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作文趣话
3193400000005

第5章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山中兔——文章与写字

毛主席生前写得一手漂亮的草体字。打开他的诗词手稿,不仅意境清新,字字珠现,而且笔锋潇洒,形神兼备。毛主席的这笔好字,得益于他对大书法家怀素的草书的钻研、借鉴和创新。

怀素(公元725-785),是唐代着名的书法家,字藏真,湖南长沙人。由于家境贫寒,怀素小时候便出家当了和尚。他出家之后,酷爱书法,每当念经坐禅结束后,便潜心练习。因为没钱买纸,就在庵堂周围种了许多芭蕉,芭蕉长得绿茵茵的,他便将蕉叶采来当纸写字,并把种蕉写字的地方,命名为“绿天庵”。怀素为练字,练秃了多少笔,是难以计算的。只知道他把写秃了的笔积在一起,埋于山下,名曰“笔家”,可见用笔之多了。怀素还把磨墨取水和洗笔的池子,命名为“砚泉”、“墨池”。为了练字,他精心搜集了晋朝王羲之、王献之等书法家的草字帖,专心临写,一年365天,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从不间断。

每天,练累了的时候,他就仰望行云、古藤、老树,俯观流水、游鱼、脱兔,并将它们的千姿百态融入行笔的态势之中。除此之外,他还奔赴长安,向同时代的书法大师张旭、颜真卿等虚心求教,共同探讨书法的真谛。经过十年的勤学苦练,怀素终于步入草书艺术的殿堂,自成一体,并以“狂草”

出名。大凡看到他的“狂草”真迹的人;无不为其“如骤雨、似旋风”

的字体拍案叫绝。唐代着名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目睹怀素的书法之后,高兴万分地举起美酒一饮而尽,然后命笔写下一首赞美诗,其中几句这样写着: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山中兔。

这里,介绍怀素苦练十年,终成狂草一绝的故事,绝没有要求作文的人一律苦练十年草字书法再去下笔作文的意思,何况作文的字体也不允许用龙飞凤舞的草字书写,而是要求作文的人在书写时,下点功夫,花点气力,具有怀素那种练好书法的毅力,将字写得清清楚楚,漂漂亮亮,让人看了之后,能够赏心悦目。革命老前辈谢觉哉说得好:“字,写得清楚,人家容易看;写得美,人家喜欢看。

常常有些来信或文稿,不只涂草,而且怪形怪状,看起来是灾难。是我老得成了‘文盲’,还是他们写的是‘天书,?我们是人,绝不能写‘天书’。”鲁迅也说过:“字不一定要写得好,但必须使人一看就认识。”如果书写时马马虎虎,让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白”、“费了多少工夫,他不管”,其“存心是不太好”的。

鲁迅批评有些人把字写得潦潦草草,是“存心不让别人看”。其实,这些人自己写的潦草字儿恐怕连自己也难认得。从前有个秀才,是个出名的“草字先生”,写字十分潦草。一天,秀才诗兴大发,挥笔疾书律诗一首。书罢,命他侄儿誊写清楚。过了很长时间,侄儿愁眉苦脸将诗稿送了回来,说是诗稿上的字一个也认不出,只好向叔叔请教。秀才拿过诗稿横看竖看,忽然骂将起来:“混账东西!

你为什么不早些拿来问我?隔了这么长的时间,连我也认不出来了!”自己写的字,自己认识不得,令人不可思议,其字潦草到何种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草体字是一种汉字书写形式,每个草体字都有固定的写法,掌握草体字写法的人一看就可以认识。而字迹潦草,绝不是草体字,别人很难认识。因此,用潦草的字迹表情达意,往往误事。从前有个叫杨永鸣的人,一心想吃黄杏,在当地买不到,就写信给他的老岳父,请他代买寄来。岳父接信后,从十分潦草的字迹中得知让他买“否”和“汤水鸡”。老汉跑遍大街小巷打听,也没打听出有卖“否”和“汤水鸡”的。返回家中,他戴上老花镜,拿起放大镜,仔细辨认信中所买之物,经过仔细辨认,潜心分析,忽然想到,可能是让他买“杏”,而“汤水鸡”可能是女婿大名“杨永鸣”之误。于是到街上买了几斤黄杏,写了封回信,托人一起捎给女婿。女婿收到“黄杏”之后,万分感激岳父的一片爱心,可拜读了岳父的回信之后,不禁羞愧万分。因为信上这样写着:

贤婿来信要买“否”,急得老汉满街跑.

买了几斤小黄杏,不知是“否”不是“否”,龙飞凤舞害自己,涂鸦变成汤水鸡!

幸亏这个女婿没有把买杏的数量写出,假若再以潦草的字迹写出数量来,更会让岳父叫苦不迭。明代冯梦龙在他纂集的《广笑府》中记载了一则“买猪干口”的笑话,不能不让人深思。这则笑话讲了一个县官写字十分潦草。一天,他忽然心血来潮,想要请客,于是写个条子叫佣人去买猪舌。从前都是竖行写字,这个县官把“舌”字拉得太长了,佣人误认为“买猪千口”。于是走乡串户,到处买猪,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买到500口,只好提心吊胆地回去请求宽恕。县官见到里里外外都是猪,十分恼火地训斥佣人说:“我要你买猪舌,你为什么买1000口猪啊!”佣人恍然大悟。

看了这则笑话,令人忍俊不禁。佣人买1000口猪并没有错,错在县官的字太潦草,把“舌”字分了家,变成了“千口”。现在书写格式变成了横写,有个学生把“张斌”的名字写成了“弓长文武”,弄得张斌啼笑皆非。有的中学生在作文时,一味追求立意的新颖,情节的生动,结构的严谨,却忘记了书写的工整,以致字迹潦草得不堪目睹,让人难以辨认。老师让他们练练字,则曰:“年龄大了,手腕也硬了,再练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小小的年纪,就摆出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其实,练好字,不在于年老年轻,只要有毅力,即使年纪老了,也能练好字。董必武晚年时,到户外活动,总是拿着手杖,每当走累坐下休息时,便以手杖当笔,在地上练起字来,然后仔细察看字的间架。如果坐在高处,干脆把手杖像握笔一样提着,在空中写呀画呀,简直到了“不知老之将至”的境界。由于坚持勤学苦练,董老的字终于练得清秀、挺拔,既集中了颜、柳诸家之长,又自成一体。那些口口声声“年龄大”、“手腕也硬”的同学,只要振作精神,坚定信心,具有练好字的毅力,就能获得长足进步。因为铁柞磨绣针,功到自来成呵!

写字要讲究字的结构,多数汉字都由两个以上的结构组成,写起来要安排得紧凑、匀称、得体,尽量做到上紧下松。字的构成部件是一个笔画系统:横、直、竖、撇、捺、挑、提、弯、勾、点,它们之间的搭配,有虚有实,错落有致,必须认真书写,反复练习,方能悟出汉字结构之间搭配的奥妙和韵味。《明史》记载了明末文学家张溥握笔生茧的练字事迹:“溥(pa)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完毕)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方才停止)。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鞍(Jun),(用热水浸润)数次。后名读书之斋(zhdi,书房)日‘七录’。”由于张溥刻苦练习,终于练就一笔好字。他的这种精神,是值得赞许,也是值得青少年朋友学习的。无庸讳言,只要肯花气力,持之以恒地勤学苦练,字迹就可以清秀,甚至可以步入炉火纯青的佳境。明代兰溪有个叫胡应麟(字元瑞)的人,因为写字出众而举世闻名。成名之后的胡应麟,越是酒醉之后,写起字来越是精妙绝伦,而且往往不用笔。每当别人求他写字,他就先喝得酩配大醉,然后将几升墨汁一下子倒入池内,便用身体的多处部位写起字来,时而用头发蘸墨狂写,时而用手臂蘸墨疾书,写得进入佳境后,甚至连鼻子和耳朵也能用来写字。当他一气呵成之后,众人无不赞叹为“神笔”(明·郑仲夔《隽区》卷七)。胡应麟之所以酒醉写字,并且用头发、手臂、鼻子或耳朵当笔,是因为他在少年时代刻苦练就一笔好字,从而可以运用自如的缘故。同学们如果羡慕名人的书法,也想写一手好字,就必须从基本功抓起,经过勤学苦练,步入成功的殿堂,而不是从形式上进行生硬模仿。如果有谁连字的笔画结构还未掌握,就要像胡应麟那样,先喝个大醉,再用头发亦或鼻子蘸着墨汁写字,不被当作神经出了问题才怪呢!