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原狱
3154200000004

第4章

在嗣后的漫长岁月中,桥头镇将以双窑著称于世。

双窑中的一个窑是煤窑,还有一个窑就是花窑了。

花窑最初不是花窑,是花船。后来当花船全上了岸,连船板都没一块了,桥头镇人和下窑的弟兄还老爱把逛窑子称做“压花船”。最早的一条花船是漠河城里俏寡妇十八姐带来的,比肖太平和曹二顺们到桥头镇下煤窑早了大概一年。十八姐的花船顺着大漠河悠悠然漂进桥头镇,泊在了镇中心的三孔桥下,给桥头镇带来了最早也是最原始的娱乐业,同时也给桥头镇带来了几代脂粉繁华。

那时的桥头镇根本不是个镇。十八姐站在花船的船头看到的镇子,只是个乡土味很浓的杂姓村落,人丁不足三千,官家册籍上有记载的居民只四百来户。镇子范围也不大。在三孔桥泊下花船上了岸,十八姐试着在镇上走了一圈,没用了一袋烟的工夫。当时镇上只有一条东西向的黄土小街,晴日尘土飞扬,雨天一片泥泞。小街两旁有几家杂货摊,小饭铺,一家铁匠铺,还有一家名号唤做“居仁堂”的中药店。中药店兼卖茶叶、茶水,又成了镇上唯一的茶馆,常引得镇上三五个土里土气而又自以为是的头面人物在此相聚,倒也有些清淡的热闹。

因为镇子太小,又没有寨圩子保护,有钱的主大都不在镇上住。占了桥头镇一多半土地的白家,就常年住在漠河城里,只到收租时才到镇上来一趟。若不是两年前发大水,冲出了地表的露头煤,白二先生开起了小窑,白家也不会在三孔桥下盖那一片瓦屋做掌柜房的。白家大兴土木之后,另两个开窑的窑主王西山王大爷和李同清李五爷也各自盖起了掌柜房,才把桥头镇装点得有了几分气派。

就是冲着这几分气派,十八姐在章三爷的邀请下,从漠河城里赶来了。来时并没认真想过要在桥头镇安营扎寨,更没想到后来会把一盘人肉买卖做这么大发,以致于和养活了几千号人的煤窑并称“二窑”。

那年,十八姐二十七,却因着镇上人不知她的根底,自称十八岁,便落下了个“十八姐”的花号。而她在漠河城里的本名,却除了老相好章三爷外几乎没人知晓了。十八姐用脂粉和娇喘掩却了不少岁月,成功地欺骗了早期不少窑工。随十八姐同船到来的还有一个叫玉骨儿的姑娘,那年十七岁,称十八姐为姐姐。

十八姐记得,花船泊下的那夜,正是三家煤窑放饷的日子,天还没黑下来,章三爷就带着一脸坏笑赶来了,指着玉骨儿问十八姐:“这姑娘一夜能接多少客?”

十八姐那时还把桥头镇当作漠河城里,以为这里的嫖客也要吃酒听唱,流连缠绵的,便说:“我们就姐俩人,一人接一拨客,你说能接几个?!”

章三爷不许十八姐接客,只要玉骨儿接。背着玉骨儿,章三爷对十八姐交底说:“……妹子,你记住了,这里可不是你漠河城里。做窑的人粗得很,谁也不会和你斯文的,人家来了就要日,日完提着裤子就走!给的钱也多不了,了不起就是一两斗高粱的价钱,你就让手下的那个姑娘接吧,想法多接几个就是。”

十八姐漫不经心地应下了,心想,就让玉骨儿试着接接看,倘或生意好,她就再弄些姑娘来应付,不行就早点走人。那夜夜幕降临前,十八姐的确没想过把自己也搭上去,做这一两斗高粱一次的廉价皮肉生意。她在漠河城里可从没有一两斗高粱一次贱卖过哩。

送走章三爷,十八姐没有多少高兴的样子,倒是有点心灰意冷。就算自己不卖,让玉骨儿为一两斗高粱卖身,十八姐也觉得太亏了点。

不曾想,头夜开张就爆了棚。

天一黑下来,手持窑上工票的弟兄们在章三爷的指点下,从三家煤窑的掌柜房院里鱼贯而来,直到下半夜仍没有止歇的意思。可怜玉骨儿打从脱下衣裙就再没机会穿上过,小小的花船在月光下一直晃个不停。

晃到下半夜,玉骨儿终于吃不消了,光着身子趴在船帮上对十八姐喊:“……姐,你……你别收人家的工票了,我……我不行了,要叫人家日死了……”

这时,守在河沿上的十八姐已收了三十六斗高粱的工票,这就是说,玉骨儿已接了十八个客。可十八姐仍不满足,手里攥着一大把“当五升”的石印工票,十八姐发现了这廉价皮肉买卖的妙处:薄利多销啊,这可远比漠河城里的赚头大哩。一个玉骨儿不到一夜就给她赚了三十六斗高粱的钱,若是有十个玉骨儿呢?不就是三百六十斗么?一年是多少?那账还不把人吓死!

这让十八姐兴奋不已。

然而,十八姐那夜还没有十个姑娘,只有一个玉骨儿。十八姐便好言好语劝玉骨儿忍着点。自己把衣裙一脱,也在临时用花布遮起的船头卖上了,价定得比玉骨儿要高一些,一次三斗高粱的工票……

那一夜实是令人难忘。十八姐记得最清的是两个动作,一个是支起身子收工票,再一个就是倒下去让人压。压到后来,整个身子都麻木了,十八姐才伴着早上的雾水收了工。

在蒙蒙雾气中挣扎着爬起来,十八姐立马挪到玉骨儿身边,把玉骨儿挣来的工票全收走了。收工票时发现,玉骨儿下身湿漉漉的,脸上也湿漉漉的,正躺在那儿哭。十八姐就黑着脸对玉骨儿说:“……哭么哭?别这么娇气么!古人说得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姐姐今天不也和你一样被这么多人日了?也没日少一块肉嘛!”

玉骨儿不说话,仍是哭。

十八姐替玉骨儿擦去脸上的泪,缓和了一下口气,又说:“玉骨儿,你只要这样卖力地跟姐姐干下去,姐姐保证以后给你一条花船,让你挣大钱……”

玉骨儿这才止住了哭泣,睁大了泪眼:“真……真的?”

十八姐点点头:“真的,你现在吃苦受累跟姐姐一起干,就算个开国元勋了,姐姐自不会让你老这么干下去的。生意既是这么好,姐姐就得多弄些船,多弄些姑娘来了。”

玉骨儿那时心就野,不管十八姐的遐想,只咬定对自己的许诺不放:“姐姐,到时候你……你真会给我一条船么?你……你舍得么?”

十八姐其时已明明白白看到了桥头镇卖淫业的美好前景,搂着玉骨儿,很是神往地说:“姐姐咋就舍不得给你一条船呢?等你有一条花船时,姐姐也许会有十条二十条花船了,到那时,这三孔桥下到处都是姐姐的花船,到处都是!”

玉骨儿心里酸酸的,没有做声。

十八姐又说:“……为了那一天,咱姐妹俩今儿个就得硬下心来挣钱。不要怕,姐姐还没听说过哪个女人是硬被男人日死的哩……”

玉骨儿带着对十八姐最初的仇恨,牢牢记住了十八姐的这番话。后来,当玉骨儿最终搞垮十八姐,成了桥头镇所有花船的主人后常想,那一夜实际上已决定了她和桥头镇卖淫业的未来,那么多男人都没日死她,她不发达是没有道理的……

花船上的生意实在是好,十八姐赚了大钱,便不断地扩张,买船买姑娘。到得次年秋天,三孔桥头已泊下了十八姐的八条花船。其中一条专接有钱富客的大花船还是两层的楼船,是十八姐托人从扬州买来的。最早的那条小花船,十八姐没按自己的允诺送给玉骨儿,而是租给了玉骨儿,让玉骨儿独立门户。其实,十八姐连租都不想租,而是想让玉骨儿继续留在她手下为她挣钱,她提出租给玉骨儿,本意是想试一试玉骨儿的胆量。没想到,话一说出口,玉骨儿就应了,宁愿一天交一半的收入给她做花船的份金,也不愿在她手下干了。那当儿,十八姐本应在玉骨儿坚定而怨恨的眼光里窥出点什么,从而看到自己未来的危机。可十八姐陶醉于最初的成功中偏没看到,这就为自己后来的惨死埋下了祸根……

许多年过后,玉骨儿仍在想,同治七年她敢于在十八姐逼人的目光下独立门户,决不是基于一时的义愤和冲动。尽管对十八姐违背诺言,她恨得咬牙,可却不是她独立门户的主要动因。她独立门户的主要动因是钱,是那一把把“当五升”、“当百文”、“当银一两”的红红绿绿的石印工票和银票。她再也不能容忍这些代表财富的纸片只在自己这儿过下手,就全装进十八姐的口袋。她在心里暗暗算过一笔账:从在桥头镇第一夜开张到在十八姐的允诺下独立门户,她至少给十八姐净赚下了四条花船的银子,十八姐就算信守诺言送给她一条旧花船,她仍是吃了大亏的。为了日后不吃更大的亏,她就得从十八姐手下脱出来,早早替自己干。

十八姐人坏,可有些话说得不坏,比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为十八姐,她尚且吃得起那么多苦,为自己,再多一些苦她也能吃下去的。到得她真成了人上人那一天,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十八姐的好看!这老贱物不是说过么?没有哪个女人是被男人日死的,她就要让这老贱物被男人活活日死……

玉骨儿后来也想,她当时敢一个人一条船单干,还因着那时啥都好。

相对以后的时代来说,同治七年真可以算是桥头镇卖淫业的黄金时代了。花捐、花税根本没听说过,王大肚皮的帮党也还没开始收月规银。煤窑上的生意也旺,不论是白二先生的白家窑,还是王大爷的王家窑,李五爷的李家窑,都掘着浅表煤,日进斗金。每月逢五、逢十窑上放饷的日子,三孔桥下的八条花船能从日落晃到日出,晃得满河涟漪。

自然,赚大钱的还是十八姐,这老贱物既有接窑上粗客的小花船,又有专接雅客的大楼船。窑上章三爷、王大爷、李五爷,还有从漠河城里来的主儿,都是十八姐楼船上的常客。有时这些常客白天也过来,伴着琴瑟歌乐,搂着十八姐手下的俏姑娘们一起吃花酒。

每每看到十八姐的大楼船,于白日的睡梦中被楼船上的歌乐之声吵醒,玉骨儿就烦,就恨,就不止一次地想过,要把楼船凿沉到河湾里。坐在自己寒酸简陋的小船舱里,玉骨儿老盯着十八姐的楼船看,想着十八姐已是荣华富贵,再不会一夜接那么多粗客,而自己却仍一日复一日地苦着身子累着心,往往就会于不知不觉中落下满脸泪水……

在玉骨儿恨着楼船的时候,还有一个日后必将成为人物的无赖也恨着楼船。

这无赖就是到侉子坡闹过事的王大肚皮。

王大肚皮那当儿还不是人物,最大的能耐也就是试着欺负一下外地窑工和小花船上的姐妹。对十八姐的楼船和楼船上的爷,王大肚皮既恨又怕——怕还是超过恨的,那时,王大肚皮连到十八姐的楼船上闹事的胆量都还没生出来哩。

玉骨儿记得最清的一幅图画是,王大肚皮不论白日黑里,总爱懒懒地躺在桥西自家门前的竹躺椅上。肚皮是坦露着的,很圆,很亮,像似闪着永远抹不去的油光。大腿跷在二腿上,晃个不停。脚上的鞋是踩倒帮的,与其说是穿在脚上,不如说是挂在脚上。过往的行人谁不小心碰掉他的鞋,麻烦就来了。是花船上的姑娘,他就公然捏屁股,拧胸脯。是侉子坡或其它外籍窑工,他就招呼身边的无赖们一拥而上,扁人家一通,再翻遍人家的口袋。

玉骨儿和王大肚皮结下最初的缘份,就是同治七年的事。起因不是王大肚皮的无赖,倒是王大肚皮的义气。王大肚皮是在一个不眠的白日,以送茶为名,跳到玉骨儿船上来的。那日,王大肚皮抓着提梁大茶壶,倒了碗茶给玉骨儿,笑笑地挤到玉骨儿身边问:“玉骨儿,你是叫玉骨儿吧?”

玉骨儿懒懒地问:“你咋知道我的名?”

王大肚皮咧着大嘴笑:“这八条花船上的事,我啥不知道?我不但知道你叫玉骨儿,还知道你和十八姐那老×不是一回事!你敢甩了那老×自己干,哥我就真心服气你!”

玉骨儿又问:“那你想干啥?”

王大肚皮说:不想干啥,就是想和你说一声,哥我敬着你,啥时要用着哥的时候打个招呼,哥就来帮你。”

玉骨儿不相信有这种好事,她眼见着王大肚皮欺负过不少姑娘,就以为王大肚皮是来讨便宜的。想到王大肚皮还算不错,占便宜之前还送了茶水,说了这许多奉承话,便说:“……好了,好了,王大哥,你那德性谁不知道?我敢让你帮忙么?想日我就说日我,别花言巧语乱说一套。”

王大肚皮上船时真没想过要和玉骨儿怎么样,可玉骨儿这么一说,且又主动松了裙带,王大肚皮就不由自主地爬到了玉骨儿身上,弄得玉骨儿白白的身上沾满了自己的臭汗。完事之后,王大肚皮有了些惭愧,跑到街上弄了两个面饼和半荷包猪头肉,捧到玉骨儿的小花船上,要玉骨儿吃。

这让玉骨儿多少有点惊异——王大肚皮从来都是白日人家再白吃人家的,还从没给哪个姑娘送过猪头肉,今天是咋啦?

王大肚皮这才说出了自己的惭愧:“玉骨儿,我……我今天原……原没想日你,是……是你让我日的。我看得出你心气高,日完之后就犯了悔,我……我就怕你从今往后再也看不起我了……”

玉骨儿有了些感动,说:“没啥,没啥,只要你王大哥看得起我,我自会看得起你王大哥的。”

王大肚皮说:“往后我和手下的弟兄都会替你拉客,给你帮忙……”

这话让玉骨儿的心为之一动:若真有王大肚皮这无赖帮着拉客,那生意就好做了,自己也就有依靠了。她若是把买卖再做大些,拉客就更重要。她不是十八姐,没有那么多煤窑上的掌柜爷帮衬,要想在桥头镇立住脚,也必得靠牢一个王大肚皮或是李大肚皮的。

嗣后回忆起来,玉骨儿实是为自己的幸运暗暗称奇:她的命真是怪了,单立门户没几天就结交上了王大肚皮,且是在王大肚皮尚未成为人物的时候。

玉骨儿就对王大肚皮说:“……王大哥和弟兄们若真的这么抬举我,我也断不会亏了你们。现在我还没发起来,只能让你王大哥随时到船上耍。往后若是发了,但凡有我玉骨儿赚的,也就有你和弟兄们赚的,你记住我这话就是……”

王大肚皮自是把这话记住了,混成了一方人物之后,就名正言顺地收起了姑娘们的月规。与人谈讲起来,总免不了要带着几分敬意提到当年也做过姑娘的玉骨儿,说是月规银是玉骨儿早年答应下的,说是玉骨儿在同治七年就知道自己将来会拥有一百多个姑娘,成为暖香阁的主人……

同治七年秋天——也就是单独接客的第二个月,玉骨儿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姑娘。这姑娘是王大肚皮用一块大饼骗来后,以十张工票的价码卖给玉骨儿的。姑娘长得不俊,且又痴傻,连自己姓啥,是哪儿人都不知道,年岁多大也不知道。玉骨儿就冲着她的模样猜,猜定了个十八岁,给她起名叫“玉朵儿”。

玉朵儿刚来时浑身奇臭无比,身上没有一缕布丝儿是干净的。玉骨儿就把玉朵儿弄到河里去洗,像洗一头刚买回来的脏猪。把玉朵儿洗出来一看,身子却白得很,看来能卖。

为了试试到底能不能卖,玉骨儿把王大肚皮叫来,要王大肚皮把玉朵儿先日一回看看。王大肚皮一看脏猪变成了个白白净净的姑娘,邪劲上来了,当着玉骨儿的面把玉朵儿脱光按倒日了一回。玉朵儿不哭不闹,只是傻笑。王大肚皮完事了,玉朵儿仍是傻笑着躺在地上不起来。王大肚皮一边系着裤带,一边用脏脚踢弄着玉朵儿的脸,对玉骨儿夸赞说:“好货,好货,你看看,她还没日够呢!”

玉骨儿有些忧心,白了王大肚皮一眼说:“她这是傻,只怕卖不出去呢!”

王大肚皮胸脯一拍,说:“玉骨儿,你只管去卖,哪个粗客敢多罗嗦,自有哥去给他说话!真是的,只要日的舒服就是,傻不傻关他们屁事!”又说:“要我说,还是傻点好哩,真弄个精明的来,你的麻烦事就多了!”

玉骨儿开初没怎么让玉朵儿接客,怕玉朵儿于麻木不仁中吃那些粗客的亏,更怕万一被哪个粗客弄死了,自己白赔十张工票。心里更时时想着,玉朵儿再傻也还是自己的第一个姑娘,自己的东西总要爱惜,要细水长流,用得持久才好。

到了窑上放饷的日子,王大肚皮和手下的弟兄不住地往船上拉人,玉骨儿一人忙不过来,就顾不得玉朵儿了。玉骨儿便把玉朵儿脱光了,把花船的船舱一隔为二,两边同时做将起来。不曾想,玉朵儿虽说傻,身子骨儿却还行,一夜接了十九个粗客也没把她压倒下,天放亮时竟光着满是秽物的白腚跑到岸上抢人家的油饼。

这一来,让玉骨儿丢了大脸。花船上的姑娘和嫖客知道玉骨儿弄了个疯姑娘来卖,都骂玉骨儿心太黑。十八姐也对玉骨儿说:“……背地里,你老骂我心太黑,今儿个你玉骨儿的心不比我还黑上几分么?你咋就不想想,这疯姑娘真要被人日死了,你就不怕吃官司么?”

玉骨儿嫣然一笑,用十八姐自己说过的话回了十八姐:“姐姐,你听说过哪个姑娘是被男人日死的?!”

十八姐气得要命,却说不出话来,头一扭,上了自己的楼船,打那以后,只管收花船的份金,再不理睬玉骨儿了。

玉骨儿虽说嘴上硬气,心里还是有几分怕的——不怕玉朵儿被粗客日死,倒是怕玉朵儿一不注意光腚跑到岸上去,再给她带来麻烦。玉骨儿就把玉朵儿双手用绳捆了,像拴狗一般拴在船上。卖价也因着名声的不好,降了一半,从一次四张“当五升”,降为一次两张“当五升”。

降了价,就不能任由着粗客们的心意乱折腾了。玉骨儿便在桥头镇花窑史上第一次发明了线香记时法。烧完一根线香算一次,两根线香就算两次。线香不是集市上卖的那种长香,是用长香截成几段的短香,长三寸,烧完一根不过一袋烟的工夫。玉骨儿让王大肚皮点着线香试着日过,就算日的很利落都够忙乱的。

这法儿原是为降了价的玉朵儿发明的,后来玉骨儿觉得自己也没必要为四张“当五升”就让粗客长时间折腾,也把香点上了。起初为掩人耳目,倒是有点区别,线香长出一寸。后来这区别也没有了,都是三寸的短香,没日完老实加钱。

十八姐一看玉骨儿这法儿经济实惠,让自己接粗客的小花船都照此办理。线香记时法在同治七年十月风行了桥头镇,粗客们便有了个新名号,叫做“一炷香”……

这时,十八姐看出了玉骨儿的不同凡响,对放玉骨儿单立门户有了深刻的悔意,想让玉骨儿重回自己旗下。十八姐自己不好去说,就托了章三爷去说。

玉骨儿回章三爷只一句话:“要我回去,所有花船的收账都得分给我二成。”

十八姐一听就火了,连连对章三爷说:“这小婊子疯了,真疯得忘了姓啥了!”

玉骨儿可没觉得自己有啥疯处,守着自己唯一的财产玉朵儿,玉骨儿心定得很,已于朦胧中看到了自己必将辉煌发达的前程。在没客的日子,玉骨儿还是会盯着十八姐的楼船看,只是眼光中的怨恨一日日减少,轻蔑却一天天多了起来。

每到这时候,玉骨儿就不把玉朵儿看作疯姑娘了,就像亲姐妹一样,搂着玉朵儿,也让玉朵儿去看十八姐的大楼船,呢呢喃喃地告诉玉朵儿:“……咱日后也要有这样的大楼船,比这还大,还好看。为了这一天,咱都得吃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玉朵儿的回答永远是拖着口水鼻涕的傻笑。

桥头镇因为十八姐、玉骨儿和大小八条花船的存在,不再是个土里土气的乡间集市,成了远近闻名的风流去处。甚至漠河城里的登徒子们也都不在意路途的辛劳,或骑着驴,或坐着轿,大老远地赶来,只为着三孔桥下的一夜销魂。

桥头镇就这样因煤而兴,因娼而盛了。

同治八年,三孔桥两旁的小街上,一下子涌出了许多酒馆、店铺,赌钱的牌房——连漠河城里都还没大有的大烟铺也在镇上出现了。于是便有了这样一番景致:白日里,三孔桥下一片沉寂,八条花船静静地泊在水上,无声无息,桥东头的“居仁堂”和沿街酒馆却门庭若市。大人先生们引经据典,纵论天上地下,酒馆里划拳行令,造出了桥头镇白日的喧闹。入夜,镇里市声渐息时,三孔桥上下却又是一片红灯高悬,四处淫声荡语了。十八姐和玉骨儿花船上的姑娘们,或依桥卖笑,或于船头扭捏作姿,又造出了小镇不夜的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