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读者精品(心灵倾诉)
3182600000007

第7章 记忆中的青笛仔(2)

如今在农村不再容易看到“青笛仔”了,由于农药的使用,它似乎失去了生活空间。然而它却成了赏鸟人口中的“都市三宝”之一。都市的开发断绝了大多数野鸟的食物来源,因而造成野鸟的减少甚至绝迹。然而“绿绣眼”由于食性宽广,春天吸花蜜,夏天食昆虫,秋天吃果实,冬天吸树液。随着都市的扩展,它们在树与公园绿地中找到了栖身之处,成了都市人身边最常见的自然界之精灵。

每次走过树下,听到那亲切的吱吱声,总要抬头寻找那绿色的小“青笛仔”,看着它们活泼地在枝杈间跳跃,总要感染一分喜悦。回忆起小学时代的种种往事,心中不禁洋溢着一种幸福甜蜜的感觉。

这个人应主持正义、诚实、心地善良、勇敢、意志坚强,当然还应该谦虚。

不光彩的表演——文思

一个人具备什么样的优点,才能成为我们所尊重的楷模呢?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这个人应主持正义、诚实、心地善良、勇敢、意志坚强,当然还应该谦虚。

谁也不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吹牛家,也没人愿意作一个骄傲自大、目空一切的人。但是,夸夸其谈和骄傲自大的思想却在我们中间许多人身上潜藏着,而且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一下子流露出来。

我手头保存着几张照片。照片上,我的头发全无,是个秃子。每当我看到它们,心里总是涌腾起一股深深的渐愧之感。

事情是这样的:大约在卫国战争爆发的前一年,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决定拍摄一部描写俄国着名元帅苏沃洛夫的影片。苏沃洛夫性格急躁,极为好动。导演组全力以赴挑选具有类似性格特点的演员担任主角,仍是一筹莫展。

就在这时,一位熟人偶然同我谈道:“难道我国电影界中真的没有一位能演苏沃洛夫的演员吗?”我的脑子里豁然一亮:“为什么我不来演这一角色呢?眼下我没有拍摄任务……对,就这么办!我来演苏沃洛夫!”

在年龄方面,我不大适合演这个角色。不过可以经过化妆来弥补差距。而最主要的,是我的体态和长相与这位俄国元帅相去甚远:苏沃洛夫身体瘦小,面庞瘦削,脸部线条分明。可我正相反,体格粗壮,是个圆脸膛……然而话又说回来,我是演员呐!斟酌再三,最后一鼓劲我向摄制组提出,由我来演苏沃洛夫吧。摄制组回答说,他们已找到合适的人选了,不过如果我执意要演的话,可以为我进行一次彩排。

我深信,这个角色一定将会由我来演。因为当时我在电影界中已算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演员了,而我的竞争对手呢,不过是个初出茅庐的新手。再说,我的愿望,导演和制片人也都一定会尽量给予照顾的我到理发店剃光了头发。秃头更适宜粘假发化妆。

然而,苏沃洛夫我没有演成。另一位同志比我更合适:他的外形酷似角色,表演也比我强……我痛责自己过分自信,骄傲自大。我懊悔自己不够谦虚。我对自己发誓:今后任何时候再也不作说大话、过分自信的人了。可是,剃光的头顶再长出头发来,那得需要好长一段时间呐我一直忘不了这次不光彩的失败。在以后几年时间里,它使我比以前虚心谨慎了些。但十分遗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次教训所带来的痛苦渐渐被我淡忘了。骄傲自负这个魔鬼又重新占据了我的头脑。于是又发生了一件事。那是在国外,在巴黎。

苏联之友协会为欢迎来法国的苏联电影界人士举办了一次晚会。会上为巴黎市民放映了苏联着名影片《宝石花》。大厅内座无虚席,观众反映热烈,不断鼓掌向我们这些出席晚会的苏联电影工作者致意。放映结束,人们纷纷涌到我们面前,将我们团团围住。巴黎市民很熟悉我国的电影,认得许多影片的主人公。他们也还认出,马克辛——一位年轻的彼得堡布尔什维克,就是由我扮演的。

热烈的握手,友好的拍肩致意,然而这不过只是个序幕。接着便是请我们签名题字。当时,我随身连一张照片或名片也都没有了,只好把名签到随便到手的东西上,有节目单、入场券,还有记事本等等。手中的钢笔用完了墨水,立刻有人递过来铅笔。我不断地签名,手发酸了,麻木了,铅笔折断了好几次,但周围仍是一批又一批请求签名的人。他们喊着说着:“马克辛,马克辛,请给签个名!”

第二天一觉醒来,我心里仍荡漾着幸福快慰之感。早晨,我和一位同事出去散步。我们沿着巴黎街道走着,我还完全沉浸在对昨天晚会的美好回忆里。正在这时,突然听到有人清晰响亮地喊了一声:“马克辛!”

怎么回事?是谁在喊我?大概,是我自己的错觉吧。不,不是错觉。有人又一次拉长声音喊道:“马克辛!”

刹时,我觉得全身一热,心里涌起一阵飘飘然的感觉。是啊,这是荣誉呵!在远离祖国的异地,在巴黎,竟有人在大街上认出了我,对我表示欢迎。我偷眼瞅了一下我的同事:他照旧走着,一副漠然平淡的样子,仿佛根本没有听到什么。“瞧!就连这样一位挺不错的人,有时也会产生妒忌心!”我想。但我并不责怪他,有什么办法呢那位站在街对面的法国人,还在冲我这儿挥动帽子喊着:“马克辛!马克辛!”

于是我微笑着,亲切地点了下头,抬腿穿越街道向那位巴黎人走了过去。我的那位同事被冷在原地,惶惑不知所以然。我边走边摘下手套。准备与这位新相识的崇拜者握手。我离他只有五、六米远的距离了,突然,一辆小汽车从后面悄声地开了过来,把我和那位法国人隔开。车门打开,那位法国人戴好帽子,一头钻进了汽车。

我望着远去的小汽车,茫然地站在原地,嘴里机械地念着写在车后部的几个字:Taxi(出租汽车)……“Taxi,塔克辛,出租汽车……”我重复着这几个字,恍然大悟:那位法国人一直在招呼出租汽车,可我自负而又可笑地以为,从昨天的晚会起,全巴黎想着的没有别的,而只有我一个人……出租汽车,嗨!我感到羞臊难当。

这一令我倍感羞辱的镜头只有两个目击者:我的那位装做什么也没有看到的同事,和我自己。想到此,热血便阵阵涌上我的脸颊……以前,我只听说有喜欢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的同事,没想到这次遇到的却是挑拨离间的老板。

这样一个“头儿”——涌泉

刚刚走出学校的我就进入一家出版社开始了我的上班族生活,身为社会新新人类的我总是拥有热诚与谦逊,把社长的指示当成努力的目标。即使有些不满,私底下和同事说说也就算了。正因为善于忍耐与调解,给社长留了许多面子,所以日子过得颇为太平。

江瑶是我后来的同事,当初社长面试时,说是希望能力好、关系广的她来担任“主编”。进来之后,却和我这后辈一样,挂名“企划编辑”。

不知道是不是社长一开始就有心压制她,以致日后开会时,江瑶虽没当面顶撞,不屑的神情却表露无遗,令社长很不是滋味。

我几次劝她放开心,别太理会社长那些毫无意义的抱怨,认真做好分内的工作。她只是苦笑,说他们理念实在相差太多,颇感无奈,并不会像我们一样,围在一起拚命说社长的坏话。

一天下午,社长找我谈编务的事,我一进他办公室,刚说没两句关于书的进度,他就把话题转到江瑶的事情上,问我和她合作的感觉如何?觉得她个性怎样?我诚实但简化地说:“不错。”但我并不想谈这样的话题。他自己竟然三姑六婆了起来,批评江瑶为人处事不够圆滑、不懂和颜悦色,还归咎这可能是她出身单亲家庭的缘故,他说:“不像你,每次都面带微笑,一看就知有很好的家教。”

天啊!我跟的是什么老板?我赶紧借故离开了社长办公室,直觉这样的话题似乎暗藏许多危机。

日后,社长有意无意还是会提起相同的话题,在工作之外,我一直尽量躲开他那些不道德的“闲话家常”。他越对江瑶做人身攻击,越显出自己的性格缺陷。当然,那些莫须有的闲话我不会对江瑶说,至于他是不是真心赞赏我,还有待商榷。

不过,江瑶似乎早已看透,她和社长之间不光是工作理念不合的问题,没多久就递了辞呈。想当然,社长也没有挽留她。

她辞职后的一天,同事们聊起她的遭遇,才发现原来社长跟每个人都密谈过,都企图影响大家对江瑶的评价。这时候,更让人震惊的是,另一个编辑对我说:

“社长每次都偷偷跟我抱怨,他觉得你上班的时候。”

不久之后,我当然也递出辞呈,选择一个表里如一的老板。以前,我只听说有喜欢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的同事,没想到这次遇到的却是挑拨离间的老板。

每次坐在餐馆中,看到闪着金光的烤鸭被端出来绕场一周时,我就忆起第一次入口的满足感,这其中还洋溢着父亲对我们无尽的爱。

香喷喷的东西——杨守林

我住在老北京的车城区,在我家附近,卖“烤鸭”的铺子似乎有愈来愈多的趋势,不知是外来人口增加,还是大家虽喜欢吃它,但这玩意儿仍是一般家庭无法自行料理的。

每家“烤鸭”铺子的摆设都大同小异,门口有一个看似年代久远、历尽沧桑的大铁桶,旁边挂着成串又白又嫩的待烤肥鸭,透明的破璃柜里则挂着已烤成淡褐色却稍嫌干扁的半成品。等客人讲明了要买的数量后,店家就熟练地把它的皮和肉片下来,再把如鸡肋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鸭架子剁成小块,配上九层塔、姜、蒜什么的,加上调味料,大火快炒几下,配上葱段、甜面酱、鸭饼,就是招牌上标榜的“烤鸭三吃”了:

前几年随鸭附送的鸭饼,还是荷叶饼(一种北方的家常饼,差不多巴掌大,多半用来卷着烤鸭或是“合菜戴帽”之类的菜来吃的),最近一次去买的时候,荷叶饼已被润饼皮取代,吃在嘴里一来明显感受到各地“饮食文化”相容的博大精深,一来觉得随着社会节奏的如快餐馆,食物变得只是果腹的东西,愈来愈不见精致。话又说回来了,半只十元,一只二三十元,能要求怎样的精致呢?

小时候,没有这种专门卖烤鸭的小铺子,记得第一次吃烤鸭,是在刚盖好的商场的一间小餐馆,那儿的招牌菜正是“烤鸭三吃”。当穿着白制服的跑堂大叔,托着一个白色长盘,上头盛着一只烤得香喷喷、闪着金光的肥鸭时,他就一边大声吆喝着:“客官,您的烤鸭好了!”一边如数家珍的念出三吃的方式,随着他的吆喝声,我们兄妹五人的注意力,全被那只端坐在盘中的烤鸭给牢牢吸引住,还没听清楚讲的是什么,他很快就捧着盘子消失了。

不一会儿,那个白色长盘又出现了,烤鸭不见了,盘子四周围是片得像透明纸一样薄的鸭皮,中间则是略带棕色的鸭肉,爸爸教我们用如小指粗的白色葱段,沾着甜面酱抹在热腾腾的荷叶饼上,裹着酥脆的鸭皮或是厚实又略带甜味的鸭肉,好吃得令我觉得这真是人间美味中的极品。接着又捧出用鸭架子熬的汤,里头有小白菜、豆腐、冬粉、香菇等,汤头鲜美到不一会儿工夫就见底了。

大学毕业后,我便留学到日本去读书,日式料理清淡少油,当地的“中华料理”

多半为了迎合日人的口味,演变成日式风味的“中国菜”。日本人常点的不外是“麻婆豆腐”、“糖醋肉”、“八宝菜”(即肉片和多种青菜混炒)之类的大众料理,说起“北平烤鸭”还真没几个日本人知道是啥玩意儿呢。

每回从大阪搭“阪急电车”回到京都的大学时,总要经过河原町最繁华的“四条大桥”。在桥头上,有一间叫做“东华菜馆”的中国馆子,在国外,但凡看到和“中国”有关的事物,都忍不住好奇地多看两眼,再加上那是一栋耸立在“鸭川”旁的、暗青色罗马式建筑,更是引人注目。

有一阵子,日本也吹起热卖“北平烤鸭”的风潮,“北京鸭”的广告不断密集地出现在电视的各类节目上,于是几乎稍具规模的中华料理店都竖起醒目的“北京鸭”招牌。有一回打工回来,拖着沉重的步子从“东华菜馆”前经过,发现它也不能免俗地竖起相同的招牌,看得我眼睛一亮,所有的疲惫似乎都在那一瞬间消失了。

虽对北平烤鸭情有独钟,终究我是没有勇气大踏步的进去点一只“北京鸭”,或是因为在那个以观光着称的都市,原本就什么都贵,外观华丽的饭店,一定费用更高,不是留学生负担得起的,或是对日式中华料理的不信任,生怕破坏了烤鸭在我心自中的美好印象。

负笈东瀛的那几年,只要回到北平,就缠着爸爸要烤鸭吃,吃烤鸭成了在登机前的例行公事,似乎吃了它,未来的一整年都能忘掉乡愁,更储备了十足的打拼能源,于是一家人吃遍北平的烤鸭店,直到我学成归来。

每次坐在餐馆中,看到闪着金光的烤鸭被端出来绕场一周时,我就忆起第一次入口的满足感,这其中还洋溢着父亲对我们无尽的爱。

光明能带走往日的欢乐与忧愁,而诚挚的友谊却永远铭刻在我心中。

世间充满了苦难和悲哀——杨光

年岁末一个寒风刺骨的日子,我认识了樊刚。

那天是一次临时性的朋友聚会,因为彼此间不熟悉,所以我特别带了两本自己的诗集。记得我在送给樊刚的诗集扉页上,郑重地写上了一句:对于心灵而言,生命总是要辉煌一次的。

一次、也仅只一次。然后他笑容可掬地望着我,然后他紧紧地握住我的手。

那天酒桌上坐满了12个人,8个身有残疾。樊刚无疑是他们中体质最差最少言语也最多微笑的一个。那天我唱三遍齐秦都唱砸了。那天有点抑制不住,在众人的掌声中轻轻地流下了泪。

其实樊刚与我早就见过,他经营的小卖店就坐落在市图书馆的斜坡上面,十年来,我从未间断过风雨兼程的读书生活,也偶尔同小卖店昏暗灯光下那个孱弱的身影交谈过。也正是这三千多个时移事往的时日,我们在各自的人生之旅中追逐着神圣的梦想。我被人们称之为诗人时,他也以无法行走的身躯和不可想象的磨难,实现了他做为生意人的也是残疾人的某种生的辉煌。那时我们都觉着相见恨晚。后来给经济合搞残疾人专辑,请他随便谈谈,可能是过于激动的原因吧,平常妙语连珠的他倒显出几分犹豫来。问他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他竟然沉默了。后来他告诉我:友谊就是风雨中随时掺扶着你的那双手,而这30年来,每一次跌倒对他而言都或许是致命的,你无法说清谁在什么时候帮助过你,所以你要回报的是整个生命。

因为我也是个病人,也曾采取过自绝于人世的草率之举,所以我和他约定:70年以后一起自杀,而这中间的路无论风霜雨雪、阴晴冷暖,都要努力走好。

常常就在夜里,我们守在电话机旁,谈艺术,谈生活。

常常就在平日,我遇到委屈和困惑就想到一脸自信的朋友樊刚。

他的名字容易让人想起那个为艺术而献身的荷兰人;他的歌声容易让人想到那个唱《星星点灯》的郑智化;他的沉思默想呢?我不知道像谁,他大我几岁,只觉着像我思想和情感上的一位稳重的兄长。

尽管他是个投身商海的生意人,可我们从不谈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