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性学三论
3178300000006

第6章 每个人都有点“性变态”(4)

莫比乌斯(Moebius)有句话说得没错:我们所有人都或多或少有些神经质。由此可见,性变态不仅分布十分广泛,本身也算不上什么特别出格的事情,甚至根本就是正常体质的一部分。

我们都知道——性变态到底是天生的,还是像比奈特就拜物教问题所论述的那样,是由某些特殊经历所诱发的——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现在我们认为,性变态有一定的先天性成分,但这种先天性是全人类所共有的,它时强时弱,也可能在生活的影响下日趋显现。

也就是说,性冲动最初是天生的,它扎根于人的体质之内,在某些情况下,它会演变成实际的性行为(性反常行为);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如果人们不能很好地压制(转移)这些性冲动,它们就会另辟蹊径,以疾病的形式将一部分的性能量释放出来。而在理想状态下,如果人们能对性冲动和性阻碍加以约束和利用,就可以充分享受正常的性生活。但我们也要指出,先天的体质所承载的性变态的萌芽,只有在孩童身上才会体现,尽管在孩童时期,性冲动的表现还比较微弱。一旦我们发现,精神病患者之所以发病,是因为他们保持或回到了幼儿时期的性欲状态,那我们就会把更多的兴趣投到儿童时期的性生活上。我们将追随着儿童发育的脚步,研究幼儿时期的性欲是如何逐渐发展成性变态、神经症或是正常的性行为的。

作者注

1.第一篇文章所引述的事实来自冯·克拉夫特-艾宾(v.Krafft-Ebing)、摩尔(Moll)、莫比乌斯(Moebius)、哈夫洛克·霭理士(HavelockEllis)、冯·史莱克-诺金(v.Schrenck-Notzing)、吕文菲尔德(L.wenfeld)、欧伦贝格(Eulenberg)、I.布洛赫(I.Bloch)、M.希尔施菲尔德(M.Hirschfeld)等人的论文,以及希尔施菲尔德所主编的《性中间形态研究年鉴》。由于本文中还引用了其他一些相关文献,上述作者的观点出处我就不再逐一注明了。文中提到精神分析研究所得出的不同观点,来自I.萨德格(I.Sadger)和我本人的观察。

2.德语之中唯一一个适当的词也许是“Lust”,但它兼具欲望和满足的含义,用在此处有些过于笼统。

3.对这类人数进行统计的尝试极其困难,参见M.希尔施菲尔德1904年发表在《性中间形态研究年鉴》上的文章。

4.一个人对性变态这种强迫症行为的反抗强度,取决于其受暗示治疗或是精神分析的影响程度。

5.许多人都特别强调,性倒错者在自传中对其性倒错倾向出现时间的描述是不可靠的,因为他们的记忆为异性恋倾向所压抑。精神分析对一些案例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它填补了患者幼年所遗忘的事情,从而完善了患者的既往史。

6.莫比乌斯在1900年出版的《论变异——精神生活的边缘问题》一书中论述了变异现象临床诊断时的保留条件,并指出其临床意义并不大。他说:“就我们所讨论过的变异现象来说,我们不难发现对此做出诊断并没有太大的实际价值。”

7.即便是那些“第三性主义”的支持者,也不得不承认有一些杰出的男子是性倒错者,甚至是完全性倒错者——他们其中的某些人还是我们的顾客。

8.从前人们认为性倒错是一种病态,现在则多认为其是一种人类学现象。这主要得归功于I.布洛赫的努力,他发表于《心理性性疾病病源学文集》(1902年第3卷第2册)的文章,有力地论证了古代文化人群中存在性倒错现象。

9.参见特劳菲(Trauffi)关于生理性雌雄同体的近著《雌雄同体与生殖性无能》(该书德文版1903年由R.图尔舍(R.Teuscher)翻译出版)以及诺伊格鲍尔(Neugebauer)发表在《性中间形态研究年鉴》上的多篇文章。

10.J.哈尔班:《性征的出现》。载于《妇科学档案》第70卷,1903年。

11.根据《性中间形态研究年鉴》上的记载,E.格雷(E.Glay)才是第一个主张使用双性理论解释性倒错的人。更有趣的是,根据柴瓦里尔的说法,绝大多数认同这种观点的人,也会将它扩展应用到正常人身上,将性倒错视作正常发展受到阻碍的结果。冯·克拉夫特-艾宾在做了许多观察之后说:“由此可见,至少(受到压迫的)第二性神经中枢仍然存在于大脑之中。”奥杜因博士(Dr.Auduin)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男性与女性的成分,只不过其中一种成分明显强过另一种,这才使我们得以判断一个人的性别。当然,前提是这个人是一个异性恋者……“G.赫尔曼(G.Herman)则坚定地认为:“每个女人身上都有男人的元素和特征,反之亦然。”1906年,W.弗里斯(W.Flie?)曾声称双性理论是由其首创的。而在非专业领域,人们多认为双性理论是刚刚去世的哲学家O.魏宁格(O.Weininger)的功劳。其1903年出版的《性别与特征》一书尽管落笔草率,却已经有了双性理论的观点作为依据。但根据上文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这两种说法都站不住脚。

12.尽管精神分析研究还没能完全解释性倒错的起源,但它已经发现了性倒错的心理机制,对相关问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我们所研究过的案例中,患者在其童年的最初岁月里,都曾对女人(通常是自己的母亲)有着相当程度的依赖。在克服了这种依赖之后,他们开始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女人,将自己看作是自己的性对象。正是由于这种自恋情结的存在,他们开始寻找与自己类似的青年男子,希望他们能像母亲一样爱自己。

此外,我们还经常发现那些患有性倒错的男子并非对女性完全没有感觉,只不过那些由女人所引起的性兴奋,也被转嫁到了男性的性对象身上。在他们的一生中,这一过程不断重复,最终形成了性倒错。可以说,他们对男人强迫症一般的追求,正是因为他们不断逃避女人的结果。精神分析学说一直极力反对将同性恋视作异类,将其与正常人群分离开来。通过对尚未显山露水的性兴奋的研究,我们发现所有人骨子里其实都有选择同性性对象的能力,并且在潜意识中也早就在这么做。是的,原欲对同性的感觉,在正常的精神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并不比对异性的感觉要小,在那些患病人群中间就更是如此。在精神分析学说看来,对象选择与性对象的性别无关,可供选择的性对象既可以是男性,也可以是女性,这一点无论是在童年时期、原始社会中还是史前时期都不难发现。

在这一基础之上,由于这样或是那样的限制,正常或反常的性模式才开始成形。在精神分析理论看来,一个男人会对女人产生性趣,绝不是一件想当然的事情,也不是仅仅用化学吸引就能解释得了的。对最终性表现类型的选择,是在进入青春期之后才完成的,它是先天体质和后天偶发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然,在有些人身上,某些因素可能尤为强烈,甚至直接影响了结果;但通常来说,影响最终性表现的原因有很多,生成的结果也五花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