基础的管理制度,结果是很明显的,哈雷公司在美国国内重型机车市场的占有率从23%倍增到46%,并且成为世界级的角逐者。

美国施乐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席尔克曾说过:“多参观比较,你就更能接受其它公司比你强的事实。没有一家公司是万能的,但如果你学习了全世界所有公司最好的一面,那你也会变成最棒的公司。”

向赢家请教对自己能的提升效果是十分惊人的。无论怎样,都要找到值得你学习的对象,以谦虚的态度向这些赢家学习。

品悟成功

永远不要断言你已经找到最好的老师,或是自以为出类拔萃。因为成功者就是不断向赢家请教,让自己不断地提升,从而获得了成功的能量。

换一种活法,你就会有盼头

世界在不同追求的人眼里有不同的色彩,生活在不同心态的人眼里具有不同的滋味。要改变原有的色彩,原有滋味,首先须从改变自己做起。

有个年轻人小时眼睛受了伤,他的父亲为了让孩子不致因此一生荒废,便让他学习画画。他果然爱上这门艺术,心里变得很充实。然而考大学时,父亲坚决不同意他上美术学校,说他还没有明白自己这一生想要做什么,最好还是先学点知识再作决定,于是他选择了外语。大学毕业后他去深圳的一家卖鞋子的公司做营销,他喜欢各种各样舒适的鞋子,工作做得非常出色,受到提拔和重用,也挣了不少钱。但他总是梦见作画,有一天他终于明白自己这一生还是想当个画家,于是他带着自己的所有积蓄就读了中央美术学院的进修班。这几年他一直一边教书一边画画,后来仍觉得教书这件事有太多的时间限制,不足以自由地画画,所以决定利用自己的所长做翻译工作,这样便可以自己决定时间的安排,为了尽量节省生活上的费用,也为了有一个好的绘画环境,他最后又决定带着妻子住到皖南的一个小山村里去。他认为这是一个三全其美的生活方案,绘画、生活和生计都配合得非常合适,生活过得平静快乐又意趣盎然。

故事中的这个年轻人有创造的才能,喜欢自由而不受约束地生活,无疑认真地工作会拿到一份不多不少的工资,但经由他聪明的安排,成功地使生活为自己的梦想服务。他决定离开深圳去美院学画的那一刻起,就从按部就班的发展前景中消失了,就像是从一个向上的台阶上跳出来一样,从此再没有人可以按照阶梯的秩序来描述他的社会位置,他也就摆脱了向上爬的劳累,他不再焦虑地做梦,因为梦就在他的眼前。因为得到了梦想的事,他生活得充实而快乐。

在我们身边有多少人不愿放弃自己的美梦,直到老态龙钟,也不知道何去何从,几十年不曾惊醒,留下的是永久的伤痛。而说“活着没劲”就像说“不活也没劲”一样没意思。所以,与其这样消极地面对每一天,不如做个改变,换个活法。采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处事待人,你就会发现自己变得心情舒畅,让自己的听作所为都有所改观。

品悟成功

换了一种活法之后,你会感到如同脱胎换骨一样,格外轻松愉快,连呼吸的空气都无比新鲜,一片新天地就展现在你的面前,整个世界生机勃勃。

争气就是开拓创新,善于“无”中生“有”

以前我们经常会听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说法,其实在争气的人看来这不应该成为问题。没有米我们可以去寻找或者用别的材料代替,总之当遇到难题没有条件,我们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善于“无”中生“有”。红军长征中没有粮食可以吃草根、皮带,没有水可以喝马血。人的创新潜质是无限的,只要肯开动脑筋进行创新思维,就一定能够“无”中生“有”。

生活中,我们总听到一些人说,“没有这个没有那个怎么学习啊”其实一切都是借口。

一个温州商人的儿子要去参加数学竞赛,但是家里经济不宽裕没有电脑。同期比赛的同学都说自己回家后用电脑搜索到了很多相关试题,于是温州商人的孩子便向父亲抱怨家里没有电脑不想参加考试。父亲严肃地说“你自己想办法去查阅资料。难道就只有买了电脑你才能学习吗?没有枕头还永远不睡觉了吗?”于是,孩子跑去省城的图书馆借阅资料,找寻相关的老师探讨答案,向邻居参加过竞赛的哥哥请教经验,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数学竞赛的第一名。

没有条件的时候也是最能激发孩子想象力的时候,这时他们才能运用头脑进行思考从而开拓创新。然而很多孩子向家长表示“不是我不想展示,是没有机会”。但温州人认为弱者失去机会,愚者等待机会,智者抓住机会,强者创造机会。他们教育孩子没有机会的时候就要自己去创造。

做家具生意的吉盛伟邦在一向瞧不起“外地佬”的上海有很大的名声,它的老板叫邹文龙,身价过亿。邹文龙说自己的创业动力来自“三大差别”。这“三大差别”不是他自己提的,是他现在的岳父给他提的。他说他身体不好,女朋友考上大学,他却落了榜。他女朋友的父亲就对他说:你和我的女儿有三大差别。第一是城乡差别。女朋友是城市户口而邹文龙却来自贫穷的农村;第二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邹文龙的女朋友已经考上了大学,而邹却不得不接一个亲戚的班,到一个小杂货店搬油盐酱醋,出卖劳动力;第三是健康上的差别。邹文龙因为身体不好影响到大学都没考上,难以想象一个身体不好的人以后怎么靠体力活儿吃饭,怎么能够养得活他的女朋友。

所以,当时岳父坚决不同意他们谈恋爱。要想不放弃自己的女朋友,那就只有一条路,就是想方设法去消灭与女朋友之间的“三大差别”。在这种情况下,邹文龙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行动,并且一举获得了成功。

邹文龙努力学习经商知识,自主创业,终于取得了成功,用事实消除了“三大差别”,如愿以偿“抱得美人归”。很多时候大家都以“怀才不遇”而感慨万千,但是有没有想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自己应该去创造机会、制造条件呢?只有利用创新的思维和眼光才能善于从“无”中生“有”,实现最初的梦想。

品悟成功

弱者失去机会,愚者等待机会,智者抓住机会,强者创造机会。没有枕头还永远不睡觉了吗?要学会利用创新的思维和眼光制造机会和条件,善于“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